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隙碎筆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中國盲文  作者:史鐵生  頁數(shù):22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痛苦和幸福都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誰能夠保持不屈的勇氣,誰能夠感受自身的幸福,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不斷超越自身局限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一樣,在這過程中我們遭受痛苦,超越局限,從而感受幸福?! ∫詿o苦無憂的世界為目標,依我看,會助長人們逃避苦難的心理……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的災難前,都可能再一個“更”字。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yè)于清華附中,1969年去延安地區(qū)插隊落戶。1972年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廠工作,后因急性腎損傷,患尿癥至今。1979年發(fā)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共夫人》,由此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其中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我與地壇》、《務虛筆記》和《病隙碎筆》等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委員。

書籍目錄

病隙碎筆 1病隙碎筆 2病隙碎筆 3病隙碎筆 4病隙碎筆 5病隙碎筆 6

章節(jié)摘錄

  一  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diào)換?! W過劇本的人知道,要讓一出戲劇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間的沖突。矛盾和沖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異,乃至天壤之異。上帝深諳此理,所以“人間戲劇”精彩紛呈?! 憚”镜臅r候明白,之后常常糊涂,常會說:“我怎么這么倒霉!”其實誰也有“我怎么這么走運”的時候,只是這樣的時候不嫌多,所以也忘得快。但是,若非“我怎么這么”和“我怎么那么”,我就是我了嗎?我就是我。我是一種限制。比如我現(xiàn)在要去法國看“世界杯”,一般來說是坐飛機去,但那架飛機上天之后要是忽然不聽話,發(fā)動機或起落架謀反,我也沒辦法再跳上另一架飛機了,一切只好看命運的安排,看那一幕戲劇中有沒有飛機墜毀的情節(jié),有的話,多么美妙的足球也只好由別人去看?! 《 “焉眢w比作一架飛機,要是兩條腿(起落架)和兩個腎(發(fā)動機)一起失靈,這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機長就會走出來,請大家留些遺言?! √稍凇巴肝鍪摇钡牟〈采?,看鮮紅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從我的身體里出來,再回到我的身體里去,那時,我常仿佛聽見飛機在天上掙扎的聲音,猜想上帝的劇本里這一幕是如何編排?! ∮袝r侯我設想我的墓志銘,并不是說我多么喜歡那路東西,只是想,如果要的話最好要什么?要的話,最好由我自己來選擇。我看好《再別康橋》中的一句:我輕輕地走,正如我輕輕地來。在徐志摩先生,那未必是指生死,但在我看來,那真是最好的對生死的態(tài)度,最恰當不過,用作墓志銘再好也沒有。我輕輕地走,正如我輕輕地來,掃盡塵囂?! 〉热贿@樣,又何必弄一塊石頭來作證?還是什么都不要吧,墓地、墓碑、花圈、挽聯(lián)以及各種方式的追悼,什么都不要才好。讓寂靜,甚至讓遺忘,去讀那些詩句。我希望“機長”走到我面前時,我能鎮(zhèn)靜地把這樣的遺言交給他。但也可能并不如愿,也可能“篩糠”。就算“篩糠”吧,講好的遺言也不要再變。  三  有一回記者問到我的職業(yè),我說是生病,業(yè)余寫一點東西。這不是調(diào)侃,我這48年大約有一半時間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來,成群結(jié)隊好象都相中我這身體是一處樂園?;蛟S“鐵生”二字暗含了某種意思,至今竟也不死。但按照某種說法,這樣的不死其實是懲罰,原因是前世必沒有太好的記錄。我有時想過,可否據(jù)此也去做一回演講,把今生的懲罰與前生的惡跡一樣樣對照著擺給:比如說,正在腐敗著的官吏們?nèi)プ骶??但想想也就作罷,料必他們也是無動于衷?! ∷摹 ∩∫彩巧铙w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游歷。這游歷當然是有風險,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嗎?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準備,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覺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敗都有一份光榮,生病卻始終不便夸耀。不過,但凡游歷總有酬報:異地他鄉(xiāng)增長見識,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險阻錘煉意志,生病的經(jīng)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fā)燒了,才知道不發(fā)燒的日子多么清爽??人粤耍朋w會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shù)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后來又患“尿毒癥”,經(jīng)?;杌枞徊荒芩枷耄透討褢倨鹜諘r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濉 ∽陷喴文悄?,大夫們總擔心我的視神經(jīng)會不會也隨之作亂,隔三差五推我去眼科檢查,并不聲張,事后才告訴我已經(jīng)逃過了怎樣的兇險。人有一種壞習慣,記得住倒霉,記不住走運,這實在有失厚道,是對神明的不公。那次擺脫了眼科的糾纏,常讓我想想后怕,不由得瞑揖默謝。  不過,當有人勸我去佛堂燒炷高香,求佛不斷送來好運,或許能還我各項健康時,我總猶豫。不是不愿去朝拜(更不是不愿意忽然站起來),佛法博大精深,但我確實不認為滿腹功利是對佛法的尊敬。便去燒香,也不該有那樣的要求,不該以為命運欠了你什么。莫非是佛一時疏忽錯有安排,倒要你這凡夫俗子去提醒一二?惟當去求一份智慧,以醒貪迷。為求實惠去燒香磕頭念頌詞,總讓人擺脫不掉阿諛、行賄的感覺。就算是求人辦事吧,也最好不是這樣的邏輯。實在碰上貪官非送財禮不可,也是鬼鬼祟祟的才對,怎么竟敢大張旗鼓去佛門徇私舞弊?佛門清靜,憑一肚子委屈和一疊帳單還算什么朝拜?  六  約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約伯的信心前面沒有福樂作引誘,有的倒是接連不斷的苦難。不斷的苦難曾使約伯的信心動搖,他質(zhì)問上帝:作為一個虔誠的信者,他為什么要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難?但上帝仍然沒有給他福樂的許諾,而是譴責約伯和他的朋友不懂得苦難的意義。上帝把他偉大的創(chuàng)造指被約伯看,意思是說:這就是你要接受的全部,威力無比的現(xiàn)實,這就是你不能從中單單拿掉苦難的整個世界!約伯于是醒悟?! 〔粩嗟目嚯y才是不斷地需要信心的原因,這是信心的原則,不可稍有更動。倘其預設下絲毫福樂,信心變?nèi)菀淄懽優(yōu)橹\略,終難免與行賄同流。甚至光榮,也可能腐蝕信心。在沒有光榮的路上,信心可要放棄么?以苦難去作福樂的投資,或以圣潔贏取塵世的榮耀,都不是上帝對約伯的期待?! ∑摺 ≡尶茖W大傷腦筋的問題之一是:宇宙何以能夠滿足如此苛刻的條件——陽光、土壤、水、大氣層,以及各種元素恰到好處的比例,以及地球與其他星球妙不可言的距離:使生命孕育,使人類誕生?  若一味地把人和宇宙分而觀之,人是人,宇宙是宇宙,這腦筋就怕要永遠傷下去。天人合一,科學也漸漸醒悟到人是宇宙的一部分,這樣,問題似乎并不難解:任何部分之于整體,或整體之于部分,都必定密切吻合。譬如一只花瓶,不小心摔下幾塊碎片,碎片的邊緣盡管參差詭異,拿來補在花瓶上也肯定嚴絲合縫。而要想復制同樣的碎片或同樣的缺口,比登天還難?! “恕 ∈澜缡且粋€整體,人是它的一部分,整體豈能為了部分而改變其整體意圖?這大約就是上帝不能有求必應的原因。這也就是人類以及個人永遠的困境。每個角色都是戲劇的一部分,單捉出一個來寵愛,就怕整出戲劇都不好看。  上帝能否插手人間?一種意見說能,整個世界都是他創(chuàng)造的呀。另一種意見說不能,他并沒有體察人間的疾苦而把世界重新裁剪得更好。從后一種理由看,他確是不能。但是,從他堅持整體意圖的不可改變這一點想,他豈不又是能嗎?對于向他討要好運的人來說,他未必能。但是,就約伯的醒悟而言,他豈不又是能嗎?  九  撒旦不愧是魔鬼,慣于歪曲信仰的意義。撒旦對上帝說:約伯所以敬畏你,是因為你賜福于他,否則看他不咒罵你!上帝想看看是不是這樣,便允許撒旦奪走了約伯的兒女和財產(chǎn),但約伯的信心沒有動搖。撒旦又對上帝說:單單舍棄身外之物還不能說明什么,你若傷害他的身體,看看會怎樣吧!上帝便又允許撒旦讓約伯身染惡病,但信者約伯仍然沒有怨言?! ∪龅┑倪壿嬚切匈V受賄的邏輯?! 〖s伯沒有讓撒旦的邏輯得逞??墒?,他卻幾乎迷失在另一種對信仰的歪曲中:“約伯,你之所以遭受苦難,料必是你得罪過上帝?!边@話比魔鬼還可怕,約伯開始覺到委屈,開始埋怨上帝的不公正了?! ∵@樣的埋怨我們也熟悉。好幾次有人對我說過,也許是我什么時候不留神,說了對佛不夠恭敬的話,所以才病而又病,我聽了也像約伯一樣頓生怨憤:莫非佛也是如此偏愛恭維、心胸狹窄?還有,我說約伯的埋怨我們也熟悉,是說,背運的時候誰都可能埋怨命運的不公平,但是生活,正如上帝指給約伯看到的那樣,從來就布設了兇險,不因為誰的虔敬就給誰特別的優(yōu)惠。  十  可是上帝終于還是把約伯失去的一切還給了約伯,終于還是賜福給了那個屢遭厄運的老人,這又怎么說?  關鍵在于,那不是信心之前的許諾,不是信心的回扣,那是苦難極處不可以消失的希望呵!上帝不許諾光榮與福樂,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難,亦不可以放棄希望——恰是在這樣的意義上,上帝存在。命運并不受賄,但希望與你同在,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十一  重病之時,我總想起已故好友周郿英,想起他躺在病房里,瘦得只剩一副骨架,高燒不斷,潰爛的腹部不但不愈合反而在擴展……窗外陽光燦爛,天上流云飛走,他閉上眼睛,從不呻吟,從不言死,有幾次就那么昏過去。就這樣,三年,他從未放棄希望。現(xiàn)在我才看見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信心。三年,那是一分鐘一分鐘連接起來的,漫漫長夜到漫漫白晝,每一分鐘的前面都沒有確定的許諾,無論科學還是神明,都沒給他寫過保證書。我曾像所有他的朋友一樣贊嘆他的堅強,卻深藏著迷惑:他在想什么,怎樣想?  可能很簡單:他要活下去,他不相信他不能夠好起來。從約伯故事的啟示中我知道:真正的信心前面,其實是一片空曠,除了希望什么也沒有,想要也沒有?! 〉撬麤]能活下去,三年之后的一個早晨,他走了。這是對信心的嘲弄嗎?當然不是。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許諾,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維,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難的時候可以領受?! ∈ ∏笊衩鞅S樱赡苁侨巳硕紩械男那?。“人定勝天”是一句言過其實的鼓勵,“人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才是實情。生而為人,終難免苦弱無助,你便是多么英勇無敵,多么厚學博聞,多么風流倜儻,世界還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秘置你于無知無能的地位。  有一部電影,《愷撒大帝》。愷撒大帝威名遠揚,可謂“幾百年才出一個”。其中一個情節(jié):他唯一傾心的女人身患重病,百般醫(yī)藥,千般祈告,終歸不治。愷撒,這個意志從未遭遇過抗逆的君主,涕淚橫流仰面蒼天,一聲暴喊:“老天哪!把她還給我,愷撒求你了!”那一聲喊讓人魂驚魄動。他雖然仍不忘記他是愷撒,是帝王,說話一向不打折扣,但他分明是感到了一種比他更強大的力量,他以一生的威嚴與狂傲去垂首哀求,但是,結(jié)果當然簡單——劇場燈亮,愷撒時代與電影時代相距千載,英雄美人早都在黑暗的宇宙中灰飛煙滅。  我也曾這樣祈求過神明,在地壇的老墻下,雙手合十,滿心敬畏(其實是滿心功利)。但神明不為所動。是呀,愷撒尚且哀告無功,我是誰?古園寂靜,你甚至能感到神明在傲慢地看著你,以風的穿流,以云的變幻,以野草和老樹的輕響,以天高地遠和時間的均勻與漫長,你只有接受這傲慢的逼迫,曾經(jīng)和現(xiàn)在都要接受,從那悠久的空寂中聽出回答?! ∈ ∮腥惿?。第一類自吹自擂好說瞎話,聲稱萬能,其實扯淡,大水沖了龍王廟的事并不鮮見。第二類喜歡惡作劇,玩弄偶然性,讓人找不著北。比如足球吧,世界杯賽,就是用上最好的大腦和電腦,也從未算準過最后的結(jié)局。所以那玩藝兒可以大賣彩票。小小一方足球場,滿打滿算二十幾口人,便有無限多的可能性讓人料想不及,讓人哭,讓人笑,讓翩翩紳士當眾發(fā)瘋,何況偌大一個人間呢。第三類神,才是博大的仁慈與絕對的完美。仁慈在于,只要你往前走,他總是給路。在神的字典里,行與路共用一種解釋。完美呢,則要靠人的殘缺來證明,靠人的向美向善的心愿證明。在人的字典里,神與完美共用一種解釋。但是,向美向善的路是一條永遠也走不完的路,你再怎樣走吧,“月亮走我也走”,它也還是可望不可及?! ⑿飨壬谒臅镎f過這樣的意思:人與上帝之間有著永恒的距離。這很要緊。否則,信仰之神一旦變成塵世的權杖,希望的解釋權一旦落到哪位強徒手中,就怕要惹禍了。  十四  唯一的問題是:向著哪一位神,祈禱?  說瞎話的一位當然不用再理他。  愛好偶然性的一位,有時候倒真是要請他出面保佑。事實上,任何無神論者也都免不了暗地里求他多多關照。但是,既然他喜歡的是偶然性而并不固定是誰,你最好就放明白些,不能一味地指靠他。  第三位才是可以信賴的。他把行與路作同一種解釋,就是他保證了與你同在。路的沒有盡頭,便是他遙遙地總在前面,保佑著希望永不枯竭。他所以不能親臨俗世,在于他要在神界恪盡職守,以展開無限時空與無限的可能,在于他要把完美解釋得不落俗套、無與倫比,不至于還俗成某位強人的名號。他總不能為解救某處具體的疾苦,而置那永恒的距離失去看管。所以,北京人王啟明執(zhí)意去紐約尋找天堂,真是難為他了。  十五  我尋找他已多年,因而有了一點兒體會:凡許諾實惠的,是第一位。有時取笑你,有時也可能幫你一把的是第二位。第三位則不在空間中,甚至也不在尋常的時間里,他只存在于你眺望他的一刻,在你體會了殘缺去投奔完美、帶著疑問但并不一定能夠找到答案的那條路上?! ∫蚨氲剑且矐撌俏膶W的地址,詩神之所在,一切寫作行為都該仰望的方向。奧斯維辛之后人們對詩產(chǎn)生了懷疑,但正是那樣的懷疑吧,使人重新聽見詩的消息。那樣的懷疑之外,詩,以及一切托名文學的東西,都越來越不足信任。文學的心情一旦順暢起來,就不大明白為什么一定要有它。說生活是最真實的,這話怎么好像什么也沒說呢?大家都生活在生活里,這樣的真實如果已經(jīng)夠了,文學干嗎?說藝術源于生活,或者說文學也是生活,甚至說它們不要凌駕于生活之上,這些話都不易挑剔到近于浪費。布萊希特的“間離”說才是切中要害。藝術或文學,不要做成生活(哪怕是苦難生活)的侍從或幫腔,要像偵探,從任何流暢的秩序里聽見磕磕絆絆的聲音,在任何熟悉的地方看出陌生?! ∈ 憽秳仗摴P記》的時候,我忽然明白:凡我筆下人物的行為或心理,都是我自己也有的,某些已經(jīng)露面,某些正蟄伏于可能性中伺機而動。所以,那長篇中的人物越來越互相混淆——因我的心路而混淆,又混淆成我的心路:善惡俱在。這不是從技巧出發(fā)。我在哪兒?一個人確切地存在于何處?除去你的所作所為,還存在于你的所思所欲之中。于是可以相信:凡你描寫他人描寫得(或指責他人指責得)準確——所謂一針見血,入木三分,惟妙惟肖——之處,你都可以沿著自己的理解或想象,在自己的心底找到類似的埋藏。真正的理解都難免是設身處地,善如此,惡亦如此,否則就不明白你何以能把別人看得那么透徹。作家絕不要相信自己是天命的教導員,作家應該貢獻自己的迷途。讀者也一樣,在迷途面前都不要把自己洗得太干凈,你以什么與之共鳴呢?可有誰一點兒都不體會丑惡所走過的路徑嗎?  這便是人人都需要懺悔的理由。發(fā)現(xiàn)他人之丑惡,等于發(fā)現(xiàn)了自己之丑惡的可能,因而是已經(jīng)需要懺悔的時刻。這似乎有點過分,但其實又適合國情?! ∈摺 ⊙巯潞苡行┳诮虩岬奈兜?,至少宗教一詞終于在中國擺脫了貶意,信佛、信道、信基督都可以堂堂正正,本來嘛。但有一個現(xiàn)象倒要深想:與此同時,經(jīng)常聽到的還是“挑戰(zhàn)”,向著這個和向著那個,卻很少聽到“懺悔”。懺悔是要向著自己的。前些天聽一位學者說,他在考證文革時期的暴力事件時發(fā)現(xiàn),出頭作證的只有當年的被打者,卻沒有打人的人站出來說點兒什么。只有蒙冤的往事,卻無撫痛的懺悔,大約就只能是怨恨不斷地克隆。缺乏懺悔意識,只好就把慘痛的經(jīng)驗歸罪給歷史,以為瀟灑,以為豁達。好像歷史是一只垃圾箱,把些誰也不愿意再沾惹的罪孽封裝隱蔽,大家就都可以清潔?! 曰谝庾R,其實并非只是針對那些文革中打過人的人。輝煌的歷史倘不是幾個英雄所為,慘痛的歷史也就不由幾個歹徒承辦?;蛟S,那些打過人的人中,已知懺悔者倒要多些,至少他們的不敢站出來這一點已經(jīng)說明了良心的沉重。倒是自以為與那段歷史的黑暗無關者,良心總是輕松著——“笑話,我可有什么要懺悔?”但是,你可曾去制止過那些發(fā)生在你身邊的暴行么?尤其值得這樣設想:要是那時以革命的名義把皮帶塞進你手里,你敢于拒絕或敢于抗議的可能性有多大?這樣一問,理直氣壯的人肯定就會少下去,但輕松著的良心卻很多,仍然很多,還在多起來。

編輯推薦

  《病隙碎筆》是史鐵生四年來的第一部新作。他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yōu)美的語言追尋和控索了關于我們?nèi)松臅臀粗牡览恚喝松?、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健康的心態(tài)、成功的途徑和價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紐帶。共分六部分,243則,字字珠璣,充滿著智慧和安詳。殘疾與愛情,這兩種消息,在史鐵生的命運里特別地得到強調(diào)。對于此一生性愚頑的人,我說過,這樣強調(diào)是恰當?shù)?。我只是沒想到,史鐵生在40歲以后也慢慢看懂了這件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病隙碎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8條)

 
 

  •   說實話,我特別喜歡這個人所寫的《我與地壇》,什么都不用說,就有那刻骨的感動從內(nèi)心流淌出,簡直像是看透了母子那平常動作下的深愛。
    買這本書時,他正好去世沒多久……看到扉頁上他的生活軌跡,依舊停留在這本書發(fā)表之出的“未終結(jié)”,看到他在輪椅上燦爛微笑的表情,心頭就會有一陣難受。
    這本書,很小巧,坐在公車上的漫長時間,我總會拿出來翻閱幾頁,這個人是怎樣看待人生的?這個人是怎樣看待生活的?那么大的病痛,那么多的折磨,憑什么就落到他身上了呢?他是抱怨的生活著,還是充滿了信心,抑或?qū)σ磺卸紵o所畏懼,淡然看過?想要知道,想要了解,想要讓他的文字,為我?guī)砦拷?,甚至力量?br /> 靜靜地閱讀吧,體會這個生命漸漸流逝,而生命力依舊如此頑強之人對人生的訴說。帶著靜靜的傷感,宛若祭奠他無緣無故就那么痛苦的生命。他,也許正是為了帶給我們對生命嚴格的思考,才替我們承受了那么些的痛苦吧。
    其實,讀過之后,我不能很細致明了的說出自己獲得了什么知識,只能說依舊懵懂。思維與思維的碰撞間,我感受到內(nèi)心的小小升華。希望讀書的各位,帶著對生命的信念來閱讀這本書,也許我們都會像史鐵生前輩一樣,無論遇到什么挫折,都會堅強而喜悅地生活下去!
  •   從我與地壇到病隙碎筆,我仿佛能看見那深沉的背景,告訴我要堅強。。
  •   好多的問題都在這本書里得到了解決 ,人生或許真的如史鐵生所說
  •   史鐵生的書,覺得可以不必評論,因為當下應該是沒有幾個人可以超越他吧,最好的書和最好的人一樣, 讓人無法言說。
  •   書絕對是正品,印刷等質(zhì)量問題不是一般的好,拿到手上感覺非常的好!喜歡史鐵生文章中的那種對生命的感悟,至真至善,至美至純!鐵生,一路走好~
  •   史鐵生先生的書自然很好 值得拜讀
  •   史鐵生先生的思想深度果然不一般
  •   
    《病隙隨翻筆》是在購買《務虛筆記》里順便一同買下的,之前只看過一些評論,但沒有想到隨手翻開,就看到讓我心動的文字,喜歡
  •   書本很小,方便攜帶,外觀也很簡美。
    小小的內(nèi)容篇幅里蘊含了關于人生、價值觀、生命等的思考與論述,很精辟。
  •   看后覺得不錯
  •   之前一直在猶豫買口袋書,會不會看著不舒服。但是買了之后感覺很棒。封面有我喜歡的荷花,書的印刷質(zhì)量也不錯。內(nèi)容,那更不用說了~
  •   他總是這么真實,讓人心疼。
  •   很深沉,很有哲理!
  •   喜歡這本書,內(nèi)容很有哲理,封面也很精美。
  •   書的大小很合適,和普通的比,小一點,但感覺很好,書皮也給我很有感覺
  •   給同事買的 感覺不錯
  •   書不錯,期待盡快看完!
  •   細細品味,既有生活的印記又有哲學的思考。
  •   很好。要好好活著。
  •   喜歡史鐵生的文,而這本一邊讀也要一邊思考。
  •   生命的韌性,面對困窘的勇氣。
  •   給朋友買的、書舊了點、是口袋版本的、朋友說還可以、
  •   還真的好小的。。。不過挺方便拿著的。
  •   書是好,但有點小本。。
  •   其實蠻好,就是太小了呃,跟掌中寶似得
  •   小巧玲瓏,適合隨身攜帶
  •   一本值得你細細閱讀的書,
  •   還好。 就是太小了、
  •   書是小一點但是內(nèi)容很好 質(zhì)量也不錯 適合攜帶自讀
  •   不錯我看完送給男朋友了
  •   初見它,與想象得有差距,小而輕,翻開,卻另有乾坤,如此渾厚、深遠。
  •   不錯??!很好看的!
  •   書很小巧便于攜帶,字體也適中
  •   哎,浪費錢了,沒看懂
  •   小巧玲瓏啦,小小本的
  •   郁悶啊,怎么也沒想到是那樣一本書,大家買書要看清楚是多少開的啊。。。。。最討厭看那些小小的書了,除了漫畫之外。。。。但怎么也是不能怪別人的,要怪就怪自己沒看清楚,太沖動了年輕人啊。。。。
  •   內(nèi)容都是一些悲觀的態(tài)度
  •   失望,特別是對版面設計,不大不小。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