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新語

出版時間:2009年04月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董秀團 編  頁數(shù):662  字數(shù):742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石龍新語》講述了:其中,在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理論研究中的一項具有探索性意義的工作便是:10個調查基地在當?shù)馗髌刚埲舾擅按迕袢罩尽庇涗泦T,對本村每天發(fā)生的事情進行觀察與記錄,從中國少數(shù)民族農村的社會文化實際出發(fā),把國際文化人類學界近20年來爭論不休、模式各異的民族志書寫問題在中國少數(shù)民族農村進行實驗,讓研究對象即文化持有者成為民族志的作者,運用“主位”(emic)方法,從“本文化”內部視角對自己民族和村寨的社會文化進行敘述與評論,以求在當代國際文化人類學的學術平臺上進行中國民族志和文化人類學的“本土化”創(chuàng)新,促進具有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的文化人類學建設。

書籍目錄

“他者的傾訴”:還話語權予文化持有者——“新民族志實驗叢書”總序 一 民族志:文化人類學知識生產的結晶和學術創(chuàng)新的核心 二 “更徹底地讓研究對象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以當代國際人類學界“文化書寫”問題為平臺的實驗 三 用漢語敘述:基于中國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的文化關系的本土化實驗 四 對話:多維交復話語張力的實驗前言石龍村概況 一 人口與生態(tài) 二 經濟 三 風俗習慣 四 婚姻家庭 五 社會結構與政治參與 六 法律 七 宗教信仰 八 文學藝術 九 語言文字 十 教育與科技衛(wèi)生 十一 信息傳播與生活方式 十二 倫理道德 十三 族群關系李絢金日志張瑞鵬日志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云南大學白族調查研究基地工地繼續(xù)施工。張勇砌蓋廚房頂瓦片,段樹棠做木雜工。白語教學樓工程繼續(xù)澆灌基礎。2005年3月25日農歷二月十六日屬日戊申陰小陣雨15戶村民撒稗子秧,稗子可作為飼料,草可喂牲口。耕牛都去翻耕田。另有35人碎土,12家送圈肥到田里。今天政法部門到石龍調查打架致死案,但不知如何解決。云南大學白族調查研究基地工地今天未施工,張勇、段樹棠休閑。白語教學樓工程支殼子板,明后天澆灌圈梁。2005年3月26日農歷二月十七日屬日己酉晴間多云有5家農戶繼續(xù)翻耕田,有20多人碎土。張四全、張四春、李繼龍等11家育玉米,今天育的總面積8畝左右。李林茂、董家興等15家撒稗子秧。春節(jié)后董家興做了一夢。夢見有天傍晚佛會會員有一部分人已走出本主廟大門回家,部分仍留在本主廟內,特別是文書組張瑞鵬、張發(fā)瑞、張萬和、張永華、張慶長在原地不動,唱戲的演員和長命班(樂隊)也一個沒有回家。大家認為這可能意味著2005年間,上述人員的健康會有不利,因而大家都同意在本主廟做個簡單的平安法會。昨天由張瑞鵬為頭到沙溪街買了1個豬頭,1只公雞和一些菜蔬。張塔寶負責炊事。有25人參加,經費分攤,自帶米、蠟燭、香、紙。中午在本主廟供奉本主,祈求清吉平安。支部書記張四寶也被邀請參加供神,并買了香煙敬給大家??h公安局和司法局到村調解,并依法把打架殺人案中的張×x兄弟抓獲拘捕。姜××雙親已同意肇事者家屬由陰陽先生選個吉日送葬。肇事者家屬已買回一座石墓,運到姜家墳山,前天請沙溪甸頭村陰陽先生楊尚元用羅盤選定墳墓,但日子未定,現(xiàn)雙方在政法部門的調解下,姜家已同意選期送葬,日子將會很快選定。云南大學白族調查研究基地工地停工。白語教學樓基礎已驗收,今天架好殼子板,明天開始澆灌圈梁。

后記

作為一個典型的白族村落,石龍村無疑擁有和承載著豐富的白族傳統(tǒng)文化內容。在這里,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織,封閉與開放并存,多元文化和諧共生。惟其如此,對于這個村落的關注也才顯得更有意義。云南大學在大理州劍川縣沙溪鎮(zhèn)石龍村建設的白族調查研究基地是云南大學“十五”、“211工程”民族學重點學科建設子項目之一“云南少數(shù)民族調查研究與小康社會建設示范基地”的組成部分之一,為了貫徹該項目所倡導的在民族地區(qū)和民族村寨進行深入、長期、持續(xù)的調查和研究,來彌補以往人類學者進行短期、非連續(xù)性田野作業(yè)帶來的不足的思路,項目組在石龍村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選址,測量,規(guī)劃,預算,啟動工作站的基建工程,同時,也展開了對石龍村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的全面調查研究。2004年7月至8月,白族課題組在石龍村進行了村寨概況的調查,在調查組員的各自分工和通力合作之下,形成了相關的調查成果。白族調查研究基地自籌備,到正式啟動,一直到工作站基建工程的完成,得到了各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和幫助。項目組的成員兼指導段炳昌教授,自基地籌建以來,一直與劍川縣縣委、政府及各部門積極協(xié)調,為基地的建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劍川縣委、縣政府及人大、宣傳部、教育局、文體局、文產辦、廣電局,沙溪鎮(zhèn)鎮(zhèn)政府,石龍村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等各級部門都對該項目給予了極大支持。石龍村的很多村民,對我們非常熱情,也給我們的調查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和條件。沒有上述單位和個人的支持和幫助,白族調查研究基地的建設不會那么順利,我們的調查研究工作也不可能圓滿完成。我們所聘請的兩位村寨日志記錄員李絢金和張瑞鵬也盡職盡責,工作認真負責,積極努力,讓我們十分感動。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同樣不可能為讀者奉獻出村寨的“主位”描述式民族志。

編輯推薦

《石龍新語》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石龍新語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民族志是研究民族學和人類學一個很根本的東西,這本書對劍川縣白族村民進行很詳細的日記敘述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