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張浩 頁數(shù):53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的最終成果,也是目前國內(nèi)第一部全面系統(tǒng)地研究非理性認識論的學術專著。作者認為,人的認識本來就是理性與非理性兩種認識方式的有機結合,但我們以往的認識論卻只研究理性認識,而忘記了非理性認識。該書告訴人們,要想正確地認識客觀事物,首先就應該去尋找人類認識的原始動因及認識選擇性的主要依據(jù)。為此,只有到主體自身的欲望、需要、情緒、情感、興趣、愛好等非理性認識要素中去尋找。而人的認識和實踐成功與否,又和人的理想、信念、意志等非理性或介于理性與非理性之間的諸多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再則,科學技術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作,也離不開聯(lián)想、想象、直覺、靈感、頓悟和潛意識這些非理性的認識形式。鑒此,作者在該書中全面、系統(tǒng)地研究和探討了主體認識結構中的非理性要素、非理性認識的主要形式、非理性認識形成的主客觀基礎、非理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等問題,從而彌補了我們以往在認識論研究方面的不足。
作者簡介
張浩,男,1934年1月生于山西省陽城縣。1948年參軍,1957年畢業(yè)于齊齊哈爾步兵學校(即現(xiàn)在的大連陸軍學院)。1964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哲學系,同年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多年來專門從事認識論、思維科學和非理性問題的研究。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兼任淮南師范學院思維科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思維科學學會(籌)副會長。寫有專著《思維發(fā)生學》、《詭辯論》;合著《哲學小百科》、《毛澤東方法論導論》、《解放思想的辯證法》、《反映論新論》、《中國百科大辭典》、《20世紀學術大典》(哲學卷)等13部。發(fā)表《思維發(fā)展心理探源》、《馬克思對“歷史之謎”的科學解答》等學術論文200余篇;發(fā)表《論原始思維的邏輯地位》等譯文6篇。
書籍目錄
導論 應該找回被遺忘了的另一半認識 一 為什么要研究非理性認識 二 研究非理性認識的基本前提 三 研究非理性認識的途徑和方法第一章 主體認識結構中的非理性要素 第一節(jié) 欲望、需要及其功能 一 欲望、需要界說 二 欲望、需要在認識活動中的主要功能 第二節(jié) 情緒、情感及其功能 一 情緒、情感界說 二 情緒、情感在認識活動中的主要功能 第三節(jié) 興趣、愛好及其功能 一 興趣、愛好界說 二 興趣、愛好在認識活動中的主要功能 第四節(jié) 意志及其功能 一 意志界說 二 意志的品質 三 意志在認識活動中的主要功能 第五節(jié) 信仰、崇拜及其功能 一 信仰和崇拜界說 二 信仰和崇拜在認識活動中的主要功能 ……第二章 聯(lián)想和想象認知——非理性認識的主要形式之一第三章 直覺、靈感和頓悟認識——非理性認識的主要形式之二第四章 潛意識或無意識認識——非理性認識的主要形式之三第五章 非理性認知形成的基礎第六章 非理性認知與理性認識的關系第七章 非理性認知與實踐活動的關系第八章 非理性認知與其他思維形式的關系第九章 現(xiàn)代社會中的非理性認識問題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人的活動的目的性和意識性表明,主體是以一定的尺度,按照一定的價值取向來從事認識活動的。這就是說,主體從事什么樣的活動,都是經(jīng)過主體的選擇這一中間環(huán)節(jié)而確定下來的,因此,主體的認識活動始終滲透著選擇性。那么,主體在從事認識和實踐活動時,選擇什么,不選擇什么,其客觀依據(jù)何在呢?人類認識活動的實踐證明,主體認識選擇性的主要依據(jù)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人的欲望和需要。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們對自然界的理論認識本身不過表現(xiàn)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只是作為消費品,還是作為生產(chǎn)資料)服從于人的需要。”①由此可見,只有那些能夠滿足主體的某種價值需要的客觀事物,才能為主體所選擇,并作為認識活動的對象或客體。人的欲望和需要在主體認識過程中的選擇性作用,也得到了現(xiàn)代認識心理學的證明。現(xiàn)代認識心理學表明,作為認識主體的人總是處于大量信息的包圍之中。但是,人在特定的時空范圍內(nèi)加工信息的能力卻是十分有限的,他只能對其中的一小部分進行加工和認識。這就涉及主體在認識過程中對信息選擇的優(yōu)先性問題?,F(xiàn)代認識心理學告訴我們認識過程中信息的選擇,不可能超出主體自身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和既有認識圖式的適應范圍,但在特定的認識能力和認知水平下,主體優(yōu)先選擇什么樣的信息,是與其特定的欲望和需要密切相關的。任何主體在認識過程中都會選擇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作為認識對象。因此可以說,欲望和需要是主體進行價值選擇的內(nèi)在根據(jù),同時也是主體進行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積極性的源泉。如果沒有符合主體欲望和需要的信息,主體的認識活動就會缺乏動力。據(jù)我們對人的認識和實踐過程的研究證明,以欲望和需要為依據(jù)的認識的選擇性,不僅滲透在主體確定認識客體的過程中,而且也滲透在人的認識活動的整個過程中。主體認識客體的過程,就是主體接收客體信息、運用思維對信息進行篩選、加工和整理的過程。因此可以說,由欲望和需要所決定的認識的選擇性,是認識過程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和環(huán)節(jié)。認識主體的欲望和需要不同,人們對認識對象的選擇也不同。
后記
從“文化大革命”后期開始,我就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天天在學習《實踐論》、《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而我們的認識卻總是不能達到認識和實踐相一致,主觀與客觀相符合,在實踐活動中,總是不斷地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呢?帶著這個問題,我重新學習了馬克思的相關論著。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一條中就明確指出:舊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xiàn)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經(jīng)過對馬克思這句話的反復研究,我認為我們所以會一再地犯錯誤,就是因為還沒有認真地理解或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認識理論。在我們以往的認識論著作中,盡管也強調(diào)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強調(diào)在認識過程中要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但因為沒有全面地、深入地去研究主體的具體的認識結構及其在認識過程中的機制問題,所以我們的認識論基本上還是舊唯物主義或機械唯物主義的那一套消極的反映論。加之長期以來受西方傳統(tǒng)理性主義的影響,我們又只注重研究理性認識,而忽視了對能夠充分體現(xiàn)人的主體性的非理性認識的研究。也就是說,我們始終沒有按照馬克思的指示,“從主觀方面去理解”人的認識。有了以上認識之后,我就開始有意識地去搜集有關資料,研究和探討主觀因素對人們認識的影響問題。但因當時的思想禁區(qū)甚多,有關資料極少,許多問題無法弄清。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改革開放的春風也給學術界帶來了生機。在寬松的學術環(huán)境中,我們開始引進國外學者的優(yōu)秀論著,這使我大開眼界。因受皮亞杰發(fā)生認識論思想的影響,我對探討人類思維認識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問題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編輯推薦
《認識的另一半:非理性認識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學者文庫。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