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中國社科 作者:曾繁亭 頁數:490
前言
當今時代,不管從哪一個角度看,“全球化”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一種難以抗拒的時代潮流,人類的生存已處在全球化的境遇中。然而,“全球化”在人的不同的生存領域,其趨勢和影響的程度是不同的,尤其在文化領域更有其復雜性。“全球化”首先是在經濟領域出現的,從這一層面看,全球化的過程是全球“市場化”的過程;“市場化”的過程,又往往是經濟規(guī)則一體化的過程。人類“進入80年代以來,世界資本主義經歷了一番結構性的調整和發(fā)展。在以高科技和信息技術為龍頭的當代科學技術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之后,商業(yè)資本的跨國運作,大型金融財團、企業(yè)集團和經貿集團的不斷兼并,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開通,不僅使得經濟、金融、科技的‘全球化’在物質技術層面成為可能,而且的確很大程度上變成了一種社會現實。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一個聯系越來越密切的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世界性經貿聯合體實行統一的政策目標,各國的稅收政策、就業(yè)政策等逐步統一化,技術、金融、會計報表、國民統計、環(huán)境保護等。
內容概要
本書從文本建構、創(chuàng)造方法、詩學觀念、文化邏輯等層面系統地回答了“何謂文學上的自然主義”這一重大但卻長時間處于混亂中的問題,即對呈現在自然主義文本中的新興現象元素進行描述性勾畫,對自然主義作家創(chuàng)作中的方法論創(chuàng)新要素進行勘探性定位,對作為文學思潮的自然主義之詩學觀念變革進行了深入地發(fā)掘與闡釋,在對自然主義展開系統性闡釋的努力中,接續(xù)曾“斷裂”的文學史。
書籍目錄
緒論 文學自然主義與西方文學史 一 術語:“自然主義” 二 文學自然主義與前自然主義文學 三 文學自然主義與現代主義文學 四 課題研究的動機、目標與方法Ⅰ 文本“現象”:自然主義的文本構成 第一章 典型與類型 第一節(jié) “典型”的消弭 第二節(jié) “類型”兩種:“人蟲”或“人獸” 第二章 意旨與意象 第一節(jié) “主旨”的隱遁 第二節(jié) “意象”的彌漫 第三章 情節(jié)與細節(jié) 第一節(jié) “情節(jié)”的瓦解 第二節(jié) “細青”的綻放 第三節(jié) 必然性與偶然性 第四章 時間與空問 第一節(jié) “線型結構”的崩潰 第二節(jié) 時問與空間 第三節(jié) “有機的”與“非有機的”Ⅱ 敘事“方法”:自然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 第五章 “觀念統攝”與“體驗主導” 第一節(jié) 現代轉型:從“觀念統攝”到“體驗主導” 第二節(jié) 自然主義:西方敘事模式現代轉型的發(fā)端 第三節(jié) “感覺體驗”與“感覺—直覺混成體驗” 第六章 “非個人化”與“個性表現” 第一節(jié) “非個人化” 第二節(jié) “非個人化”與“個性表現” 第三節(jié) “非個人化”敘事技巧舉隅 第四節(jié) “非個人化”與現代主義 第七章 “敘述”與“描寫” 第一節(jié) 盧卡契對兩次“賽馬”的分析 第二節(jié) 自然主義與“描寫” 第三節(jié) 現代主義與“描寫” 第八章 文學自然主義中的“想象”問題 第一節(jié) 左拉論“想象” 第二節(jié) “真實感”與“想象”Ⅲ 思潮“觀念”:自然主義的詩學 第九章 再現·表現·顯現 第一節(jié) “再現”·“表現”·“顯現” 第二節(jié) 自然主義與“顯現” 第三節(jié) 現代主義與“顯現” 第四節(jié) “顯現說”開啟了全新的文學景觀 第十章 自然主義與象征主義 第一節(jié) 相通的哲學立場:“主體”與“客體”的融通 第二節(jié) 相似的文學平臺:“感覺”與“直覺”的混成 第三節(jié) 自然主義與象征主義的相互滲透 第四節(jié) 自然主義與象征主義的相互融合 第十一章 “愉悅”與“震驚” 第一節(jié) 作家—作品—讀者關系的演變 第二節(jié) “震驚”:從自然主義到現代主義 第三節(jié) “震驚”與現代西方文化—文學生態(tài) 第四節(jié) “震驚”與現代西方文學的“運動”形態(tài) 第十二章 自然主義與唯美主義 第一節(jié) 所謂“唯美主義” 第二節(jié) “依存”·“獨立”·“絕對獨立” 第三節(jié) “非教化”與“文學的社會功能”Ⅳ 文化“邏輯”1:文學自然主義中的科學問題 第十三章 文學自然主義與科學主義 第一節(jié) 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 第二節(jié) 19世紀中后期西方文化中的科學主義思潮 第三節(jié) 文學自然主義與科學主義精神 第十四章 文學自然主義與實驗主義 第一節(jié) “實驗”的觀念 第二節(jié) “實驗小說”與“文學的科學化” 第三節(jié) “實驗主義”:從自然主義到現代主義 第十五章 文學自然主義:從生理學到心理學 第一節(jié) 文學自然主義與生理學 第二節(jié) 文學自然主義與心理學 第三節(jié) “視點”的“內轉”:從自然主義到現代主義Ⅴ 文化“邏輯”2:文學自然主義中的哲學問題 第十六章 文學自然主義與實證主義哲學 第一節(jié) 科學實證主義的人文關懷 第二節(jié) 實證主義哲學的現代性 第三節(jié) 文學自然主義與實證主義 第十七章 文學自然主義與現象學哲學 第一節(jié) 實證主義與現象學 第二節(jié) 文學自然主義與胡塞爾現象學 第十八章 文學自然主義中的“決定論”問題 第一節(jié) “生理學決定論”抑或“社會學決定論” 第二節(jié) “機械主義決定論”抑或“有機主義生成論” 第三節(jié) “決定論”抑或“宿命論”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作為在整整兩代作家那里產生過廣泛、深刻影響的文學思潮,自然主義在詩學觀念、創(chuàng)作方法和文本構成等諸層面都對西方文學傳統成功地實施了“革命性爆破”,并由此直接影響到了現代主義的產生與發(fā)展,成為其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起點。在與同時代象征主義文學思潮和唯美主義文學風尚相互影響、共同存在的文學空間中,自然主義文學思潮以其比象征主義的“硬朗”、比唯美主義的“沉實”,確立了自身的歷史“主導性”地位。質言之,與19世紀后期西方社會一文化結構開始迅速從近代向現代轉型的歷史語境相契合,文學自然主義實際上乃是西方現代文學的最初表現形態(tài)。(一)文本建構在文本建構方面,拋卻德國自然主義作家在抒情詩方面不成功的嘗試不論,、就人物、主題、情節(jié)、結構等敘事作品的主要構或要素來看,自然主義文學文本顯然已經形成了自身大大不同于傳統西方文學敘事的鮮明現代特征:1由于奉“真實感”為最高原則,同時也由于自然主義作家加強了對人之本能和遺傳因素的發(fā)掘,自然主義作品中人物形象均基本表現形態(tài)已經不再是在“典型環(huán)境”中產生的“生格典型”,而是源于生命本體的“氣質類型”。這既是傳統“格典型”開始瓦解的起點,同時也是現代主義敘事中那種往往體現為“心態(tài)”的人物“類型”的開端。由于始終在不斷地向人的生命深層挺進,西方現代敘事中自然主義和現代主義的“類型化”,與先前西方古典文學中的“類型化”只是表面看上去有些相似,但實質卻迥然有別。
后記
若干時日駐扎在頭腦中的那些文字,現在列成幾個歪歪斜斜的方陣站在面前:熟悉而又陌生。艱澀的思想幾乎無力統馭它們,由是越發(fā)感到了貧乏。被問題纏繞著的時候,可以真切地觸摸到內心的飽滿;身背文字的行囊穿行于前人思想的叢林偶有撿獲的時候,那份充實的感覺會讓本是陰霾的天空也變得明朗起來。但思想的表達卻每每讓人感到畏懼;此刻,當一個表達的過程匆匆結束的時候,攫住心靈的竟是孤寂的虛空。倍感慰藉的倒是尚未來得及表達的一些迷思,譬如,文學自然主義與存在主義的關系;再譬如,文學自然主義與頹廢派的關系……最好的表達當屬沉默,與“問題”纏繞廝守著的沉默,——那樣的時刻沒有虛空。泡沫的喧囂無法隱飾沉悶的喑?。辉谝慌尚鷩W的沉悶——喑啞里,也許沉默才是唯一真誠的聲音。感謝國家社科基金的資助,這份資助所帶來的精神勉勵讓一個膽怯的怠惰者克服了“表達的畏懼”。
編輯推薦
《文學自然主義研究》為比較文學與文化叢書之一,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