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趙國祥 頁數(shù):418
內容概要
領導心理是心理學研究的新領域,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探討。作者在對以往研究成果介紹以及有關文獻分析、整理的基礎上,著重對領導者應具備的心理素質進行了實證研究。通過運用量表取樣測評,并對測評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建構了領導個性結構模型、領導能力結構模型、領導品德結構模型等,在此理論模型的基礎上,設計了以考察領導者的心理素質為主的、用以公開選拔領導干部的面試測評方法和面試測評指標體系。
作者簡介
趙國祥,理學博士?,F(xiàn)任河南大學教授、副校長、博士生導師,省級重點學科(心理學)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兼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領導干部考試與測評中心“面試題庫建設”專家組成員、教育部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人格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心理學會理事長、《心理研究》雜志主編;被評為河南省優(yōu)秀中青年骨干教師、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校創(chuàng)新人才工程培養(yǎng)對象。
學術研究主攻方向: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在《科學通報》、《心理學報》、《心理科學》等中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60余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管理心理學》、《管理心理學高級教程》,《領導者個性論綱》等16部著作。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8項。獲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獎12項。從1998年12月起,先后參加中共中央組織部組織的《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考試大綱》研究與撰寫工作,并參加面試考試方法的設計、試驗和使用工作,多次擔任中組部、水利部等單位高級干部選拔及多家企業(yè)高層管理人員公開選拔考試的面試考官。
書籍目錄
第一篇 領導心理研究的歷史沿革 第一章 早期的領導心理研究 一 早期領導心理問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二 早期領導心理問題研究評價 第二章 領導心理研究各流派及發(fā)展走向 一 領導特質理論流派及發(fā)展走向 二 領導行為風格理論流派及研究走向 三 領導行為理論流派及其研究走向 四 領導權變理論流派及其研究走向 第三章 領導心理研究的現(xiàn)狀及趨勢 一 領導的歸因理論 二 交易型領導 三 魅力型領導 四 領導-成員交換理論的研究及發(fā)展趨勢 五 內隱領導理論的研究與發(fā)展趨勢 六 變革型領導 七 領導理論的新進展——共享領導理論第二篇 領導個性特質研究 第四章 領導者個性特質研究概述 一 個性概論 二 問題提出及研究的總體構想 第五章 領導者個性內容結構的研究 一 領導者的個性內容結構——個性特質的研究(之一) 二 領導者的個性內容結構——個性特質的研究(之二) 第六章 領導者的個性特質量表的編制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量表的基本維度構成 三 題目的編制 四 樣本與施測 五 實測 六 討論 七 結論第三篇 領導能力素質研究 第七章 領導能力素質研究概述 一 引言 二 領導能力研究的回顧 第八章 我國處級黨政干部領導能力的研究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三 討論、總結第四篇 領導品德的研究 第九章 領導品德研究概述 一 引言 二 領導品德的概念 三 領導品德的研究概況 四 問題的提出 第十章 研究的總體構想 一 國內外研究存在的問題 二 關于處級黨政干部領導品德的設想 三 探討的主要問題 四 研究方法與工具 五 研究過程 第十一章 河南省處級黨政干部領導品德問卷的編制 一 預試性調查研究 二 正式調查研究 第十二章 處級黨政干部的領導品德與其他變量的相關研究 一 黨政干部領導品德與工作倦怠的相關研究 二 處級黨政干部領導品德與組織公民行為的相關研究 三 處級黨政干部領導品德與離職意向、自我效能感、績效的相關研究 附錄 一 領導者情況調查問卷第五篇 領導者自律品質的研究 第十三章 領導者自律品質研究概述 一 引言 二 自律品質的概念 三 自律品質的研究概況 四 問題的提出 五 研究設計 六 預試性調查研究 七 正式調查研究 第十四章 處級黨政領導者自律品質與工作績效的相關研究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三 結果與分析 四 小結 第十五章 人口特征與自律品質關系的研究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三 結果 四 小結 第十六章 討論與結論 一 討論 二 存在的問題及未來努力方向 三 總結 附錄 一 領導者情況調查問卷第六篇 我國領導干部選拔的新探索 第十七章 我國領導干部公開選拔考試的推行 一 2000年1月《全國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考試大綱(試行)》的頒布(主要內容節(jié)選) 二 2002年7月9日《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頒布(節(jié)選) 三 中共中央組織部關于印發(fā)《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大綱》的通知(2004年4月11日,中組發(fā)[2004]4號) 四 2004年4月《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大綱》的頒布(節(jié)選) 五 關于《全國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考試大綱(試行)》修訂工作情況的說明 第十八章 以檢測領導干部的綜合素養(yǎng)為主的考試方法 ——筆試的運用 一 筆試的目的 二 筆試的功能 三 筆試的特點 四 筆試的局限性 五 筆試的范圍 六 筆試試卷的結構 七 筆試各種題型的特點 第十九章 以檢測領導干部的綜合心理素質為主的考試方法 ——面試方法概述 一 面試的內涵和特性 二 面試活動的要素及種類 三 面試的歷史演變 四 面試在公開選拔領導干部考試中的作用 第二十章 面試方法的基本原理 一 面試的測量學原理 二 面試試題的命制與掌握 三 面試的測評標準和方法 第二十一章 面試方法的主要內容 一 面試內容的確立過程 二 面試內容確立的基本原則 三 面試的主要內容 第二十二章 現(xiàn)代科學的考試工具的開發(fā)與應用 一 結構化面試界說 二 結構化面試的特點及優(yōu)勢 三 結構化面試的組織實施程序 四 結構化面試的具體操作 五 結構化面試題本和評分實例 第二十三章 無領導小組討論法 一 無領導小組討論法的概念、特點與功能 二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實施程序 三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結果判定 四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命題原則 五 無領導小組討論試題的主要類型 六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評分 七 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實例 第二十四章 公文筐測驗法 一 公文筐測驗法界說 二 公文筐測驗法的目的和特征 三 公文筐測驗法試題編制過程 四 公文筐測驗法的實施程序 五 公文筐測驗法實例 第二十五章 面試的評價 一 面試評價的方法 二 面試的評價原則 第二十六章 面試的組織 一 面試的組織機構及面試考官的素質要求 二 面試考場的設置 三 面試考場的座次安排 四 面試考官的考前培訓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早期的領導心理研究對于領導心理的研究,中國歷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學家等都做過闡述,但卻是散見于其政治、哲學等論著中,沒有系統(tǒng)地進行專門論述。西方從古希臘時政治家、哲學家等就開始探討領導心理問題,但也缺乏對心理問題的系統(tǒng)研究。真正意義上的領導心理問題研究,是在心理學成為獨立的學科之后。早期的領導心理問題研究的內容主要是領導者自身的素質,主要包括智力、性格、品質特征等。一 早期領導心理問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曼恩(Mann)認為,智力要素包含著廣泛的精神能力的所有一般因素。他探討了28項研究,從196個結果中,得出88%的人的智力高低與領導力的強弱有著積極的關系,但其關系的大小不一定很明顯,這些相關系數(shù)的中位值為0.25。(二)性格要素臺曼(Terman,1904)開展了領導者與非領導者膽略、冒險性的比較研究,研究報告表明,膽略、冒險性與領導者的相關系數(shù)為0.57。斯萊塞(Th。asher,1927)進行了果敢程度與領導者、非領導者的相關性研究,研究報告表明,果敢度與領導者的相關系數(shù)為0.78??伎怂梗╟ox,1926)、考利(Cowley,1928)對自信心的評價值與領導者評分之間的相關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自信心的評價值與領導者評分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豪茲曼(HoItzman,1952)開展了領導者適應性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領導者比非領導者更富有適應性,適應性與領導的相關系數(shù)在0.67-0.87范圍內。
編輯推薦
《領導心理研究》適用于管理人員。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