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作者:謝紅勇 編 頁數(shù):145 字數(shù):220000
內(nèi)容概要
本教材是作者在多年教學經(jīng)驗基礎上,吸取其他教材之所長,針對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所開設的茶藝服務課程而編寫的教材。
全書分為九章,主要介紹了有關茶的基礎知識、中國茶文化發(fā)展的基礎知識、茶葉沖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各類茶的沖泡技藝以及茶藝服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等內(nèi)容。
本教材適用于高等院校酒店、餐飲等相關專業(yè)學生,及行業(yè)內(nèi)從業(yè)人士。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茶及茶文化基礎
第一節(jié) 茶葉基礎知識
第二節(jié) 茶文化簡史
第三節(jié) 飲茶與健康
第二章 茶葉沖泡基礎知識
第一節(jié) 擇水與候湯
第二節(jié) 茶具的選擇
第三節(jié) 茶席的設計
第三章 綠茶的沖泡技藝
第一節(jié) 綠茶的特點、名品及識別
第二節(jié) 綠茶的沖泡
第四章 紅茶的沖泡技藝
第一節(jié) 紅茶的特點、名品及識別
第二節(jié) 紅茶的沖泡
第五章 烏龍茶的沖泡技藝
第一節(jié) 烏龍茶的特點、名品及識別
第二節(jié) 烏龍茶的沖泡
第六章 黑茶的沖泡技藝
第一節(jié) 黑茶的特點、名品及識別
第二節(jié) 黑茶的沖泡
第七章 白茶、黃茶的沖泡技藝
第一節(jié) 白茶、黃茶的特點、名品及識別
第二節(jié) 白茶、黃茶的沖泡
第八章 再加工茶的沖泡技藝
第一節(jié) 花茶的沖泡技藝
第二節(jié) 其他再加工茶
第三節(jié) 民族茶藝
第九章 茶藝服務基礎
第一節(jié) 行茶禮儀
第二節(jié) 接待服務
第三節(jié) 不同賓客服務的差異性
第四節(jié) 茶的銷售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陶器,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發(fā)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逐漸演變成比較堅實的硬陶和彩釉陶。陶器茶具中的佼佼者,首推宜興紫砂茶具。 地處太湖西岸的江蘇宜興市丁蜀鎮(zhèn),特有一種澄泥陶,顏色絳紫,制成的成品稱為“紫砂器”,簡稱“紫砂”(圖2—2)。紫砂茶具始于宋,盛于明清,因其造型美觀大方,質(zhì)地淳樸古雅,泡茶時不燙手,且能蓄香,所以極受歡迎。紫砂壺在清代被列為貢品,并遠銷日本、東南亞乃至歐美各國。尤其是清代,一些文人參與紫砂茶具的設計,介入紫砂茶具的制作,其文化品味大為提高,一時間,紫砂茶具成為一種雅玩,作為藝術品被收藏,身價百倍。 2.瓷器茶具 瓷器的發(fā)明和使用遲于陶器。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大約始自東漢晚期。陶器的誕生大大促進了人類的文明進程,而瓷器的發(fā)明又有力地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如果說陶器茶具是宜興紫砂一花獨放,那么,瓷器茶具則是白瓷、青瓷和黑瓷三足鼎立。 (1)白瓷茶具。白瓷茶具大約始于公元六世紀的北朝晚期,至唐代已發(fā)展成熟。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稱。白居易曾盛贊四川大邑生產(chǎn)的白瓷茶碗“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北彼我院?,江西景德鎮(zhèn)因生產(chǎn)的瓷器質(zhì)地光潤、白里泛青,雅致悅目而異軍突起,技壓群雄,逐步發(fā)展成為中國瓷都。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