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的歌聲·說詩經(jīng)

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作者:劉冬穎 著  頁數(shù):120  
Tag標簽:無  

前言

漢語是世界歷史上最古老、最悠久的一種語言文字,也是世界文明園地中表現(xiàn)力最豐富的一種交流工具。用這種最富表現(xiàn)力的工具作為載體的中國古代文學,也就必然具有與世界其他文學樣式所不同的思想、藝術特征。由于中國社會是帶著強烈的人文、理性色彩進入階級社會的,所以在此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各種文化因素都無一例外地帶有其鮮明的本質(zhì)特征。中國的古代文學也不例外,她作為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學樣式之一,帶著鮮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經(jīng)歷了3000多年的持續(xù)發(fā)展歷程,以其輝煌的成就,已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支散發(fā)著奇異馨香的奇葩,成為全人類文化遺產(chǎn)中的藝術瑰寶。產(chǎn)生于濃厚人文、理性色彩這一肥沃土壤中的中國古代文學,極為重視文學作品的思想性,強調(diào)文以載道的教化作用,所以在內(nèi)容上偏重于政治和倫理道德主題。將文學視為政治的附庸和說教,一直被當做一種無可非議的價值傾向。所以,君臣的遇合、民生的苦樂、宦海的浮沉、戰(zhàn)爭的勝敗、國家的興亡、人生的聚散、綱常的序亂、倫理的向背等,一直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主旋律,無論是詩歌、散文、小說還是戲曲,大都如此。這一方面使得中國古代文學蘊涵著濃郁的政治熱情、進取精神和社會使命感,另一方面又強烈地抑制了古代文人自我情欲的釋放、自由個性的進發(fā)以及自我意識的開掘,尤其是“存天理、滅人欲”的社會觀念的束縛,使中國古代文學完全被籠罩在了理性主義的煙靄之中。

內(nèi)容概要

“中國古典文學大眾叢書”是按照歷史發(fā)展線索,系統(tǒng)介紹中國古代文學基本知識的大眾普及讀物。主要內(nèi)容包括中國古代文學體裁,重要的文學活動和文學流派、文學史上比較有影響的作家和作品等,基本涵蓋了中國古代文學中最精彩、最具吸引力而又最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內(nèi)容。    本書是“中國古典文學大眾叢書”的其中之一,供廣大讀者閱讀學習。

作者簡介

劉冬穎 
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兼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理事、中國詩經(jīng)學會理事、中國屈原學會理事。先后在浙江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和黑龍江大學哲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版《詩經(jīng)“變風變雅”考論》、《相遇詩經(jīng)》、《莊子看人生》等六部專著,在《文學遺產(chǎn)》、《文藝研究》、《文史知識》、《光明日報》、《中華讀書報》等報刊雜志公開發(fā)表論文五十余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多次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

書籍目錄

總序與《詩經(jīng)》相遇(代序)一  素樸之音——《詩經(jīng)》之前的《詩》 (一)《詩經(jīng)》原名《詩三百》 (二)《詩經(jīng)》中的詩是怎樣采集的? (三)《詩經(jīng)》的作者是什么人? (四)優(yōu)雅的聲韻與詞匯二  風雅長存——《詩經(jīng)》中的基本概念 (一)“六義”是什么意思? (二)“言志”與“美刺”之說 (三)“雅言”的標準讀本三  重章疊唱——《詩經(jīng)》與音樂的關系 (一)詩樂合一——《詩經(jīng)》的音樂性 (二)“中和之關”——詩樂的精髓 (三)禮崩樂壞——詩樂的“新聲” (四)賦《詩》言志——《詩經(jīng)》音樂性的消失四  詩寫歷史——《詩經(jīng)》中的社會生活 (一)“十月獲稻”的農(nóng)業(yè)生活 (二)“抱布貿(mào)絲”的經(jīng)濟生活 (三)“桑間濮上”的婚戀生活 (四)“零雨其濛”的戰(zhàn)爭生活五  土樂悠悠——十五《國風》的風土人情 (一)雅正典范的“二南” (二)意蘊豐富的“三衛(wèi)” (三)蒼涼悲愴的《王風》 (四)率性自然的《鄭風》 (五)大氣開放的《齊風》 (六)凄美刺世的《唐風》與《魏風》 (七)金戈鐵馬的《秦風》 (八)婉約神秘的《陳風》 (九)憂國憂民的《檜風》和《曹風》 (十)古樸端方的《豳風》六  正讀二《雅》——《雅》詩與貴族精神 (一)《大雅》中輝煌的民族史詩 (二)《小雅》中和樂的宴飲詩 (三)二《雅》中的貴族生活七  煌煌《頌》聲——三《頌》與禮樂文化 (一)《周頌》與周人的農(nóng)業(yè)立國精神 (二)《魯頌》與周禮的流傳 (三)《商頌》中的商民族傳說八  群經(jīng)之首——《詩經(jīng)》不只是詩集 (一)孔子大力推崇《詩經(jīng)》 (二)漢代解釋《詩經(jīng)》的四家 (三)兩千多年的學子課本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把涉及地域如此廣、創(chuàng)作時間如此長的詩作集中到一起,沒有一個專門的政府機構主持收集整理和再加工是不可能的。但是,究竟是誰將這些詩歌編纂成書的呢?迄今仍存在種種不同的說法。一說孔子刪詩。這種說法起源于漢代?!妒酚洝た鬃邮兰摇份d:“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薄稘h書·藝文志》也說:“孔子純?nèi)≈茉姟I喜梢?,下取魯,凡三百五篇?!倍颊J為《詩經(jīng)》是由孔子選定篇目的,把《詩經(jīng)》的編纂之功歸之于孔子一人。但是,持異議者提出一些反駁的理由:首先,《史記》言孔子刪詩是在從衛(wèi)國返回魯國之后,此時孔子68歲。在此之前,孔子均稱《詩三百》,可見在孔子中青年時期,《詩經(jīng)》早已編定為300篇。其次,《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觀賞周樂,樂工們先奏十五《國風》,再奏《小雅》、《大雅》,最后奏《頌》,次序和內(nèi)容基本上與今本《詩經(jīng)》相同,此時孔子虛齡只有八歲,可見當時《詩經(jīng)》的篇目和次序已定型。第三,春秋各諸侯國之間邦交往來,常常賦《詩》言志。如果當時《詩經(jīng)》沒有統(tǒng)一的篇目,賦《詩》言志就無法進行。那么,司馬遷所說是為何意呢?是說孔子對《詩經(jīng)》的整理主要側(cè)重在音樂方面嗎?傳世文獻中沒有答案,我們只能期待地下考古資料的出現(xiàn)以進一步明證。一說王者采詩?!对娊?jīng)》中詩歌的創(chuàng)作時間,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期,綿延五個多世紀。創(chuàng)作的地點,幾乎包括了整個黃河流域,加上長江、漢水一帶,縱橫數(shù)千里。怎樣把眾多的詩歌集中起來呢?

編輯推薦

《樸素的歌聲?說詩經(jīng)》:中國古典文學大眾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樸素的歌聲·說詩經(jīng)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這本書我覺得買得特值,我喜歡這種分析的方式,分塊、分不同的角度來了解詩經(jīng)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