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作者:中國地球物理學會 編 頁數:794
內容概要
本書是2009年10月10日~10月14日在合肥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召開的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5屆年會上的大會邀請報告、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的報告和交流的論文集(短文)。內容包括:地球物理的進展及前沿;油氣田與煤田地球物理勘探;儲層描述與開發(fā)地球物理;固體勘查地球物理;工程、環(huán)境、城市與礦山地球物理;地球內部結構及其動力學;巖石圈結構及大陸動力學;古地磁學、磁性地層學與環(huán)境磁學;計算地球物理;空間大地測量、地殼運動與天文地球動力學;地球物理儀器與觀測技術;地震學研究中的新技術、新方法;信息技術與地球物理;地球介質各向異性;海洋地球物理;中國巨災綜合預測和環(huán)境變異;地球電磁法研究與應用;空間天氣與人類活動;地磁與高空物理;地球物理與海洋安全;地球重力學研究與應用;21世紀地熱研究與應用;深部流體與油氣藏、金屬礦床的形成及預測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信息??晒┑厍蛭锢砉ぷ髡?、科學研究人員、相關工程專業(yè)人員和高等院校師生參考。
書籍目錄
大會邀請報告 1 展望數值地震預報 2 汶川—映秀8級大地震“孕育”、發(fā)生和發(fā)展與殼、幔特異結構和深層動力過程 3 SinoProbe——中國深部探測實驗 4 New Discoveries in Geophysical Mineral Physics of the Deep Earth 5 Finite-Frequency Approach to the Interpretation and Inversion of Seismic Waveforms 6 淺源大地震超剪切破裂機理研究 7 空間天氣連鎖變化過程研究和建模 8 隧道施工地質預報的新進展 9 地下介質波速變化的主動和被動源監(jiān)測2009年度傅承義獎候選人報告 ……專題一 地球物理的進展及前沿專題二 油氣田與煤田地球物理勘探專題三 儲層描述與開發(fā)地球物理專題四 固體勘察地球物理專題五 工程、環(huán)境、城市與礦山地球物理專題六 地球內部結構及其動力學專題七 巖石圈結構及大陸動力學專題八 古地磁學、磁性地層學與環(huán)境磁學專題九 計算地球物理專題十 空間大地測量、地殼運動與天文地球動力學專題十一 地球物理儀器與觀測技術專題十二 地震學研究中的新技術、新方法專題十三 信息技術與地球物理專題十四 地球介紹各向異性專題十五 海洋地球物理專題十六 中國巨災綜合預測和環(huán)境變異專題十七 地球電磁法研究與應用專題十八 空間天氣與人類活動專題十九 地磁與高空物理專題二十 地球物理與海洋安全專題二十一 地球重力學研究與應用專題二十二 21世紀地熱研究與應用專題二十三 深部流體與油氣藏、金屬礦床的形成及預測作者文章索引附錄1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4屆年會紀要附錄2 Annual of the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 2009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西南天山與塔里木盆地結合部靜校正問題西南天山與塔里木盆地結合部位,近地表結構復雜,地震資料信噪比低,數據處理過程中的靜校正問題突出。利用長排列接收的初至波走時進行近地表速度層析成像試驗,結果揭示了該區(qū)的近地表速度結構特征。(1)天山造山帶與塔里木盆地兩種不同的地質構造單元結合的部位,傳統(tǒng)的靜校正方法無法有效地解決結合部橫向變化的速度結構以及地形起伏大引起的長、中、短波長的靜校正問題。(2)盆山結合部位靜校正問題中的“靜校不靜”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即低降速層厚度的起伏變化以及橫向速度變化引起地表非一致性的“靜校不靜”,以及大偏移距,淺、中、深不同的疊加次數及CMP平滑引起的差異導致的地表一致性的“靜校不靜”。(3)剝去速度的選取影響疊加剖面同相軸連續(xù)性,計算中剝去的速度越大,剖面中、長波長的同相軸連續(xù)性越好,但是剖面在靜校正量變化劇烈的地方存在剩余靜校問題。2.盆山結合部地震數據靜校正處理對策針對盆山結合部位高程落差大、近地表速度橫向劇烈變化等特征,確定了一套適用于該區(qū)特點的靜校正技術流程,采取逐步分解的方法進行靜校正量的計算與應用:即方法上,高程與層析結合,先計算以地表高程為浮動面的層析靜校正量,應用處理過程的速度分析及動校正,最后對動校正后的道集應用高程法計算的靜校正量校正到最終基準面,測試適當的偏移距疊加,避免大偏移距的“靜校不靜”。在求解層析靜校正量時,對盆地、山地及結合部分段根據各自的高速層進行層析靜校正量計算的基礎上,利用多線閉合的方法,把分段計算的靜校正量與全線層析計算的靜校正量全部投影到測線上,進行全線的閉合處理,得到閉合處理后全線的炮檢點靜校正量。實際效果表明,該區(qū)中、長波長靜校正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地震剖面成像質量明顯提高。本文從盆山結合帶地球物理信息的處理、分析和對比出發(fā),找出其變化規(guī)律,提出層析反演速度結構與高程靜校正相結合的靜校正處理技術流程。最終消除由于近地表結構變化所產生的不同波長靜校正的影響,提高地震數據的分辨率,使剖面的成像能夠真實地反映地下構造形態(tài),得到以下幾點認識:(1)西天山與塔里木盆地結合地區(qū),地表起伏高差大,山地基巖老地層出露,盆地覆蓋地層較新,其結合部位近地表構造復雜,沿盆地進入山區(qū)的地震測線難以追蹤穩(wěn)定的折射層,因此在盆山結合部位復雜的近地表結構條件下的地震資料高程靜校正效果要好于折射靜校正。(2)高程靜校正量與地表高程和替換速有關,不能體現近地表橫向速度變化引起的走時誤差,尤其在盆山結合部位,低降速層起伏變化,嚴重影響了深層有效波組的疊加成像。(3)利用初至波走時信息,經過層析反演計算的近地表速度結構,反映出了盆地區(qū)巨厚的低降速層,山地內出露的高速層,以及其盆山結合部低降速層厚度起伏變化的特征。并且,低速帶橫向速度變化,是導致本區(qū)中波長靜校正問題的原因,也是導致折射效果不好的原因。
編輯推薦
《中國地球物理(2009)》:第二十五屆年會,合肥10月10~14日SYMPOSIA1.Progresses and Frontiers in Geophysics2.Geophysical Exploration for oil.gas and CoaI Field3.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Geophysics4.Exploration Geophysics for MineraI Deposits5.Engineering,Urban,Environmental and Mining Geophysics6.Geodynamics and Structure of The Earth i—S Interior7.The Structure of Lithosphere and Continental Dynamics8.The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Of The tremendous disaster and Environment Variation in China9.Calculation Geophysics10.The Spatial geodesy,crustal movement and astro—earth geodynamics11.Geophysical Instrumentation and Observation Technique12.Development of 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y in Seismology13.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Geophysics14.Anisotropy of Earth15.Marine geophysics16.Paleomagnetism,MagnetOstrati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Magnetism17.Geomagnetism and Aeronomy18.Space Weather and its effects 0n Human Activities19.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Geo—electromagnetic methods20.Geophysics and Ocean Security21.Earth Gravity Field Study and Application22.GeothermaI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21 st Centurv23.Deep fluids and the formation and prediction of oil&gas reservoirs and metallic ore deposit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