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印】阿瑪?shù)賮啞ど?【英】伯納德·威廉姆斯 頁數(shù):319 譯者:梁捷,趙亞奎,王軍偉,李華芳,劉云雁,李晉,黃雄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收集了一些對功利主義的研究,既考慮作為個人道德理論的功利主義,也考慮了作為公共選擇理論的功利主義。除了兩篇論文以外,其他都是專為本書所作。它們不僅廣泛體現(xiàn)了對于功利主義的各種支持和批評意見,也是對這個非?;钴S領域內最有趣和最有影響工作的一次精心甄選。本書對于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理論家或許都有啟發(fā),并具備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阿瑪?shù)賮啞ど?Amartya Kumar
Sen),是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哈佛大學兼職教授。1933年,森出生于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桑蒂尼蓋登,1959年在劍橋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森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包括福利經濟學、社會選擇理論、發(fā)展經濟學和政治哲學等,對于貧困和饑荒問題一直非常關注。1998年,森因其在福利經濟學上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書籍目錄
前言
導言 超越功利主義
1 倫理學理論與功利主義
2 道德和理性行為理論
3 功利主義在經濟上的應用
4 功利主義、不確定性和信息
5 契約主義與功利主義
6 善的多樣性
7 道德與約定
8 社會整合和基本善
9 論功利主義經濟學家的某些困難
10 功利主義、信息與權利
11 酸葡萄——功利主義和欲求的起源
12 自由與福利
13 何種描述
14 上學有何用——功利主義與權利理論中的教育問題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一個嚴格的功利主義者必須拒絕密爾的建議,即教育應當根據完美地、理想地、最大程度地發(fā)展每個人的能力這個目標來加以引導。密爾宣稱那種對于性格發(fā)展水平最大化的設計,是以幸福作為標準進行參考后決定的,因此完美主義與功利主義相一致。密爾提供了兩種標準,認為完美主義與快樂可以完全共存。但兩者都有所欠缺。他的第一條關于快樂的標準是,擺脫痛苦后比較卑微的快樂與自由的感覺,并不必然性地導向完美主義的觀念。玩一次針戲有可能更快樂,至少在比較卑微的身體層面上說,比寫作詩歌更快樂。他的第二條標準,生命是“高度發(fā)展的人類可能關注”的東西,如果單從功利主義或者其他自由主義視角來看,那是非常有問題的,因為它在一個普遍接受的、關于快樂選擇標準的外觀下,混淆了關于美好生活的特定概念。于是,雖然完美主義將通過發(fā)現(xiàn)一些外在于孩子們偏好的快樂標準,從而拯救功利主義,但是這樣做必須犧牲功利主義對于美好生活概念的中性立場。功利主義者可以通過只是教育孩子們“最大化成年人的快樂”,從而完全回避這個問題。因為孩子們未來的偏好未知,只有成人才知道自己相對穩(wěn)定、經久不變的偏好。因此這么做是一種“安全”的功利主義策略。但是還有一個直覺上令人反感的問題,在考慮功利主義加總的教育環(huán)境下,這個問題會又一次出現(xiàn)。這種理由在直覺上可行,將孩子們當前偏好折算,幫助他們意識到未來會有更多的快樂,而不會選擇完全犧牲掉他們晚年的快樂。如果"教育"孩子們,做一個拾荒者是最大化的成年人快樂,那會有什么后果?那么孩子們就會在泥地里打滾。沒有一個真誠的功利主義者會倡導這種政策,這簡直不能被稱為教育。即使站在功利主義者的角度來看,教育孩子為了成年人的快樂而學習是短視的。
編輯推薦
《西方經濟社會思想名著譯叢:超越功利主義》是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