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論叢

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馮天瑜 主編  頁數(shù):703  

內容概要

薈萃近年來學院師生論文類科研成果的精華,從一個側面總結過去、開創(chuàng)未來,是《人文論叢》編纂的主要宗旨。本書匯集了多篇當代人文研究的學術論文,研究內容涉及歷史文化語義學、中國哲學與中國思想文化、科學文獻整理與研究、明清經濟文化、文學作品與文學流派、戲曲史與戲曲理論等,是武漢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豐碩研究成果。

書籍目錄

歷史文化語義學  “歷史文化語義學”芻議  “封建”概念再認識筆談  西方“政黨”概念在中國的早期傳播  “文明”:內涵及其變遷——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一個重要概念的探析  經濟學名稱的黑格爾之“舞”及其意味  “統(tǒng)計學”的厘定  “美術考古學”的名學論稿  “義”觀念演進略論  時代變遷中傳統(tǒng)“孝”觀念的近代異動  澳門“仁慈堂”名稱芻議  “邪馬臺”音義轉換論  “易”、“道”概念與中西文化之融合  冠禮稱“字”禮儀中的生育崇拜原始意義  從《周易》的“類”到孟子的“知類”  語義界定的歷史文化與措辭用語的民族意識——漢語外來詞“事變”的啟示  傳統(tǒng)交際語境中的“客”  從對外漢語教學的現(xiàn)狀看歷史文化語義學的作用中國哲學與中國思想文化  公孫龍《指物論》篇新釋  范寧《春秋轂梁傳集解》的解釋學意義  《易傅》頰帛害零制十六刖  從《世說新語》看玄學“才性異同”向“無累于情”的過渡  專制政治儒家精神現(xiàn)代自由主義——徐復觀政治思想述論  郭店楚簡《尊德義》考述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  談“歷代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叢刊”的編纂  歷代制舉史料整理與研究的意義——《歷代制舉史料匯編》前言  唐代試律考述  《制義叢話》及八股文相關問題之檢討明清經濟與文化  舊抄本《湖北省清厘逆案》及所見清代鄂西地區(qū)  社會經濟關系  清人馭吏論  明清時期湘鄂贛交界山區(qū)的社會動蕩與社會控制文學作品與文學流派  《慎園詩選》中所見之錢基博、錢鍾書  《古文真寶》的編者、版本演變及其在韓國、日本的傳播  家國情懷關照下的易安詞與稼軒詞異同論  試論《紅樓夢》的傳播與接受問題  王國維的一首《浣溪沙》詞芻議——兼與葉嘉瑩教授商榷  道德理性與才子情懷——才子佳人小說創(chuàng)作的兩個向度戲曲史與戲曲理論  中國與印度戲劇體例“逼肖”說質疑  論明代的“弋陽雅調”  論明清兩代元雜劇批評模式的轉變學術述評  概念的“考”與“論”——讀馮天瑜《“封建”考論》有感  日本近代的《詩經》研究——以《十月之交》為中心  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探索與實踐  《中國文學編年史》:宗旨、方法與意義  讀《清人別集總目》零札  七十年來中國救荒思想史研究綜述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大事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人文論叢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