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中國社科 作者:張造勛. 頁數(shù):202
Tag標簽:無
前言
弗朗西斯·培根生于1561年1月24日,死于1626年4月9日,英國哲學家、政治家、語言學家。他父親是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掌璽大臣。 1573年培根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576年離開劍橋,隨大使去法國學習外交。1579年因父親去世返回英國。后來在英國研究法律,1582年取得律師資格。 詹姆斯一世繼位后,培根飛黃騰達,青云直上。1613年做了檢察長,1618年任大法官,同年被封為男爵,1621年被封為子爵。 1621年被控任大法官期間接受賄賂被判監(jiān)禁,革除官職。但判決和罰款事宜并未執(zhí)行。此后改行從事著述和研究工作。 培根是位著名的哲學家,英國唯物主義和實驗科學的奠基人,反對經(jīng)院哲學。主要著作是《學術(shù)的發(fā)展》(1645),后來經(jīng)過修改于1623年增訂為《科學的價值和發(fā)展》,書中提出了著名的“知識就是力量”,認為掌握知識的目的是認識自然,征服自然,改造社會。培根把這一寶貴智慧永遠地留給了人間。其他著作有《新工具》、《新大西島》,均有中文譯本。 《培根論文集》初為10篇(1597),后來增至59篇(1625),涉及哲學、政治、社會、人生諸多領(lǐng)域,內(nèi)容豐富,充滿箴言。比如“順境中的美德是節(jié)制,逆境中的美德是堅強”,類似我國古訓“福至不狂,禍至不懼(驚)”。又如“機靈人輕視讀書,普通人羨慕讀書,聰明人運用讀書”。而在涉及人生與治國方面尤有啟發(fā)作用,使人讀后感到,人應(yīng)當“以人為鏡,以史為鏡”。為了更好地閱讀、了解和研究培根思想,筆者提供了這個譯本,供各界廣大讀者參閱。譯文質(zhì)量雖力求準確、通順和可讀,但本人水平有限,尚有缺點或錯誤,深望讀者不吝金玉,多提意見,以求改進。 2004年11月
內(nèi)容概要
《培根論文集》萃取了培根一生著述的精華,內(nèi)容包括培根對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以及人與自然等各方面關(guān)系的看法。從“論真理”、“論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情于哲學的培根。從“論權(quán)位”、“論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衷于政治、深涪官場運作的培根。從“論愛情”、“論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從“論逆境”、“論殘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培根。從“論狡猾”、“論言談”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工于心計、老于世故的培根。
《培根論文集》與《蒙田隨筆集》、《帕斯卡爾思想錄》一起,被人們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jīng)典。
書籍目錄
1.論真理
2.論死亡
3.論宗教中信仰的統(tǒng)一
4.論報復
5.論逆境
6.論作偽與掩飾
7.論父母與子女
8.論結(jié)婚與獨身
9.論嫉妒
10.論愛情
11.論高位
12.論膽大
13.論善良與性善
14.論貴族
15.論謀反與動亂
16.論無神論
17.論迷信
18.論旅游
19.論王權(quán)
20.論進諫
21.論拖延
22.論狡猾
23.論謀私
24.論革新
25.論快捷
26.論貌似聰明
27.論友誼
28.論消費
29.論王國與國家的真正偉大
30.論養(yǎng)生
31.論猜疑
32.論言談
33.論殖民地
34.論財富
35.論預(yù)言
36.論野心
37.論假面劇與盛會
38.論人的天性
39.論習慣與教育
40.論幸運
41.論放債
42.論青年與老年
43.論美
44.論殘疾
45.論建筑
46.論花園
47.論談判
48.論隨從和友人
49.論起訴者
50.論讀書
51.論黨派
52.論禮節(jié)與儀表
53.論贊揚
54.論虛榮
55.論榮譽與名譽
56.論司法
57.論憤怒
58.論事物變遷
59.論謠言·殘篇
附錄:《人物簡介》
章節(jié)摘錄
3.論宗教中信仰的統(tǒng)一 宗教是人類社會的主要群體,當它把自己完全融人真正的統(tǒng)一群體中,那就是一件可喜的大好事了。對于異教徙來說,他們似乎從未為信仰與見解的不同而陷入紛爭。原因是,異教徒的宗教只講究儀式和禮節(jié),而沒有永恒的信仰??梢韵胂瘢斔麄兊慕虝闹饕?jīng)師和神父都是些詩人時,他們的信仰會是什么樣。但是真正的上帝是有特殊性的:他是一個忌邪的上帝。因此它的崇拜和宗教不容忍混雜的東西,也不容許別人參與。因此,我們要對教會的統(tǒng)一問題談點看法:統(tǒng)一的效果是什么,界限是什么,辦法又是什么? 統(tǒng)一的效果(僅次于上帝的愉悅,是至關(guān)重要的頭等大事)有兩種:一種是針對教會以外的人說的,另一種是針對教會以內(nèi)的人說的??梢钥隙ǎ瑢η耙环N人來說,異端和分裂是一切壞事中最壞的。是的,它比道德敗壞還壞。猶如人體上的傷口久久不愈合或血水流個不止,比腐爛的體液還嚴重。在精神方面也是如此。所以說統(tǒng)一一旦破壞,最容易使外人不想進教會,使里邊的人想走出教會。因此,每當發(fā)生這種事,都會有人說:瞧,他在荒漠中;還有人會說:瞧,他在秘室中。這意思是說,有些人是在異端的秘室中尋找基督,另外一些人是在教堂外面尋找基督;這時人們必然不斷地聽到這種聲音:不要出去。外邦經(jīng)師(他們的職業(yè)的特殊性使他們對教會以外的特別關(guān)注)會說:如果一個異教徒進來,聽到你們在亂議論,他不會說你們瘋了嗎?可以確切地說,無神論者和世俗者聽到這么多(對宗教來說)不和諧的對立言論,情況比上邊的情況好不了多少,這就使他們離開教會,坐在褻瀆人的座位上。在這樣一個嚴肅問題上來作證有點輕率,但它把缺點說出來還是好事。有一位喜歡嘲笑別人的大師,他在一套想像的叢書中列出了一本《異教徒的摩爾舞》。確實異教各派各有各的態(tài)度和低俗模樣,他們不能不嘲笑世俗輕薄人和下流政客,因為這些人慣于污蔑神圣事物。 至于宗教信仰統(tǒng)一對教會以內(nèi)的效果,那就是和平,和平包括無限福祉。和平可以建立信仰。和平可以燃起仁慈。教會的外部和平可以把和平注入到良心。和平可以把撰寫與閱讀爭論的活動轉(zhuǎn)移到論述懺悔和敬神的文章中去。 關(guān)于宗教信仰統(tǒng)一的界限。界限的真正落點特別重要??雌饋砗孟裼袃蓚€極端。對于一些激進派來說,一切講求和平的看法都是可憎的。耶戶,那是和平嗎?你與和平有什么關(guān)系?站到我后邊去吧。這不是和平問題所在,而是派性和派別問題。相反,某些對宗教和政治不熱心的人認為,他們可以用中庸之道來調(diào)整宗教問題,兩種辦法兼而用之,巧妙地和解,好像他們要在上帝與人類之間作出裁決。這兩種極端辦法都不要采用。解決的辦法是,要看我們的救世主親手訂立的基督徒盟約是否充分和明確地闡述過那兩種相互矛盾的條款,即不同我們站在一起的,就是反對我們的,以及不反對我們的就是同我們站在一起的∞,也就是要把宗教的基本的實質(zhì)問題與不僅在信仰而且在意見、儀式和善良意圖上都切實地劃清界限。許多人可能認為,這是小事一樁,早已解決了。但是如果解決時少一些派性,就會受到更廣泛的擁護。 關(guān)于統(tǒng)一的界限問題,我只能根據(jù)我的膚淺模式提這點意見。大家應(yīng)當注意,不要被這兩種爭論分裂上帝的教會。一種爭論是,他們爭論的問題太小太偏,不值得爭得面紅耳赤,這只是由于矛盾才引起的。有一位教父指出過,基督的衣服確實天衣無縫,但是教會的衣服是多種顏色的,因此他說,衣服可以各種顏色,但不要分開,這原來是兩件事,即統(tǒng)一和一致。另外一種爭論是,爭論的焦點很重要,但它過于微妙和隱晦,從而使爭論陷于詭辯,而沒有涉及問題實質(zhì)。一個判斷力和理解力都很強的人,有時聽到一些無知的人有不同意見,他心里很明白,這些人的意見不同,實際上是一回事,可是他們就是達不成共識。如果人與人之間的判斷力存在分歧,難道我們不認為了解人類心靈的全能上帝看不出一些脆弱的人在爭論中想的是一回事,從而接受了他們雙方的意見?圣保羅在警誡和教規(guī)中關(guān)于這種事曾出色地闡述過這種爭論的實質(zhì)。他說,不要使用世俗詞兒,以及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人們制造了并不存在的對立,并且把對立加上新名詞,固定下來,以致意義本應(yīng)當支配名詞,實際上名詞卻支配意義。還有兩種虛偽的和平或統(tǒng)一,一種是建筑在絕對無知的基礎(chǔ)上,因為所有顏色在黑暗中都是一樣的;另外一種是,在基點上干脆允許相反意見。其中的真?zhèn)稳缤岵技啄崛鰻枆糁锌吹降男蜗蟮哪_趾上的鐵和泥,它們可能粘住,但不會融為一體。 關(guān)于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辦法。必須謹慎,在實現(xiàn)和加強宗教統(tǒng)一過程中,不要消除和毀掉博愛的規(guī)律和人類社會的規(guī)律?;酵接袃砂褎?,即精神的劍和世俗的劍,在維護宗教方面各有各的責任和地位。但我們不可拿起第三把劍,因為那劍是穆罕默德的劍,或者說類似的劍,這是說不要用戰(zhàn)爭宣傳宗教,不要用流血迫害手段,強迫別人葬送良心,除非遇到公開為非作歹褻瀆神明或反對國家的陰謀勾當;更不用說煽動鬧事,陰謀反叛這種情況才把劍發(fā)到人民手里;諸如此類的事,都是想顛覆政府,而政府是上帝的法令體現(xiàn)。這種情況只是上帝記錄其旨意的第一塊石版撞擊第二塊石版,以致把人當做基督徒,因為我們忘了他們是人。詩人盧克萊修看到阿伽門農(nóng)忍心把親女兒向女神獻祭時,遂大聲疾呼: 宗教能煽動這么大的罪惡! 假如他知道法國大屠殺@或英格蘭的火藥陰謀他該說些什么呢?他會比過去他在享樂主義者和無神論者方面的表現(xiàn)厲害七倍。在宗教方面講到抽出世俗的劍時要特別謹慎。所以把劍放到普通人手里是極可怕的事。那么就把劍留給再洗禮派和其人冤魂吧。當魔鬼說,我要上升并達到至尊高位時,那是最厲害的瀆神言論。但是把上帝當做普通人并使他說:我要下降成為黑暗的君主時,則是更厲害的瀆神言論,把宗教主張降到謀殺君主,屠殺平民、顛履國家和政府這樣的殘酷而可咒的行動時,比上邊說的瀆神言論又好多少呢?這確實是在把圣靈裝飾成兀鷹或渡鴉而不是繪成鴿子,圓在基督教會的船上掛上海盜旗和殺手旗。因此,為了摧毀那些妄圖支持上述邪惡行為和意見并永遠把它們投入地獄,就要像以往順利所做的那樣,教會必須依靠教義和教規(guī),君主必須依靠利劍威力,學術(shù)界(包括基督教方面和倫理方面)必須依靠墨丘利的神杖采取行動。的確,關(guān)于宗教方面的意見,首先應(yīng)當考慮使徒的意見:人的暴怒并不能帶來上帝的正義。一位明智的教父說過一句相當坦率的名言,他說:那些主張并勸人壓迫別人良心的人,通常關(guān)心的是如何達到自己的目的。 P8-11
編輯推薦
《培根論文集》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隨筆經(jīng)典之一,四百年來一直暢銷不衰,被譯成幾乎所有文字。它熔鑄了培根的生存智慧與人生經(jīng)驗,充滿了作者對人世的通透洞察,體現(xiàn)了作者培根的現(xiàn)實主義與其道德理想的完美融合,是文藝復興以來“哲學家中最偉大的人,使哲學再生的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