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1 出版社:中國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荆袊鴮ν夥g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林超倫 頁數(shù):31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譯翻譯教材·翻譯專業(yè)核心課系列教材:實戰(zhàn)同傳(英漢互譯)》可以作為英語或翻譯專業(yè)優(yōu)秀本科生/研究生(含MTI)教材,可供廣大翻譯工作者、具體較高語水平的其他外向型專業(yè)(如國際法、國際貿(mào)易、國際政治、國際關(guān)系、外交學、世界史等)學習者使用,尤其是可以作為口譯證書(SIA、NAETI、CATTI、ETTBL)考試備考者和口譯培訓學校的口譯教材。
作者簡介
林超倫,福建莆田人,中國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英國蘭卡斯特大學語言學博士?! ×殖瑐惒┦渴菢I(yè)界公認的自學與運用交傳、同傳,視譯技能的翹楚。1982年首開同傳生涯,為世界氣象組織提供同傳服務;1992年加入BBC國際電臺,與同事共開新聞同傳之先河。到目前為止,他除了為英國女王會見中國國家主席擔任譯員之外,已經(jīng)為四任英國首相擔任譯員,陪同其中三位訪華,并且以英國政府譯員身份,參加接待了訪英的上一屆中國領(lǐng)導人江澤民、朱镕基、李瑞環(huán)、李嵐清、丁關(guān)根、吳儀、肖揚和本屆領(lǐng)導人、吳邦國、溫家寶、戴秉國、唐家璇、王岐山以及眾多的歷屆部長。2011年,英國女王授予林超倫博士OBE勛章,以表彰其對英中兩國關(guān)系所作的杰出貢獻。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部分 理念闡述第一課 基本概念第二課 議題探討第三課 同傳技能第四課 知識能力第五課 三詞一譯:英譯漢第六課 三詞一譯:漢譯英第七課 任務周期第八課 設(shè)計培訓第九課 如何培訓(一)第十課 如何培訓(二)第二部分 同傳練習英譯漢1.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講話2.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講話3.歐盟貿(mào)易專員德古赫特的講話4.APEC秘書處常務主任的講話5.歐盟馬德里宣言6.OECD秘書長的講話7.歐佩克秘書長的講話8.IMF總裁拉加德的講話9.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講話10.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的講話漢譯英1.溫家寶總理的講話2.習近平副主席的講話3.李克強副總理的講話4.楊潔篪外交部長的講話5.陳竺衛(wèi)生部長的講話6.國土資源部長徐紹史的講話7.傅瑩副部長擔任大使時的離任講話8.中國駐印大使張炎的講話9.中國代表團在聯(lián)合國的發(fā)言10.王毅韌秘書長的講話
章節(jié)摘錄
新聞同傳與會議同傳有四大不同。首先,新聞同傳的信息密集程度和速度都遠遠超過一般會議的發(fā)言和演講。英國廣播公司的新聞速度是每秒3個單詞,15-20秒的一條新聞需要包含所有最新、最重要的信息。編寫人反復推敲,盡量在極其有限的字數(shù)內(nèi)傳達更多的信息。而同傳時如果想把所含信息全部傳譯就會時間不夠,導致信息遺漏或者由于難以組織譯入語的句子而產(chǎn)生誤譯。這個道理如同被緊緊地壓縮在一個小盒子里的東西,一旦打開盒子拿出來就會出現(xiàn)體積超過盒子大小的情況一樣。另外由于新聞朗讀速度快,譯員缺少思考的余地,很容易出現(xiàn)口誤?! 〉诙?,新聞顧名思義是新信息。突發(fā)新聞更是有可能包含完全超出譯員現(xiàn)有知識的信息,導致漏譯或者錯譯。另外,按照常規(guī),電視新聞正點開播10分鐘,往往有10來條內(nèi)容完全不同的新聞,對譯員知識面的要求經(jīng)常超過一般會議口譯。 第三,新聞同傳有很多技術(shù)處理上的挑戰(zhàn)。比如:電視新聞的慣用手法是主持人說一段引語,然后記者報道的聲音緊跟而入。而同傳譯員本來就至少滯后講者1秒,稍微一猶豫就滯后2秒,會導致畫面色經(jīng)是記者了,但是聽眾聽到的還是主持人的話正在被傳譯的情況?;蛘弋嬅嬉呀?jīng)是主持人了,譯入語還在說剛才記者報道的話。另外,電視新聞里被采訪者的身份總是用字幕打出。如果同傳譯員不馬上增加對被采訪者的介紹,就會導致節(jié)目主持人或者報道記者的話與被采訪者的話連在一起,造成混亂。但是如果譯員介紹被采訪者就會明顯增加在極其有限的時間里所需要說的話,導致落后太多而無法跟上原話,乃至漏譯其后的內(nèi)容?! ⌒侣勍瑐魇峭瑐鞯囊环N特殊用途,有明顯的特殊性質(zhì),需要特別的訓練,不是會議同傳譯員自然就能勝任的工作。另外,使用同傳轉(zhuǎn)播電視新聞需要一組技術(shù)和運作體系上的支持,不能提供一套會議同傳所需的設(shè)備而了之?!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