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崔軍民 頁數(shù):29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清末民初是近現(xiàn)代漢語詞匯變化最激烈、復雜的一個階段,《萌芽期的現(xiàn)代法律新詞研究》以該時期的法律新詞為研究對象,全面梳理、論述了法律新詞產(chǎn)生的來源、途徑,不僅勾勒出法律新詞形成和變化的真實面貌,而且進行了與中國古代、日本近代及西方近代等多方面的比較。論文材料豐富,邏輯清晰,語言通暢,結(jié)論有說服力。
作者簡介
崔軍民(1975- ),男,河南襄城人,四川大學博士、博士后,四川警察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語言學及應(yīng)用語言學的教學與研究,主持或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公安廳科研項目等8項,在CSSCI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等刊物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20多篇。
書籍目錄
引言
第一節(jié) 法律新詞界定
一、法律新詞
二、新詞與外來詞
三、法律新詞的類型
第二節(jié) 研究概況回顧
一、漢語外來詞研究概況
二、法律新詞研究概況
第三節(jié) 本項研究的意義
一、豐富漢語外來詞的研究
二、促進法律詞匯學的發(fā)展
第四節(jié) 本項研究的方法
一、結(jié)合社會背景
二、結(jié)合文化交流
三、語言事實與科學態(tài)度
第五節(jié) 本項研究的材料
第一章 1840年以前:傳教士東來與法律新詞
第一節(jié)早期傳教士與法律新詞
一、艾儒略《職方外紀》與法律新詞
二、南懷仁《坤輿圖說》與法律新詞
第二節(jié) 新教傳教士與法律新詞
……
第二章 鴉片戰(zhàn)爭前后:知西政之始與法律新詞
第三章 洋務(wù)運動時期:譯介公法與法律新詞(一)
——京師同文館的譯業(yè)與法律新詞
第四章 洋務(wù)運動時期:譯介公法與法律新詞(二)
——江南制造局的譯業(yè)與法律新詞
第五章 甲午戰(zhàn)爭之后:師法東瀛與法律新詞
第六章 20世紀初十年:清末修律與法律新詞
第七章 法律新詞的形成類型
第八章 法律新詞的發(fā)展軌跡
第九章 結(jié)語
附:法律新詞索引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節(jié) 研究概況回顧 一、漢語外來詞研究概況 漢語外來詞的研究肇始于20世紀上半葉,最初的研究者多是歐西人士,并且一般都是歷史學家,是為了解釋歷史而進行外來詞的研究,主要學者如勞費爾、伯希和、斯坦因、馬司帛洛、沙畹、列維、鄂盧梭和費瑯等。日本學者如白鳥庫吉、羽田亨、織田得能、望月信亨等,也對漢語外來詞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撕?,中國學者也開始對外來詞進行研究,著名學者如馮秉鈞、馮家升、陳寅恪、陳垣、翰儒林、季羨林、徐復、岑仲勉、向達、郭沫若等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不斷對一些外來詞進行考證。新中國成立后,有了更多的語言學家參與外來詞的研究,如羅常培、高名凱、劉正琰、陳原、張清常、岑麒祥、張永言、史有為等,大大加快了外來詞研究的進程?! ?0世紀50年代,我國出版了第一部現(xiàn)代漢語外來詞的專論--高名凱、劉正埮的《現(xiàn)代漢語外來詞研究》(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版),該書從多個方面分析了漢語中的外來詞,特別是外來詞的規(guī)范問題。90年代有幾部專著出版,一部是史有為的《異文化的使者--外來詞》(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該書側(cè)重從文化交流的角度考察外來詞;一部是馬西尼的《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形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l997年版),該書對l840--1898年漢語詞匯的發(fā)展,尤其是外來詞的引進作了大量的考證,證明多個日源性的外來詞,實際上是由明清時期的中國人或傳教士(大多得益于中國士人的協(xié)作和幫助)創(chuàng)造的。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