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化過程中的耕地資源保護研究

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中國社科  作者:侯力  頁數(shù):275  字數(shù):226000  

內容概要

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是我國最終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措施之一。
城市化的發(fā)展必須以城市建設為基礎,而城市建設必將造成一定的土地資源從農業(yè)用地轉變?yōu)榻ㄔO用地。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正面臨著一些需要系統(tǒng)解決的重大問題。例如,如何實現(xiàn)保證城市建設的合理用地需求與保護耕地資源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如何在維護好失地農民利益的同時促進更廣泛的社會公正?如何在維護土地資源公有制的基本制度下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凡此種種,都是我國改革和發(fā)展無法回避的問題,同時也是近年來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問題。侯力的《中國城市化過程中的耕地資源保護研究》就是對上述問題展開思考和研究的一項成果。關于城市化對土地資源利用的動態(tài)效應、我國應該如何推進城鎮(zhèn)體系建設、如何維護農民的土地權益等問題,《中國城市化過程中的耕地資源保護研究》在理論與實證分析的基礎上,都提出了自己的新思路。

作者簡介

侯力,女,1973年生于吉林省長春市?,F(xiàn)任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副教授。2008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城市化、土地資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

書籍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城市化與耕地資源保護的基本理論和文獻綜述
一 城市化的基本理論與衡量方法
(一)城市化概念與衡量方法
(二)城市化發(fā)展趨勢預測的模型與方法
(三)城市化過程中的城鎮(zhèn)體系演變
二 城市化過程中需要加強耕地資源保護的理論依據
(一)建設用地與耕地存在巨大的收益差距
(二)耕地具有準公共物品屬性與較強的外部性
(三)建設用地具有使用方向的不可逆性
三 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一)國外學者關于該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
(二)國內學者關于該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
第二章 城市化進程與耕地資源保護的嚴峻形勢
一 城市化的進程與發(fā)展趨勢
(一)新中國成立以來城市化的發(fā)展歷程
(二)城市化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
二 耕地資源基本狀況的歷史演變
(一)耕地資源總體規(guī)模的變化
(二)耕地資源質量的變化
三 城市化進程中耕地資源保護的嚴峻形勢
(一)城市化對土地資源利用影響的靜態(tài)分析
(二)城市化對土地資源利用影響的動態(tài)分析
第三章 耕地資源保護制度的實施效果分析
一 耕地資源保護制度及其實施效果分析
(一)耕地資源所有權
(二)土地用途管制
(三)耕地資源總量的規(guī)??刂?br /> (四)耕地資源保護制度的實施效果
二 耕地資源保護制度實施效果不理想的根源
(一)關于耕地資源保護制度實施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的兩種觀點
(二)關于耕地資源保護制度實施效果不理想原因的再探討
三 提高耕地資源保護制度實施效果的制度改革方向
第四章 城市化過程中的土地增值分配機制改革與耕地資源保護
一 城市化過程中的土地增值問題
(一)土地增值的含義及其來源
(二)城市化過程中土地增值機理
二 我國土地征用制度沿革與現(xiàn)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
(一)我國土地征用制度的沿革
(二)現(xiàn)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
(三)土地征用制度與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存在的問題
三 土地征用制度與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改革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向
(一)土地征用制度與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改革的基本原則
(二)土地征用制度與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第五章 城鎮(zhèn)體系建設與耕地資源保護
一 關于城鎮(zhèn)體系建設的理論分歧
(一)優(yōu)先發(fā)展小城鎮(zhèn)的主張
(二)優(yōu)先發(fā)展大中城市的主張
(三)大中小城市協(xié)調發(fā)展的主張
二 城鎮(zhèn)體系建設政策的演變
三 傳統(tǒng)城鎮(zhèn)體系建設政策的消極影響
(一)大城市建設供地緊張與房價地價高昂阻礙城市化進程
(二)盲目推進小城鎮(zhèn)建設造成土地資源嚴重浪費
四 從耕地保護角度看我國城鎮(zhèn)體系建設的基本方向
(一)堅持大中城市優(yōu)先發(fā)展的城鎮(zhèn)體系建設方向
(二)經濟、人口、城市密集地區(qū)應加快城市群建設
(三)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城鎮(zhèn)體系建設應以現(xiàn)有中心城鎮(zhèn)為主
第六章 城市化過程中的農民土地權益維護與耕地資源保護
一 農民土地權益的內涵及其對耕地保護的影響
(一)農民土地權益的內涵
(二)農民土地權益對耕地保護的影響
二 我國農民土地權益保護制度及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農民土地權益保護制度的基本內容
(二)我國農民土地權益保護制度存在的問題
三 加強農民土地權益維護和耕地資源保護的對策
(一)將土地使用權長期化引入有關法律規(guī)定
(二)進一步維護農民的土地流轉權與促進土地的合理流動
(三)加強農業(yè)支持政策體系建設與維護農民土地收益權
(四)加強對農民土地增值收益權的保護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同時,不同學者對于城市化含義也有不同的理解,在某些方面也存在著爭論。例如,埃爾德里奇(H.Eldridge)認為“人口的集中過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義”,沃思(L.Wirth)則持比較抽象的綜合觀點,認為“城市化是從農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發(fā)生質變的過程”;弗里德曼(J.Friedmann)將城市化過程分為可見的物化過程和抽象的文化過程這兩個方面,前者是人口和非農業(yè)活動在規(guī)模不同的城市環(huán)境中的地域集中過程以及非城市型景觀轉化為城市型景觀的地域推進過程,后者則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在農村的地域擴散過程。西方學者關于城市化含義的爭論最主要集中于城市化是否包括城市內部地域級差轉化問題,英國的施梅萊斯(A.E.Smailes)和瑞典的亞歷山德遜(G.Alexanderson)主張,城市化概念只能包括從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轉變過程,不能包括城市內部的地域級差轉化,而美國的哈里斯(C.D.Harris)、亞歷山大(J.W.Alexander)和法國的查博特(G.Chabot)則認為,城市內部的地域級差變化從屬于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轉化的總過程,因為城市地域和農村地域在時間與空間上都是相互銜接的、漸變的和連續(xù)的?! ∽?0世紀70年代引入城市化概念以來,我國學者也對城市化的含義及有關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城市規(guī)劃術語》的定義,城市化是“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由農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歷史過程,主要表現(xiàn)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斷發(fā)展完善的過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城市化過程中的耕地資源保護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