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9-10 出版社: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 作者:孫立廣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南極科考生活的真實記錄。
作者透過一個南極科學考察隊員在南極100天的科考生活手記,詩情畫意地展示了南極科學考察的工作與生活,以輕靈的筆觸向世人介紹了一個真實、生動、神秘而壯美的南極。作者還以一個地學教授、一個綠色科學的研究者以及一個赤誠的中國學者的身份,嚴肅地審視了自己在南極科學考察活動中的感悟,書中不乏對我國、對我國科技界赤誠的熱望以及充滿關愛的針砭。
目錄:
序 季羨林
引言:極地回眸 (1999.3.28) 1
出發(fā),飛向南極 (1998.12.12) 5
南極第一天 (1998.12.13) 10
南極的魅力 (1998.12.13) 16
阿德雷島遇暴風雪 (1998.12.16) 22
初探企鵝家族 (1998.12.20) 28
找不到企鵝糞 (1998.12.21) 33
走出自己的腳印 (1998.12.22) 36
歡迎大中華記者團 (1998.12.26) 44
反復無常也有常 (1998.12.28) 50
元旦升旗 (1999.1.1) 54
觀音閣看“佛龕” (1998.1.2) 60
安娜的生存極限 (1999.1.8) 65
禮儀之邦 (1999.1.9) 71
珍惜和諧 (1999.1.10) 75
給孩子們的一封信 (1999.1.11) 81
納爾遜冰蓋 (1999.1.12) 85
極地也有廣告 (1999.1.18) 90
渡??疾? (1999.1.19) 97
巴登探寶 (1999.1.19) 100
找到了企鵝糞 (1999.1.20) 104
造訪韓國站 (1999.1.21) 109
南極觀潮 (1999.1.29) 113
政府來人了 (1999.2.4) 119
南極釣魚 (1999.2.6) 124
西海岸的“鄰居”們 (1999.2.8) 131
人窮志不短的俄羅斯人 (1999.2.10) 136
體驗極晝 (1999.2.11) 141
喬治王島的國際馬拉松 (1999.2.13) 144
南極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1999.2.16) 150
觀音閣再看“佛龕” (1999.2.19) 155
南極觀日出 (1999.2.20) 162
南極見真情 (1999.2.24) 166
重訪巴登 (1999.3.5) 171
意外的磨難 (1999.3.6) 176
海鳥們 (1999.3.12) 183
無私的科學合作 (1999.3.13) 189
大鳥 (1999.3.14) 192
南極,更需要呵護 (1999.3.16) 200
長城站的茶余飯后 (1999.3.17) 206
南極,世外桃園嗎? (1999.3.18) 212
冶煉南極精神 (1999.3.20) 218
生命始于頑強 (1999.3.21) 224
沖刺 (1999.3.23) 231
告別長城站 (1999.3.24) 235
圣地亞哥的極地之家 (1999.3.28) 239
后記:回到人間 242
前言:
南極,一個多么奇妙、美麗,而又多少含有一點神秘意味,還夾雜著一片詩意的地方。普天下,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是南極的崇拜者。我老漢行年八十又八,也想濫竽其中。但自知有一個極大的差別,別的老中青少年的善男信女們,有朝一日,說不定有百萬分之一,甚至數(shù)千萬分之一的可能,能夠親臨南極。至于我老漢,則只能像舊劇中唱的那樣:“要相見,除非是夢里團圓”了。
但是,我并不灰心喪氣,我有我的辦法:不管是報紙上,雜志上,還是書本中有有關南極的報道或者文章,只要是能拿得到手的,我必尋來一讀。這些東西大都是干巴巴的敘述,最多只能給人一點理性的認識,能動人心魄者,則絕無僅有。它只能描繪南極的面貌,而南極之神,則無論如何也是找不到的。我雖不滿足,然而也無可奈何。只有這樣的東西可讀,我又有什么辦法呢?“慰情聊勝無”,只能拿這些東西來滿足我的渴望,安慰我的寂寥了。
最近,蒙孫立廣教授垂青,把他寫的《南極100天》寄給了我,只是全書的一部分。但是,我讀了不太長的“引言”以后,立即就發(fā)現(xiàn),這一部書同我以前看到的關于南極的書,是完全不是一類的書;在這方面,這是一部空前的書,不但文采斐然,而且內容也極有意義。孫立廣教授是自然科學家。當今之世,自然科學家而能有如此的生花妙筆者實如鳳毛麟角;只是這一點就不能不令人敬佩了。孫立廣教授對文學極有興趣,而且也有造詣。不然的話,這樣的文章是寫不出來的。他的“引言”如吸鐵石,一旦被它吸住,就再也擺脫不掉,我只能如饑似渴地讀下去,一直到把他寄給我的稿子全讀完。我仿佛被孫立廣教授帶著逛了一趟南極。南極的驚濤駭浪,南極的風和日麗,我仿佛都經(jīng)受過了。南極有名的企鵝家族,我也仿佛同他共同拜訪過了。離開祖國三萬里看到五星紅旗升起時那種特殊的激動心情,我仿佛也分享了。我覺得,自己能夠同孫立廣教授共同“燃起共鳴的篝火”,同他“一起思考”。我的心同孫立廣教授一樣“在這潔白的宇宙中凈化,升華,接受這偉岸的賜予?!睂λ馁n予是來自南極,來自大自然。對我的賜予卻是來自孫立廣教授,我應當對他表示誠摯的謝意。
我曾在上面說到,我要想到南極,恐怕“除非是夢里團圓”??晌椰F(xiàn)在竟仿佛已經(jīng)到過南極了,我是在“白日做夢”,我的白日夢是孫立廣教授帶給我的。書中的一些觀點也無疑是十分正確的。比如在“給孩子們的一封信”中說:“人與自然之間應該是一種和睦相處的關系。”這個觀點似乎是本書的主旋律。這也是我多年來就鼓吹的一個觀點。我曾長長短短寫過不少的文章闡釋這個觀點,這里不再重復。我只指出,中國哲學史上的“天人合一”的觀點,就是要求人和天(大自然)要和睦相處。宋代大儒張載“民胞物與”的學說,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不僅僅是一個哲學命題,而是關系到全人類生存前途的大問題,切不可等閑視之。
孫立廣教授把書稿的一部分寄給了我,并附來一信,要我為他的著作寫一篇短序。在讀原稿之前,我頗有點遲疑不決。但是,一旦把原稿讀完,立即下定決心,不避佛頭著糞之譏,走筆寫了這一篇序。至于是否說到了點子上,我自己卻不敢下定論,這要由廣大的老、中、青、少年的讀者來給予評價了。
1999818
所屬類別:學術類圖書 / 古地質生物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