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與國家

出版時間:2005-5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作者:黃清連 編  頁數:47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該論叢是五十年來臺灣學者在中國史領域的經典著述的匯編,共分十三個專題,十四冊,分別是: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制度與國家;政治與權力;思想與學術;社會變遷;經濟脈動;城市與鄉(xiāng)村;家族與社會;婦女與社會;生活與文化;禮俗與宗教;生命與醫(yī)療;美術與考古?! ∨_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黃寬重、邢義田教授、北京大學中古史中心鄧小南教授擔任總主編。每一專題均由在該領域有深厚造詣的臺灣學者擔任主編。每冊書前附有總編所作的序和分冊主編導言。各冊導言的宗旨,在于綜論臺灣中國史研究在不同階段的內外背景和發(fā)展大勢,并介紹當冊作者和論文的特色。有些偏重于介紹收錄的論文和作者或收錄的緣由,有些偏于介紹世界性史學研究的大趨勢,有些又以分冊主編對某一領域的看法為主軸,各俱特色。每篇文章之后,都附有簡短的作者小傳和本文的原刊數據,便于有興趣的讀者進行進一步的查考?! 矔鴧R集眾多國際之名學者的名作。老一輩學者,如嚴耕望、勞榦、傅樂成、戴炎輝等,當代史學名家,如余英時、許倬云、祿耀東、毛漢光等,還有深厚的西學背景的中青年知名學者,如陳弱水、顏娟英、李貞德等。云集了臺灣半個世紀幾代學者的代表著述,可謂名家薈萃,佳作琳瑯。  本叢書的文章的總的選錄原則是以近期出版者為主,以展現(xiàn)較新的趨勢和成果。但各冊也有不同。有的分冊收錄的幾乎都是近十余年的論文,如《生活與文化》分冊;有的則收入較多幾十年前的舊作,如《制度與國家》,這恰恰反映了臺灣中國史研究方向和中心的轉移。  由于各種條件所限,海峽兩岸學者的交流,資料信息的利用和相通,相關論文的查閱,都存在這一定的不便。國內學者和相關研究人員一直要求及時看到臺灣學者的相關研究,這是促使本叢書出版的主要因素。臺灣和內地在中國史研究領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臺灣學者一方面受西方漢學界影響很大,一方面又非常熟悉中國文化,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和活力。在研究論題上,除了傳統(tǒng)題目,臺灣史學界樹立了自己獨特的議題,如醫(yī)療史、身體史,為國際史學界所注目?! ?ldquo;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的出版,應會給國內史學界帶來新的資料、新的信息和新的關注點,對于兩岸學術的交流和互動,將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吨贫扰c國家》選錄了十篇具有代表性的論文,總目的順序是依時代先后排列,但從內容來說,主要集中在政治、法律和軍事制度三個層面。這些論文的出版時間,除了勞干的文章是在1945年發(fā)表而略早于本論業(yè)所訂“五十年來”的界限之外,其余都是半世紀內的作品。勞干為秦漢史史家,尤精于漢簡的校讀考釋,他著作等身,這半世紀來的作品多到無法在此一一列舉,但我們仍然加以選錄,是著眼于《論漢代的內朝與外朝》一文,對于半世紀來臺灣史學界的中國制度史研究,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這是本書的選錄標準之一。  以政治制度的研究來說,本書共計選錄五篇論文,佔篇幅之半,主要考慮是這個領域不論從中國史學傳統(tǒng),或從二十世紀史學研究的重心來看,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五篇論文的篇幅都很長,它們也都著重史料的蒐集和分析,一方面反映臺灣史學過去半個世紀內重視史料的一個現(xiàn)象,另一方面也因為這些論文或多或少都參酌西方社會科學的理論,可以提供歷史研究者參考和討論。

作者簡介

黃清連,臺北縣人,1947年生,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博士,現(xiàn)任玄奘大學歷史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及遼金元制度與社會史,著有專書《元代戶計制度研究》、《酒與中國文化》等,論文《唐代的雇傭勞動》、《唐代散官試論》、《唐末五代的黥卒》第三十余篇。

書籍目錄

出版說明總序導言秦漢朝廷之論議制度論漢代的內朝與外朝秦漢的律令學——兼論曹魏律博士的出現(xiàn)論唐代尚書省之職權與地位唐代的文官考課制度論唐律上身份與罪刑之關系說遼朝契丹人的世選制度福建左翼軍——南宋地方軍演變的個案研究元代的宿徫制度明代江西徫所軍役的演變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該論叢是五十年來臺灣學者在中國史領域的經典著述的匯編,共分十三個專題,十四冊,分別是: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制度與國家;政治與權力;思想與學術;社會變遷;經濟脈動;城市與鄉(xiāng)村;家族與社會;婦女與社會;生活與文化;禮俗與宗教;生命與醫(yī)療;美術與考古?! ∨_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黃寬重、邢義田教授、北京大學中古史中心鄧小南教授擔任總主編。每一專題均由在該領域有深厚造詣的臺灣學者擔任主編。每冊書前附有總編所作的序和分冊主編導言。各冊導言的宗旨,在于綜論臺灣中國史研究在不同階段的內外背景和發(fā)展大勢,并介紹當冊作者和論文的特色。有些偏重于介紹收錄的論文和作者或收錄的緣由,有些偏于介紹世界性史學研究的大趨勢,有些又以分冊主編對某一領域的看法為主軸,各俱特色。每篇文章之后,都附有簡短的作者小傳和本文的原刊數據,便于有興趣的讀者進行進一步的查考?! 矔鴧R集眾多國際之名學者的名作。老一輩學者,如嚴耕望、勞榦、傅樂成、戴炎輝等,當代史學名家,如余英時、許倬云、祿耀東、毛漢光等,還有深厚的西學背景的中青年知名學者,如陳弱水、顏娟英、李貞德等。云集了臺灣半個世紀幾代學者的代表著述,可謂名家薈萃,佳作琳瑯。  本叢書的文章的總的選錄原則是以近期出版者為主,以展現(xiàn)較新的趨勢和成果。但各冊也有不同。有的分冊收錄的幾乎都是近十余年的論文,如《生活與文化》分冊;有的則收入較多幾十年前的舊作,如《制度與國家》,這恰恰反映了臺灣中國史研究方向和中心的轉移?! ∮捎诟鞣N條件所限,海峽兩岸學者的交流,資料信息的利用和相通,相關論文的查閱,都存在這一定的不便。國內學者和相關研究人員一直要求及時看到臺灣學者的相關研究,這是促使本叢書出版的主要因素。臺灣和內地在中國史研究領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臺灣學者一方面受西方漢學界影響很大,一方面又非常熟悉中國文化,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和活力。在研究論題上,除了傳統(tǒng)題目,臺灣史學界樹立了自己獨特的議題,如醫(yī)療史、身體史,為國際史學界所注目?!  芭_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的出版,應會給國內史學界帶來新的資料、新的信息和新的關注點,對于兩岸學術的交流和互動,將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編輯推薦

本書選錄了十篇具有代表性的論文,總目的順序是依時代先后排列,但從內容來說,主要集中在政治、法律和軍事制度三個層面。這些論文的出版時間,除了勞干的文章是在1945年發(fā)表而略早于本論業(yè)所訂“五十年來”的界限之外,其余都是半世紀內的作品。勞干為秦漢史史家,尤精于漢簡的校讀考釋,他著作等身,這半世紀來的作品多到無法在此一一列舉,但我們仍然加以選錄,是著眼于《論漢代的內朝與外朝》一文,對于半世紀來臺灣史學界的中國制度史研究,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這是本書的選錄標準之一。以政治制度的研究來說,本書共計選錄五篇論文,佔篇幅之半,主要考慮是這個領域不論從中國史學傳統(tǒng),或從二十世紀史學研究的重心來看,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五篇論文的篇幅都很長,它們也都著重史料的蒐集和分析,一方面反映臺灣史學過去半個世紀內重視史料的一個現(xiàn)象,另一方面也因為這些論文或多或少都參酌西方社會科學的理論,可以提供歷史研究者參考和討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制度與國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臺灣學者的著作,很難找到的,這次選編值得珍藏!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