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史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作者:芭芭拉·沃森—安達婭、倫納德·安達婭  頁數:483  譯者:黃秋迪  
Tag標簽:無  

前言

在全球化時代,關注世界各國各地區(qū)文明發(fā)展的源流、現實和未來,不僅僅是新世紀人文學科的一個重點課題,也是許多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強烈興趣所在。甚至,關注別國熱點,不亞于關注自身狀況,也已經成為心態(tài)開放、視野開闊的許許多多當代中國人的一種精神生活方式。然而,至今我國尚未出版過一套相對完備的世界國別史及地區(qū)史叢書,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缺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版業(yè)雖然陸續(xù)推出過一些國別史、地區(qū)史,但既無規(guī)劃,也很分散,而且主要集中在英、法、美、俄、日、德等大國,覆蓋面過于狹小,更遑論完備與權威了。為此,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通過深入調研,邀約史學界專家進行多方論證,精心策劃組織出版這套《世界歷史文庫》?!妒澜鐨v史文庫》主要選收國別史、地區(qū)史的通史性著作,以國別史為主體,適當輔以地區(qū)史。計劃共出版80種,2年內出齊。文庫編輯委員會特邀我國世界史學界著名學者專家擔任學術顧問,精心遴選著作。編選者和學術顧問一致認為,每個國家、地區(qū)的歷史只選一種著作,因而要求此一種應是在學界已獲得廣泛定評的上乘之作,且最好是最新成果,作者應為著名史學專家,原出版者也應是知名的出版機構。原著使用的語種主要是英語、德語、法語、俄語、日語等,中文譯者應基本上是史學專業(yè)人士或具有較高史學修養(yǎng)的翻譯家??傊瑢W術性、權威性、完備性、可資借鑒性以及可讀性,是《世界歷史文庫》編選出版工作所追求的目標。顯而易見,入選《世界歷史文庫》的著作,只是給讀者們提供了關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qū)歷史一種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并可資借鑒的優(yōu)秀文本。在史學領域里,治史者所擁有的材料、眼光、立場以及才學識見的不同,必然導致歷史研究結論與敘述狀態(tài)的迥異,相信讀者們會在閱讀研究時注意加以辨別。上下數千年,人類一直在探尋自己的歷史,尋找“信史”,追求“良史”,以期獲得歷史的真相和啟悟。

內容概要

“世界歷史文庫”主要選收國別史、地區(qū)史的通史性著作,以國別史為主體,適當輔以地區(qū)史。所選作品全部引自國外,且為國外著名大學的課堂用書。     本書為“世界歷史文庫”之《馬來西亞史》,具體內容包括馬六甲王國和它的繼承者、馬來貿易國家的衰亡、英屬馬來亞的形成、殖民社會的運轉、協商建立新國家等。

書籍目錄

致謝再版前言關于馬來語拼寫和馬來貨幣的注釋縮略語導論:馬來西亞的地理環(huán)境和居民第一章  過去的遺產  一、重建馬來西亞早期歷史:史學編撰的各種考慮  二、馬來群島的產品和早期貿易  三、印度人在“黃金之地”的影響  四、對華貿易和早期馬來一印度尼西亞貿易中心的興起  五、室利佛逝王國和它的競爭對手  六、室利佛逝王國權力的基礎  七、室利佛逝王國權威的弱化  八、從室利佛逝王國到馬六甲王國:兩種不同的記載  九、馬六甲王國的遺產第二章  馬六甲王國和它的繼承者  一、16世紀與17世紀:史學編撰的各種考慮  二、承襲室利佛逝王國傳統(tǒng)  三、馬六甲王國成功的理由  四、馬六甲國家的性質  五、馬六甲王國的領土擴張  六、伊斯蘭教和馬六甲王國的文化傳播  七、葡萄牙人征服馬六甲王國  八、對“末羅瑜”馬六甲崩潰的各種反應:文萊、霹靂州和亞齊  九、泰國人在馬來半島北部各邦國的影響  十、荷蘭人和柔佛王國的優(yōu)勢地位第三章  馬來貿易國家的衰亡(1699~1819)  一、18世紀:史學編撰的各種考慮  二、柔佛王國弒君事件的影響  三、布吉斯人在馬來各邦國的影響  四、廖內一柔佛王國之外的發(fā)展情況  五、18世紀的政治和經濟挑戰(zhàn)  六、馬來半島上非馬來人居民的影響上升  七、布吉斯人影響的擴大  八、英荷競爭對馬來貿易的影響  九、布吉斯人權力的喪失和廖內王國的衰落  十、泰國人勢力復興和檳榔嶼殖民地的確立  十一、馬來人貿易國家的衰亡第四章  “創(chuàng)造一個新世界”(1819~1874)  一、19世紀:史學編撰的各種考慮  二、暹羅和馬來半島北部各邦的關系  三、1824年條約和分割馬來世界  四、婆羅洲地區(qū)新政治單元的創(chuàng)立  五、打擊海盜行動  六、馬來各邦國貿易模式的變化  七、中國人主導了商業(yè)化農業(yè)和采礦業(yè)  八、中國人和馬來人的關系  九、馬來人;中突和海峽殖民當局的介入  十、關于“文明”的爭論  十一、《邦咯條約》第五章  英屬馬來亞的形成(1874~1919)  一、史學編撰的各種考慮  二、英國統(tǒng)治的擴張  三、“前進運動”的重新開始  四、駐扎官制度  五、“多元社會”  六、受保護各邦不同的發(fā)展速度  七、馬來聯邦的形成  八、英國利益在婆羅洲的擴大  九、馬來半島北部各邦并入英屬馬來亞  十、柔佛王國納入英國統(tǒng)治范圍  十一、新英屬馬來亞第六章  殖民社會的運轉(1919~1941)  一、殖民地晚期的資料來源  二、建立一種出口經濟框架    (一)錫礦工業(yè)    (二)早期的種植園農作物    (三)橡膠工業(yè)    (四)棕櫚油工業(yè)    (五)水稻種植業(yè)  三、北婆羅洲和沙撈越的經濟發(fā)展  四、殖民統(tǒng)治時期的教育  五、沙撈越與北婆羅州的教育  六、種族和身份  七、殖民政府和馬來統(tǒng)治者  八、英屬北婆羅洲公司和白人王公統(tǒng)治的最后歲月第七章  協商建立新國家(1942~1969)  一、史學編撰的各種考慮  二、日本占領和戰(zhàn)后初期  三、馬來亞聯盟和馬來亞聯邦  四、馬來亞共產黨和緊急狀態(tài)  五、獨立  六、聯盟  七、馬來西亞的形成  八、維護聯邦的統(tǒng)一  九、日益緊張的種族關系  十、馬來西亞的經濟發(fā)展  十一、1969年5月的種族騷亂和非常政府第八章  重建馬來西亞(1969~2000)  一、當代馬來西亞:資料來源和撰史難題  二、新經濟政策下的經濟和社會重建    (一)目標一:消滅貧困    (二)目標二:消除種族和經濟職能的聯系  三、從農業(yè)到制造業(yè)  四、國家發(fā)展政策和“2020年遠景”  五、發(fā)展的環(huán)境代價  六、1969年后的政治格局  七、伊斯蘭教因素  八、“末羅瑜巴魯”(新馬來人)結論:馬來西亞歷史中的一些主題進一步閱讀的書目索引

章節(jié)摘錄

三、布吉斯人在馬來各邦國的影響不同移民團體遷入馬來世界是一個貫穿整個馬來西亞史的主題,蘇門達臘島、婆羅洲和馬來半島之間的移民運動很早就出現了。內部移民也很顯著。從16世紀起,伊班族人從現在的加里曼丹島(印度尼西亞婆羅洲)遷至今天的沙撈越,他們的刀耕火種式的原始農業(yè)需要大片森林地帶,他們在遷移過程中征服或吸收了遇到的許多小團體居民被征服或吸收,但其他居民則對他們構成了嚴重的挑戰(zhàn)。在這些地區(qū),隨著劫掠和互相殘殺的戰(zhàn)爭增加,伊班族人面臨的競爭大得多。約在18世紀中葉,當伊班族人遷入后來沙撈越的第二和第三區(qū)時,他們同沿海居民之間的聯系日漸增多。他們不僅能夠同馬來人遠征隊領導人妥協,也能夠與之建立聯盟。這歸功于他們的戰(zhàn)斗能力和他們獲得的尊敬。但是,歷史資料里充斥著另一支印度尼西亞居民的移民情況,即沙撈越的布吉斯人。確實,18世紀被稱為馬來西亞史上的“布吉斯人時期”。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自17世紀最后25年以來,布吉斯人和沙撈越南部其他居民團體已經進入馬來西亞地區(qū)。隨著內戰(zhàn)蔓延,他們離開沙撈越南部,試圖定居于松巴哇島(Sumbawa)、龍目島(Lom’bok)、巴厘島(Bali)和爪哇等地區(qū),但沒有成功。布吉斯人與當地政權發(fā)生沖突,導致他們進一步向西移民,去尋找一個可以擺脫領主剝削壓迫的土地,而蘇門達臘島和馬來半島人口相對稀少、管理相對松弛,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避難所。在17世紀晚期,沿半島西海岸,在柔佛王國的臣屬國雪蘭莪州、林吉(Linggi)和巴生,大批布吉斯人居民點紛紛涌現。一個布吉斯人王朝甚至在亞齊建立,不過存在時間很短。

編輯推薦

《馬來西亞史》:世界歷史文庫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馬來西亞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辛苦快遞了。書中內容還是可以的,但是書的封面像本舊書,,,
  •   haodebudele
  •   馬來西亞史寫得不錯,特別是馬來西亞建國前的歷史,但翻譯的錯誤多了些。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將王賡武翻譯成了王光武。
  •   世界歷史文庫收藏第14種
  •   挺厚的,挺新的,有文萊史嗎
  •   馬來西亞作為東盟重要成員國之一,讀讀歷史可以了解更多??梢宰鳛闁|南亞歷史的有效補充。作者是外國學者,寫書的角度跟中國人寫的不一樣,給我們不同的視覺。
  •   評:這本書寫的一般。
    馬來西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僅僅從15世紀開始才有,這使我不由得感嘆中國的偉大,我們有兩千多年(明確紀年的)文字記載的歷史!(呵呵,我就有一套26史,有時間了一定要仔細看看)。
    馬來西亞的華人大約占1/4左右,在該國的經濟中占有很大比例,不由得感嘆海外華人的勤勞和聰明才智,在二戰(zhàn)中對大陸的支持,在改革開放中發(fā)揮了巨大貢獻!中華文化的凝聚力真是太強了!海外華人是祖國的巨大(政治、經濟)財富,也為華人在海外的不公平待遇而感到憤怒!祖國的強大是海外華人的后盾!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書中語)記住這句話,許多華人堅持認為:忘記了自己的母語不可避免地導致中國傳統(tǒng)的瓦解!看來中國政府真的有必要,加強對東南亞國家華語學校的支持力度了!
    馬來西亞史也就是英國殖民史,基本沒什么看頭。呵呵
  •   送到的書跟舊的一樣~~品相不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