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陳圣生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陳圣生 頁數(shù):33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詩路歷程》共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意象思維,包括詩性思維中的意象、意象思維與語言兩章,中篇以文為詩,包括詩歌的表達功能、“純詩”與“聲詩”、“詩體形式”三章,下篇直覺理性,包括直覺與詩美、理性與事構、想象與靈感、詩補“造化無功”四章,內容翔實,供讀者閱讀學習。
作者簡介
陳圣生,1939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62年畢業(yè)于上海復旦大學外文系,1978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學習,并分配到該院文學研究所工作。1989年公派法國進修,并獲巴黎高等社會科學學院DEA證書。主要著作有:《現(xiàn)代詩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詩海漫游:陳圣生詩選》(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譯著有《回憶波德萊爾》等七八部。
書籍目錄
引論 現(xiàn)代詩學與中國文化理想 上篇 意象思維第一章 詩性思維中的意象 第一節(jié) 詩歌意象的特質 第二節(jié) 意象與形象之異同 第三節(jié) 印象和觀念 第四節(jié) 概念在意象思維中的作用第二章 意象思維與語言 第一節(jié) 情感與詩歌意象 第二節(jié) 感覺和知覺 第三節(jié) 表象和意象 第四節(jié) 語言:意象的反思機構 第五節(jié) 小結:意象,審美意象和詩歌意象 中篇 以文為詩第三章 詩歌的表達功能 第一節(jié) 詩文觀念的演變 第二節(jié) 言意之辨 第三節(jié) 道為體、文為用 第四節(jié) “宋詩運動”第四章 “純詩”與“聲詩” 第一節(jié) 中心意象的提出 第二節(jié) “純詩”的問題 第三節(jié) 詩美的標準:“完整的統(tǒng)一性” 第四節(jié) 音樂化與“聲詩”第五章 詩體形式 第一節(jié) “中國新詩”的淵源 第二節(jié) 自由詩和“賦體詩” 第三節(jié) 詩的散文化和“散文詩” 第四節(jié) 詩體和詩體的泛化 下篇 直覺理性第六章 直覺與詩美 第一節(jié) 詩歌意象的現(xiàn)象學意義 第二節(jié) 感性直觀和理性直覺 第三節(jié) 直覺與“明見性” 第四節(jié) 生命哲學中的直覺第七章 理性與事構 第一節(jié) 詩歌題材的標準 第二節(jié) 《贊美》一詩的剖析 第三節(jié) 《尺八》與《距離的組織》之異同 第四節(jié) 知性智慧和理性智慧第八章 想象與靈感 第一節(jié) 想象的雙重性 第二節(jié) 幻想是否也是想象? 第三節(jié) 靈感和機緣 第四節(jié) 和諧的藝術第九章 詩補“造化無功” 第一節(jié) 浪漫主義的衰落與“后現(xiàn)代”出場 第二節(jié) 新古典主義與“現(xiàn)代精神” 第三節(jié) 中國詩學與西方現(xiàn)代詩學的碰撞 第四節(jié) 儒家的“詩教”與中國新文化運動 第五節(jié) 詩人的“上帝”和詩性哲學后記——我學詩和思詩的點滴體會節(jié)錄 詩學九章
編輯推薦
《詩路歷程(詩歌意象縱橫論)》由陳圣生所著,該書共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意象思維,包括詩性思維中的意象、意象思維與語言兩章,中篇以文為詩,包括詩歌的表達功能、“純詩”與“聲詩”、“詩體形式”三章,下篇直覺理性,包括直覺與詩美、理性與事構、想象與靈感、詩補“造化無功”四章,內容翔實,供讀者閱讀學習。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