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緯國口述自傳

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中國百科全書出版社  作者:劉鳳翰整理,口述:蔣緯國  頁數(shù):362  
Tag標簽:無  

前言

談緯國先生(代序)劉鳳翰一、身世與求學陸軍二級上將蔣緯國將軍,一九一六年十月六日,生于日本東京,生父戴季陶,母金子。稍后由蔣中正收養(yǎng),并移上海交姚冶誠夫人照顧教育。初住陳果夫家三樓閣樓上,后移溪口,因與毛福梅夫人不合,一九二二年遷居奉化,不到一年再遷寧波。一九二六年北伐后,移居上海。與居正、吳忠信夫人等過往甚密。一九二七年蔣中正與宋美齡正式結(jié)婚,乃定居蘇州南城,吳忠信家隔壁一個小巷內(nèi),自己蓋的房子:南園。緯國先生小學是從上海開始,初人萬竹小學,后移上海資源小學。搬到蘇州后,進東吳(蘇州)大學附屬中學,并學少林拳與太極拳。一九三四年,參加全國會考,國家承認高中畢業(yè),旋考入東吳大學物理系,主修物理,副修數(shù)學。在學校曾組織數(shù)人之小樂隊,暇時演奏夏威夷吉他、斑鳩琴、小喇叭及手風琴等,頗得校中歡迎。緯國先生一心一意要做軍人,并向父親蔣中正提出要求。一九三六年德國萊謝勞將軍(General Von Reichenan)到中國協(xié)助訓練陸軍,即將緯國介紹給萊將軍,希望萊幫緯國到德國學軍事。一九三六年十月底,緯國在上海登船,船經(jīng)馬六甲海峽,停檳城、巴拉灣,再橫越印度洋,停孟買,經(jīng)紅海、蘇伊士運河,十一月十九日,在馬賽登陸,由中國駐德大使館人員,經(jīng)巴黎接到柏林。由譚伯羽(譚延閩之長子)接待,并進柏林大學語言先修班習德文,啟用德文名字:WEGO。先住在一個意大利太太的家庭,稍后遷入一位德國太太的家庭,除在學校念德文外,回家后德國太太(緯國稱德國媽媽)與他講德文,要他背短文,說笑話,記名人演講摘要,并改正一些音節(jié)或文法錯誤。也要他在自己朋友面前公開“演講”,故其德文進步神速。依照德國的規(guī)定,進入軍官學校前,必須接受入伍訓練一年。即在正規(guī)部隊內(nèi),插進入伍生一二人,隨部隊訓練。一九三七年九月,緯國依此規(guī)定分配在山地兵第一師第九十八團第二營第五連,接受入伍訓練,包括基本訓練與山地兵訓練。前者是以班教練為主,各個單兵教練皆在班教練中完成,讓士兵一開始就有全班性作戰(zhàn)概念,如何相互掩護,協(xié)同作戰(zhàn),全班行動,不塑造個人英雄;后者攀登山頂,背馱裝備,山地行軍,限制喝水,以及習慣寒冷山風吹襲等等。緯國在接受入伍生訓練時,曾參加兩次行軍。一次是德奧合并,他們進軍到奧國邊界,另一次到捷克作戰(zhàn),占領(lǐng)捷克蘇臺登區(qū)。入伍生訓練完成后,一九三八年九月,分配到慕尼黑軍校,接受為期一年的軍官教育。此一訓練以營連戰(zhàn)術(shù)為主,同時學習騎馬、劍術(shù)、跳舞,才能被視為真正德國軍官。在軍校期間,緯國曾被希特勒召見三次,與德國其他將領(lǐng)亦有往來。稍后被派往德國第七軍團見習。軍團在德國稱ARMY COURT,是介于師與軍之間的戰(zhàn)略單位,借此可以了解德國正規(guī)部隊編裝、戰(zhàn)術(shù)思想與野戰(zhàn)戰(zhàn)略。一九三九年七月,軍校畢業(yè),分發(fā)德國山地兵第八師服務,經(jīng)柏林到波蘭邊境第八師報到。八月中旬奉命回國,九月一日德國進軍波蘭(歐戰(zhàn)發(fā)生),十六日緯國在阿姆斯特丹登船,直航紐約。緯國到美后,臨時擔任中國派往美國考察空軍學校教育之蔣孝棠中校隨從。十月奉命進入美國陸軍航空對空戰(zhàn)戰(zhàn)術(shù)訓練班,接受空軍戰(zhàn)術(shù)訓練,包括驅(qū)逐、轟炸、偵察等戰(zhàn)術(shù)及地勤業(yè)務。翌年三月結(jié)業(yè),稍作休息,七月再至美國陸軍裝甲兵訓練中心受訓。當時戰(zhàn)車是步兵中重要武器,隨步兵作戰(zhàn)。此一訓練,則是要裝甲兵單獨作戰(zhàn),由裝甲排、連、營、團、旅,到師之編裝、戰(zhàn)斗、通訊,后方勤務、兵工保養(yǎng)、架橋工程,到裝甲師之戰(zhàn)斗演習。至一九四一年三月初結(jié)訓,隨即坐船到檀香山,改乘水陸兩用飛機經(jīng)威克島、中途島、關(guān)島、馬尼拉,而抵香港。再由香港換歐亞航空公司班機到重慶,至軍政部報到,等候分發(fā)。二、參加抗戰(zhàn)一九四一年五月,緯國被派往胡宗南部隊任職。在此前數(shù)日,隨軍政部長何應欽由重慶到西安報到,并隨何部長看胡之部隊,及中央軍官學校第七分校。因胡之虛驕,部隊出現(xiàn)一些漏洞。后何返重慶,胡帶緯國參觀軍械庫,想炫耀所存軍械。當緯國問庫長(炮兵上校)有關(guān)一架丹麥造輕重兩用機槍時,不但答非所問,且對軍械一無所知,此人是否真是炮兵出身,亦被緯國所疑,故對胡部水準與胡之用人,大失所望。不數(shù)日,胡派緯國到第一師(師長李正光)第三團第二營第五連第一排任少尉排長。駐地赤水,緯國只身乘火車抵達,師副官處長用馬接往所部報到,然后下部隊就任新職。緯國當少尉排長,僅有兩個月,同年七月即升第五連上尉連長。胡亦送一匹馬給緯國備用。部隊由赤水移防東全店,再移潼關(guān)附近守河防。時潼關(guān)以東,由第一戰(zhàn)區(qū)(衛(wèi)立煌)湯恩伯之第三十一集團軍防守,潼關(guān)以西由第八戰(zhàn)區(qū)(朱紹良)胡宗南之第三十四集團軍防守,雙方相隔一條十二支河。湯軍軍紀甚差,常賣放一些人渡河到潼關(guān)以西。有一次一批日軍諜報人員,帶十二個地雷,偷渡過河,準備炸潼關(guān)隧道,被緯國放出之眼線查知,則全部活捉。當一九四四年五月,日軍發(fā)動一號作戰(zhàn):河南作戰(zhàn)。日第一軍渡過黃河,參加靈寶會戰(zhàn)時,緯國正以第一師第三團第二營第五連連長指揮部隊守潼關(guān)車站與河防,及十二支河原有防地。不過,日軍乃強弩之末,緯國與日軍并未真正接觸。同年八月,緯國離開胡宗南部隊,胡找了幾位師長為其餞行,緯國曾狂言:“半個鬼子一根毛?!敝溉哲娂磳⊥觯珴蓶|勢力漸成氣候。九月,以新一軍上尉參謀為掩護,隨“中國高級將領(lǐng)訪問團”前往印度藍姆迦,協(xié)調(diào)英美在印緬作戰(zhàn)之矛盾,并參加中國駐印軍戰(zhàn)車訓練班第二期訓練。緯國在美國裝甲兵訓練中心,曾接受近十個月的訓練,故對此次短期(四周)訓練,駕輕就熟,并協(xié)助教官修好“自動平衡器”,得到美軍之贊美。一九四五年六月,升往青年軍第二。六師(師長方先覺)第六一六團第二營少校營長。緯國先到重慶晉見蔣委員長,再赴漢中第二。六師報到。時正夏天,衛(wèi)生甚差,患一場痢病,因此發(fā)起滅蠅運動,并由第二營推展到其他營區(qū)。青年軍第二○六師征收西北知識青年,故每連中都有一二位或三五位回教青年參加,他們宗教信仰、飲食習慣與一般混合漢人不同,且每人身上都帶刀防身,有時在外邊鬧事。經(jīng)緯國與方師長研究,將彼等合編為一個連,為緯國營之重兵器連,連長、連指導員,皆派回教同胞擔任,此連后來軍紀甚佳。勝利前,緯國從隨身攜帶之小無線電機,收到重慶廣播,知日本已無條件投降,時大眾傳播甚閉塞,整個漢中尚無人知道。緯國乘發(fā)薪之際,叫探員在漢中街上搶買煙酒、鞭炮及其他食物,作短暫之“囤積”;等大家都知道抗戰(zhàn)勝利時,再加倍賣出去,不但慶祝吃喝沒有用錢,每個士兵還發(fā)了雙薪。同年緯國與石靜宜小姐在王曲第七分校舉行結(jié)婚典禮,由胡宗南將軍主持。九、戰(zhàn)略學會及其他(一)戰(zhàn)略學會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八日,緯國在三軍大學校長任內(nèi),以其研究軍事戰(zhàn)略、野戰(zhàn)戰(zhàn)略的心得,邀集國內(nèi)的學術(shù)界人士、金融財經(jīng)專家、工商企業(yè)名流、退役與現(xiàn)役將校召開大會,正式成立“中華戰(zhàn)略學會”,為民間學術(shù)團體。采會員制,每年舉行一次大會,選出理監(jiān)事,執(zhí)行大會決議,設秘書長一人,副秘書長一至三人,會本部設企劃組、出版組、行政組、秘書組、咨詢中心等單位。并附設戰(zhàn)史組,負責編纂國民革命軍戰(zhàn)史,其行政獨立。會員分編政治、經(jīng)濟、心理、軍事等四個戰(zhàn)略研究會,依個人志愿或?qū)iL,自由參加相關(guān)研究活動。此一學會,有軍方人員協(xié)助,曾盛極一時,至今近二十年,新陳代謝不夠,人員老大,思想閉塞,漸趨式微。(二)候選而不競選一九九○年,“總統(tǒng)”改選。一些對蔣家不忘情之老“國大”代表,對李登輝先生不接受,以滕杰為首,準備擁緯國出來競選“總統(tǒng)”。最初蔣(緯國)、林(洋港)配,后以本土化關(guān)系改為林、蔣配,已見諸行動。緯國喊出“候選而不競選”,此話不通,且“黃袍加身”時代已過。不過這正代表緯國之個性,想做事,又不敢光明正大地去做,此種個性,誤其終生。當時中國國民黨內(nèi)形成所謂“非主流”,表面上是司法院長林洋港、“國安會”秘書長蔣緯國、行政院長李煥、國防部長郝柏村,后來又加上經(jīng)濟部長陳履安。競選初期布置之際,“總統(tǒng)”李登輝在中國國民黨中央的基礎以及行政系統(tǒng)人脈尚未穩(wěn)固,如合五人之力,在舊國代中擊敗李登輝先生應無問題。不過五人中各有各的算盤,并未真實合作。在此期間緯國去了一趟美國,回國后郝即告他,林、蔣配已改為林、陳(履安)配。為此大家協(xié)商一次。三月六日(星期二)晚上,在陳長文家開會,緯國、林、陳只身前往,李帶其子慶華,郝帶其子龍斌,另外一個人是多變的關(guān)中。陳長文只是借地方,端茶倒水,表示不參與國家大事。郝先發(fā)言,說出由林、蔣配改為林、陳配主張,緯國未表示可否,林則說:“‘票’都在‘緯國二哥’手里,現(xiàn)在爭取的一百二十票連署,也是他的關(guān)系,假定他不參加,我自己無票,履安兄有多少票我不知道。”因為爭取國代選票,緯國說此會又恢復林、蔣配。那天晚上李煥始終沒有說話,不過九點多散會前他要緯國將所聯(lián)絡過的國代名單給他,以便為彼等助選。但緯國不作此想,他說三天前(三月三日),李煥曾透過何宜武(“國民大會”秘書長)與他商量,將票讓給李煥,加上李手中有數(shù)十張國代(為東北籍)之選票,即可造成李(登輝)、李(煥)配的局面。此事各說各話,真假難分,但爾虞我詐,絕無合作之誠意。從此觀之,就是無“八大老”從中協(xié)調(diào),亦會被意志堅定、敢做敢為的李登輝先生所各個擊破。(三)兄弟之間經(jīng)國先生出生在一九一○年四月二十七日(農(nóng)歷三月十八日),較緯國大七歲(六年九個多月)。經(jīng)國、緯國是由兩位不合的母親帶大。兩人個性不同,后來所受的教育也不一樣,故彼此想法也不盡相同,但互相保持兄弟關(guān)系尚好,絕非一些雜志所描繪的“惡斗”。實際上,緯國與經(jīng)國的勢力,以及在父親面前的分量無法相比,他也沒有膽量與智慧向經(jīng)國先生挑戰(zhàn)。緯國感到最困擾的是:一些人自愿(非經(jīng)國先生授意)調(diào)查他的小事,提供給經(jīng)國先生身邊小人,再由經(jīng)國先生轉(zhuǎn)告他們的父親,破壞緯國與父親的關(guān)系,讓父親對他生疑或不悅?!昂谑录苯?jīng)政戰(zhàn)人員的擴大與渲染,變成“湖口兵變”,這使緯國最痛心。所以稍后寫了一份《政戰(zhàn)改制報告》,呈陸軍總司令部,在作業(yè)開始時即被經(jīng)國先生封殺,而影響所及是“陸軍作戰(zhàn)發(fā)展司令部撤消”與“羅友倫升陸軍總司令被阻”。由此可知經(jīng)國先生勢力之大,更顯出緯國勢力微不足道也。不過兄弟之間亦有親情之表露。當蔣孝武喝醉酒,為離婚太太出國,在松山機場拿手槍亂鬧時,無人敢管,經(jīng)國先生萬分為難下,還是緯國挺身而出,親到機場,將酒醉帶槍的侄兒平安地帶回家。經(jīng)國先生重用李登輝先生前后,亦找緯國長談。緯國升陸軍二級上將,長三軍大學、調(diào)聯(lián)勤總司令,上將屆齡(七十歲)退役后,轉(zhuǎn)“國安會”秘書長,都是經(jīng)國先生核定的。為什么許多人不在大處著眼,卻以“宮廷王子之爭”牽強附會?(四)緯國病逝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九日,緯國以胰臟炎、肝膿瘍在榮總動肝胰手術(shù),十月十八日出院,至十二月初始恢復正常工作。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清晨四時,以主動脈剝離癥,急送榮總,時已昏迷。醫(yī)師經(jīng)家屬同意,即刻動開胸手術(shù),從死亡邊緣將其救回。從此身體多?。貉獕焊?、糖尿病、荷爾蒙失調(diào):體內(nèi)許多器官已老化或損壞,完全以藥物或洗腎維持,此后對外接觸談話較多,真真假假,無足憑信。一九九七年九月一日,因肺炎并發(fā)急性呼吸衰竭,轉(zhuǎn)至加護病房治療,旋以敗血癥感染嚴重,院方以呼吸器高氧氣治療、血液透析、加強營養(yǎng)、靜脈注射短效麻醉劑維持生命。至二十三日夜十一時三十分不治逝世。

內(nèi)容概要

蔣緯國是蔣氏家族的重要成員。他八十一年的一生,經(jīng)歷了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所有重要時期。他的身世與經(jīng)歷,他的婚姻與家庭,他與蔣介石、蔣經(jīng)國的關(guān)系,他晚年的政治抉擇,都曾經(jīng)是主導社會新聞、影響政情發(fā)展或令社會高度關(guān)注的內(nèi)容。他晚年曾說:“這輩子里,充滿了挫折?!边@部由他口述的自傳,完整地記述了他一生的重要內(nèi)容?! ∫弧㈥P(guān)于對蔣介石一生功過的評價,他強調(diào):1、用親歷的幾件事證明蔣介石“是積極抗日的”,如編制、訓練60個師準備抗戰(zhàn),建設云貴川大后方以備抗戰(zhàn),由上海戰(zhàn)役扭轉(zhuǎn)日軍由北向南的作戰(zhàn)方向,迫其由東向西最后走向失??;2、認為蔣介石采取以德報怨、化敵為友的方式,對平服軍閥、統(tǒng)一全國是有功績的;3、替蔣介石反共辯解,認為是三民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分歧使然,同時認為蘇聯(lián)對中共的支持和美國的妥協(xié)造成了國民黨的失敗。他還專列一節(jié),講述蔣介石對蔣緯國的父子深情。二、披露大量個人身世的第一手材料,主要有:1、證實自己為蔣介石結(jié)拜兄弟、國民黨理論重臣戴季陶與重松金子(日藉)之子,出生后即由蔣介石與姚冶誠夫婦收養(yǎng)。因此他稱蔣介石為“父親”,稱戴季陶為“親爸”;2、披露自己的養(yǎng)母、蔣介石第二任妻子姚夫人的革命黨人身份(此前資料里,均說姚夫人身份是陳世英家的姨娘,被蔣介石納為側(cè)室),而且,姚夫人完全是為蔣介石獲得廣東方面支持的“革命需要”主動與蔣協(xié)議離婚的;3、披露作者當年與姚夫人回溪口老家侍奉祖母時受到過蔣第一任夫人毛氏的虐待,姚夫人與毛夫人的過節(jié)實際上成為蔣經(jīng)國與蔣緯國后來糾葛的前因;4、澄清自己第一任夫人石靜宜的死因,非為自殺,而是誤服了過量安眠藥后,又遭醫(yī)護人員誤診,突發(fā)心臟病導致的死亡。三、本書核心部分。時間跨度從1941年到1986年,即蔣緯國留學德國回國進入胡宗南部從軍開始,直到從國防部聯(lián)訓部上將司令位置上退役,共45年從軍生涯??芍Y緯國的一生,大部分參與了國民黨軍隊的建設、建制、編訓、教育和蔣介石軍隊理論的實踐。講述了大量生動、具體的生活細節(jié),內(nèi)容幾乎全部是首次公開出版的。四、一生中僅兩次涉足政務。1、上世紀50年代初期幫助蔣介石設置“國家安全會議”機構(gòu)及建制,這個機構(gòu)擔當了從“以黨為主”的訓政時期向憲政時期的過渡功能。蔣緯國退役后又擔任6年多“國安會”秘書長。2、1990年總統(tǒng)改選時,一些老國大代表不接受李登輝,欲推蔣緯國出來競選總統(tǒng),但蔣緯國卻主張“候選而不競選”,認為只要逼迫李登輝放棄“臺獨”立場,他個人就可以放棄競選。這件事由于當時司法部長林洋港、行政院長李煥、國防部長郝伯村和經(jīng)濟部長陳履安之間明合暗離的關(guān)系,最后終于讓李登輝乘虛得勝。五、回憶自己兩次大的病危過程和對自己性格特質(zhì)的總結(jié)。1、特別念念談到他第二次病?;杳灾?,多次見到父親(蔣介石)、戴伯伯(戴季陶)、朱執(zhí)信和吳忠信等人來看望他,他夢中首次稱戴季陶為“親爸”。2、通過一系列生活小故事,講述自己一生在“忍耐”二字上的功夫,忍耐和退讓是蔣緯國的性格主調(diào)。六、晚年政見。1993年訪美時,蔣緯國明確表示:“我很誠懇地贊成鄧老(鄧小平)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彼J為,這句話是有雙重意義:對大陸而言,是鼓勵他們走總理(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對臺灣而言,就是要打擊那些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的人,同時也讓臺獨運動死了心。當時這些言論在臺灣引起軒然大波,一些臺獨分子甚至不準蔣緯國回臺灣,“就是回來了也要驅(qū)逐出境”。

作者簡介

蔣緯國(1916-1997),幼名建鎬,號念堂,浙江奉化人,生于日本,蔣介石次子,蔣經(jīng)國之弟,乳名建鎬。1934年入東吳大學理學院及文學院,1936年赴德學習軍事。翌年服役于德國九十八山岳兵團,曾隨德軍參加德奧合并及出兵捷克蘇臺德區(qū)兩次戰(zhàn)役。1938年入慕尼黑軍校步兵科深造,翌年結(jié)業(yè),并赴美國陸軍航空兵戰(zhàn)術(shù)學校受訓。1940年歸回,服役于陸軍第一師步兵第三團。1943年與石靜宜結(jié)婚。1944年秋出任青年遠征軍二O六師營長,(與張慕飛是好友)。后提升任副團長。1945年調(diào)往裝甲兵最高指揮部教導總隊部,歷任處長、戰(zhàn)車團團長、裝甲兵司令部參謀長、副司令,曾參加淮海戰(zhàn)役,遭到痛擊。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撤至臺灣。去臺后,于1950年出任裝甲兵司令,其間曾戍守金門。1953年再赴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深造。翌年返臺,調(diào)任“國防部”高級參謀。1955年起供職于參謀本部,歷任副廳長、廳長。1957年與邱愛倫結(jié)婚。1958年調(diào)任裝甲兵司令。1961年晉級中將,長期致力于軍事教育與研究。1963年主持陸軍指揮參謀大學,1968年出任三軍聯(lián)合大學副校長,改名為戰(zhàn)爭學院后,自任院長兼另一所三軍大學副校長。1972年獲南朝鮮慶熙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75年晉升陸軍二級上將,出任三軍聯(lián)大校長兼戰(zhàn)爭學院院長,并兼任眾多社團職務:臺北扶輪社委員、“中德文化經(jīng)濟協(xié)會”理事長、足球協(xié)會理事長,曾創(chuàng)辦靜心小學、靜宜女子文理學院及“中華戰(zhàn)略學會”,任副理事長兼常備理事。1980年調(diào)任“國防部”聯(lián)勤總司令。1984年出任“國防部聯(lián)合訓練部”主任,并執(zhí)教于政治大學東亞所及淡江大學戰(zhàn)略所。1986年7月就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參與主管軍方與情治系統(tǒng)業(yè)務。蔣經(jīng)國去世后,曾幾次謀求國民黨最高權(quán)力。1990年春,與林洋港聯(lián)手,參選正副“總統(tǒng)”,再度落敗。1990年4月當選“中華戰(zhàn)略學會”理事長,后兼任國民黨中央憲政改革策劃小組成員、“國家統(tǒng)一委員會”委員。1993年離開“國家安全會議”,轉(zhuǎn)任“總統(tǒng)府資。對于軍事戰(zhàn)略研究頗有成果,被軍方奉為”軍事戰(zhàn)略學家“。著有《軍事基本原理》、《國家戰(zhàn)略概論》、《大戰(zhàn)略概況》、《柔性攻勢》、《國防體制概論》等。1997年9月23日,蔣緯國在臺灣逝世.蔣氏父子,右上為蔣緯國蔣緯國到底是誰的兒子在歷史上一直是眾說紛紜的:有一種較為普遍的說法是戴季陶的兒子.戴季陶,1891年1月6日出生于四川廣漢,是民國煊赫一時的風云人物。他才智過人,文筆優(yōu)美,曾被蔣介石稱為“筆桿子”,任考試院院長長達20年之久,還擔任過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特種外交委員會委員長、國史館館長等高級職務,曾兩次出任中山大學校長,后又當上國民黨中宣部部長。戴季陶曾參與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chǎn)黨,但旋即成為強硬的反共中堅。再加上戴季陶和孫中山、蔣介石都有著非常密切的、不同尋常的關(guān)系,又風流倜儻,故事多多,所以一直是社會公眾關(guān)注的“熱點”人物。戴季陶生性多愁善感,情感細膩豐富,他的“哭”在國民黨高層中最為有名,逢有感傷,輕則淚流滿面,重則當眾嚎啕。戴季陶常懷悲天憫人之心但又不能真正做到離塵出世,矛盾交織的痛楚導致他屢有自殺的念頭和行為,也鑄成他一生悲情命運。雙鳳求凰暗結(jié)珠胎16歲那年,戴季陶和馬軍武、宋耀如等人留學日本,遂和蔣介石有了交往。戴季陶到日本留學后,就讀振武學校。1908年春蔣介石到日本,進的也是振武學校。蔣介石是浙江奉化人,戴季陶祖籍浙江湖州府吳興縣,蔣氏向來注重宗族思想、同鄉(xiāng)觀念,何況在異國他鄉(xiāng),自是格外親熱。兩人都胸懷驅(qū)除韃虜、振興中華之志,常常一談就談到了深夜。他們相見恨晚很快就結(jié)拜為兄弟,后來索性租了房子共居在一起。據(jù)說,蔣介石在日本留學期間,已結(jié)識了避難于日本的孫逸仙博士。當時,清政府促請日本政府當局協(xié)助逮捕孫逸仙。基于國家外交關(guān)系,日本政府表面上是答應了,但暗地里通知了孫逸仙,并指派“黑龍社”的幫徒保護他。陳其美、蔣介石、戴季陶便常到“黑龍社”的場所與孫逸仙會晤。在“黑龍社”里,他們邂逅了當時只有18歲的津淵美智子。津淵美智子受雇于“黑龍社”當傭人。“黑龍社”表面上是個民間組織,但實際上帶有半官方色彩。日本人知道孫博士的這些朋友都是中國的革命骨干,將來革命成功后也是國家的棟梁。為了以后中日關(guān)系的發(fā)展,日本人放長線釣大魚,想在這些革命精英年輕的時候花費力量影響栽培他們,消除他們對日本人的敵意,培養(yǎng)他們對日本的感情。一旦這群革命分子成了氣候,成立一個新興的中國,必然會報答日本對他們的恩情,到那個時候日本就能夠?qū)χ袊┘痈蟮挠绊懀跂|亞乃至全球事務上能有更大的發(fā)言權(quán)。津淵美智子就是這樣被有意無意地安排到中國留學生的身邊。那段時間出現(xiàn)了大量的中國人娶日本妻子的現(xiàn)象,中日青年戀愛成為一時的時髦現(xiàn)象。津淵美智子可是“黑龍社”的日本人精挑細選出來的美少女,蔣介石與戴季陶又正是翩翩少年最難耐青春寂寞的時候,所以當戴季陶和蔣介石第一眼看見津淵美智子就被她的美貌所深深地迷住了,并且開始了熱烈的追求。不過雙鳳求凰總該有個先后。戴季陶到底年輕幾歲,相貌又英俊,腦子活絡,很會討女人歡心,他知道津淵美智子喜歡文學,就經(jīng)常寫些日文愛情詩給她,還經(jīng)常晚上約津淵美智子去看電影,津淵美智子常常被愛情電影感動得淚流滿面,戴季陶就乘機將美人攬入懷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津淵美智子對戴季陶情有所屬。津淵美智子所接觸的這個戴季陶是如此地多情、浪漫、文采又好,所以她便不把別的追求者如蔣介石放在心上了。兩人很快同居。蔣介石對盟弟的風流好事,心甚嫉妒,卻又不便于插足其間,奪人所愛。倒是戴季陶看出了蔣介石的心思,覺得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裳,不能讓一個女人疏遠了他和蔣介石的兄弟情義,哪怕是他心愛的女人。所以當時的留學生中就有傳言他慷慨禮讓與蔣介石同歡共好。蔣介石年輕時,也是個長得五官端正的翩翩美少年,津淵美智子自然不會推辭,更何況她的使命之一就是盡可能地接近這些中國留學生,所以對蔣介石和戴季陶兩個人應付得都游刃有余。想不到春風一度珠胎暗結(jié),津淵美智子有了身孕,于1916年10月6日產(chǎn)下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孩子。美智子的父母聞知此事,大為震怒,但怎奈生米已煮成熟飯,再怎樣地長呼短嘆也無濟于事了。小孩生下來了,是一個很可愛的男孩子。關(guān)于這個男孩的血緣關(guān)系,成了后人很感興趣的話題,傳說多多。有種傳說這個男孩就是戴安國,后過繼給戴季陶,戴季陶也十分樂意。而根據(jù)蔣緯國自己的說法,戴安國是戴季陶與一位中國女子所生,交由他的夫人撫養(yǎng)。戴安國的母親到底是誰,恐怕他自己也不清楚吧。但更加可信的說法是,津淵美智子雖然在和蔣介石相好的時候生下的孩子,但那孩子卻不是蔣介石的,而是她和戴季陶愛情的結(jié)晶。蔣介石自己也知道這件事,他知道雖然津淵美智子現(xiàn)在和他在一起,但心里卻一直愛著年輕風流的戴季陶。他感激戴季陶把心愛的女人和他分享,并不因為津淵美智子生的孩子不是他的而生氣,反而將津淵美智子又還給了戴季陶。當時中國的革命活動已經(jīng)如火如荼地展開了,就在津淵美智子生下她與中國青年的愛情的結(jié)晶后不久,蔣介石接到孫逸仙的訓令,不得不回到浙江。本來蔣介石對津淵美智子也只是一時的興趣,所以回國后就很快把津淵美智子忘得一干二凈,并且對這段風流韻事絕口不提,津淵美智子在蔣介石的生命中好比一顆剎那間劃過的流星,只有瞬間的美麗。津淵美智子也知道蔣介石是靠不住的,她把希望寄托在和她愛得如癡如醉的戴季陶身上,她是有意跟隨戴季陶定居中國的,但戴季陶和蔣介石一樣都是個滿心熱血想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的人,怎會為這些兒女情長而束縛手腳呢。更何況這時的戴季陶,已是有婦之夫。夫人比他年長四歲,性情暴烈,對這個“小弟弟”管得很嚴。戴季陶對她又愛又怕。當時曾流傳一個笑話:戴季陶在大小會議上發(fā)言時,常??犊ぐ?,一說就很長,往往超過了主持人規(guī)定的時間。于是主持人就往往笑著友善地提醒他說:“你姐姐來了!”他一聽,立即戛然而止。這足以說明他對妻子的懼怕之情。眼下在日本的這段錯亂情緣,他豈能讓“姐姐”知道?愿不愿要這個兒子,也就不言自明了。千里尋夫難團圓戴季陶回國后,在妻子面前絕口不提這段東瀛情緣。日子也就一天天地過去了。不料有一天癡心的津淵美智子竟帶著兒子,千里迢迢,遠涉重洋,到上海尋找她心愛的這個男人和兒子的生身父親來了。這時,戴季陶和蔣介石正好都在上海做證券交易生意。這天,蔣介石在環(huán)龍路44號,只聽得門鈴響了好幾回,他開了門一看,我的天啊,原來站在面前的竟是美智子和一個小男孩。蔣介石見了美智子就馬上反應過來這個津淵美智子是來千里尋夫的,立即滿臉笑容,連聲請她進客廳?!澳愫脝?,美智子?你何時到上海的?快請進來,我現(xiàn)在去叫戴季陶下來跟你見面?!泵乐亲诱杖毡玖晳T,深深鞠躬,說道:“真是好久不見了,你還是原來的樣子,而我都是個5歲孩子的母親了,你看,這個小男孩就是戴季陶的骨肉,你覺得他像不像他父親?”蔣介石大概掃了那孩子一眼,的確眉目之間有幾分和戴季陶神似,他替戴季陶有這么大的孩子高興,就三步并兩步?jīng)_上樓,大聲地叫著:“季陶,季陶,你看誰來了?是美智子從日本來找你了,她還帶來了你的兒子,那孩子長得還真像你啊!哈哈,兒子找爸爸,你真有福氣呀!”蔣介石快樂的叫聲在整幢房子里回蕩著。誰知戴季陶一聽此言,立即臉色大變,一片慘白。他悄悄地跟蔣介石附耳低言,說:“我在日本的那段荒唐日子已經(jīng)過去了。我曾經(jīng)一度風流,但現(xiàn)在不愿再提起過去。如今我有了妻子和兒女,你也知道我那個老婆的厲害,如果這個事情讓她知道了,還不和我鬧翻天了,所以無論如何我是不可能跟美智子恢復以往的關(guān)系。我不想見她,也不想見那個小男孩,介石,我的好兄弟,請你替我找個借口,趕快把她和那個小孩弄走。你就說我不在這兒,或者干脆說我不在上海,只要弄走她就成。你還要告訴她,說你不知道我的地址,也不知道去哪里找我?!笔Y介石有些為難地問戴季陶:“難道你真的不想見你的親生兒子?”戴季陶不耐煩地連連搖頭,皺起眉頭,說:“我已有了家。我要美智子的兒子干什么?我的人生的那個階段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你明白嗎,快讓她走!”蔣介石只有垂頭喪氣地下樓去,一直在想該用什么借口勸說美智子。雖然蔣介石已對和津淵美智子的那段感情沒有任何感覺,但在蔣介石的眼里美智子是個溫柔善良的女子,因為在那段過去的時日中,她總是溫婉、大方、和善。蔣介石想不該過分傷害她的感情,因此,他回屋后便向她說:“美智子,我真是抱歉,季陶不在這里,我也不知道他何時會來這里。你有什么話,愿意讓我轉(zhuǎn)告給他嗎?”美智子本來滿臉的期待,以為戴季陶會立刻沖出來和她見面,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見動靜,她心里就涼了半截,等到看到只有蔣介石一個人從樓上下來就完全絕望了。面露苦色的她傷心得差點哭出來。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然后自言自語,細聲道:“我此次來上海的決定錯了。我原相信那個男人的甜言蜜語,以為他真的愛我。我以為我們可以恢復以前的關(guān)系,這是他離開日本時向我作的承諾,說一定能鴛夢重溫,重獲團圓。這就是何以我忍受苦難,旅行來此,給他看看他自己的小兒子?,F(xiàn)在我知道了我多年渴求的歡樂重聚的美夢只是一場可悲的幻想,世上多的是癡心女負心郎。我心愛的男人竟也是個負心漢,我只怪自己是個癡心的傻瓜!”說完,她忍不住低頭抽泣起來。蔣介石實在是不忍心看到美智子如此地傷心就好言勸她說:“美智子,季陶是個好人,他是真心愛你的,他不是負心郎。只是他現(xiàn)在暫時還不能和你在一起,你要理解他的苦衷,請不要責備他,你只需保持耐心,事情也許會有轉(zhuǎn)圜的余地?!薄澳托??”美智子苦笑一聲,然后瘋狂地撕扯著嗓子,對蔣介石吼道:“不要又騙自己又騙我了,季陶既然連他的親骨肉也不愿意相見,這表示他根本就不再要我們了。但是他不應該忘記他在日本革命的日子。他窮的時候,我把我的金手鐲、金項鏈都給了他,幫助他,而現(xiàn)在他竟然這樣報答我。這就是我所獲得的結(jié)果。我盲目地輕信了一個背信忘義的男人,這完全是我的過錯,如今我可以為我的愚蠢而哭了?!彼巴猓呎f邊淚珠漣漣,雙肩不住地顫抖??蘖嗽S久,即使哭干了她委屈的淚水也不能哭盡她內(nèi)心的委屈和絕望??奘菬o濟于事的,更何況現(xiàn)在已是欲哭無淚了。最后,美智子咬咬牙,下定了決心,狠心地對蔣介石說:“蔣先生,請代我告訴季陶,如果他不要他自己的骨肉,我也不要了!”說畢,她匆匆地吻了小男孩一下,發(fā)瘋似地沖開了門,跑上街道。蔣介石被她的突然動作嚇了一大跳,就趕出去追她。但是沒有用,她跑得好快,在霞飛路轉(zhuǎn)彎后,就失去了蹤影。蔣介石站在街上,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可以去什么地方找她。就這樣,蔣介石收留了這個男孩,取名蔣緯國,后來同福梅及姚氏商量好,由她們輪流照顧這孩子每人3個月。暗珠應是誰家子蔣緯國名義上成為了蔣介石的次子。蔣緯國雖然不是蔣介石的親生兒子,但蔣介石視如親子,故修在譜中。蔣緯國到溪口后,受到蔣家的撫養(yǎng)、愛護,不亞于蔣經(jīng)國。他稱王太夫人為祖母。蔣介石對蔣緯國視如己出,蔣緯國對“父親”的感情也極為深厚。蔣緯國只要說想父親,蔣介石必接他到自己身邊。人們??吹绞Y介石把緯國抱在懷里,有時讓他騎在自己的肩上,十分親昵。和對蔣經(jīng)國一樣,蔣介石對蔣緯國的教育是很嚴格的。若干年后,男孩成了大名鼎鼎的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臺灣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1989年初,一些報紙刊出《蔣緯國首次公開談身世,姓蔣姓戴仍是謎》的報道,說蔣緯國表示“對自己究竟是蔣介石之子或是戴季陶之子之謎,迄今亦無法證實”,并“希望能多找點資料弄清楚”云云?!笆Y緯國是蔣介石領(lǐng)養(yǎng)的戴季陶之子”,這是民革奉化縣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毛炳岳先生親聞當年教蔣緯國養(yǎng)母姚冶誠學文化的陳志堅大姐說的。她還說,只因蔣介石對緯國視若己出,自家人諱莫如深,其他人也就一直不便泄露,是以至今罕為人知。據(jù)說,在修譜期間,蔣緯國曾探問,譜中有沒有寫他的母親。修譜者只得告知他,這是根據(jù)他父親手稿編列的。蔣緯國默然,后來說:“過30年再說罷?!边^了30多年,1984年,當蔣緯國上將由聯(lián)勤總司令被貶為聯(lián)訓部主任時,他曾面告采訪他的記者說,他并不具有“第一世家”的血統(tǒng)。另外,蔣緯國和戴季陶的兒子相貌很相似,而且兩人關(guān)系甚好,當蔣緯國論及與戴安國關(guān)系時,他說:“我與安國,情同手足,血濃于水?!边@些話,證明了蔣緯國與戴安國的關(guān)系乃是同父異母的兄弟,生性坦率的蔣緯國能說出這些話,似可印證幾十年來在政壇上有關(guān)他身世之謎的傳說。另有傳言說,津淵美智子并沒有消失,她與蔣緯國保持著書信來往,一九四九年蔣緯國到臺灣后,曾想奉養(yǎng)生母,然因宋美齡之故,未能實現(xiàn)。一九五七年二月,蔣緯國喪妻后與邱愛倫再婚時,曾由戴安國陪同到日本東京舉行婚禮,主婚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親生母親津淵美智子。一九六七年,蔣緯國應邀訪問日本時,念及母親年事已高,便接她回臺灣,以享天年。津淵美智子已于一九七七年亡故。

書籍目錄

談緯國先生(代序 ) 劉鳳翰   第一章 父親蔣中正    一、抗日戰(zhàn)爭    二、國共作戰(zhàn)     三、臺灣之建軍備戰(zhàn)     四、父子情深     五、幾點答疑    第二章 家世與童年     一、身世之謎     二、童年瑣憶    第三章 求學歷程     一、小學、中學與大學     二、留學德國     三、赴美受訓     四、學成歸國    第四章 交友、婚姻、家庭     一、求學時代     二、先室靜宜     三、吾妻愛倫     四、我兒孝剛    第五章 投身軍旅     一、陸軍第一師     二、赴印度受訓     三、青年軍第二○六師    第六章 戰(zhàn)地政務     一、構(gòu)想與實務     二、情報戰(zhàn)     三、情報人員善后     四、保密防諜     五、戰(zhàn)地政務委員會     第七章 簡述裝甲兵      一、裝甲兵之建立      二、進入裝甲兵      三、國共戰(zhàn)爭      四、徐州會戰(zhàn)      五、撤退經(jīng)過      六、裝甲兵在臺灣      七、裝甲兵與后勤      八、裝甲兵教育      九、裝甲兵機動化      十、湖口事件     第八章 任職“國防部”      一、高參室      二、第三廳副廳長、代廳長      三、第五廳廳長     第九章 軍事教育與訓練      一、籌劃戰(zhàn)爭學院      二、戰(zhàn)略教育      三、山地戰(zhàn)術(shù)訓練      四、戰(zhàn)略學會     第十章 外國顧問與軍官訓練      一、實踐案      二、培德計劃      三、心得與感想     第十一章 軍事制度      一、軍制學      二、學習德制與美制      三、人事編列      四、編寫典令及統(tǒng)一軍語      五、士官團與軍官團      六、動員體制      七、戰(zhàn)爭論      八、戰(zhàn)備支援      九、預備役      十、攻守一體制     第十二章 聯(lián)合勤務總司令部      一、接任聯(lián)勤總司令      二、行政改革      三、技術(shù)改良      四、武器制造      五、產(chǎn)銷問題      六、戰(zhàn)力支援      七、行政阻難      八、研究發(fā)展與進修訓練     第十三章 國防部聯(lián)合作戰(zhàn)訓練部     第十四章 “國家安全會議”      一、緣起      二、組織與功能      三、作業(yè)方式      四、設置情形      五、變質(zhì)與現(xiàn)況     第十五章 退出政壇      一、對李登輝的看法      二、候選緣由      三、李煥的如意算盤      四、王升陣前倒戈      五、退出總統(tǒng)選舉     第十六章 兩次手術(shù)      一、肝胰手術(shù)      二、主動脈剝離癥     第十七章 老夫人      一、老夫人在美情形      二、老夫人返臺     第十八章 生活瑣憶      一、游泳的經(jīng)驗      二、扶乩之奇      三、同名之累      四、翻譯      五、升級      六、槍支風波      七、軍人素質(zhì)      八、化敵為友      九、吃閉門羹      十、公路遇襲      十一、解決義演糾紛      十二、不打不相識     第十九章 俄、美之旅      一、訪俄緣起      二、旅俄見聞      三、與戈巴契夫會面      四、臺灣俄羅斯的合作      五、關(guān)于溥儀的小故事      六、訪俄心得      七、應邀赴美      八、發(fā)表演說     第二十章 水的哲學      一、“國家統(tǒng)一綱領(lǐng) ”      二、參謀業(yè)務      三、飛機生產(chǎn)      四、行政缺失      五、研究精神      六、革命實踐研究院      七、陸軍訓練作戰(zhàn)發(fā)展司令部      八、李宗仁當選副總統(tǒng)始末      九、水的哲學      十、空戰(zhàn)戰(zhàn)術(shù)      十一、土洋之爭      十二、東北問題     余絮      一、郝柏村———從入閣到總辭      二、積極命運論———“知命善運”的運用      三、“新黨”問題      四、兩岸關(guān)系      五、新同盟會      六、蔣家沒落了嗎      七、發(fā)揚總理建國理論      八、泛東方論      九、《陳潔如回憶錄》質(zhì)疑     附錄 蔣緯國上將兵籍表     編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后記《蔣緯國口述自傳》的出版,經(jīng)過整整一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劉鳳翰先生被診斷為癌癥晚期。他極希望看到書稿的出版,不但多次表達了這種心情,還多次對編校工作提供支持和意見。他希望這部書稿在大陸的出版,是他臨終前對蔣緯國先生的最后一個交待。蔣緯國在口述自傳中說:“與其說這本訪談錄是寫我的一生,不如說是寫父親的一生,只是這件事與我有關(guān),所以由我口述寫出。雖然是我的自傳,但也變成了父親的別傳”。這部書稿的主要內(nèi)容,的確大都是圍繞“父親蔣中正”展開的。所以本書的第一章,即是概述蔣介石一生的功過。蔣緯國強調(diào):1、蔣介石“是積極抗日的”。為了準備抗戰(zhàn),蔣介石在戰(zhàn)前已經(jīng)開始進行60個師的整軍計劃,以及云貴川的大后方建設;2、蔣介石采取以德報怨、化敵為友的方式,對消除軍閥勢力,完成國家統(tǒng)一是有功績的;3、蔣介石的一貫反共,是三民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分歧使然。他認為,是蘇聯(lián)對中共的支持和美國對蘇聯(lián)的妥協(xié),造成了國民黨最后的失敗。不過這部口述自傳,畢竟是蔣緯國自己的自傳。自傳的主要內(nèi)容,是蔣緯國個人的生活和歷史。有關(guān)蔣緯國的身世,一向多有傳聞。蔣緯國在自傳里承認,自己并非蔣介石親生。他出生在日本,生父是國民黨元老戴季陶,生母是日本人重松金子。但他是一出生就進了蔣家,蔣介石對他更視如己出。而且在整個幼年時代,蔣緯國與蔣介石的關(guān)系,甚至比蔣經(jīng)國更為親近。蔣緯國活潑聰慧的性格,深得蔣介石的憐愛和歡心。蔣介石對兩個兒子“經(jīng)天緯地”、一文一武的設計也是成功的:蔣經(jīng)國在蘇聯(lián)學文,造就了堅忍的政治性格和刻苦奉行的作風;蔣緯國赴德國學軍,培養(yǎng)出嚴謹?shù)能娙孙L范。蔣緯國與蔣經(jīng)國兄弟之間的關(guān)系,也最為人關(guān)注。劉鳳翰在本書序中提到:“緯國感到最困擾的是:一些小人自愿(非經(jīng)國先生授意)調(diào)查他的小事,提供給經(jīng)國先生,再由經(jīng)國先生轉(zhuǎn)告他們的父親”。他的這種困擾,在這本自傳中經(jīng)常可以得到證實和體會。他與蔣經(jīng)國之間的間隙,也決定了他后來的政治命運。他與蔣介石父子關(guān)系的疏遠,始于“湖口事件”。事件發(fā)生后,雖然俞大維、劉安祺都向蔣介石說明“此事不關(guān)緯國的事”,蔣緯國也曾親自寫過一份“政戰(zhàn)改制報告”,呈陸軍總司令部說明真相。但是,由于政工系統(tǒng)的變本加厲,特別是蔣經(jīng)國的影響,使蔣介石對蔣緯國的態(tài)度,在長時間內(nèi)大為改變,認為他“識人不明”,且與東北籍軍官走得太近,不堪大用。蔣緯國說,他一生有兩個生活原則,一是“調(diào)皮不搗蛋”,一是“從軍不從政”。即使在晚年作為國民黨“第二代元老”,嘗試著進入政界時,他也采取的是“候選而不競選”的態(tài)度。蔣緯國自我解嘲地說,他的政治能力實在是“有限公司”,因為“政治手段我們是不屑用的,政治人物那種說了會錯、錯了會賴、賴了就火、火了就整人的做法,不是我從小走的教育路線”。但是他晚年從政,卻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他比蔣經(jīng)國更早認識到李登輝的臺獨立場和政治野心。為了阻止李登輝當選連任,使國民黨免于被葬送的命運,他在與林洋港、李煥、郝柏村合作,“候選而不競選”期間,寧愿處在被利用的地位上而毫無怨言,始終積極配合,公開表示“決不退選”。而在被迫退選的情勢下,仍堅持要求李登輝放棄臺獨立場??梢妱ⅧP翰序中所說的緯國“想做事,又不敢光明正大地去做,此種個性,誤其終生”,說法并不公正。聯(lián)系到近一年來,民進黨借“轉(zhuǎn)型正義”的名義,大搞“去蔣化”、“去中國化”,蔣緯國當年的憂慮,更讓人感慨良多!大陸改革開放以后,蔣緯國一貫的反共立場有所改變。他晚年明確表示:“我很誠懇地贊成鄧老(鄧小平)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彼J為,這句話是有雙重意義:對大陸而言,是鼓勵他們走總理(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對臺灣而言,就是要打擊那些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的人,同時也讓臺獨運動死心。他又提出一個近似幼稚的主張,即由“新黨”和現(xiàn)在存留在大陸的第五代“舊黨”整合成第七代國民黨,使命不是誰統(tǒng)誰,“而是共同建設新的理想的中國”。這些言論當時在臺灣引起軒然大波,一些臺獨分子甚至不準他從美國回到臺灣,“就是回來了也要驅(qū)逐出境”。從原稿問答部分可以推斷,本書的最后一次訪談是在1994年12月28日,蔣緯國時年78歲。劉鳳翰先生在序中說,當時蔣緯國已經(jīng)重病纏身:“體內(nèi)許多器官多已老化或破壞,完全以藥物或洗腎維持,此后對外接觸談話較多,真真假假,無足憑信?!本褪窃谶@次訪談中,蔣緯國黯然地說,蔣家確實是沒落了,因為“所托非人”(指李登輝上臺)。至少這時的他還是清醒的。因為是口述記錄的原因,文稿的內(nèi)容、觀點和材料,經(jīng)常有所重復。某些章節(jié)內(nèi)還留有一些問答文字,屬于未經(jīng)蔣緯國審訂的后來補訪的內(nèi)容。對于這些枝節(jié),我們一仍原貌,未做整理。為了對自傳中的一些內(nèi)容做必要的核證,我在編校過程中,查閱了汪士淳的《千山獨行:蔣緯國的人生之旅》、黃嘉瑜等人的《蔣緯國側(cè)寫:獨立卓行的軍事將領(lǐng)》、林朝和的《蔣緯國評傳》以及辛灝年的《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四十三年》等。最后,感謝鳳凰衛(wèi)視的張林主任,與我們一同工作,終于編好了全部文稿。而讓我們遺憾的是,就在本書將要付梓之際,劉鳳翰先生于11月6日不幸辭世了:他念茲在茲的這份心愿,最終竟未能親見。郭銀星綴記于2007年11月20日

后記

《蔣緯國口述自傳》的出版,經(jīng)過整整一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劉鳳翰先生被診斷為癌癥晚期。他極希望看到書稿的出版,不但多次表達了這種心情,還多次對編校工作提供支持和意見。他希望這部書稿在大陸的出版,是他臨終前對蔣緯國先生的最后一個交待。蔣緯國在口述自傳中說:“與其說這本訪談錄是寫我的一生,不如說是寫父親的一生,只是這件事與我有關(guān),所以由我口述寫出。雖然是我的自傳,但也變成了父親的別傳”。這部書稿的主要內(nèi)容,的確大都是圍繞“父親蔣中正”展開的。所以本書的第一章,即是概述蔣介石一生的功過。蔣緯國強調(diào):1、蔣介石“是積極抗日的”。為了準備抗戰(zhàn),蔣介石在戰(zhàn)前已經(jīng)開始進行60個師的整軍計劃,以及云貴川的大后方建設;2、蔣介石采取以德報怨、化敵為友的方式,對消除軍閥勢力,完成國家統(tǒng)一是有功績的;3、蔣介石的一貫****,是三民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分歧使然。他認為,是蘇聯(lián)對中共的支持和美國對蘇聯(lián)的妥協(xié),造成了國民黨最后的失敗。不過這部口述自傳,畢竟是蔣緯國自己的自傳。自傳的主要內(nèi)容,是蔣緯國個人的生活和歷史。有關(guān)蔣緯國的身世,一向多有傳聞。蔣緯國在自傳里承認,自己并非蔣介石親生。他出生在日本,生父是國民黨元老戴季陶,生母是日本人重松金子。但他是一出生就進了蔣家,蔣介石對他更視如己出。而且在整個幼年時代,蔣緯國與蔣介石的關(guān)系,甚至比蔣經(jīng)國更為親近。蔣緯國活潑聰慧的性格,深得蔣介石的憐愛和歡心。蔣介石對兩個兒子“經(jīng)天緯地”、一文一武的設計也是成功的:蔣經(jīng)國在蘇聯(lián)學文,造就了堅忍的政治性格和刻苦奉行的作風;蔣緯國赴德國學軍,培養(yǎng)出嚴謹?shù)能娙孙L范。蔣緯國與蔣經(jīng)國兄弟之間的關(guān)系,也最為人關(guān)注。劉鳳翰在本書序中提到:“緯國感到最困擾的是:一些小人自愿(非經(jīng)國先生授意)調(diào)查他的小事,提供給經(jīng)國先生,再由經(jīng)國先生轉(zhuǎn)告他們的父親”。他的這種困擾,在這本自傳中經(jīng)??梢缘玫阶C實和體會。他與蔣經(jīng)國之間的間隙,也決定了他后來的政治命運。他與蔣介石父子關(guān)系的疏遠,始于“湖口事件”。事件發(fā)生后,雖然俞大維、劉安祺都向蔣介石說明“此事不關(guān)緯國的事”,蔣緯國也曾親自寫過一份“政戰(zhàn)改制報告”,呈陸軍總司令部說明真相。但是,由于政工系統(tǒng)的變本加厲,特別是蔣經(jīng)國的影響,使蔣介石對蔣緯國的態(tài)度,在長時間內(nèi)大為改變,認為他“識人不明”,且與東北籍軍官走得太近,不堪大用。蔣緯國說,他一生有兩個生活原則,一是“調(diào)皮不搗蛋”,一是“從軍不從政”。即使在晚年作為國民黨“第二代元老”,嘗試著進入政界時,他也采取的是“候選而不競選”的態(tài)度。蔣緯國自我解嘲地說,他的政治能力實在是“有限公司”,因為“政治手段我們是不屑用的,政治人物那種說了會錯、錯了會賴、賴了就火、火了就整人的做法,不是我從小走的教育路線”。但是他晚年從政,卻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他比蔣經(jīng)國更早認識到李登輝的臺獨立場和政治野心。為了阻止李登輝當選連任,使國民黨免于被葬送的命運,他在與林洋港、李煥、郝柏村合作,“候選而不競選”期間,寧愿處在被利用的地位上而毫無怨言,始終積極配合,公開表示“決不退選”。而在被迫退選的情勢下,仍堅持要求李登輝放棄臺獨立場??梢妱ⅧP翰序中所說的緯國“想做事,又不敢光明正大地去做,此種個性,誤其終生”,說法并不公正。聯(lián)系到近一年來,民進黨借“轉(zhuǎn)型正義”的名義,大搞“去蔣化”、“去中國化”,蔣緯國當年的憂慮,更讓人感慨良多!大陸改革開放以后,蔣緯國一貫的反共立場有所改變。他晚年明確表示:“我很誠懇地贊成鄧老(鄧小平)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彼J為,這句話是有雙重意義:對大陸而言,是鼓勵他們走總理(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對臺灣而言,就是要打擊那些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的人,同時也讓臺獨運動死心。他又提出一個近似幼稚的主張,即由“新黨”和現(xiàn)在存留在大陸的第五代“舊黨”整合成第七代國民黨,使命不是誰統(tǒng)誰,“而是共同建設新的理想的中國”。這些言論當時在臺灣引起軒然大波,一些臺獨分子甚至不準他從美國回到臺灣,“就是回來了也要驅(qū)逐出境”。從原稿問答部分可以推斷,本書的最后一次訪談是在1994年12月28日,蔣緯國時年78歲。劉鳳翰先生在序中說,當時蔣緯國已經(jīng)重病纏身:“體內(nèi)許多器官多已老化或破壞,完全以藥物或洗腎維持,此后對外接觸談話較多,真真假假,無足憑信?!本褪窃谶@次訪談中,蔣緯國黯然地說,蔣家確實是沒落了,因為“所托非人”(指李登輝上臺)。至少這時的他還是清醒的。因為是口述記錄的原因,文稿的內(nèi)容、觀點和材料,經(jīng)常有所重復。某些章節(jié)內(nèi)還留有一些問答文字,屬于未經(jīng)蔣緯國審訂的后來補訪的內(nèi)容。對于這些枝節(jié),我們一仍原貌,未做整理。為了對自傳中的一些內(nèi)容做必要的核證,我在編校過程中,查閱了汪士淳的《千山獨行:蔣緯國的人生之旅》、黃嘉瑜等人的《蔣緯國側(cè)寫:獨立卓行的軍事將領(lǐng)》、林朝和的《蔣緯國評傳》以及辛灝年的《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四十三年》等。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蔣緯國口述自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3條)

 
 

  •   蔣緯國先生的口述實錄,確實可稱得上《實錄》一詞,經(jīng)過修飾的實錄曾經(jīng)讓我很憤怒,編者把“匪諜”等詞語擅自改為“共諜”,明顯是在強奸民意,我們也看到那是出自無奈,以為編者在后面又加了一句,希望讀者能自行辨別。
    實錄中最可信的也許是關(guān)于軍事方面的思考,也是值得我們借鑒的,至于蔣緯國先生一生不得志也是躍然紙上,所以對于蔣經(jīng)國的評價我們有待參考。
    最重要的部分是關(guān)于蔣介石先生的評價與記錄,我感覺有馬后炮與開開脫的嫌疑,固然,蔣先生作為清朝以后民國時期乃至偉大的抗戰(zhàn)時期的領(lǐng)袖,很多真相和時期有待我們發(fā)掘,整理和總結(jié),從兒子的角度來說,很大一部分只具有參考成分,比如蔣緯國先生談到國共戰(zhàn)爭的時候,失敗歸咎于將士不用命,不聽話,這當然是事實,但是不是全部。有關(guān)日美俄西方不希望中國強大的分析還是有道理的,總的來說,對于蔣介石先生領(lǐng)導全民抗日的功績評價是對的,對于毛的一系列詆毀蔣介石先生的宣傳給以有力的回擊。實際**時蔣先生也確實在忍辱負重一個人在抗戰(zhàn),要發(fā)展經(jīng)濟,要對方各路軍閥,要建立基層社會機構(gòu),還要應付后方的搗亂分子,何曾有一點時間來全面梳理民生?
    蔣先生在外憂內(nèi)患之際,獨自撐起中國的脊梁。
    其實我認為,“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說法有待商榷,外指的是日本,內(nèi)指共產(chǎn)黨,其實,毛領(lǐng)導的共產(chǎn)黨一直是聽命于共產(chǎn)國際的,也就是斯大林的,從只不過通過幾個內(nèi)鬼,使破壞力變得更大了,此事很多文獻有記載。
    蔣先生在對于毛的共產(chǎn)黨失策在于,開始養(yǎng)虎為患,用共產(chǎn)黨來博得西方的同情和援助,后來又縱虎出山來打頭陣使得中央進入大西南地區(qū),萬沒想到的是,西安事變,斷送了剿滅勁敵的良機。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作為政治家來講,他的悲劇就在于“自負英雄”,不肯食言。
  •   終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文經(jīng)武維,這是讀完全書后的最大感慨。當然,這本書的出版首先得感謝這個開明的時代,否則只有看手抄本的份了。我重點看了抗戰(zhàn)和內(nèi)戰(zhàn)期間的記述,可以說,蔣緯國的話語給大陸的人們展現(xiàn)了另一個形象的蔣介石,盡管不能盡信,而要考證以其他的史料,但至少會給人以這樣那樣的信息。如果有買此書者,建議大家關(guān)注三方面內(nèi)容:蔣介石在抗戰(zhàn)前的戰(zhàn)略、國民黨軍裝甲部隊的組建和戰(zhàn)斗力、國共雙方的諜報戰(zhàn)。
  •   蔣緯國將軍的歷史也許少被人注意。通讀之后,感覺作為將門之后,其一生的造詣和歷程是比較理想的,其軍事思想應該對老蔣是一種精神慰籍。
  •   運送速度較快,但蔣緯國口述自傳有點錯別字。
  •   總體感覺,看完之后知道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包括蔣的母親是日本人,名字叫金子……呵呵……很值得??!然后么,推薦!
  •   買了給父親看的,非常詳實、客觀,第一手的史料,有漂亮的配圖,喜歡歷史的朋友一定很喜歡!
  •   書很精彩,讓人知道當時形勢,開啟新知。當當快遞很給力,多謝了!
  •   口述史在臺灣很流行,現(xiàn)在漸漸的傳入了大陸。這套書在選題上很有新意,不錯。
  •   從另外的角度和另外的視野看問題,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也應該有多種角度。這本書能讓我們了解一些原來不曾知道的事情,很有意思。值得一讀。
  •   從中可對幾十年來諸多大事獲得另一角度的解讀,對錯在其次,非常啟發(fā)人。
  •   一般口述的都不賴,可能有點稍微的夸大
  •   幫同事買的,很不錯,能學到不少東西。
  •   幫老爸買的 還不錯的書 還不錯的書
  •   是我喜歡的一本書!
  •   看了前面的評論,還是不錯的
  •   讀起來很親近
  •   書不錯,紙張質(zhì)量還行,就是封皮有些舊。
  •   不過,能看到這樣的書,已經(jīng)覺得可以滿足了
  •   公正、客觀、發(fā)人深省
  •   看了電子版,這個用來收藏。
  •   雖然有些嘮叨,但還是值得一看
  •   蔣緯國先生給人的印象就是忠厚,年輕時時忠厚的小伙子,老年時是忠厚的長者。也許是留學德國又是蔣家公子的關(guān)系,他看到和想到的東西還是很全面和深刻的,但他和他留學蘇俄的哥哥不同,看蔣經(jīng)國先生的傳記,那個革命勁頭,干起來不要命,天王老子也不認,而緯國先生往往只是止于獨善其身而已,頂多發(fā)表幾句意見,就沒有下文了。這也可以看出德式教育的“服從”觀念對他的影響之深,當然他作為二公子的地位也讓他遇事必須低調(diào),不能有和哥哥爭風頭之嫌。他的傳記也講到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國民黨軍內(nèi)的推諉拖拉作風,演習如同演戲,軍人的橫行不法,招致一般百姓的反感,等等,有很多小事情但是讀起來還是很有味道。所以說他是一個忠厚幽默的長者而不像一個政治人物。和他強勢又有政治手腕的哥哥相映成趣。但是緯國先生也并不是毫無政治理念的人,他對于國家統(tǒng)一,國共合作還是有很多想法的,而且從傳記中看來對于兩岸事務他也曾經(jīng)從中搭過線。他的希望能讓國民黨在大陸發(fā)展的理念就很有前瞻性,一旦國民黨成為一個橫跨兩岸的政黨,那么對于維系兩岸的關(guān)系將是一個很大的力量,當然這個想法目前來看還是比較的超前,兩岸的政治現(xiàn)實不允許這么做,但未必不是一個好的設想。
  •   緯國先生的回憶多有價值。
  •   因為是口述,所以這本書就像聽老先生聊天而已。作為當年民國第一家庭的成員,老先生的經(jīng)歷卻很簡單,除了見到一些歷史人物而已,其余的就和現(xiàn)在普通的年輕人沒什么兩樣,考GRE,出國,留學,找工作,談戀愛,如是而已?;蛘咴谂笥衙媲罢務勛约旱囊娐劊惠呑雍喓唵螁尉瓦@么過了。不過令老先生引以為傲的始終是自己的父親蔣中正先生。這也和一個普通的孝順孩子沒什么區(qū)別。最后我明白了,老先生就是一個普通人而已。其實對他而言,那些歷史課本上的人物又何嘗不是普通人呢?
  •   塵封十年,首度出版,蔣緯國評論蔣介石一生功過 。
  •   對于了解蔣介石以及國民黨在那個時期的一些戰(zhàn)略思維很有幫助。去臺以后的事情就沒有啥意思的了。
  •   這本書的出版使我們了解了蔣介石的另一面,如抗戰(zhàn)時期的蔣介石。盡管夾雜作者本身的立場,我們不能全信,但會使我們大陸讀者知道我們以前所不曾知道的信息。
  •   蔣家人蔣家事民國史
  •   個人覺得該書還是值得一讀某些觀點也挺喜歡對于了解某些問題有啟發(fā)意義但不可忽視作者本身的情感和主觀意識對整部傳記的影響有興趣的人可以讀
  •   很喜歡看傳記,幾年前曾經(jīng)粗略翻看過臺灣原版的,這次買來收藏,有時間再慢慢看。
  •   與其說是自傳不如說是自辯,傳記的成分偏少,對自己看法觀點的闡述多,另外感覺編排有點雜亂,編年感不強,想到哪說哪。不過的確透露了些之前未曾知道的歷史、未曾看過的照片,值得一讀。
  •   口述史,口述者主觀性強。對中國抗戰(zhàn)史、內(nèi)戰(zhàn)史有作適當?shù)氖妨涎a充。
  •   早就想讀的書,買到了。發(fā)貨夠快,沒有想到。
  •   我們應該正視所有的歷史,不管立場如何
  •   朋友指定要的,挺喜歡
  •   結(jié)合一些其他資料一起看會對那段歷史更清晰。主要講述了自己的一生,也許我們在大陸的普通人所掌握的資料有限,相對于《蔣氏父子的臺灣歲月》,這本書的歷史性就差一些,所以,要結(jié)合蔣家其他人的書對比著看會更好。
  •   此人與其兄之能力、雄才、思想、才干都相差甚遠!本不想買此書,但為從其他一個側(cè)面了解蔣家王朝才購得此書,但僅僅作為偶爾閱讀,也不能成為觀點佐證。
  •   看了書,感覺有些地方被刪除了,影響了閱讀的感受。同時,這類書最重要的就是真實,經(jīng)過刪除的書違背的本意,有些失望
  •   其他章節(jié)沒甚意思
  •   這本書是男人寫的,畢竟沒有女人寫的傳記細膩。。。平鋪直敘,只能說還行。
  •   文字一般有拖沓冗長的感覺但是可以讓你換角度看問題也有些價值
  •   不怎樣.
  •   可能是教育上的問題吧,聽不進去,他講的,當他是傳奇吧
  •   我這次不算是評論,僅僅算是一點意見,不知道別的朋友有沒有這種感覺,我的感覺,當當?shù)臅遣皇嵌荚谕晾锫裰?到發(fā)貨的時候再刨出來,好幾次了,貨到了以后我拿回家,一打開箱子,好家伙,滿屋的黃土翻飛,我還以為是沙塵暴呢,現(xiàn)在每次都在院子里面拆箱子,用濕布子把書上的土擦干凈了才敢拿回家,拜托當當網(wǎng)能不能改一改這個陋習啊,我先謝謝您啦!!!
  •   在報紙上見過連載,覺得不錯所以直接買本來看.
  •   可惜還是有灰塵在書籍的表面,希望以后能夠改進
  •   蔣緯國(1916~1999)是蔣氏家族的重要成員。他1916年出生于日本,1997年在臺灣病,以八十一年的一生,經(jīng)歷了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所有重要時期。他的身世與經(jīng)歷,他的婚姻與家庭,他與蔣介石、蔣經(jīng)國的關(guān)系,他晚年的政治抉擇,都曾經(jīng)是主導社會新聞、影響政情發(fā)展,使社會高度關(guān)注的內(nèi)容。他晚年曾說:“我這輩子里,充滿了挫折?!边@部由他口述的自傳,完整地記述了他一生的重要內(nèi)容。《蔣緯國口述自傳》系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臺灣“中央研究院”《口述歷史叢書》的計劃項目之一,由著名史學家劉鳳翰先生根據(jù)對蔣緯國的訪談記錄,經(jīng)數(shù)年時間整理和補訪而成。但是原稿經(jīng)蔣緯國親自審定后,一直束之高閣,整部書稿已塵封10年,始終未獲正式出版。本書提供和保留了大量歷史資料,對于了解中國近現(xiàn)代史,特別是國共關(guān)系史和兩岸關(guān)系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   但凡自傳,大多有失偏頗,此書亦然,不過多一種觀點,相互印證才能更接近事實~
  •   很棒 非常棒
  •   此書再版時萬不可再用這張照片了,雖說是歷史,但蔣緯國穿的畢竟是納粹軍服。
  •   感覺通篇盡是蔣緯國自吹自擂、爭功諉過、顧影自憐,好一個懷才不育的悲劇英雄啊。湖口兵變一口咬定是趙志華精神分裂,視角真是獨特!
  •   喜歡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書中的內(nèi)容不能盡信,但是還是值得一看。至少在有些問題上,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觀察視角。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