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新民,程灶火 主編 頁數:322 字數:406000
內容概要
本教材將體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基礎與臨床的結合。共12章,緒論部分主要是對醫(yī)學心理學的對象、任務、學科史和研究方法的一般性介紹。接著論述心理學基礎知識、心理學理論和變態(tài)心理內容(第2~4章)。然后描述應激、心身疾病與心理評估(第5~8章)。最后闡述心理咨詢與治療、心理衛(wèi)生、心理護理和醫(yī)患關系等醫(yī)學心理技能,即應用部分(第9~12章)。為豐富教材內容,每一章前均以臨床真實案例引出相關主題,在章節(jié)中盡量使用圖表,以便于學習和比較。此外,還設置一些專欄,包括有關基礎知識、背景材料、經典事例、研究進展和參考資料等。從而豐富教材內容,體現教材特色,實現教學目標。
作者簡介
劉新民:應用心理學專業(yè)學科帶頭人,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應用心理學教學、研究和心理咨詢近30年,發(fā)表論文50余篇、科普文章100余篇,主編出版各種專著、教材、譯著和科普叢書80余部。應邀為學校、醫(yī)院、部隊、政府機關等作學術報告和講座數百場,為社會提供心理咨詢、治療、測驗和鑒定數萬人次,并進行大量的團體輔導、人才選拔和EAP服務。兼任衛(wèi)生部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yè)教材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應用心理學研究院研究員、中華醫(yī)學會行為醫(y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理事、安徽省醫(yī)學會行為醫(yī)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會醫(yī)學心理學分會副理事長、安徽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等,擔任《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和《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等4個雜志的編委。
書籍目錄
前言 為什么要學習醫(yī)學心理學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對象和任務
第二節(jié) 產生和發(fā)展
第三節(jié) 醫(yī)學心理學與醫(yī)學模式轉變
第四節(jié) 相關學科
第五節(jié)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心理學基礎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認識過程
第三節(jié) 情感過程
第四節(jié) 意志過程
第五節(jié) 個性
第六節(jié) 行為
第三章 主要理論
第一節(jié) 精神分析理論
第二節(jié) 行為學習理論
第三節(jié) 人本主義理論
第四節(jié) 認知心理學理論
第五節(jié) 心理生物學理論
第四章 心理衛(wèi)生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個體心理衛(wèi)生
第三節(jié) 群體心理衛(wèi)生
第四節(jié) 社區(qū)心理衛(wèi)生
第五節(jié) 特殊人群心理衛(wèi)生
第五章 變態(tài)心理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分類
第三節(jié) 理論模型
第四節(jié) 基本癥狀
第五節(jié) 常見的心理疾病
第六章 心理應激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中介機制
第三節(jié) 應激反應
第四節(jié) 測驗與評估
第五節(jié) 應對
第七章 心身疾病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發(fā)病的心理學說
第三節(jié) 發(fā)病原因
第四節(jié) 預防原則
第五節(jié) 常見的心身疾病
第八章 臨床心理評估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標準化結構式訪談
第三節(jié) 智力測驗
第四節(jié) 人格測驗
第五節(jié) 神經心理測驗
第六節(jié) 臨床評定量表
第九章 臨床心理治療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一般性心理治療
第三節(jié) 精神分析療法
第四節(jié) 行為療法
第五節(jié) 以人為中心療法
第六節(jié) 認知療法
第七節(jié) 其他心理治療方法
第十章 臨床心理咨詢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基本要求
第三節(jié) 方法與過程
第四節(jié) 危機干預
第十一章 醫(yī)患關系與醫(yī)患溝通
第一節(jié) 患者心理
第二節(jié) 醫(yī)患關系的類型
第三節(jié) 影響醫(yī)患關系的因素
第四節(jié) 醫(yī)患溝通技巧
第十二章 行為醫(yī)學與行為干預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本能行為
第三節(jié) 成癮行為
第四節(jié) 行為與健康
第五節(jié) 行為評估與行為干預
第十三章 心理護理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各類病人的心理護理
第三節(jié) 護理人員的職業(yè)心理素質
附錄 生活事件量表(LES)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美國心理學家D.B.Lindsley于1951年總結了前人在神經生理學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以網狀結構為核心的情緒激活學說。他認為,腦干上行網狀激活系統接受著來自外周和內臟的各種感覺沖動,經過下丘腦的整合之后,再彌漫投射到大腦,激活大腦皮層,調節(jié)睡眠、覺醒和情緒狀態(tài)。 情緒的邊緣系統學說是由J.W.Papez和Maclean提出的。他們認為大腦的邊緣皮層、海馬、丘腦和下丘腦等結構在情緒體驗和情緒表現中具有重要作用。Papez提出了有關情緒的環(huán)路模型,他的模型包括與情緒有關的下丘腦、乳頭體、前丘腦和扣帶回皮質。這些相互連接的結構合起來被稱為帕佩茲環(huán)路(Papez circuit)。 三、情緒與健康 情緒具有明顯的生理反應成分,直接關系到心身健康。同時所有心理活動又都是在一定的情緒基礎上進行的,因而人們將其看成是心身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正性情緒如樂觀、開朗、心情舒暢等有利于人的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的健康;負性情緒如焦慮、抑郁、悲傷等會影響人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反應,嚴重時可導致心身障礙。實際上,醫(yī)學心理學研究的許多問題,包括疾病的心理病因學、心理診斷、心理治療、康復心理和心理護理等都涉及情緒問題。情緒研究在臨床醫(yī)學中也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第四節(jié) 意志過程 一、概述 意志(will)是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來支配、調節(jié)自己的行動,去克服困難,從而實現目的的心理過程。意志是意識的能動成分,人不僅能適應外界環(huán)境,而且能積極主動地改造客觀現實。人的意志行動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1.意志行動是有自覺目的的行動能夠自覺地確立目的是意志行動的首要特征。人在從事活動之前,活動的結果已作為行動的目的而預先存在于他的意識之中,并以這個目的來指導自己的行動。因此,只有人類才能在自然界打上自己意志的印記。動物的行為不能達到自覺意識的水平,只能消極地適應環(huán)境,所以動物沒有意志。 2.意志行動總是與克服困難相聯系 目的的確立與實現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因此戰(zhàn)勝和克服困難的過程,就是意志行動的過程。困難有內外兩種:內部困難指人在行動時內心所發(fā)生的相反愿望干擾,如不同動機、不同目的之間的矛盾沖突,或由于知識經驗不足、能力有限、缺乏信心、情緒低落、身體欠佳等引起內部矛盾的干擾等;外部困難指來自客觀條件方面的阻撓,如環(huán)境艱苦、工具簡陋、譏諷打擊、誘因干擾等。在一般情況下,外部困難是通過內部困難而起作用的。 3.意志行動是以隨意運動為基礎人的行動可分為不隨意運動和隨意運動兩種。不隨意運動是指不由自主的活動,如非條件反射運動、自動化的習慣性動作等;隨意運動是受主觀意識調節(jié)的,具有一定目的方向性的運動。有了隨意運動,人就可根據目的去組織、支配和調節(jié)一系列的動作,組成復雜的行動,從而實現預定的目的。 二、意志行動的心理過程 意志行動的心理過程包括兩個部分:采取決定階段和執(zhí)行決定階段。 (一)采取決定階段 采取決定是一個過程,包括動機斗爭、目的確定和行動方式的選擇等。在意志行動初期,人的動機是多樣的,有高級的與低等的、正確的與不正確的、長遠的與近期的、原則的與非原則的等。人在動機斗爭過程中,需要權衡各種動機的輕重緩急,反復比較各種動機的利弊得失,評定其社會價值。當某種動機通過斗爭居于支配行動的主導地位時,目的也就確定下來,動機斗爭才告結束。在眾多動機斗爭中,原則性的、具有社會意義的動機斗爭,檢驗著一個人意志水平的高低。
編輯推薦
《心理學創(chuàng)新系列教材:醫(yī)學心理學》的特色是注重基礎與臨床、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并力求內容與形式的新穎。每一章均由精彩案例引出主題,以體現案例引導、問題中心。書中設置豐富多彩的專欄:基礎知識、背景材料、經典故事、研究進展、參考資料……以此豐富教材內容、提高閱讀興趣、強化學習效果。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