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潘小平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8-10出版) 作者:潘小平
前言
潘小平同志的新作《坐擁江淮:合肥》,介紹了合肥的歷史沿革、風土人情、城市變遷、時代風貌,涵括了經(jīng)濟、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信息。透過這本書,你可以感知合肥人民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體悟古城廬州滄桑厚重的歷史積淀,領略富有時代氣息的科技人文,聆聽今日合肥志在崛起的心聲。合肥,一座負載千年歷史的古城,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xiāng)”之稱。在悠遠的歲月長河中,總是在戰(zhàn)事與繁榮之間,在“破”與“立”之中,書寫一頁又一頁厚重的城市實錄。戰(zhàn)事紛擾中,她為“江南唇齒,淮右襟喉”,乃兵家必爭之地;太平盛世時,她是舟車商賈云集之所,遠在漢代即為商貿(mào)都會之一。歷經(jīng)歲月的磨礪,古老的合肥正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合肥之“變”,看經(jīng)濟。建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一座5平方公里、5萬人口的江淮小邑,已闊步成長為250平方公里、250萬人口的中心城市。合肥之“特”,看科技。高校眾多,院所林立,人才薈萃,人均科技人才資源名列前茅,是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首個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型試點市、世界科技城市聯(lián)盟會員城市。合肥之“美”,看園林。城在園中,園在城中,環(huán)城皆綠,四季飛花,是全國首批園林城市之一。合肥之“真”,看民風。合肥人誠信質(zhì)樸、不事張揚,卻又敢走新路、敢破難題。肥西小井莊農(nóng)民的包產(chǎn)到戶,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顯示出合肥人的智慧與勇氣。
內(nèi)容概要
《坐擁江淮:合肥》介紹了合肥的歷史沿革、風土人情、城市變遷、時代風貌,涵括了經(jīng)濟、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信息。透過這本書,你可以感知合肥人民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體悟古城廬州滄桑厚重的歷史積淀,領略富有時代氣息的科技人文,聆聽今日合肥志在崛起的心聲。
書籍目錄
序/孫金龍在“破”與“立”中崛起寫在前面背景資料(一)開篇一條路和它的前世與今生一、風雨前大街二、安徽第一路三、正在進行時四、消失的風景五、二十四街坊六、紅楓大道口述實錄:1.牛耘(合肥民俗專家)2.杜平太(合肥市委常委、濱湖新區(qū)建設指揮部主任)3.張長淮(合肥市建委主任)附錄:1.“安徽第一路”明起正式改造2.市民出行建議3.“141”空間發(fā)展戰(zhàn)略4.不是官話5.民間語文背景資料(二)第一章老城廂: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施合于肥,居皖之中二、三國古戰(zhàn)場三、包河上的風四、李、段兩合肥五、千年古城墻六、環(huán)城皆翡翠七、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八、三河——后花園的風景口述實錄:1.李廣濤(合肥市第三任市委書記)2.戴小盈(合肥市政工程管理處主任)附錄:1.李鴻章言論摘抄2.彭拜:電燈3.歷史檔案:路燈4.潘小平:傾聽流水的聲音背景資料(三)第二章憶往昔:有多少“第一”可以驕傲一、家電巨鱷,合肥“雙雄”二、中國底盤三、江淮車谷四、讓機器開口說話五、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人六、合肥有個科學島七、人造太陽的光芒八、科大少年,三十而立九、比小崗更早的“包產(chǎn)到戶”口述實錄:李祖忠(原小井莊會計,老屋主人)附錄: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少年班精英名錄3.神童到中年(摘錄)背景資料(四)第三章開發(fā)區(qū):開放開發(fā),鼎足而三一、合肥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二、合肥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三、合肥新站綜合開發(fā)試驗區(qū)四、最新最美“科學城”五、天鵝湖畔“雙子樓”口述實錄:1.王節(jié)(合肥市科技局局長)2.汪晴(合肥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副主任)背景資料(五)第四章濱湖區(qū):濤聲夜入夢,人家盡枕湖一、建設濱湖新區(qū)的理由二、速度最快,起點最高三、世紀金源“造城運動”四、名校整建制搬遷五、生態(tài)濱湖,城湖共生六、標志與核心口述實錄:1孫金龍(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2.杜平太(合肥市委常委、濱湖新區(qū)建設指揮部主任)3.黃業(yè)堂、王本銀、袁中玫(新濱湖人)附錄:1.塘西河的述說2.濱湖人的新“家園”3.決策人語:孫金龍、吳存榮4.名詞解釋5.點擊濱湖6.濱湖新聞大事記7.合肥50年前就有“濱湖夢”結語坐擁江淮附錄:1.面孔左延安(江汽總裁,江淮車谷締造者)李武好(經(jīng)濟學博士,合肥市財政局局長)戚馬可(瑞士人,合肥ABB公司總裁)阮奶奶(以82歲高齡在全國征婚)王大成(享譽合肥的青年志愿者)燕子(17歲進入城市的美容師)白央和雍珍(合肥三十五中藏族班學生)老周家(老周手搟雞絲面女主人)2.潘小平:卜居合肥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一、施合于肥,居皖之中合肥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但大多與淝水有關。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上說:“夏水暴漲,施合于肥,故日合肥。”這里的“施”是指“施水”,即今天的南淝河;“肥”是指“肥水”,即今天的東淝河,因兩水交匯而有合肥之名,這是古人的說法。比《水經(jīng)注》更早的典籍《爾雅》,在《釋水》中用“歸異出同流,(日)肥”來解釋“肥水”。唐人盧潘根據(jù)《爾雅》的解釋,進行了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淝水出雞鳴山,其一東南流,過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二百里出壽春入準河”。雞鳴山,即今肥西境內(nèi)的將軍嶺。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有“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的記載,這也是史籍中首次出現(xiàn)合肥地名。司馬遷說的是秦漢時期。當時合肥地區(qū)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所以才能成為皮革、鮑魚、木材的輸出轉(zhuǎn)運之地、全國著名的十八大商貿(mào)都會之一。漢代合肥故址在舊城西門外二里處,今亳州路西段,緊挨著南淝河,向南可由巢湖而入長江,向北可經(jīng)瓦埠湖而入淮河。所以,淝水當之無愧是合肥的母親河。在隋代大運河開鑿之前,合肥是由水路溝通江淮兩大水系、直達河、濟、汝、泗四大水運網(wǎng)最便捷的通道。這里的“河”,是指黃河。雖然早在秦漢時期合肥就是舳艫相繼、街市熙攘的商業(yè)都會,但隨著南北水路運輸改道以大運河為主,合肥之東的運河城市揚州漸漸興起,而合肥卻漸漸衰落了。到了元代,合肥之西的武漢成為“九省通衢”,又從合肥吸引大量的南北陸路物流和人流,進一步加速了合肥的衰落。所以,到了1949年臨解放時,合肥只是一個僅有5萬人口的小縣城。合肥作為安徽省省會的歷史,開始于1952年的秋季。是誰最早主張安徽省省會設于合肥的呢?據(jù)說是偉人毛澤東。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8月版《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第420頁,收錄有毛澤東回復曾希圣的一封信。信中寫道:校名遵囑寫了四張,請選用。沿途一望,生氣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但不要驕傲,以為如何?合肥不錯,為皖之中,是否要搬蕪湖呢?從長考慮,似較適宜,以為如何?
編輯推薦
《坐擁江淮:合肥》:英雄中國大型系列叢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