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作者:宮少朋,顧德欣 主編 頁數(shù):36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主編為中國外交學院和國防大學的學者,長期從事國際關系方面的教學與研究,有許多較高造詣的論著。本書主要描述自國家出現(xiàn)在人類歷史長河以來,外交舞臺上的悲喜劇。古希臘外交家博學強辯,演說如高屋建瓴,一泄千里;近代常駐使節(jié)制度的建立給達官貴人炫耀風采提供了機會,但也充滿著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行為;現(xiàn)代外交乘著無線電波和噴氣飛機將世界編織成一幅村落圖,然而,熱戰(zhàn)的刀光和冷戰(zhàn)的劍影常常使人不寒而栗,說不清哪一天這個地球村會毀于一旦。外交戲劇情節(jié)奇特、高潮迭起,但翻撿外交演變史,變化的是方式、策略和手段,不變的是利益、實力和秘密。外交始終以它獨有的作用和魅力,上演著令人興奮和經久不衰的悲喜劇?!岸嗌倭d廢事,盡入漁樵閑話中”。請您在瀏覽千年來的外交演出中,親自把握一下歷史命運的脈搏。
書籍目錄
前言辯論·計謀和結盟的變奏 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時期的外交弱燕謀強齊 蘇秦出使齊國敵國使者不準入城 布匿戰(zhàn)爭期間的外交騫持漢節(jié)不失 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永載史冊的壯舉 鄭和下西洋紫騮踏雪度陰山 明使陳誠五赴西域確立現(xiàn)代外交的根基 30年戰(zhàn)爭和《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不失永相和好之意 《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締結“外交革命” “7年戰(zhàn)爭”時期的國際關系艷色外交 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退一步,進兩步 俄國與《提爾西特和約》徒步于街頭的大使 美國獨立戰(zhàn)爭與外交大國歡顏小國淚 維也納會議空洞而響亮 神圣同盟的建立不充當英國軍艦后邊的小艇 美國提出門羅主義大型誤會喜劇 克里米亞戰(zhàn)爭前后的大國外交爭圓金橋夢 19世紀的東方問題勾心斗角,貌合神離 三皇同盟與三國同盟侵害他人的緩沖區(qū) 英、俄兩國在中亞的爭奪直尺與三角板釀造的沖突 列強瓜分非洲友誼?侵略? 菲律賓之戰(zhàn)與門戶開放政策爭奪遠東霸權 日俄戰(zhàn)爭與《樸利茅茨條約》“正義者”的密謀 協(xié)約國瓜分世界的計劃“和平”夢幻 巴黎和會與凡爾賽體系制度化的國際會議 國際聯(lián)盟的初衷紙上談兵話太平 華盛頓會議故國傷心只淚流 顧維鈞與巴黎和會“西亞病夫”站起來 土耳其凱末爾革命包羞忍辱,留住青山 《布列斯特和約》的締結語言天才的魅力 契切林和熱那亞會議強權政治中的和平幻想 《白里安—凱洛格公約》的誕生在夾縫中求平衡 德國的施特萊斯曼外交50年后話短長 《蘇日中立條約》的簽訂政治畢竟是政治 風云變幻的1939年歷史的悲劇 《慕尼黑協(xié)定》的出籠設計未來的和平大廈 《聯(lián)合國家宣言》的誕生奮斗的孤獨 戴高樂與卡薩布蘭卡會議交易三法 羅斯福的雅爾塔之行經濟秩序大架構 布雷頓森林會議聯(lián)盟合作的結晶 聯(lián)合國的建立德國分裂的序曲 4國分區(qū)占領德國日裊伏首“密蘇里”艦 日本簽署投降書正義與邪惡 紐倫堡、東京國際審判大國妥協(xié)的產物 《五國和約》的締結80年的怨仇何處來 《貝爾福宣言》與巴勒斯坦冷戰(zhàn)第一波 柏林危機西歐復興的原動力 馬歇爾計劃拔刀相向兩對頭 兩大軍事集團的建立不是邊界的邊界線 “三八線”的形成爭端不已的禍根 《蒙巴頓方案》的出臺不能白挨一記耳光 南、蘇兩國關系破裂違背戰(zhàn)時承諾 《舊金山單獨對日和約》的簽訂偶然與必然 西歐聯(lián)合進程歷史上的第一次 萬隆會議一個國家和40年的戰(zhàn)爭 以色列國的誕生湍急的旋渦 柏林墻的出現(xiàn)風雨板門店 朝鮮停戰(zhàn)談判結束敵對行動 關于印支問題的日內瓦會議核災難的邊緣 古巴導彈危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中、蘇兩國分裂經過“迷途羔羊”的三重目標 勃蘭特的新東方政策杜鵑滴淚望雪山 中、印兩國邊界沖突使全世界大吃一驚 基辛格秘密訪華外交政策的分水嶺 尼克松主義“人家要你離開他的房間” 戴高樂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快節(jié)奏的外交三人舞 埃、以兩國實現(xiàn)和解卡緊石油龍頭 阿拉伯國家拿起石油武器核巨人的第一次握手 部分核禁試條約的簽訂十年磨一戲 美、蘇兩國限制戰(zhàn)略武器會談海洋法典 第三次海洋法會議“二加四” 兩德統(tǒng)一前的外交兩大體系歸一流 20世紀的戰(zhàn)爭法規(guī)冰山在消融 核武器削減三步曲安理會的困窘 聯(lián)合國維持和平行動地球村的警號 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大會結束“遺臭萬年”的戰(zhàn)爭 美、越兩國簽訂和平協(xié)定主權不容談判 中、英兩國香港問題會談化劍鑄犁的起點 《巴以和平協(xié)議》的誕生后 記
章節(jié)摘錄
鄭和下西洋鄭和的祖父、父親都信伊斯蘭教。鄭和本人也是一名伊斯蘭教徒,1403年他又接受菩薩戒,成了佛門弟子,法名福善。因為佛教稱佛、法、僧為三寶,所以世人又叫他三寶太監(jiān)。此后,他原來的姓氏,反而被人遺忘了。正由于鄭和閱世較深,知識廣博,多謀善斷,知兵善戰(zhàn),加之一身信二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又身居太監(jiān)高位,得寵于皇上,所以明成祖朱棣委其重任,派他統(tǒng)舟師下西洋。明成祖派鄭和出使西洋是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的。1368年明朝對元朝取而代之,經過數(shù)十年治理,到14世紀末,明政權已肅清元殘余勢力,實現(xiàn)了明朝一統(tǒng)天下。永樂年間,明政權已相當鞏固,政治也比較清明,經濟與日恢復和發(fā)展,國力日趨強盛。在這種背景下,明成祖斷然放棄明初實行的消極的保境安民政策,轉而采取積極經營海外政策。鄭和下西洋就是新舊政策交替的一大舉措。明成祖令鄭和下西洋要“宣德化而柔遠人”,以此為明王朝揚威海外,擴大政治影響,加強同西洋各國的往來。元明時代,人們稱南中國海西部、印度洋和婆羅洲以西(今加里曼丹島、文萊國以西)的南洋群島及沿岸地區(qū)為西洋。鄭和下西洋,指的就是鄭和率船隊在這一廣大海域的航海與外交活動。從1405年(永樂三年)至1433年(宣德八年)的28年問,鄭和七次下西洋,將其畢生近1/2的歲月獻給了航海和外交事業(yè),堪稱是一位偉大的航海者和外交家。鄭和使團的船隊規(guī)模龐大,“統(tǒng)率官校旗軍數(shù)萬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幣賚之”。鄭和歷次遠航,其隨從人員均達兩萬七八千人,內有將士、官吏、船師、水手、工匠、醫(yī)官、通事(翻譯),以及財務、勤雜等各種人員,分乘大小船只200余艘,其中有大、中巨型寶船60多艘。大號寶船長44丈14尺,寬18丈;裝有9桅、12帆,載重量為1500~2500~E,可容納千余人。中號寶船長37丈,寬15丈。大中號寶船構成了船隊主體。此外還備有座船、戰(zhàn)船、糧船、水船等各種船只,載有遠洋航行和對外交往所需的一切用品。
編輯推薦
《實力與智慧的較量:轟動人類社會的70次外交活動》:在古代,外交家一旦占據了外交舞臺,就能演出精彩紛呈的劇目。對于近代外交家來說,雖然他們的言行未必能如古代外交家那樣大都能載于史冊,但由于身為派往駐在國的全權代表,故具有決定國家關系的重要影響力,因而仍能使自己的形象閃動在國際舞臺上?,F(xiàn)代外交則仿佛一個快速旋轉、色彩雜駁的萬花筒。在外交史上,有數(shù)不清的悲喜劇和數(shù)不清的情節(jié)與角色,尤其是20世紀和本世紀初的精彩外交演出,不同時期中的不同國家和不同人物的歷史命運,始終以它獨有的作用與魅力,演奏著令人興奮激動、經久不衰的曲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