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符號學

出版時間:2007-4  出版社:上海交大  作者:余志鴻  頁數(shù):157  字數(shù):196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吸收國內(nèi)外研究成果,結(jié)合語言學原理將符號理論和方法運用于傳播學,頗多獨立見解和創(chuàng)新觀點。書中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和生動具體的事實進行分析,分別論述了符號學的創(chuàng)建和貢獻、符號中的學問、符號原理和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及其傳播功能等,指出沒有傳播符號也就沒有傳播的互動和傳播價值的體現(xiàn)。    本書可作為大學生及研究生的教材及教學參考書。

書籍目錄

緒論  符號學的創(chuàng)建及其影響    0.1  “現(xiàn)代語言學之父”索緒爾    0.2  美國符號學創(chuàng)始人皮爾士    0.3  結(jié)構(gòu)主義與巴爾特《符號學原理》    0.4  符號學創(chuàng)建的三大影響第1章  符號與符號中的學問    1.1  傳播符號的重新認識    1.2  符號、征候及其他    1.3  語言的物化形式和意義    1.4  語言是符號世界的中介第2章  語言、言語與符號原理    2.1  語言符號的能指和所指    2.2  語言符號的基本特征    2.3  語言符號的變化和新生    2.4  語言、言語和非語言符號    2.5  語言與書寫符號第3章  傳播符號的能指和所指    3.1  符號的類型    3.2  能指的性質(zhì)和劃分    3.3  所指的性質(zhì)和劃分    3.4  符號的心理再現(xiàn)    3.5  符號的意指與客體事象第4章  功能符號與符號功能    4.1  “實用”性功能符號    4.2  符號的雙重性功能    4.3  符號的接合性功能    4.4  符號的替換性功能第5章  傳播符號的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    5.1  傳播符號結(jié)構(gòu)的系統(tǒng)性    5.2  符號的非連續(xù)性    5.3  傳播符號的意義和關系    5.4  傳播符號的“類”和“對應”    5.5  符號三分范疇和二元組合    5.6  符號所指的多元聯(lián)結(jié)第6章  傳播的符號與符號的傳播    6.1  傳播符號的意義分類    6.2  可推論符號與非推論符號    6.3  傳播互動中的象征意義    6.4  符號傳播的基本模式結(jié)語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傳播符號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條)

 
 

  •   這本書是難得一見的好書,好在作者不但對符號學有一定的理解,對實際的應用也非常恰當,
    在傳播中的例子和語言等基礎理論都有很具體易懂的說明,對于想通過符號學的學習來對,廣告,電影,新聞,動畫片,來分析的人,是非常不錯的范本,
    讀者可以作為論文的寫作參考,也可以作為課件參考,
    不但是一本傳播學的好書,也是一本符號學的好書,尤其都符號學的把握值得我去學習。
    很感謝作者能寫這本書。
  •   幫助了解符號學
  •   這本書值得傳播學研究生學習
  •   嫁接國外的經(jīng)典理論,開辟或研究分支學說已經(jīng)成為國內(nèi)學界的一種潮流。在中國大陸新聞實際無學的情況下,也實在難為作者了。相信讀者們不會做太多苛求。
  •   書很好,內(nèi)容精練,信息量大;速度快,取書便捷;價格實惠。
  •   質(zhì)量滿意,服務好,速度快,好評!
  •   詳實學校的教材,層層深入,逐步進入傳播符號學的研究。該書章節(jié)明確,版塊清晰,容易給人形成知識網(wǎng),有一定的廣度,但深度方面稍有欠缺,如想在此領域深入研究有所成就,本書只能作為基礎知識的奠基。
  •   作者有一定的見解,讀的時候能夠感到作者徜徉于其中的激情和享受。
    同類書籍太少,這本已算不錯了
    美中不足是排版過于密集,一片黑壓壓的
  •   很好專業(yè)性
  •   雖然該書有些左道旁門的感覺,但作者確實有些自己的見解。當然里面也有不少剪貼性的內(nèi)容,如果作者能把這些剪貼來的材料也化成自己的東西就更好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