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消費導論

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何志鈞  頁數(shù):213  字數(shù):248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文藝消費是一個內涵極為豐富,牽涉到社會文化方方面面的復雜動態(tài)的整體性存在,文藝消費的進行離不開一定的文化語境,離不開成分復雜的消費者、生產者、大眾傳媒、出版商、發(fā)行渠道等,這使文藝消費的主客體形態(tài)呈現(xiàn)出了錯綜復雜的面貌。歷史上文藝消費的演化與文化轉型有著內在的關聯(lián),不同時代的文藝消費狀況有著顯著的差異,在與特定時代文化狀況的聯(lián)系中考察文藝消費的性質狀況有助于深化對它的理解。文藝商品化、消費化就是當代文藝的生存狀態(tài),它具有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但也需要因勢利導,因勢利導本身就是內在于文藝消費中的需要。任何消費都需要消費者保護系統(tǒng)和宏觀調控系統(tǒng),因此又關涉到文藝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和文藝消費內含的文化倫理維度。對于文藝消費的構成、它的運行機制以及內涵、外延的界說都必須運用關系論的思維方式,在一種整合的闊大視野中進行多視角的審視和整體性的求解。

作者簡介

何志鈞,男,1971年生,文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戲劇文學學會理事,煙臺市作協(xié)副主席。2005年6月四川大學文藝學專業(yè)畢業(yè)。1996年起在魯東大學中文系任教十多載,曾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文學概論、文藝心理學、馬克思主義文論、西方文論、中西文藝美學比較、文

書籍目錄

序一序二前言第一章 文藝消費界說 一 消費、物質消費、商品消費 二 文藝消費與商品消費 三 文藝消費與文化消費 四 文藝消費與文化產業(yè) 五 文藝消費與文藝欣賞 六 文藝消費與文藝接受、文藝閱讀 七 文藝消費與文藝收藏 八 何謂文藝消費第二章 文藝消費的主體 一 主體界說 二 文藝消費的主體第三章 文藝消費的客體 一 客體界說 二 文藝消費的客體 三 文藝消費客體與消費需要第四章 文藝消費與文化轉型 一 文藝消費:前現(xiàn)代與前審美 二 文藝消費:現(xiàn)代性與審美主義 三 高度現(xiàn)代性、消費意識形態(tài)與文藝消費的新變第五章 文藝消費與文藝生態(tài) 一 生態(tài)、精神文化生態(tài)、文藝生態(tài) 二 文化生態(tài)惡化與文藝生態(tài)危機 三 文藝消費與文藝生態(tài)建設參考文獻附錄:中國當代文藝消費狀況問卷調查及結果統(tǒng)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文藝消費界說三 文藝消費與文化消費文藝消費與文化消費是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現(xiàn)代意義上的文藝消費得以確立,文藝也是商品成為為世人熟知和廣泛認可的常識總是在文化發(fā)生轉型,傳統(tǒng)的精英文化轉化為大眾商業(yè)文化,消費滲入文化領域,文化與商業(yè)交融化合,文化產品日益成為消費品的時代才是可能的。因此,文藝消費和文化消費的提出都與文化轉型以及由此促成的人們的觀念的轉變密切相關。文化消費是一個近年才提上日程,引起廣泛關注的話題,在1985年之前,未見國外學者對這一問題有明確的探索性論述,國內理論界也鮮有著作論及文化生活消費問題。從1985年起國內學界始較明確、系統(tǒng)地研究文化消費問題。文化消費之所以受到高度關注,一則是因為20世紀80年代國際學術界由“韋伯命題”討論引發(fā)出了一場文化熱,再則是因為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我國居民消費結構起了很大變化,文化消費作為較高層次的消費日益成為消費熱點,也日益引起學界的廣泛、熱烈的關注。1979-1984年間,從中國經濟科學體系中派生出“消費經濟學”這門新學科,消費經濟研究漸呈熱潮,學界在研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了精神文化消費問題。1987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消費經濟討論會更明確提出要發(fā)展文化消費,之后討論文化消費的文章、論及文化消費的專著、教材、文集紛現(xiàn)錯出,城鄉(xiāng)居民文化消費的趨向、水平、層次、結構、文化消費結構的失衡與對策、物質文化消費與精神文化消費的關系、消費風俗與消費習慣、閑暇消費合理化與閑暇消費力發(fā)展、文化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與發(fā)展對策、文化生活消費與人的全面發(fā)展等問題均得到了較深入的研究,文化消費研究由以往側重物質消費的經濟研究向重視文化消費的經濟研究轉移,由居民文化消費問題的局部分析向居民文化消費結構的系統(tǒng)研究轉變,由城鄉(xiāng)居民文化消費的實證分析向居民文化消費結構發(fā)展趨勢與對策探討轉變。國內學界多主張所謂文化消費即人們?yōu)闈M足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以不同的方式消費精神文化產品和精神文化服務的行為。

編輯推薦

《文藝消費導論》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藝消費導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馮憲光(985工程四川大學文化遺產與文化互動創(chuàng)新基地學術帶頭人、教授、博士導師)的書評追思消費文化時代的文藝消費問題 ——兼評何志鈞博士著《文藝消費導論》文藝消費問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已經成為一個不可改變的客觀事實,這個研究對象的頑強的客觀存在迫使我們必須去研究它、認識它。文藝消費不是一個先驗的邏輯問題,而是一個現(xiàn)實問題和實踐問題。在現(xiàn)代社會,經濟的中心客觀上必然由物質生產轉移到文化生產。圖象化和景觀化是當前文化消費的重要特點,我們應當正視這個事實,按照當代審美活動的特點來正確對待公眾文化消費的欲求,引導中國文化產業(yè)、文藝產業(yè)良性發(fā)展。文藝消費對文藝生產的影響也滲透到了文藝樣式的層面。現(xiàn)代文藝消費模式所制約的不僅是文藝生產的內容,而且是文藝生產的形式。李紅春(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的書評文藝消費:越來越熱的話題——評何志鈞新著《文藝消費導論》在商業(yè)化了的文藝活動的諸環(huán)節(jié)中,文藝消費理應得到更多的關注。在構成市場的“生產供給”和“需求消費”這兩大要素中,后者比前者具有更為本原和重要的意義。但是在當前的文藝研究中,大多數(shù)研究者還停留于傳統(tǒng)的研究視野,迷戀于文藝作品的膜拜價值,將文藝生產視為文藝活動的重心,相對忽視了對文藝消費的研究,其結果就是造成了這一研究領域的薄弱。這里...的薄弱不僅是指研究者少、成果不多,而且是指現(xiàn)有的成果對文藝消費的內涵、性質和功能等問題認識不深,還停留于文藝欣賞的層面,同時也是指相關的研究方法稍嫌簡單,缺乏系統(tǒng)性、辯證性。有鑒于此,何志鈞博士后的《文藝消費導論》一書就具有了特殊的價值和意義。著者以開放、建設的胸懷,采取辯證、發(fā)展的態(tài)度,在多學科的交叉視野中對文藝消費的內涵、歷史、價值、當代境遇以及未來建構做了全面、系統(tǒng)且引人深思的梳理剖析,極大地深化并拓展了當前的文藝消費研究。 …… 在研究方法和策略上,本書始終持有一種客觀的、歷史的、辯證的、聯(lián)系的和發(fā)展的“致思”態(tài)度,從而使得研究對象得以越出二元對立式的思維框架,在全新的觀照視野中得以呈現(xiàn)。對于向來聚訟紛紜的文藝消費問題,此前的研究大多站在價值判斷的立場上,進行簡單的肯定或者否定,即便是那種強調有利有弊的“唯務折中”的調和態(tài)度,也似乎太過籠統(tǒng),缺乏可操作性,在實質上也仍然是二元對立思維的表現(xiàn)。如何超越二元對立,在更為科學系統(tǒng)的平臺上展開研究,已經成為學界目前的一個重要問題。但與很多學者滿足于口頭上的倡導不同,何志鈞博士卻能篳路藍縷、勇于創(chuàng)新,憑借其深厚的哲學修養(yǎng),在文藝消費領域以一種唯物的、歷史的、辯證的和聯(lián)系的態(tài)度,踐行著對二元對立思維方式的超越。在研究中,著者把文藝消費置于文藝生產—流通—消費的關聯(lián)域中進行考察,把文藝消費理解為一個眾多復雜因素交互作用的共時性互動系統(tǒng),同時又縱向地將文藝消費理解為一個動態(tài)展開的歷史發(fā)展過程,并注意分析不同歷史階段中文藝消費的特有面貌和情況。這種難能可貴的辯證唯物主義研究姿態(tài)保證了著者跳出了簡單肯定或者簡單否定的二元對立式思維框架,能夠始終面對文藝消費現(xiàn)實的復雜性和動態(tài)性,保證了問題提出與解決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許多貌似矛盾、難以分解的文藝學、美學難題在這里得到了較為圓滿的解釋。尤其是在闡釋審美自律與審美感性化這兩種近乎相反的力量何以共存這一問題時,頗為精彩、發(fā)人深思。 對文藝消費問題進行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是本著作的另外一個特色。文藝欣賞向文藝消費的轉變實際上將文藝與審美從此前孤立的審美時空片斷中重新帶回到交織著各種復雜因素和矛盾力量的現(xiàn)實層面,文藝消費就此不再僅僅是一個審美問題,也內在地包含著政治的、經濟的、倫理的、信仰的、欲望的等各種因素,這也在客觀上決定了文藝消費研究的跨學科性質。就本書來看,著者不僅具有明確的理論自覺,而且在內容設定和問題分析等層面認真地做著跨學科的實踐。本書不僅涉及到文藝接受學、文藝心理學,而且也充分利用了經濟學和社會學的相關成果;不僅引進了倫理學和文化研究的相關內容,而且也將傳播學、生態(tài)學等前沿性的成果含納進來。這種多學科交互印證的研究方式不僅充分尊重了文藝消費問題本來的復雜面貌和現(xiàn)實狀況,而且能夠深入揭示文藝消費領域的內在規(guī)律和機制,并在堅實的社會學土壤之上把握文藝消費的未來發(fā)展。這種充分尊重文藝消費活動復雜性的跨學科操作方式在本質上是對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堅持和運用,也因此保證了研究的有效性和真實性。此外,著者還力圖將社會科學中的實證方法運用到文藝消費這一人文學科中來,并為此花費了很大精力設計問卷、統(tǒng)計結果,對中國當代文藝消費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具體結果附在了文末。盡管著者沒有對結果統(tǒng)計作進一步分析,但卻顯示了一種可貴的實證性研究取向,而這恰恰是目前我國大多學者所匱乏的。 閱讀更多 ›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