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直隸憲政改革研究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徐建平  頁數(shù):412  
Tag標簽:無  

前言

  得知建平同志的新著《清末直隸憲政改革研究》即將付梓,非常高興2003年秋,建平南下求學,數(shù)年間,不論是課堂上師生間的虛心求教、討論辯駁,還是宿舍、食堂、圖書館“三點一線”式的刻苦攻讀、潛心鉆研,她的勤奮好學,給我和她的師兄弟妹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因此,當建平如期以優(yōu)秀的成績圓滿完成學業(yè),獲得學位時,我們大家都由衷地為她感到高興?! 〗ㄆ降倪@本書是在其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在中國政治制度發(fā)展史上,清末憲政改革是中國傳統(tǒng)君主專制政治向近代民主政治轉型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近代中國政治改革的一次重要嘗試。當年清政府為了擺脫內外交困的多重危機,希圖效法西方國家和日本,變君主專制為君主立憲,以政治改革來實現(xiàn)王朝的自救, 但事與愿違,姍姍來遲的“新政”改革不僅已無力回天,而且還戲劇般地成為清王朝崩潰前的最后一曲挽歌。正因為如此,百年來不論是社會,還是學界,只要稍以較為冷靜的態(tài)度對清來這場“ 新政”改革加以審視,在褒貶不一之余,總會生出些許百感交集之感慨。當然,無論如何,盡管清政府推動憲政改革的主觀動機并不高尚,但改革所帶來的客觀效果,諸如立憲政治的試行、行政改革的濫觴、司法獨立的嘗試、地方自治的提出,各省諮議局的設立以及國民參政意識的高漲等等,卻對日后的中國社會政治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因而,清末憲政改革一直以來都是近代史學界研究關注的重大課題。建平同志在學  界前輩研究的基礎上,選取直隸地區(qū)為具體個案,深入探討這一特定區(qū)域內,社會各階層在憲政改革大背景下所進行的一系列變革政制的活動。

內容概要

本書在系統(tǒng)收集有關史料和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清末直隸憲政改革的社會背景和直隸行政體制改革、司法改革、地方自治與政治參與、順直諮議局的議政實踐與社會改革等憲政內容,進行了細致的考察和分析,探討了社會各種勢力在憲政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揭示了清末直隸憲政改革的特點和影響。這一研究成果對于深化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徐建平,女,1965年生,河北靈壽人,歷史學博士,現(xiàn)為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曾在《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世界宗教研究》、《史學月刊》、《歷史檔案》、《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滿族研究》、《北方論叢》、《歷史教學》、《河北師范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并參與《河北經濟史》、《晚清直隸總督與轄區(qū)經濟開發(fā)》等學術專著多部,參與省級課題《清季北洋勢力的崛起與直隸的社會變動》等多項。

書籍目錄

序第一章  緒論  一  選題緣起  二  選題意義  三  與本課題相關的學術研究  四  本書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二章  清末直隸憲政改革的社會背景  第一節(jié)  十九世紀末的直隸地方社會    一  新經濟關系的萌發(fā)    二  思想文化的丕變  第二節(jié)  直隸輿論界的政治表達    一  直隸民辦報紙與憲政宣傳    二  直隸地方官報與憲政宣傳  第三節(jié)  直隸社會各界的立憲活動    一  直隸紳、商的立憲活動    二  灤州新軍的立憲活動    三  直隸學界的立憲活動  第四節(jié)  直隸地方官的憲政訴求    一  直隸總督的憲政認知    二  直隸基層官員的憲政改革對策    三  直隸地方官對憲政的督導第三章  清末直隸行政體制改革  第一節(jié)  直隸行政機構改革    一  整飭吏治    二  行政組織改革    三  行政機構職能改革  第二節(jié)  直隸行政區(qū)劃改革    一  直隸疆域改制大討論    二  加強邊地建設    三  京畿區(qū)劃改革  第三節(jié)  直隸八旗改制    一  直隸改旗為民的規(guī)劃    二  直隸旗人與憲政改革第四章  清末直隸司法制度改革  第一節(jié)  直隸司法人才培養(yǎng)模式解析    一  法律人才培養(yǎng)走向正規(guī)化    二  注重對官紳短期培訓    三  派遣留學生培養(yǎng)法政人才  第二節(jié)  直隸審判制度改革    一  新式審判機構的創(chuàng)建    二  直隸新式審判制度解讀    三  收回領事裁判權的努力    四  直隸檢察制度的創(chuàng)建    五  直隸基層司法制度改革  第三節(jié)  清末直隸獄政改革    一  導入西方近代獄政理念    二  創(chuàng)新監(jiān)獄管理模式    三  明確監(jiān)獄部門職責  第四節(jié)  直隸各界與清末修律    一  直隸與清末民法建設    二  直隸與清末刑法建設    三  直隸與清末媒體立法改革    四  主張制定“航律”第五章  清末直隸地方自治與政治參與  第一節(jié)  直隸地方自治興起的背景分析    一  思想淵源    二  租界的示范效應    三  都統(tǒng)衙門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天津自治模式剖析    一  天津府自治局的創(chuàng)辦    二  天津縣議事會、董事會的成立    三  天津自治的社會功能考察  第三節(jié)  直隸地方自治的全面展開    一  自治人才的儲備    二  直隸上級自治的發(fā)展    三  直隸下級自治建設  第四節(jié)  直隸地方自治中的社團    一  政治類社團    二  經濟類社團    三  風俗改良類社團    四  科教文化類社團    五  清末直隸社團的啟示第六章  順直諮議局的議政實踐與社會改革  第一節(jié)  順直諮議局的籌備與選舉    一  籌備選舉    二  順直諮議局的建立    三  選舉的特點    四  選舉的意義  第二節(jié)  順直諮議局的議政實踐    一  順直諮議局的運作    二  順直諮議局與國會請愿運動    三  順直諮議局與辛亥革命  第三節(jié)  順直諮議局與分權制衡體制的產生    一  爭取分權制衡    二  加強監(jiān)督制約    三  注重協(xié)調功能    四  以“自治”限制“官治”  第四節(jié)  從議案看順直諮議局的改革趨向    一  以經濟改革促憲政改革    二  推廣教育以增強立憲的國民基礎    三  扭轉社會風氣以培植立憲的社會土壤第七章  結語  一  直隸憲政改革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二  直隸憲政改革的特點  三  直隸憲政改革的歷史啟示附錄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緒論  清末憲政改革是中國政治向近代轉型的一場重要政治實踐活動,是中國由傳統(tǒng)君主專制政治向近代民主政治轉型的重要標志。它不僅引發(fā)了國人政治參與的又一次浪潮,而且通過這次憲政實踐,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逐漸合攏,為辛亥革命后民國政權的建立積累了一定的政治經驗?! 哪壳暗难芯砍晒?,法學、政治學、歷史學等多個學科的學者對憲政的研究都有廣泛涉足,隨著我國法制化進程的推進,學界對憲政的研究將會更加關注。民主憲政建設離不開固有的文化傳統(tǒng),為此,我們回顧歷史,從源頭上厘清我國憲政發(fā)展的軌跡,探討和考察憲政發(fā)展過程中的艱辛與曲折,刨獲與失落,這對于我國當代憲政建設無疑會有相當?shù)闹??! ?0世紀初,面臨內憂外患的逼人形勢,清政府意識到變革上層建筑的重要性和緊迫性,1901年,清廷宣布實行“新政”。隨著“新政”的發(fā)展,1905年旨在改革傳統(tǒng)政制的清末憲政改革,在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的喧鬧聲中拉開帷幕??梢哉f,清末憲政改革是近代中國政治制度發(fā)生根本性變革的開始。引起這場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外部原因而言,隨著西方三權分立學說、法治理念、自由、平等、人權等思想的大量輸入,國人的政治意識逐漸發(fā)生了變化,封建君主專制政治受到了懷疑和挑戰(zhàn)。1904年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小而強的日本打敗了大而弱的俄國,國人普遍認為這是立憲政體與專制政體之間的較量。日本之所以獲勝是因為實行“明治維新”,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使它迅速走上強國之路。在這種認知框架下,朝野上下吁請立憲的呼聲日益高漲,促使清廷進入憲政改革的運作。就內部原因而言,晚清以來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使國人救亡圖存的意識越來越強烈。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經濟結構和政治結構逐漸發(fā)生了變化,皇權至上的封建專制政治結構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之間產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而隨著國內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新興資產階級的力量逐漸壯大,要求登上政治舞臺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戊戌維新時期,以康有為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出了一系列變革政治的主張,表達了新興資產階級積極參與朝政的政治訴求。維新變法雖然失敗了,但為清末憲政改革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政治基礎。以1906年下詔“預備立憲”為標志,清政府在躊躇與徘徊中最終選擇了仿行憲政。那么,在這次仿行憲政過程中,作為省級憲政改革的發(fā)展軌跡、實施程度及其社會影響究竟如何?與清廷整個憲政改革又是怎樣的互動關系?這確是值得學術界認真探討的問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清末直隸憲政改革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近代史專業(yè)研究類書籍,算是比較值得一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