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作者:伍旭升 編 頁數:248
Tag標簽:無
前言
歷史總有它自身的邏輯。2008年,在世界經濟一片危機和恐慌之中,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時刻。當世界把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中國身上,不得不正視今日中國的崛起之時,已經賦予了諸多命題以歷史的縱深感。的確,談論今天的中國,在贊嘆中國的經濟奇跡的同時,世人更多思考的是奇跡背后的原因,是中國特色發(fā)展模式對世界的貢獻與意義。換言之,30年中國改革開放不僅帶來了極大的物質進步,也賦予世界以豐厚的精神的、文化的和社會的遺產。從這一視角出發(fā),我們可以說,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不單單要總結回顧經濟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還要深入梳理精神世界獲得的進步以及嬗變。在推動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巨變的歷史進程中,盡管出版業(yè)作為一個行業(yè)或許還不是最重要的第一方陣,但它所傳播的文化知識、所催生的觀念革新、所服務的教育事業(yè)、所掀起的閱讀熱潮,以及它所孕育的產業(yè)進步、所推動的經濟發(fā)展、所鏈接的世界通路、所面向的人類文明,卻又是30年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鮮明影像。中國書業(yè)在30年中與這個國家改革開放的步履如影隨形,與每一個家庭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息息相關。事實上,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世界里,都或多或少地留存著圖書與知識饑渴、與上學成長、與事業(yè)婚姻、與親朋師友密切“鏈接”的難忘片段。書業(yè),由此有了追憶梳理、鞭策勵志的最廣大的社會心理基礎?;仡櫩偨Y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成就,書業(yè)自然不能缺席,也不應當缺席?! ∶恳粋€領域的30年都是一個浩瀚的精神寶庫,中國書業(yè)的30年也不例外。從哪些角度切入既能與社會大眾的心脈一同律動,又能精當地勾勒出中國書業(yè)30年事業(yè)產業(yè)變革的軌跡?《中國圖書商報》,作為一份沐浴著改革開放澤露而生而長,一份以推進出版產業(yè)、關注國民閱讀為己任的中國書業(yè)的權威媒體;作為中國書業(yè)唯一面向產業(yè)市場又面向廣大終端讀者的權威專業(yè)媒體,我們的確頗費了一些思量。對主題的選擇也經歷了一個不斷充實、調整的過程?! ?008年1月8日,《中國圖書商報》即精心策劃推出了大型專題報道“改革開放激蕩書業(yè)30年歷史煙云”,用近20個整版篇幅,以專題綜述和30憶、30事、30人、30圖、30產業(yè)改革、30書業(yè)營銷、30閱讀等板塊形式,全景式勾畫了30年來中國出版業(yè)在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過程中取得的歷史性產業(yè)進展、激蕩起的歷史性閱讀文化煙云,同時發(fā)表了對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的獨家專訪《改革開放30年給中國出版業(yè)帶來什么》。既意料之中又略顯始料不及的是,反響紛至沓來,業(yè)內外強烈關注,全國有上百家平面和網絡媒體做了轉載。這堅定了我們對書業(yè)與社會與每一個家庭有著最廣泛和緊密的聯系的判斷。11月18日,本報又以“風起云涌中國書業(yè)大變遷風生水起出版力量大檢閱”為主題,重磅推出“30年書業(yè)/力量百版金刊”,再次對中國書業(yè)30年的歷史變革進行全景式、親歷性、板塊化的梳理,同樣在書業(yè)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趯鴺I(yè)作為一個產業(yè)進行歷史觀照的同時,我們全力抓緊籌劃“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的大型推介活動,意圖精心打造《中國圖書商報》30年書業(yè)、30年閱讀交相輝映的“雙璧”。該項活動是個一攬子計劃。經過反復論證、精心準備,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舉辦期間,于9月8日在北京隆重啟動。出版界、文化界、閱讀界等社會各界都對“300本書”推介活動給予了熱情的關注,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由此也再度說明,圖書閱讀及其引發(fā)的文化現象,在19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文化“解放”之時曾造就一個民族渴求知識的盛景,而在互聯網沖擊傳統閱讀形態(tài)的今天,仍會成為全民乃至全球高度關注的共同話題。不論技術手段如何改變、如何革新,人們追求思想、凈化心靈、分享智慧、獲得知識,“詩意地棲居”的需求是永恒的。一個民族的心靈成長,也必然地與閱讀(不論是紙本傳統閱讀還是新媒體閱讀)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促使我們在籌劃“300本書”系列推介活動中,能始終把大眾對閱讀的需求、向大眾推介30年精彩閱讀的需求作為我們工作的重心。由此,也就逐漸清晰了這樣一個輪廓:圍繞“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的推介活動,舉辦一個推介書目揭曉的盛典暨召開“首屆公共閱讀文化論壇”,同時編輯出版三本圖書,即《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另附300種提名書)、《30年中國人閱讀心靈史》、《30年中國暢銷書史》,并將這三本書列入“中國圖書商報。中國書業(yè)書系”之中。三本書從不同側面勾勒了30年來國民閱讀價值取向的變化、個體和集體的閱讀心像,以及出版界圍繞暢銷書這一大眾閱讀風向標在出版策劃、運作機制、市場營銷、作家培養(yǎng)、讀者分析等方面進行的變革。直面心靈、留存歷史、探究書業(yè),寫真中國書業(yè)流變與成長轍跡,推動中國出版產業(yè)溫故知新、永續(xù)發(fā)展,促進中國國民閱讀進步進而影響世界華文閱讀乃至全球閱讀與文化交流,是我們的編輯宗旨,也是《中國圖書商報》作為一家書業(yè)權威媒體所孜孜以求的目標?! ⌒枰貏e感謝的是,上述活動以及組編的三本書有幸被列入了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有關改革開放30年105種重點圖書出版項目及其“放歌30年”等系列活動之中,得到了有關主管部門的肯定與支持。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領導還以開放的胸襟促成了這一活動及出版項目與江西出版集團聯手合作,由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和江西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再次放大了活動和出版項目的效應。我們殷切希望,在舉國上下隆重紀念改革開放30年、前瞻未來30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圖景之際,《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30年中國人的閱讀心靈史》、《30年中國暢銷書史》將作為一面心靈之鏡、精神之鏡、時代之鏡,既能燭照過去,更能點亮未來。 孫月沐(中國圖書商報社社長、總編輯)
內容概要
本書勾畫了改革開放30年中國大陸暢銷書現象的產生、發(fā)展、演進歷程。立足暢銷書的出版運作與市場營銷攻略的進步,剖析30年來經典暢銷書案例。同時,注重通過對中國大陸和同期港臺、國外暢銷書潮流的對比,解讀30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圖書市場上的類型暢銷書。 本書撰寫者既有出版集團、出版社知名高管,又有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凸顯了其史料性、權威性、專業(yè)性和理論性;既是出版文化從業(yè)者、研究和愛好者的首選讀本,也是大專院校出版?zhèn)髅郊跋嚓P專業(yè)師生難得的教學參考書。
書籍目錄
總序前言第1章 暢銷書出版30年景觀嬗變 第一節(jié) 書荒時代的閱讀盛景(1978~1989) 第二節(jié) 文化多元開化的閱讀新潮(1990~1999) 第三節(jié) 新世紀閱讀人生的個性發(fā)現(2000~2008)第2章 暢銷書出版運作機制追尋 第一節(jié) 暢銷書出版運作的一般模式 第二節(jié) 暢銷書出版運作的典型模式 第三節(jié) 暢銷書出版運作的特征第3章 暢銷書市場營銷攻略 第一節(jié) 暢銷書市場營銷環(huán)境發(fā)展之勢 第二節(jié) 暢銷書運營全程策劃之術 第三節(jié) 暢銷書的品牌運營之道 第四節(jié) 暢銷書營銷案例之典第4章 暢銷書作家風光輪替 第一節(jié) 暢銷書作家的總體特征 第二節(jié) 大陸暢銷書作家類型流派第5章 暢銷書讀者構成與認知嬗變 第一節(jié) 暢銷書讀者構成形態(tài)的變化 第二節(jié) 暢銷書讀者選擇和購買行為嬗變 第三節(jié) 暢銷書對讀者閱讀行為的促進與影響第6章 暢銷書排行榜形態(tài)與功能進化 第一節(jié) 中國大陸暢銷書排行榜的形態(tài)進化比較 第二節(jié) 暢銷書排行榜的功能與問題 第三節(jié) 基于排行榜數據的文學類個案分析第7章 30年我國港臺暢銷書潮流甄析第8章 30年大陸海外引進版暢銷書潮流甄析 第一節(jié) 西方經典文學與社科名著的井噴(1978~1989) 第二節(jié) 版權規(guī)范下的引進版萬花筒(1990~1999) 第三節(jié) 類型分化的時代(2000年至今)附錄 美國暢銷書出版誰領風騷 第一節(jié) 誰是暢銷書前十名 第二節(jié) 誰是暢銷書作家前十名 第三節(jié) 誰是暢銷書出版社前五名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暢銷書出版30年景觀嬗變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事業(yè)前進的步伐,中國書業(yè)在不斷地探索與螺旋式上升中進入到第30個春秋。回首書業(yè)30載的發(fā)展道路,盡管有許多令人激動甚或困惑的重要事件,但梳理這段歷史,人們無不承認,暢銷書現象已經成為中國書業(yè)一道不容忽視的風景。暢銷書的生產銷售機制的形成,書業(yè)市場對暢銷書的重視程度,暢銷書在文化消費中的導向作用,則是中國書業(yè)在市場化道路上日趨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 暢銷書的概念(英文為Bestseller),本源于英美等西方發(fā)達國家書業(yè),是與市場化的運作相伴生的,實際上與全國性圖書銷售排行榜的誕生緊密相關。其實,銷量比較大的圖書,在中國早已存在。如各種通過行政手段系統發(fā)行,動輒印刷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政治性輔導讀物。但作為普遍意義上的暢銷書概念,業(yè)內大多數人認為,其不應當包括通過行政手段發(fā)放的讀物,而應當是通過市場,通過讀者的自主購買行為產生的在目標讀者和公眾市場中銷量最多的圖書商品。中國的暢銷書的產生,是伴隨著中國出版業(yè)逐步走向市場、逐步從事業(yè)向產業(yè)轉型的進程而產生、發(fā)展的。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也曾動輒涌現出十幾萬乃至幾十萬、上百萬圖書,如金庸、瓊瑤等人的作品。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