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社、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復旦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與國外研究基地、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于2007年10月聯(lián)合舉辦的"唯物史觀與歷史評價,,ISBN:9787500475323,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唯物史觀與歷史評價:哲學與史學的對話(第一卷)

出版時間:2009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孫麾,吳曉明  頁數(shù):42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人類思想、學術的淵源遞嬗,確有其自身之規(guī)律,但這種規(guī)律歸根到底要服從社會演變之規(guī)律,它是時代與社會變遷在思想文化領域的集中反映。黑格爾在論述時代與哲學的關系時曾經(jīng)寫道:“每個人都是他那時代的產(chǎn)兒。哲學也是一樣,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時代?!睂嶋H上,不僅僅是哲學,全部人文社會科學都是時代所孕育的思維產(chǎn)物,也就是說,“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chǎn)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nèi)容”。因而,要準確理解當代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并切實推動其繁榮發(fā)展,就決不能脫離我們這個時代,超然于社會環(huán)境之外。    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會生活日益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從一元走向多樣,愈加密切、復雜地勾連在一起。在社會和知識領域,有兩個基本事實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一是沒有哪一個學科單純依靠本學科的力量,能夠解決任何一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二是學科的進步,越來越多地需要借鑒相關學科取得的成果,也就是說學科之問的相互依存度在增加,相互融合的趨勢在增強。正是這兩個事實,決定了社會科學必須打破學科壁壘,推動學科對話,促進學科交流,在不同學科的協(xié)同研究和視界融合中尋找更加富有現(xiàn)實解釋力與思想創(chuàng)造性的學術生長點。在各種思潮相互激蕩、各種方法相互沖擊的情況下,加強跨學科的對話和研究,可以給既有的學科研究范式和話語體系帶來新的啟迪與沖擊,為學術生長拓辟新的巨大空間。正是基于這一認識,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推出了“當代中國社會科學前沿系列對話”,力圖推動學術界在不同學科之間展開富有學術質(zhì)量和理論深度的交流,扎扎實實地推進中國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

書籍目錄

對話主題專論 第一部分 唯物史觀在學術研究中的方法論意義  論作為歷史科學方法論的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事實、客觀規(guī)律和歷史意義  唯物史觀及其指引的歷史學的科學品格  論唯物史觀在史學研究中的去蔽作用  恩格斯史學方法論研究 第二部分 唯物史觀與歷史評價問題  關于歷史進步的評價問題  歷史構境:哲學與歷史學的對話  關于歷史認識的價值判斷  確立歷史評價科學性的理論基礎的三個重要邏輯環(huán)節(jié)  唯物史觀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及其遭遇  論大革命失敗后的馬克思主義潮流 第三部分 歷史虛無主義批判及其他  歷史唯物主義闡釋中的歷史目的論批判  解釋學史學(觀)批判——歷史虛無主義的副本批判  哲學、歷史與哲學史  早期馬克思主義史家與唯物史觀的傳承——由弗蘭茨·梅林說開去  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對話現(xiàn)場實錄 哲學與史學的對話——“唯物史觀與歷史評價”全國學術研討會現(xiàn)場記錄會議述評 哲學與史學的對話——“唯物史觀與歷史評價”全國學術研討會述評  一 學科對話之于學術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  二 唯物史觀及其方法論意義  三 唯物史觀與歷史評價  四 歷史虛無主義等思潮析評及其他  五 思考與展望

章節(jié)摘錄

二者都是后人重新建構的理論邏輯空間中的產(chǎn)物,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教條主義意識形態(tài)構架之下的偽構境;而后者則是相對接近歷史情境本身的理論構境。這個文本事件,也是在說歷史和歷史研究,是思想史研究中的基本建構邏輯。當然,按照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①立場,“意識”沒有它自身獨立的歷史,任何觀念的歷史都依存于一定人類現(xiàn)實社會存在的歷史發(fā)展。歷史的觀念同樣如此。人的歷史觀念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過去社會生活的主觀重構,而一定的社會歷史生活結(jié)構則生成著人們再現(xiàn)歷史生活的一定的重構方式,這是其一。其二,獨立于個人意志的客觀歷史現(xiàn)實與人以特定觀念形式呈現(xiàn)的“歷史”,永遠是非同一的。這除去歷史本身的變化,還由于人們觀察歷史現(xiàn)實的觀念形式的異質(zhì)性。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這是最早由康德發(fā)現(xiàn),又被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深深隱匿起來的秘密。康德的發(fā)現(xiàn),聚焦于認識論論閾中理性主體的歷史有限性,當他說自然總是以一定的形式呈象于我們時,他是泄露天機的。在先天綜合判斷與個體認知的關系上,康德最先提出了復雜的現(xiàn)象學建構認識論。觀念是被歷史建構的,觀念也在建構著歷史的顯象,這是黑格爾歷史哲學的本質(zhì)。在康德那里,建構一切可知感性現(xiàn)象的先天綜合判斷的理性構架,被黑格爾武斷地神化為創(chuàng)造一切的絕對理念(上帝),在這一點上,黑格爾是回到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大寫的“一”。黑格爾《精神現(xiàn)象學》中的邏輯透視結(jié)果在于,被人們假性認定為實存的物相實際上是被建構出來的,因為一切面向人類主體的(歷史)現(xiàn)象都是由(先驗的)理念通過自我意識統(tǒng)攝和建構的,因此,概念系統(tǒng)結(jié)構的大寫邏輯學是這個世界的前提。于是,自然科學的概念構架是自然現(xiàn)象的本質(zhì),社會歷史的概念體系是歷史現(xiàn)象的本質(zhì),絕對概念是全部精神現(xiàn)象的本質(zhì)。

編輯推薦

《唯物史觀與歷史評價哲學與史學的對話(第1卷)》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唯物史觀與歷史評價:哲學與史學的對話(第一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中規(guī)中矩,黨員必看。
  •   這是一個論文集,收錄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學人的思想成果,有理論有現(xiàn)實??勺x。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