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張舜清 頁數:27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生”是儒家倫理的根本精神,儒家圍繞著“生”,形成了豐富而深刻的“生”之倫理思想。發(fā)展出一套相對成熟而又健全的以“天人合一” 為基本特征的天人互動的“生”之倫理的義理模式和思想體系?!度寮疑畟惱硭枷胙芯俊芳词菍θ寮疫@一“生”之倫理思想的義理模式及其體系特征的嘗試性探索與研究。 《儒家生之倫理思想研究》認為,“天人關系”是儒家“生”之倫理思想藉以展開的思想主題。儒家以“天人關系”為基本的運思方式和理論依據,發(fā)展出一套集天道觀、本體論和倫理觀為一體的“生”之倫理思想體系。《儒家生之倫理思想研究》亦是緊扣“ 天人關系”,以“天人關系”為線索展開的研究。在此線索導引下,力圖從宏觀或總體層面呈現出儒家“生”之倫理思想的義理特性。 《儒家生之倫理思想研究》研究的重點在于從宏觀或總體上把握儒家“生”之倫理思想的義理模式、理論特性,因而注重追本溯源以及對不同儒家“生”之思想特色的分析,并嘗試著架構起儒家“生”之倫理思想的結構體系。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導論:“生”在儒家倫理中的地位與意義一 “生”的哲學與“生”的倫理二 “生”在儒家倫理中的地位與意義三 “生”的內涵及倫理性質四 儒家言“生”的角度與方式五 本選題國內外研究狀況及意義第二章 儒家“生”之倫理思想理論溯源一 原始崇“生”觀念對儒家“生”之倫理的引導二 上古天命觀對儒家“生”之倫理主題的確立三 上古氣論對儒家“生”之實體形態(tài)的構造四 《易》古經中“生”的思想對儒家的啟示第三章 儒家“生”之倫理思想的義理模式及其表現形態(tài)一 “易道生生”——《易傳》的“生”之模式(一)天人一體(二)易道“生生”(三)繼天為善(四)各正性命二 “從知天命到制天命”——原始儒家的“生”之路徑(一)與命與仁(二)知天盡性(三)制天命而用之三 “天人感應”——漢儒的“生”之神教色彩.(一)天生人成(二)天人感應四 “萬物一體”——宋明儒的“生”之氣象(一)性與天道(二)天地之心(三)萬物一體第四章 儒家“生”之倫理思想的結構與機制一 儒家倫理的結構特性二 天、命、性、道:“生”的倫理結構的形上維度(一)天:“生”之本源(二)命:“生”之對待性向度(三)性:“生”之非對待性向度(四)道:“生”之倫理的統(tǒng)籌性觀念三 仁、禮、和、時:“生”之倫理結構的實踐機制(一)仁生(二)禮生(三)和生(四)時生第五章 儒家“生”之倫理思想的工夫論一 “生”的工夫論的內涵與特色(一)“生”的工夫論的內涵(二)“生”的工夫的模式與總綱二 身心一如(一)“身心一如”之義蘊(二)“身心一如”的倫理性三 盡性踐形(一)踐形(二)盡性與當代養(yǎng)生四 知行合一(一)知與行(二)知行關系與“合一”之質第六章 結語:儒家“生”之倫理:一種思想資源的意義一 “生”之倫理與當代生命倫理問題的現實訴求二 “生”之倫理與當代發(fā)展觀參考文獻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