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作者:朱平平,何平笙,楊海洋 編著 頁數(shù):271
內容概要
本書是國家級精品課程“高聚物的結構與性能”(即“高分子物理”)配套的教學指導用書,是作者對在長期教學實踐中與本科生和研究生互動而形成共識的課程重點、疑點以及一些重要概念的深入探討,是作者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內容的濃縮。全書分6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對課程的總體認識,后幾部分是對高分子物理中的重點知識、難點內容較為詳細的分析與討論。本二括結合了作者教學研究和精品課程建設的經(jīng)驗,并融入了教研成果、科研成果以及高分子科學中的新概念、新規(guī)律和新實驗事實,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分子物理教學的特色。
本書適合作高等學校高分子學科本科生的學習參考書和考研參考書,也可供高分子物理課程的教師和該學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及從事高分子科學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同時可供希望了解高聚物結構和性能特點的其他領域科技人員閱讀。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對課程總的認識
1 高分子物理——一門難學也難教的課程
2 從高分子物理課程中學到些什么——課程的主要知識點
3 高聚物結構與性能的關系應該包含的三個層次
4 高屋建瓴掌全局——談談高聚物的特點
5 再看看高聚物結構的特點
6 課程的教學主線和多條線索串起了全課的內容
7 關于教材中幾個常用術語的用法
8 課程中應該引入的一些新概念
9 通過詞義辨析也能學透課程中的基本概念
10 從高聚物的結構與性能關系中能看到哪些生物分子的秘訣
11 對學習“高分子物理”課程的幾點建議
12 教學中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13 從諾貝爾獎得主看高分子物理專門人才的知識結構
14 教材乃教學之本——我們編寫出版的高分子物理及相關課程教材與參考書
15 多看諸子百家編寫的教學參考書
16 關注我國科學家在高分子物理領域取得的成果
第二部分 高分子鏈的構象、形態(tài)及尺寸等問題
17 高分子鏈特有的結構層次——柔性
18 從高分子鏈的柔性看高聚物的高彈形變
19 與柔性相對的是高分子鏈的剛性
……
第三部分 高分子鏈的凝聚過程及凝聚態(tài)結構
第四部分 高聚物的分子運動
第五部分 高聚物的力學性能
第六部分 高分子溶液性能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高聚物的凝聚態(tài)結構通常是對由許多高分子鏈凝聚在一起形成的各種結構的泛稱,它包括非晶態(tài)、晶態(tài)、取向態(tài)、液晶態(tài)結構等。一般的高聚物非晶態(tài)是線團相互穿透的多鏈凝聚態(tài),高分子鏈的纏結是凝聚態(tài)的重要特征之一。凝聚態(tài)結構及相關問題將在第三部分作詳細討論。8.單個高分子鏈也能形成凝聚態(tài)既然凝聚態(tài)是許多分子由于分子與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而凝聚在一起形成的,那么一個孤立的小分子不可能形成凝聚態(tài),因為一個小分子談不上什么分子間的相互作用。但是對于一個高分子鏈,由于它包含有成千上萬個結構單元,每個結構單元相當于一個小分子,所以即便是一個孤立的高分子鏈仍然存在鏈單元間的相互作用(相當于許多個小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單個高分子鏈就能形成凝聚態(tài),稱為單鏈顆粒。單個高分子以一種凝聚態(tài)存在是高聚物所特有的。單鏈凝聚態(tài)可以是玻璃態(tài)、高彈態(tài)、流動態(tài)或是結晶態(tài)。在通常實驗的時間標尺內觀測不到單鏈顆粒試樣的流動態(tài),因為通過鏈段的擴散、穿透,它將變成通常的相互穿透的多分子鏈的凝聚態(tài),其中每個高分子鏈呈高斯線團形態(tài)。單鏈高彈態(tài)或許可能保持到足以進行某些實驗,然而迄今為止,文獻上尚無這方面的報道。已報道采用原子力掃描顯微技術觀察單鏈在高彈態(tài)的拉伸行為,符合單鏈高彈態(tài)拉伸的熵彈性機理。關于單鏈玻璃態(tài)(單鏈玻璃體)和單鏈結晶態(tài)(單鏈單晶),將在第三部分討論。需要指出的是,高分子鏈凝聚態(tài)的形成是由于鏈段間的相互吸引作用,在單鏈凝聚態(tài)中,不存在分子鏈之間的纏結,只有分子鏈內的纏結,因此單鏈凝聚態(tài)中高分子鏈的形態(tài)不是高斯鏈,而是緊縮的線團,這是單鏈凝聚態(tài)與多鏈凝聚態(tài)最根本的差異,由單鏈凝聚態(tài)到多鏈凝聚態(tài)的轉變過程是高分子線團相互穿透的過程。
編輯推薦
《高分子物理重點難點釋疑》是國家精品教材配套用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