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曾思藝 頁數(shù):31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俄蘇文學及翻譯研究》包括四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俄國詩歌研究,分別對《伊戈爾遠征記》、茹科夫斯基的詩歌、屠格涅夫的散文詩、柯爾卓夫的詩歌提出了新看法;二是俄國小說研究,論述了普希金小說的詩性因素、果戈理怪誕的現(xiàn)實主義、屠格涅夫小說的哲理內(nèi)涵、契訶夫小說的藝術(shù)風格、《靜靜的頓河》中主人公格里高力形象以及《舊式地主》、《尼基塔的童年》的思想內(nèi)涵;三是頗為全面而簡要地介紹了17年間和新時期以來的俄蘇文學翻譯;四是俄蘇文學散論,就東正教的特點、俄國文學的特點、20世紀俄蘇現(xiàn)實主義的發(fā)展演變、俄國白銀時代現(xiàn)代主義詩歌在中國的譯介、屠格涅夫的《樹林和草原》和《幽會》、名劇《大雷雨》的主題及卡捷琳娜與卡巴諾娃形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簡介
曾思藝,1962年12月生于湖南省邵陽市,文學博士,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外國文學教學研究會理事,天津市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南省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套副會長。已出版學術(shù)著作《丘特切夫詩歌研究》(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文化土壤里的情感之花——中西詩歌研究》(東方出版社,2002)等5種,譯著《罪與罰》等3種,創(chuàng)作集《黑夜·星星》、《公子與王子》、《從城里到鄉(xiāng)下的孩子》。在國內(nèi)外學術(shù)刊物發(fā)表論文100多篇。曾多次獲湖南省和天津市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俄國詩歌研究第一節(jié) 反對個人英雄,宣揚集體團結(jié),表現(xiàn)愛的力量——《伊戈爾遠征記》的主題第二節(jié) 生命的信仰——茹科夫斯基的詩歌第三節(jié) 回歸中的提升——普希金的晚期童話詩第四節(jié) 和諧寧靜的俄羅斯鄉(xiāng)村風景風情畫——屠格涅夫散文詩《鄉(xiāng)村》賞析第五節(jié) 頗具超前意識的反人類中心主義詩篇——屠格涅夫散文詩《對話》賞析第六節(jié) 樸實鮮活的俄羅斯農(nóng)民之歌——試論柯爾卓夫的農(nóng)民詩歌第二章 俄國小說研究第一節(jié) 把詩歌的手法用于小說創(chuàng)作中——普希金小說的詩性因素第二節(jié) 怪誕的現(xiàn)實主義——也談果戈理的現(xiàn)實主義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文明人矛盾心態(tài)的形象顯現(xiàn)——試論《舊式地主》的雙重內(nèi)蘊第四節(jié) 人:宿命的悲劇性存在——屠格涅夫作品的哲學內(nèi)涵及其根源第五節(jié) 多元并存 自成一體——也談契訶夫的藝術(shù)風格第六節(jié) 童心的天地人性的世界——《尼基塔的童年》譯序第七節(jié) 歷史劇變時期追求獨立與自由的人性思考者——也論格里高力形象第三章 十七年間俄蘇文學的翻譯第一節(jié) 從高潮轉(zhuǎn)向低谷——十七年間俄蘇文學翻譯概述第二節(jié) 契訶夫作品的著名翻譯者——汝龍第三節(jié) 果戈理、別林斯基作品的翻譯者——滿濤第四節(jié)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的最早全譯者——韋叢蕪第五節(jié) 燦爛眾星——其他翻譯家的文學翻譯第四章 新時期以來的俄蘇文學翻譯第一節(jié) 全面、系統(tǒng)的翻譯——新時期以來的俄蘇文學翻譯概述第二節(jié) 普希金全集的翻譯者——馮春第三節(jié) 托爾斯泰、肖洛霍夫的出色翻譯者——草嬰第四節(jié) 甜蜜的苦役——張鐵夫的文學翻譯第五節(jié) 星光閃爍——其他翻譯家的文學翻譯第五章 俄蘇文學散論第一節(jié) 扎根現(xiàn)實,奔向彼岸——東正教的特點及其對俄國文學的影響第二節(jié) 現(xiàn)實關(guān)注·道德色彩·人類視野——俄國文學的特點第三節(jié) 從多元到單一,從單一再到多元——20世紀俄蘇現(xiàn)實主義概述第四節(jié) 一部新穎、深刻的俄國文學簡史——評任光宣主編《俄羅斯文學簡史》第五節(jié) 從冷落走向熱潮——俄國白銀時代現(xiàn)代主義詩歌在中國第六節(jié) 略有瑕疵的詩意散文——屠格涅夫《樹林和草原》賞析第七節(jié) 自然美景中平凡的生活悲劇——屠格涅夫《幽會》賞析第八節(jié) 新舊沖突中無所適從者的悲劇——也談《大雷雨》主題及卡捷琳娜、卡巴諾娃形象附錄 古米廖夫詩的回歸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