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可觀

出版時間:2008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潔塵  頁數(shù):182  
Tag標簽:無  

前言

  盯著這張三十六年前的秋天買的,卻始終沒有用過的從系魚川到信濃大町的車票許久之后,我開始透過車窗尋找那座橋?! ★L雪中的小鎮(zhèn),浮出一片樹林,枝干長得十分奇特?! ‰y道雪片也會制造海市蜃樓?待我凝眸注視,才發(fā)現(xiàn)原來那是一排積雪的民宅屋頂上的電視天線。我用手指拭去了車窗上的霧氣。  一個小時前開始飄落的雪,竟趁我等候電車時變成了帶漩渦的風雪?! 倪h處看到近  潔塵本名陳潔。蓉城美女博客王。據(jù)稱她的博客流量,已達五百多萬,堪稱一小媒體。某次全國性活動中,媒體支持者名單中,“潔塵博客”赫然在上。雖名列最后,考慮到排名在前的,都是什么新浪網(wǎng),搜狐網(wǎng)等全國著名網(wǎng)站。所以,她的媒體影響力,也算以小勝大?! 崏m是自由撰稿人,且是媒體最愛的撰稿人。潔塵的文字與她的書名,總是遙相生輝:華麗、妖嬈、撩人、碎舞,這些都可用來形容她那精致窈窕得幾近一碰就碎的文字的氣質;這些文字確實呈現(xiàn)出她“酒紅冰藍”的語感和揮灑自如的行文口氣:有時刁鉆;然而鑿鑿?! ≡谌龋瑵崏m是公認的“勞動模范”。博客天天寫,專欄日日長;外帶小說,電視劇。一年出好幾本書,讓人咋舌。再看看潔塵的博客,是按天更新;我的博客(命短剛一年),是按月更新。鬧得我常常對自己說:看看人家。有時又安慰式地想:潔塵不挺身而出,擔當博客、專欄、影評、書評這些體力活,簡直天理不容。當然,她也有本事把這些體力活,干得如同盤中舞?! ≌亲诎滓沟娘L清月朗之時,我不止一次地問她:“你寫得累不累呵?你每天寫很久嗎?”她總是回答,“不累呵,我也就上午寫三、四個小時,下午全是讀書呵,玩呵?!蔽乙宦?,立即崩潰了。我一天若是能寫一、二個小時,對自己就很滿意了。一年下來,也寫不完一本書呵。  這不,我剛剛出了兩本書,是從2003年就籌劃出版的。正準備躺在功勞薄上先睡一大覺。那邊,潔塵居然又寫出一本書來。據(jù)稱:這本書是潔塵《女人書》系列的第二本;第一本是2005年結集出版的《提筆就老》??梢哉f,這個系列她已寫作多年,其中的“道”,其中的“解”,也早已爛熟縈然于胸。即至打開來看過之后,不由你不發(fā)出“嘖嘖”聲。  潔塵被稱為書房型作家,她的寫作與閱讀有關,也與她閱讀的方向有關。二者都在她的精心籌劃之中,在寫作之前,她對此已有選擇。讀了《小道可觀》,嚇我一跳。潔塵的閱讀量,讓我咋舌。其中有許多作者和書名,我都沒聽說過,不由我不慚愧。那么多的書擺在潔塵面前,就如她自己所說:她“產(chǎn)生了一種奇怪的耐心,我覺得,這種耐心的背后仿佛有一種新鮮體驗的可能性”。正如古羅馬一位作家有句名言說道:“所有的書都有它們的命運”。潔塵讀過的那些書的命運,是幸福的、美好的。它們經(jīng)歷了許許多多人之手,好像在潔塵手上,再次獲得新生。她重新闡釋它們,賦予它們一種新的秩序。在《小道可觀》中,這種新秩序就是:集中了女性作家的視角和潔塵本人體貼入微的洞察?!  缎〉揽捎^》是潔塵用來描寫日本女作家茂呂美耶作品的標題,選擇這個標題作為書名,說明她也認同“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這一理念。其實在文學中,或者說在一切事物中,都無大小和高低之分。所有的界線都是被舊的固定的思維,所劃分出來的?!靶〉馈笨梢院艽螅按蟮馈币部梢院苄??! ≡谖膶W史中,女性作品一向也是被劃分到“小道”里的。女性作家的視野,是被認為狹窄的、短視的;是小女子的小手筆,不足稱道。但是,潔塵通過對這些天才女作家的悉心解讀和充滿激情的分析,讓讀者看到她筆下的女作家豐厚、多變、敏感的寫作風格和人生,她們開闊智慧的胸襟和纖毫畢現(xiàn)的表現(xiàn)力。潔塵的目光,總是始于她們燦如煙花的才情和止于她們最終落幕的蕭索結局。如她所說:她只是傳奇的旁觀者。也就是說,潔塵本人,并不愿意成為傳奇的一部份。對那些傳奇女作家,她在遠處喝彩,卻拒絕近身中毒。  潔塵很多次這樣談到過對“天才”的高見:“所謂天才,一般來說都是非常自我中心的人,這種自我中心是火焰,是光源,是能量的出發(fā)點,它提供并保證才華的充分釋放,同時,它的強度和殺傷力也一定讓其身邊人深受其害?!闭且驗檫@樣,在潔塵自己的寫作和對“天才”的分析中,她都是一種置身其外,不受其害的清醒態(tài)度。她愛她們、閱讀她們、分享她們的才情,但是她有與她們不同的底線,這底線就是:“在我的短見里,一個女人可以沒有一切,但怎么著也得有個家啊?!薄 ∮捎谟辛恕凹摇边@個護身符,潔塵的寫作也通透和從容起來。我想:正是這種對生活和現(xiàn)實的透徹領悟之后,她才可能作出這樣的論斷:“現(xiàn)實有兩種,一種是現(xiàn)實(字面意義上的,通常解釋里的),自身以外的、真實存在的但不足以影響自己的現(xiàn)實,另外一種是真正進入自己的現(xiàn)實。要命的是后一種?!辈谎远鳎瑵崏m享受前一種,張望后一種。  站在一個安全地帶,她卻愈發(fā)地關心和沉溺于那些文學史上少有的傳奇女性:通過書寫她們,進入她們,分享她們的沖動、快樂、悲傷,甚至于感覺和深入地去體會她們的呼吸與體溫,因而完成了不在現(xiàn)場的冒險體驗。從最遠至近,她的觀察和領悟、她的文字描述,都像是在用一個高分倍的放大鏡,細細闡述和分析她們的人生體驗、寫作動機和背后的故事。她甚至從中能夠看到那些作品中的血管、毛孔,那里面新鮮流動的血液和沉淀其中的雜質。用她的一篇文章標題正可以概括:一切細節(jié)被微物之神掌握?! 《x者可以通過對潔塵文字的追蹤和想象,滿足了他們對那些作家個人的興趣,以及對其著作的興趣。在《小道可觀》中,我們可以看出:潔塵用她慣常使用的拿得起、放得下的觀察鏡片,和她時近時遠的調焦能力,冷靜而公充地指導讀者,在二者之間,建立了一種穩(wěn)定的平衡關系。  昨天,就在我動筆寫這篇序的時候,我的侄女來了,她是一個單純中又揉合了些許復雜的女孩。我?guī)缀醢盐視苌纤袧崏m的書,統(tǒng)統(tǒng)找出來,給了她。我希望她能讀著潔塵的書,慢慢成熟,漸漸幸福。潔塵曾經(jīng)下決心作一個幸福的人,她作到了。這是傳奇的另一部份,不是寫作修來的,而是三生三世所修。我們只能為她額手稱慶,同時清楚: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有這個運氣。但是想要得到幸福的人,可以通過讀潔塵的書,試著像她對待生活一樣,漸次進入那樣的境界:氣定神閑、豁然開朗。

內容概要

  《小道可觀:潔塵的女人書2》是以那些提筆寫作的女人為主題的書,是女作家潔塵繼《提筆就老》之后推出的一個以閱讀女性作家的又一個私人版本。說她私人,是因為她的視角和眼神會把讀者帶進從來不曾想到和看到的隱秘,更敏感的地帶,讓原本熟悉的作家和文本有了新的詮釋;另外,她的文字溫婉靈秀卻不刁鉆艱深,又總能摳著讀者的庠庠筋,讓你產(chǎn)生深深的共鳴。如果你是女性閱讀者,感受將更加強烈。

作者簡介

  潔塵,作家,20世紀60年代后期出生于成都,畢業(yè)于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文化記者、副刊編輯、出版社編輯?,F(xiàn)居成都,從事職業(yè)寫作,出版有長篇小說、散文集和隨筆集近二十部?! 崏m出版作品一覽:  《艷與寂》(散文隨筆集)東方出版社1997年10月  《碎舞》(美術隨筆集)東方出版社2000年1月  《私人版本》(散文隨筆集)東方出版中心2000年4月  《華麗轉身》(電影隨筆集)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10月  《酒紅冰藍》(長篇小說)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1月  《暗地妖嬈》(電影隨筆集)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4月  《碎舞——讀畫筆記》(美術隨筆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  《中毒》(長篇小說)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年6月  《南方撩人》(散文隨筆集)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年8月  《黑夜里最黑的花》(電影隨筆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  《日本耳語》(主題隨筆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遁詞》(繪本隨筆集)三聯(lián)書店2004年12月  《愛情其實并無別事》(主題隨筆集)文匯出版社2005年1月  《提筆就老》(主題隨筆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  《私人版本》(散文隨筆集)(修訂版)東方出版中心2005年9月  《酒紅冰藍》(新版)(長篇小說)花城出版社2006年7月  《禁忌之慟》(閱讀隨筆集)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8月  《草莓的親戚》(生活隨筆集)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8月  《城事:某種與幸福相似的生活》成都時代出版社2006年8月

書籍目錄

序 從遠看到近兩種語言的杜拉斯張愛玲的遺物被時光恩寵的女人被真理滋養(yǎng)的情感甚至在烈火中能種植金色的荷花努力去回憶或者努力去忘記她一直忠于自己的傳奇她筆下那寂寞而清秀的姿態(tài)甜如泡菜凈如豬三個女人和她們的丈夫帶著某種微笑的憂愁晴美·寂聽活在書信里的愛情瓦萊麗與兩個海明威爵士時代的女人一切細節(jié)被微物之神掌握現(xiàn)實與小說的雙重震撼人間相見唯有禮女書與廖觀音玻璃城堡里的一家人船訊·書店小道可觀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智慧天生嫩骨之人的美食情書女性小傳·地獄中心一針上,一針下時尚的標簽和幻覺三個六月,三個世界婚姻的專業(yè)和業(yè)余粉紅和石綠情色是一根羽毛“丑聞筆記”之碎墨那些變幻的永恒的寂寞的南方的成長,南方的魅力托斯卡納艷陽下兩個女人,兩個故鄉(xiāng)恰似愛情之于廚房謝謝胡因夢巨大且濃密的緘默阿娜伊斯·寧的心靈地圖星星的瓢潑大雨三個露絲和艷羨這種美食清峻的青山七惠在移動中哭泣那些不同于人類的生命震后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兩種語言的杜拉斯  女友塵翎從法國回香港省親,帶了一本薄薄的杜拉斯的書,從香港寄給我。她知道我喜歡杜拉斯。  這本書已絕版,是別人畫的圖,杜拉斯的文字。塵翎沒告訴我這書叫什么名字,我端詳著這本小書,除了“MARGUERITE DURAs”,我認識是“瑪格麗特·杜拉斯”之外,其他的法文,我一個也不認識。這是一種完全的隔絕。這還不像我面對一本英文書,雖然我的英文很爛,但拿著一本英文書,是不會產(chǎn)生隔絕感的,我知道里面有很多單詞要去查,但不慌的。但法文書是把我徹底給拒絕了。當然,我也不慌,我只是茫然?! ∶H恢杏芯薮蟮挠H近感和強烈的失重感。這個女人,我看了她那么多的中文版,而且,看了她那么多年,更何況,她曾經(jīng)對我的青春期產(chǎn)生過巨大的影響。現(xiàn)在,她第一次以她本來的語言身份出現(xiàn)在我面前,我卻不認識她。這有點像愛一個遙遠的人,一直愛著,一直思念著他的容貌;待他真出現(xiàn)時,你發(fā)現(xiàn)這個人并不是你愛的那個樣子,他其實是另外一個人。不對,這個比喻不對。但我該用一個什么樣的比喻呢?我茫然得找不到恰當?shù)谋扔鳌?/pre>

編輯推薦

  《小道可觀:潔塵的女人書2》是潔塵用來描寫日本女作家茂呂美耶作品的標題,選擇這個標題作為書名,說明她也認同“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這一理念。其實在文學中,或者說在一切事物中,都無大小和高低之分。所有的界線都是被舊的固定的思維,所劃分出來的?!靶〉馈笨梢院艽?,“大道”也可以很小。 在《小道可觀》中,我們可以看出:潔塵用她慣常使用的拿得起、放得下的觀察鏡片,和她時近時遠的調焦能力,冷靜而公充地指導讀者,在二者之間,建立了一種穩(wěn)定的平衡關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小道可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知道潔塵這個名字是在有聲讀物,一個很好聽的女聲念著她的文章,寫香奈兒的那篇《對岸之人和對岸之物》,她糾結于香奈兒沒有一個家。這很顯然是一種很小女人的看法,世人都只看到香奈兒的才華,追逐她的品味,八卦她的艷史,艷羨她的成功,而潔塵看到的卻是一個把自己扔在巴黎最高檔的酒店里的沒有家的女人,我當時就對這個寫字的女人產(chǎn)生了好感。
      
         看的潔塵的第一本書是《華麗轉身》,名字很俗,封面很丑,可是內容卻是說不出的驚艷,她寫電影,寫演員,寫生活,也寫人性,也不管對面的讀者是不是看過那電影,是不是知道那演員,是不是品嘗過那人間的諸多滋味……有點自說自話的意味,可是她說得很篤定,不生分,是把讀者當自己人的那種篤定,這種篤定在她之后的隨筆寫作中一以貫之。而且她的文字是真的美,友人評價她“把文章寫得妖里妖氣的”可謂精準。
      
         這種“妖氣”可以讓閱讀體驗更愉悅,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喜歡的是那些個人化的觀點性的東西,是那些妖嬈的文字背后的那個女人的想法,不是一句一句蹦出來的輕飄飄的情緒、感覺,而是言之有據(jù)的想法,可以沒有道理,但是要有解釋。
      
         也因此,我很喜歡“潔塵的女人書”這個系列。女人寫女人,而且開宗明義地說是“女性視角”,不求公允,讀者自然做好了接收片面的偏頗的感性的東西的準備。
      
         事實也確實如此,作為一個書房里的作家,潔塵沒能免俗地喜歡著那種極端的、刺激的、危險的東西。所以她一上來就說杜拉斯、普拉斯、伍爾夫。而且說法非常的個人化。
      
         第一本《提筆就老》看得比較早,那時多少帶著點崇拜之情在看,看到愛情、人性、生命,大把的人生況味砸下來,時有一種招架不住的感覺。而在閱讀這本《小道可觀》的時候,也許是自己的要求提高了,也許是作者的功力退步了,并沒有太多的驚喜。
      
         除開那些我沒有看過的不好評價,在我看過的書中,就有很多跟她意見不一樣的看法。比如她從《千江有水千江月》中看到的正格是“人間相見唯有禮”,而我更多的看到的卻是上個世紀60年代的臺灣圖景,對那種相敬如賓卻敏感脆弱的愛情反而沒有太多感覺;比如她篤定地說《查令十字街84號》中流動于書信間的感情是愛情,而我卻堅信那是一種超出愛情的友誼,我不愿他們的感情流于充滿不安定因素的愛情;比如她說《色·戒》是張愛玲所寫唯一能夠讓人直接猜測和聯(lián)想到胡蘭成其人的文字,而我卻毫不認為溫秀虛榮的胡和陰鷙的具有強大壓迫感的易先生有何相似之處……
      
         可是我還是喜歡聽她說。對我而言,觀影也好,看書也罷,本來就是一個個人化的事,不存在觀點的對錯,只要能把話講清,只要言之有物,我也很愿意聽聽不同的聲音。
      
         如今,看書雖不多,卻也常常斗膽提筆寫書評,但對書評究竟應該怎么寫其實是沒有概念的,更多的時候還是寫一些個人化的東西,叫隨筆也許更貼切。
      
         看了這本書之后,我突然想,好的書評大概就應該是這樣的吧——即使是談論一個對方完全不了解的作家的一本完全沒有聽說過的書,也讓人喜歡看;即使是劇透,也不會讓人討厭,因為那只是自己的視角;有觀點不同的地方,不會讓人想罵你,因為你講出了自己的道理;能讓人從中獲得書中沒有的東西,因為是站在個體的人生中看的寫的;看過之后能讓人有看原作的沖動,哪怕寫的是批評。
      
         而就寫作者而言,應該秉持的態(tài)度也許可以用水木丁的一段話來總結:“只要寫作,就會被誤讀,只要說話,就會被誤解,有時誤解和理解你的人是相伴而來的,如果你因為誤解而放棄退縮,那么你也會無法遇到那些理解你的人了。我勇敢,只因我想與你相遇。不懂沒關系,懂的謝謝你。”
  •     看完了潔塵的《小道可觀》,寫的是她看過的女作家的書和那些女人。
      這本書度的速度比較快,因為都是我喜歡的話題,雖然好多書我并沒看過。
      
      看書的過程中,看到那些精彩的女人的生活和她們的書,不由得感嘆自己很貧乏。
      很長時間以來都有這種感覺,不知如何改觀,只覺得自己日漸麻木,思維遲滯不再活躍。
      書里聚集了眾多靈秀聰慧才華橫溢的女人,讓人艷羨。更加照出自己的暗淡。
      深切覺得自己很匱乏,思想不深刻,感覺不敏銳,沒文采,沒創(chuàng)意,沒想象力。
      并且近年來漸漸喪失冒險勇氣,對生活也不再有奇跡感,生活平淡單調。
      可怕的是,有時候還敢于這種平淡,并且享受其中。
      眼看著自己淪陷于庸常生活而無動于衷。
      
      我初中時有一個理想是想將來成為一個傳奇女人。
      當時在《讀者文摘》上看到一個女人的傳奇,忘記了是介紹賽珍珠還是陳香梅。
      應該是陳香梅吧,長期以來我把這兩個人混為一談。不知道為什么,完全不應該嘛。
      那時候,我堅信我會成為一個傳奇,雖然沒有任何依據(jù),但是卻非常的自信。
      可是事實證明,徒有自信是沒用的,到頭來我什么都不是。
      
       露絲·哈克內斯是那種入小說入電影的指甲女主角的原型人物, 其構成元素十分豐沛,戲劇張力也就相當強勁。她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又是一個享樂主義者;是一個癡情的人,又是一個灑脫的人;她遭遇悲慘,但個性樂觀,游歷豐富,筆觸生動,最后,她有一個終于盛年的悲劇結尾。這樣的人生,是文學藝術最為偏愛的題材。
      
       但真正的人生應該盡可能地避開這樣的故事吧,至少對于我來說是這樣的??赡苷且驗楦行詫用娴母叨日J同以及理性層面的全然躲避,像我這樣的讀者對露絲·哈克內斯之間的以艷羨為主調的感慨就越發(fā)強烈,生活在遠方的理念也越發(fā)清晰。
      
       年歲漸長,我發(fā)現(xiàn)像我這樣生活狀態(tài)和生活方式穩(wěn)定有序的女人,對不同于自己的經(jīng)歷和遭遇的欣賞度也越來越大。也可以這么說,自己沒有什么故事,所以對精彩的故事也就尤為珍愛,同時,也相當感激提供精彩故事的人。
       要說的話,這樣是比較寡淡了,但我到不覺得沮喪,歲月靜好就是一種福氣,或者說,生活寡淡也是福氣的一種。
      
      潔塵在書中寫了對那些擁有精彩經(jīng)歷的女人的生活的向往,也說了自己的現(xiàn)實。
      我覺得這樣還不錯,像一個傳奇那樣生活的人畢竟很少,現(xiàn)實也擔負不起那樣折騰。
      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偶爾跳出時間的軌外,像傳奇一樣體驗一下,累了的時候還能夠全身而退。
      厭倦平淡的時候再看看那些傳奇?zhèn)儯屗齻凅@起的浪濤打濕一下自己。
      不然的話,就會像邯鄲學步一樣四不像,無所歸依。
      
      書里面講了她對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說的迷戀,和對她的生活的好奇和失望。
      她的小說那么豐富多彩,疑云密布,跌宕起伏,可是生活卻非常單調平實,缺乏傳奇色彩。
      其實作家和他們書中描寫的生活真的是很不相同的,書寫自己生活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啊。
      
       我在阿加莎平實的敘述中看到了一點東西,這點東西或許是她一生榮耀的一些秘訣。
       比如,她在一開頭就說:“回首往事,我剛到家里充滿了快樂。這要歸功于父親,他為人隨和。
       如今,人們不大看重隨和的品質,注重的大多是某個男人是否機敏,勤奮,是否有益于社會?!?br />    是的,隨和不僅僅是一種性格,更是一種品質,擁有這種品質的人,會在自己的周圍以及自己的人生旅途中聚集一種美好的氣場,施惠他人,自己也受惠于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這樣講,越隨和,越自由,越強大;反之,越強大,越自由,也就越隨和。
      
      隨和,一直是我缺乏的東西,我的個性總是有點別扭,難以和人親近。
      有時候很讓別人困擾,后來有意識地想變得隨和,但是其實只不過自己心里在忍耐。
      或許別人不再尷尬困擾了,因為我把那些轉換成自己忍受了,還是不能真正變得隨和。
      當然還是有一點變化,不再和無關緊要的人和無關緊要的事情較勁了。
      
      潔塵談到蕭麗紅的小說《千江有水千江月》那段讓我很有感觸。
      小說里講的是一種詩意的極端的愛情,可是那種愛情走到婚姻中的時候是很脆弱的。
      
       近年來,成都市圖書館每個星期都要搞一次面對市民的公益性質的讀書講座。我2005年冬天去講過一次,談女性閱讀;2006年,我又去講了一次,講的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這本書。講座結束后,有一個女孩問我:“既然它是正格的愛情,您為什么會在最后說,這本小說中的愛情悲劇是必然的,我還想聽你進一步闡釋一下。”
      
       說來也是很無奈也很饒有興趣——世間但凡正格的東西,總是會有一種相反的力量去破壞它消解它。正,總是要和偏甚至是壞的東西對抗拉鋸的;而無論什么東西,都有破綻。當正與偏和反相對峙的時候,后者往往獲勝幾率大得多,因為后者更貼近人性中本能的那些向下的東西。在貞觀和大信的愛情中,正面的正確的東西太多了,他們兩人共同把愛情營造得太詩意(中國古典詩歌的詩意)太規(guī)則(近乎于男女授受不親)太克制了,他們很默契地把一切人之常情的情愛享受都押至未來的婚姻里,但,因為一點誤會,因為對對方習慣性的完美想想,還因為自尊心和那種不完美傷害了的脆弱心境,兩人分手了。一句話,在煙火愛情中完全不至于造成什么大傷害的事由,在貞觀和大信的愛情中卻是一種致命的摧毀。太正則易斷,太完美則易夭折。就是這樣。
      
       是呀,我推崇,因為這是文學,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愛情是極端的。生活中,現(xiàn)實中,我推崇煙火愛情——在我的字典里,這是一種上不封頂下一定要保底的東西,中間夾雜著各種元素各種滋味,調配方式以中庸思想為根本,一個人修為的層次不一的分寸感為原則,花開半妍,飲酒微醺——這種東西,結實,不易斷,很有可能長久。這種長久就是所說的一輩子吧。
      
      我沒看過這本書,覺得不會吸引我,可是這里面所說的極端純粹的愛情確實我很熟悉的。
      我剛結婚的時候,除過甜蜜不說,有時候真的是很絕望,因為那時我要的愛情還是純粹的。
      可是純粹的愛情在婚姻里面要保持,完全沒有可能性,生活不是小說。
      在經(jīng)歷了極端失落,絕望的過程之后,漸漸妥協(xié),接受了,習慣了煙火愛情。
      那個過程很緩慢,很漫長,很撕裂,有時候是在是覺得堅持不下去了,就要死掉了。
      他說,你再不該自己的性格,和誰在一起都不會幸福。
      我相信他說的是真的,可是這樣的話讓我更加疼痛絕望。
      總之這個過程讓我覺得自己猶如墮落那么痛苦。
      不過,當這一切成為自然之后,過得更加輕松灑脫,能夠享受俗常的幸福了。
      像潔塵說的這種關系結實,不易斷,很有可能長久,這種長久就是所說的一輩子吧。
      我覺得,現(xiàn)在,我的心境可以擔負一輩子了,雖然有妥協(xié),但是妥協(xié)之后會得到更多回報。
      
       我是喜歡那種在移動中哭泣的人。
       什么意思呢?這話源自以色列女作家茨魯婭沙萊夫的長篇小說《愛情生活》中的一句話:“任何能夠在移動中哭泣的人最終能夠拯救他自己,而一個站著哭泣的人——就像我,是要失去一切的?!?br />   
      所謂站著哭泣和移動中哭泣,在我看來關乎一個人的質地之高下。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哭泣的,都有一些當時覺得過不去的坎兒,都有一些感覺窒息的夜晚,都有想發(fā)飆發(fā)瘋的時刻,但,一個質地堅實緊密的人,總是會想辦法讓自己鎮(zhèn)定下來,讓生活繼續(xù)下去;他們會照樣工作,照樣做飯,照樣睡覺,照樣打掃衛(wèi)生,他們能夠控制自己去遵循生活基本的也是原有的秩序,反過來,這些秩序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盡快復原。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把飲泣壓回內心之中,用他們強大的力量把這些淚水轉化成一種滋養(yǎng),從而使得自己又獲得了一次成長的機會。
      
      當我看到“在移動中哭泣”和“站著哭泣”這樣的說法的時候,就在想是什么意思。
      接著向下看,發(fā)覺我的理解和潔塵的基本是一樣的。只不過我想到的沒她那么現(xiàn)實而已。
      并且我發(fā)現(xiàn),移動中哭泣是我早都掌握的一項本領,因此我還沒有被眼淚淹死。
      當然,我不像潔塵所說的總是能讓自己鎮(zhèn)定下來,我怕不行,我沒那么深的道行。
      我只不過是太天真,內心有一種非常幼稚的執(zhí)著,沒道理地相信一種非常純粹的美好的東西。
      即使在非常絕望的,覺得活不下去的情況下,都會向好的一面想,那種美好在心中就像一種信仰。
      
      我想用一種非常不恰當?shù)模浅]道理的比喻來形容我對那種美好的執(zhí)著。
      就是“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我心中對于愛,對于自然,對于美好的信仰就是鐵打的衙門。
      那些成就我的信仰的人,那些不管是給我愛的或者傷害我的人和事情,都如同流水。
      這個比喻是最近才想到的,但是很早以前我就這樣做了,不管受到怎樣的打擊,我都沒有動搖。
      心中對于美好的信任和執(zhí)著從來也沒有因為傷害而動搖,沒有懷疑,沒有放棄。
      因此,我哭,也是移動著哭。因此,我活了下來,現(xiàn)在還活著,更加灑脫,接近幸福。
      
      書讀完了,我不再為自己的人生沒有作為而遺憾,只為能夠欣賞到別人精彩的人生而慶幸。
      最起碼,我還能夠領略到她們生命中的精彩,不會說她們無聊,不認為她們瘋狂得無謂。
      阿加莎·克里斯蒂說:作為一個作家,最幸運的就是可以獨處。
      我覺得,作為一個喜愛閱讀的人,和作家一樣,同樣也能享受這種獨處的幸運。
      或許更加幸運,因為還有那么多喜歡的智慧的靈魂在陪伴,孤單卻不寂寞。
      
      潔塵在書中多次表達了對杜拉斯的喜愛,她的書也是我一直想好好閱讀的。
      作為女人,作為愛讀書有點小資情調的女人,我的閱讀還有兩大空白,就是杜拉斯和村上春樹。
      杜拉斯的書很久以前看過《來自中國北方的情人》和《情人》,,都已經(jīng)遺忘了,記得當時很喜歡。
      村上春樹的書只在學生時期看過《挪威的森林》,前幾年看過一本短篇集,忘了名字。
      前一本還不錯,是我喜歡的調調,后一本味同嚼蠟,不知所云。很不解為什么他是小資的標簽。
      這個空白應該填補一次啊,不是為了附庸風雅,而是確實想讀,想知道他們在說什么。
      杜拉斯確實值得一讀。村上春樹一定有他被推崇的理由,是我還未領略到罷了。錯過了多可惜。
      讀吧,在移動中閱讀,在移動中哭泣。
      
      
  •     雖然周圍很多朋友對于我持續(xù)看她的書表示一種不屑,但我還是依然在讀,并且總是第一時間在讀。
      
      首先,我相信她的聰明。
      
      其次,我相信她的真誠,對于文字的真誠。
      
      再次,我依然相信她的判斷力。
      
      
      什么樣的書是必讀的書呢?家里買了這么多書堆著沒有讀,因著某些原因,比如聽說哪本書好看,比如看了哪位作者的書再買他/她的其它書堆著,比如就是生活無聊想要等待包裹的心情而買書,這樣日積月累下來的書。什么是必讀的什么是錯過的呢?
      有時想想真是,短短一生,還有這么多好書沒有看過,錯過了那么多好書,想來就心里著急呀。
      
      
      
  •   bravo~~~
  •   在閱讀中,確實讀的滿順
  •   我也喜歡她~
  •   這本書算是潔塵的書中好看的。
  •   讀她的書可以算拋磚引玉吧,看她評論別人的書,從而找到自己想看的書.
  •   同意shooter.當然她的看法還是很不錯的,最近在看李碧華的關于事物的,看過后會有先入為主的熟悉,這樣有了這層關系,便不會太陌生,或是生澀...
  •   去年一氣幾乎讀完了她全部的書,喜歡她的敘事方式,那些對人對事的細細感觸總讓我暗暗共鳴。
    循著她的書找電影來看,至于她談到的書,有些對我來說,還是過于生澀。
  •   你周圍的朋友為什么會不屑呢?
    源于對美女作家的偏見?
  •   同行相輕?我也不知道也。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