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桑靖宇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03出版) 作者:桑靖宇 頁數(shù):278
Tag標簽:無
前言
在人類思想史上,萊布尼茨是一位智商和能力極高的學者。狄德羅在其主編的《百科全書》 “萊布尼茨主義”條目中當談到其智商和才能時,曾不無激情地說到:“當一個人考慮到自己并把自己的才能和萊布尼茨的才能來作比較時,就會弄到恨不得把書都丟了,去找個世界上比較偏僻的角落藏起來以便安靜地死去。”羅素雖說對萊布尼茨的人格持有異議,但還是不止一次地稱贊萊布尼茨是“千古絕倫的大智者”。①至于馬克思,作為一位無產階級的思想領袖,雖然一向對資產階級思想家持激烈批評的態(tài)度,但在談到萊布尼茨時,他卻還是由衷地寫道:“我是佩服萊布尼茨的。”①正是憑借自身擁有這樣一種驚人的高智商和高能力,也正是由于其對自己的智商和能力的高度自信,萊布尼茨從青年時代起,就雄心勃勃、無所顧忌地向他自己時代的在他看來重要的科學研究領域全線出擊和全線推進,并且在其中的相當一部分領域都取得了讓人拍板稱奇的優(yōu)異成就。在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領域,萊布尼茨的智商和才能首先就體現(xiàn)在微積分的發(fā)明上。微積分,作為一種“撼人心靈的智力奮斗的結晶”,是“人類思維的偉大成果之一”(R·柯朗語),至少對于萊布尼茨所在的時代,是數(shù)學的最高成就,是人類智力的最高標桿。然而,萊布尼茨這個年僅30歲的法學博士,于1672-1676年旅居法國巴黎四年時間內,在公務在身的情況下(雖然他并未為公務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時間),竟獨立發(fā)明了微積分。盡管由于牛頓在當時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領域的強勢影響導致此后在萊布尼茨和牛頓及其門徒之間出現(xiàn)了微積分的“發(fā)明權之爭”,但是,歷史還是公允地宣布:萊布尼茨是微積分的一個獨立的發(fā)明者。
內容概要
《萊布尼茨與現(xiàn)象學》以胡塞爾、海德格爾等現(xiàn)象學家論述萊布尼茨哲學的資料為基礎,對萊布尼茨直覺理論進行了新的闡釋,揭示其在萊氏哲學中的奠基作用及其現(xiàn)象學意味。在人類思想史上,萊布尼茨是一位智商和能力極高的學者。
作者簡介
桑靖宇,男,1971年生,江西九江人。哲學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西方哲學、比較哲學、宗教學研究。
書籍目錄
序前言第一章 萊布尼茨直覺理論的思想背景第一節(jié) 理性主義的理性的、共相的自明性.一 笛卡爾二 斯賓諾莎第二節(jié) 經驗主義的感覺的、殊相的自明性第二章 萊布尼茨的直覺理論第一節(jié) 萊布尼茨對唯理論與經驗論的整合第二節(jié) 萊布尼茨直覺理論的基本內容一 直覺的知識二 天賦觀念及其認識第三節(jié) 萊布尼茨直覺理論的現(xiàn)象學意味第三章 以直覺把握為基礎的本體論——單子論的現(xiàn)象學維度第一節(jié) 作為本體的單子一 純粹的先驗意識二 意向性第二節(jié) 物質第三節(jié) 上帝第四章 邏輯學與直覺理論的統(tǒng)一第一節(jié) 邏輯學的基礎一 邏輯的必要性二 主謂項邏輯第二節(jié) 充足理由律第三節(jié) 直觀與邏輯的統(tǒng)一第五章 直覺理論與倫理學第一節(jié) 道德本能一 道德本能是直觀的、具體的先驗性二 道德本能的基本內容——愛三 道德本能與理性第二節(jié) 自由第三節(jié) 上帝之城一 上帝之城是愛的共同體二 所有可能世界中的最好世界第六章 評價與影響第一節(jié) 對萊布尼茨直覺理論的評價第二節(jié) 萊布尼茨直覺理論的歷史影響一 對德國古典哲學的影響二 對意志主義的影響三 對現(xiàn)象學的影響參考文獻附錄附錄1 對萊布尼茨《單子論》的翻譯和解釋附錄2 對萊布尼茨《關于自然與神恩的基于理性的原則》的翻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萊布尼茨直覺理論的思想背景當西方人從漫長的中世紀覺醒過來,突然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宗教昏暗的洞穴是那么的令人窒息,于是紛紛回到陽光明媚的大地上,并對眼前的現(xiàn)實世界產生了驚人的熱情。一時間在文學、藝術、科學、政治等領域大師輩出,燦若星辰,人們吟唱著對新世界的贊歌,對自然、社會、人、神重新進行認識和思考。在這場世俗化運動中,作為時代精神之精粹的哲學,其起步雖稍晚于其他領域,卻后來居上,對人的心靈的解放和提升起著某種主導作用。當時流行的經院哲學歪曲地利用了亞里士多德的“實體的形式”的學說,認為“在每一種實體中都有一個特殊的質構成了它的實在性和種差,而這與該實體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無關?!斠粋€物體的形態(tài)改變時,并不是其部分發(fā)生了變化,而是一種形式取代了另一種形式”。
后記
后記的第一部分為筆者博士論文后記的抄錄,以期保持當年的心跡。論文總算是做完了,我心中感到說不出的輕松和舒暢,長期以來一直壓在肩上的重擔終于可以歇一下了。眾所周知,萊布尼茨哲學思想非常零散,他幾乎對每一個問題都是點到即止,沒有進行系統(tǒng)地詳細論述,這給研究者帶來很大的困難,再加上武漢大學對萊布尼次哲學的研究已頗為深入了,要想就此提出新觀點并寫成一篇像樣的博士論文真是談何容易。記得三年前經過一番“痛苦掙扎”完成了碩士論文《萊布尼茨哲學中的微知覺理論》之后,曾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寫出關于萊布尼茨的博士論文頗為懷疑,因而對是否考博著實猶豫了一番。自從下決心讀博以來,雖然一直在思考這方面的問題,也看了一些近現(xiàn)代哲學家的著作,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一直覺得很難找到一個很好的切人點。去年五、六月份我寫出了一份提綱,大意是萊布尼茨的單子論不僅僅是建立在邏輯和自然科學之上的,而更是其生命體驗的結晶,并試圖以此來解釋他的包括邏輯學、倫理學在內的整個哲學。導師段德智教授認為思路還可以,但挖掘的深度很不夠,他要求我用現(xiàn)代哲學、特別是現(xiàn)象學的思想來闡發(fā)萊布尼茨的微言大義。雖然胡塞爾、海德格爾有關萊布尼茨的論述我以前也曾看過,并作了不少筆記,但當時對段老師的提議我還是感到難以接受:首先,萊布尼茨畢竟是近代哲學家,怎么可能用現(xiàn)象學去解釋呢?其次,用現(xiàn)象學去解釋萊布尼茨究竟該如何操作,這對我來說是全新的事物,感到無從著手。在段老師的不斷鼓勵和推動之下,通過對有關文本的反復閱讀和苦思冥想,我硬著頭皮進入了所謂的“解釋學情境”之中,終于摸索出一條自認為基本上還行得通的思路。可以說沒有段老師的大力推動,本文絕對不會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至于論文究竟做得如何自有專家來評價,我本人覺得在思考、寫作論文的艱難過程中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當然我也深知本文僅僅是個開始,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
編輯推薦
《萊布尼茨與現(xiàn)象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