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5-12 出版社:榮寶齋出版社 作者:遼寧博物館藏 頁數(shù):191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我國在明末清初之際,涌現(xiàn)出不少著名的書法家,概而言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當以華亭董其昌和孟津王鐸享名尤著,故有"南董北王"之稱,歷來公私收藏家對時代的代表人物的作品,即是片紙只字均視為珍貴文物,什襲藏之。故而王氏遺墨,賴以較多地流傳下來。
從書畫藝術(shù)的角度而言,王鐸的作品歷來受到藝壇的稱譽,乃實至名歸。不僅在國內(nèi)是如此,就是異域友邦,如日本、朝鮮半島以及南洋諸國,均對之仰慕不已,信而有征。
遼寧省博物館珍藏歷代名家書畫,為數(shù)甚伙,其中王氏書法墨跡就有一定數(shù)量。過去曾零星刊出部分,未能滿足中外各方的需求。今應北京榮寶齋出版社的倡議,將館藏王氏真、行、草書各類真跡,匯編成冊,就原件直接拍攝,編輯出版,以饗廣大讀者,用窺館藏王氏墨跡之全貌。固然,我館所藏,畢竟數(shù)量有限,但它的書體卻較為齊全。尤其是詩、文雜稿,信手揮毫,涂改尤甚,可從中窺和其本人操觚時的思路和深邃的造詣,不加修飾,得其自然,能從其間得到不少書法和撰寫詩文的若干啟迪和契機,誠屬難能可貴,值得一讀。
王氏詩文原稿,由于涂改太甚,加之文筆古奧,閱讀時不無困難。所幸博物館館長姜念思會同研究人員劉中澄、羅春政、趙洪山、馬寶杰諸人致力文字詮釋整理和撰寫說明工作,在半年中倉促編輯成書。盡管參閱了有關(guān)文獻資料,仍難免有掛一漏萬之處,容得以后隨時刊誤,以補不足。據(jù)悉王氏詩文集在一灣某大學整理出版,惟河海遠隔,購置匪易,國內(nèi)各大圖書館尚未入藏,惟有等諸來日條件許可時,再進行核對校讎可也。
總之,本集作品變墨跡第一手材料拍照付梓,注明材質(zhì)尺寸,力求清晰,對研究家和讀者或許多少有些用處。自愧簡陋,在釋文核對和文字解說諸方面疏漏不周,自當承擔全部責任,佇侯國內(nèi)外方家不吝指教并匡正。
書籍目錄
一、臨圣教序帖二、行書與大覺禪師等書札卷三、行書飛人詩軸四、黼臣丈文語軸五、蘇軾御行書卷六、顧愷之洛神賦圖跋七、隸書三潭詩卷八、瑯華館崇古帖卷九、米芾行書天為賦跋一○、李成小寒林圖跋一一、為宿松書詩軸一二、草書杜律卷一三、枯蘭復花詩卷一四、虢國夫人游春圖跋一五、詩畫合璧冊一六、臨王獻之草書軸一七、楷書題畫詩一八、孟津殘稿一九、詩文草稿真跡冊二○、臨唐太宗帖二一、五律詩題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