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法的新發(fā)展

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冉昊、劉承韙、 冉井富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10出版)  作者:冉昊,劉承韙,冉井富 著  頁數(shù):297  

內容概要

  《比較法的新發(fā)展》是關于研究比較法的專著,書中具體收錄了:為什么強調比較法的“私法”側面;比較(私)法近年得以快速發(fā)展的原因分析;當前中國的司法救濟水平——一個比較法社會學的考察等內容。

書籍目錄

第一篇 比較法總論:私法側面第一章 為什么強調比較法的“私法”側面第二章 比較(私)法近年得以快速發(fā)展的原因分析第三章 從法律普適主義傾向到努力實現(xiàn)外國私法的本土化和地方化第四章 法典法與判例法的交融與依賴:兩大法系私法淵源的發(fā)展趨勢第五章 社會法帝國主義:比較法結構和重心的位移第六章 歐洲私法一體化進程:比較法學的璀璨明珠第二篇 比較法社會學:方法論側面第七章 便利與陷阱:法律指標在比較法中的運用第八章 當前中國的司法救濟水平——一個比較法社會學的考察第三篇 法律全球化:實踐個案側面第九章 全球化條件下的法律與法學第十章 全球化條件下的法治實踐——以傳染病控制為例的研究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一是,民族國家依靠民主(包含著一系列的制度和理念)獲得了政治上的權威,包容和整合了各種政治力量,教派、宗族、民族等各種力量通過共享民主原則而服膺于民族國家的統(tǒng)治。二是,自由市場的推行實現(xiàn)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分殊,界定國家與社會各自的權力邊界。通過這種分殊,使得民族國家得以集中力量于公共領域,從而保障了公共產品的供給。也正是這種分殊,為國家機構的專業(yè)化和科層化的推進提供了前提條件。三是,法治在兩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法治強調制度化,從而避免了腐敗、恣意和反復,提高了透明度和可預見性,保證了公共權力運行的效率;另一方面,法治在國家與個人之間維持了一定的平衡,維持了基本的社會秩序。正是由于西方國家這種成功的歷史經驗,所以法治化、民主化和市場化成為發(fā)展中國家促進社會發(fā)展、提高自身行動能力所廣泛借鑒的模式,發(fā)達國家、國際組織有時也利用它們的優(yōu)勢地位把這種模式強加給發(fā)展中國家?;诂F(xiàn)有的歷史經驗和理論認識,可以說民主化、市場化、法治化是第三世界國家的發(fā)展的基本方向,但是在堅持這個方向的前提下,還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在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具體途徑上不能強求一律。新自由主義的結構調整方案,就犯了這樣的錯誤。這種方案忽視第三世界國家的具體國情,在市場機制尚未建立和成熟的情況下,迅速弱化國家的監(jiān)管職能和削減公共產品的供給。然而,從結果來看,這是一種操之過急、拔苗助長的改革,所以最終失敗了。二是應當承認民主化、市場化和法治化具有多種類型,即使在西方國家陣營中,也存在各種模式共存的局面,而且很難說孰優(yōu)孰劣。至于第三世界國家將選擇什么模式,這要取決于各國的具體國情,取決于制度發(fā)展過程不斷試錯獲得的經驗和不斷增進的智識。

編輯推薦

《比較法的新發(fā)展》:法學學科新發(fā)展叢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比較法的新發(fā)展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