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作者:鮑剛 頁數(shù):24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口譯理論概述》(作者鮑剛)是“中譯翻譯文庫·口筆譯教學與研究叢書”之一。作為中國第一本口譯研究專著,《口譯理論概述》介紹口譯理論研究的基本方法,辨析口語與口譯的差別,解剖口譯中聽辨、記憶、筆記、譯語表達等程序,并介紹譯前準備工作,既循序漸進,又清晰透徹,是口譯研究的必讀之書。
《口譯理論概述》是中外口譯理論界第一次通力合作的研究成果,是中國口譯研究的開山之作,是口譯理論的入門必讀書。
作者簡介
鮑剛,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法語教授,長期從事口筆譯研究和翻譯教學工作,研究方向為口譯理論與教學。作者生前曾發(fā)表多篇論文,他完成的《口譯概論》是國內第一本專門研究口譯的理論著作。
書籍目錄
期待和展望——《中譯翻譯文庫》總序一
給力翻譯與翻譯研究——《中譯翻譯文庫》總序二
第一章 導論
1.1 口譯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1.2 口譯理論研究的方法
1.2.1 經(jīng)驗總結法
1.2.2 歸納思辨法
1.2.3 內省法
1.2.4 黑箱法
1.2.5 現(xiàn)場觀察法
1.2.6 調查法
1.2.7 原、譯語資料分析法
1.2.8 口譯模式設定法
1.2.9 實驗法
1.2.10 跨學科借鑒法
思考題
第二章 口語與口譯
2.1 口語根本特征及其對口譯的制約
2.2 口譯“工作言語”概念的提出及話語語類
2.2.1 敘述語類
2.2.2 介紹語類
2.2.3 論證語類
2.2.4 聯(lián)想語類
2.3 譯員身上的雙語現(xiàn)象及B語提高的方法
2.3.1 B語語體、語級練習
2.3.2 “套語”轉譯練習法
2.3.3 B語語速練習法
2.3.4語類結構練習法
2.3.5 主題演講練習法
2.3.6 主題辯論練習法
2.3.7 口譯課程輔助練習法
2.4.雙語人才的篩選
思考題
科研習題
口語自我進修習題
第三章 口譯中的聽辨與理解
3.1 語流中的聽辨
3.2 意義
3.3 口譯“思維理解”的概念
3.3.1 語段初加工理解
3.3.2 口譯“思維理解”的信息整合
3.4 口譯理解技術的訓練
3.4.1 原語講稿邏輯分析練習
3.4.2 理解程序中的詞語脫離練習
3.4.3 口語的“聽辨理解”練習
3.4.4 論證思維運演練習
思考題
科研習題
聽辨與理解自我進修習題
第四章 原語貯存與筆記
4.1.1 口譯記憶的機制
4.1.1 數(shù)字的快速記憶訓練
4.1.2 表格記憶訓練
4.1.3 復述中的數(shù)字、專有名詞練習
4.2 口譯筆記的方法
4.3 數(shù)字與專有名詞
思考題
科研習題
口譯記憶與筆記自我進修習題
第五章 雙語互譯及口譯程序
5.1 雙語互譯時的“脫離詞語外殼”現(xiàn)象
5.2 譯語表達
5.3 口譯程序中的口譯基本技術與標準
5.4 同聲傳譯的特殊工作方式
5.5 交替?zhèn)髯g雙語互譯訓練與同聲傳譯的訓練
思考題
科研習題
雙語交替互譯自我進修習題
同聲傳譯技術自我進修習題
第六章 譯前準備
6.1 人工翻譯的語言、認知模塊分析
6.2 會議口譯和技術口譯的準備
思考題
科研習題
譯前準備自我進修習題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口譯中涉及的言語有外部言語和內部言語兩種。外部言語是言語的外在表現(xiàn),呈線性發(fā)布特點,有著一定的語音、語法、用詞習慣等規(guī)則或規(guī)律,否則便不易為人所懂;內部言語則僅供言語者自己使用,是言語者并不產(chǎn)出的言語,但并非是外部言語簡單的“內部誦讀”式內化過程,即所謂“自言自語”。因為它有著以下特點:1.與外部言語的結構有異,僅由最具主干性質的簡要詞匯或其他簡短的語義載體符號構成,并因語境明確、話語主題已為言語者明了等原因而常省略主語、主題,僅剩少量提示性形式;2.很少有虛詞,并且不一定合乎語法規(guī)律或其他的語言表達習慣或規(guī)律;3.有時甚至可不一定具有語音形式,或“規(guī)范”的語音形式--漢語的語用過程即存在言語者并不會發(fā)音(或正確發(fā)音)的某些詞匯卻不影響言語者理解、加工及使用其表義功能所負載的意義進行內部思維的現(xiàn)象,其含義僅供言語者自己“內部”懂得即可;4.能以多頭緒、非線性、“跳躍”的方式發(fā)展,運作速度遠快于外部言語那種線性的發(fā)布速度,幾乎與敏捷的思維同步。由此可見,內部言語是一種有著獨特規(guī)律的言語形式,它不僅僅簡單地等于外部言語的內部默讀。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轉換代表著言語者整理思維諸多程式中的一種,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我們在研究譯員言語應用的過程中,是無法回避對譯員智力機制中內部言語運作的研究的?! 】谧g研究中還區(qū)分“原語”和“譯語”兩個概念?!霸Z”(又稱:“源語”)為國際通用的譯學概念,指交流雙方待譯言語語篇所使用的語言,有時也稱“譯出語”;“譯語”則指譯員表達時其言語語篇所啟用的語言,有時也稱“譯入語”,或稱為“目的語”。國際上,通常還用“A語”的概念指譯員無論在表達還是理解方面均完全熟練的語言,用“B語”的概念指譯員業(yè)已具備表述方面相當高的熟練度,并幾乎接近A語理解水準的語言,用“C語”的概念指熟悉度相當高,理解上不存在太大問題但表達熟練度卻遠比A語、B語欠缺的語言,并且對這些語言在口譯中的使用范疇均有所規(guī)定。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認為A語即母語,B語即外語,C語則指第二外語,但也會有例外:有時可觀察到少量在學會第二種語言后因長期生活在該語應用國而使原來的B語上升為A語的個例,如長期移民在外的我國公民,或已入外國國籍的華裔譯員等。若是在這種前提下考察雙語的應用狀況,那么使用“母語”、“外語”這些概念便意義不大。
媒體關注與評論
《口譯理論概述》是中外口譯理論界第一次通力合作的研究成果,是中國口譯研究的開山之作,是口譯理論的入門必讀書?! 盍桫櫍ㄓ⒄Z專業(yè)碩士、法語專業(yè)博士、重慶法語聯(lián)盟中方主任、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中譯翻譯文庫·中譯翻譯教材·中譯美國文庫·中譯歐盟支庫·中譯法國文庫”特約編輯) 分析口譯理論,傳授口譯技巧,指導口譯進修,解析口譯過程,點撥譯前準備,說理清晰透徹,證據(jù)確實充分,步驟循序漸進,既著眼過去、放眼當下,又前瞻未來,不愧為中國口譯研究第-書?! 瘦x(四川師范大學歷史學學士、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國際法學歐盟法方向博士生、NAETI英語一級筆譯、國際美國研究學會會員、“中譯翻譯文庫·中譯翻譯教村·中譯美國文庫·中譯歐盟文庫·中譯法律文庫·中譯歷史文庫”策劃編輯)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