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5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俄]舍爾巴茨基 譯者:宋立道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佛教邏輯大致可稱為因明。據(jù)舍爾巴茨基所代表的彼得堡學派的意見,佛教哲學的全部歷程分為三期:始自小乘,走向大乘,最終在瑜伽行派的唯識哲學上達到圓成具足。佛教邏輯是佛學發(fā)展最高階段的第三期成果,它從佛教的認識論出發(fā),以其概念論和邏輯學追求和把握作為真如實相的本體,最終實現(xiàn)涅槃解脫?!斗鸾踢壿嫛烦浞钟懻摿朔鸾陶軐W大廈中的認識、實踐與解脫三者彼此貫通,互融互具的原理。無論研究哲學,還是修習佛學,《佛教邏輯》都是學者必不可少的讀本。
作者簡介
作者:(俄羅斯)舍爾巴茨基 譯者:宋立道舍爾巴茨基(Th.Stcherbatsky),20世紀上半葉西方佛教學界最著名的俄羅斯學者,是西方佛學彼得堡學派的巨擘。舍氏1866年生在波蘭。他少年時代即已掌握英、法、德語;青年時代更熟稔希臘語、拉丁語、希伯來語等;他精通梵文、藏文,了解漢文、日文,足可稱為不世出的學者。其學術(shù)領(lǐng)域包括印度詩學、古代戲劇、碑銘學、藏學、佛教哲學等。他曾訪過中東,到過波斯,在印度和蒙古都居住過,曾拜見過第十三世達賴。他對“第二佛陀”世親的《俱舍論》、法稱的《正理滴論》有著深湛的研究和獨到的心解。《大乘佛學》《小乘佛學》和《佛教邏輯》只是他的部分代表作。他是俄國科學院東方學部通訊院士,又是歐洲三個東方學研究團體——英國亞洲學會、巴黎亞洲學會和柏林東方學會——的名譽會員。1942年舍氏逝于前蘇聯(lián)。
書籍目錄
書名縮寫前言緒論§1.何謂佛教邏輯§2.邏輯在佛教史上的地位§3.佛教哲學的第一階段§4.佛教哲學的第二階段§5.佛教哲學的第三階段§6.佛教邏輯在印度哲學中的地位1)唯物主義者2)耆那教3)數(shù)論4)瑜伽派5)吠檀多派6)彌曼差派7)正理-勝論派§7.陳那之前的佛教邏輯§8.陳那的生平§9.法稱的生平§10.法稱的著作§11.《量評釋論》各品的順序§12.釋文派的諸注家§13.迦濕彌羅派或闡義派§14.第三派或明教派的注家§15.后佛教邏輯和印度唯名論與實在論的斗與§16.中國和日本的佛教邏輯§17.西藏和蒙古的佛教邏輯第一部分 實在與知識§1.佛教邏輯的范圍和目的§2.何謂知識來源§3.認識和識別§4.真理的檢驗§5.實在論與佛教的經(jīng)驗觀§6.兩種真實§7.知識來源的兩重性§8.認識活動的界限——教條主義和批判主義第二部分 可感知的世界……第三部分 構(gòu)造的世界第四部分 否定第五部分 外部世界的真實性結(jié)論專用名索引邏輯主題索引附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