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學通史 第六卷 現(xiàn)當代時期

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廣智 主編,周兵,張廣智,張廣勇 著  頁數(shù):35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闡述自“荷馬時代”迄至現(xiàn)當代西方史學發(fā)展的歷史進程。這一進程涵蓋古代、中世紀、近代、現(xiàn)當代各階段的具體情況和特征,力圖從歷時性上揭示歷史演變過程中西方史學的新陳代謝,從共時性上闡明時代和社會的進步與西方史學發(fā)展演化之關系,格外關注西方著名歷史學家、頗具影響的史學流派、重大的史學思潮與史學變革,尤留意西方史學思想的演變。
  全書六卷,首卷為全書之“導論”,余五卷依次為古代時期、中世紀時期、近代時期(上)、近代時期(下)、現(xiàn)當代時期的史學史,合則上下銜接,相得益彰,構成一部內(nèi)容豐贍的西方史學發(fā)展的歷史長篇,分則可獨立成篇,顯示各卷的特色與著者的個性。
  本書開中國多卷本西方史學史編纂之先河。各卷作者在相關領域有多年的學術積累,全書歷時八年完成,希望能成為該研究領域的重要參考著作,并為促進中國的西方史學史研究、推動西方史學史的學科建設作出貢獻。

作者簡介

周兵,1974年生,上海人。歷史學博士。1992年進入復旦大學歷史系學習,自2000年起任教于復旦大學歷史系。現(xiàn)為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曾赴荷蘭訪學一年,在新西蘭工作三年。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史學史、新文化史、17世紀荷蘭史和西方藝術史等。在現(xiàn)當代西方史學領域有較多的學術積累,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張廣智,1939年生,江蘇海門人。復旦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史學理論與史學史。著有《克麗奧之路:歷史長河中的西方史學》、《西方史學散論》、《影視史學》、《超越時空的對話:一位東方學者關于西方史學的思考》、《史學:文化中的文化》(與張廣勇合著)、《現(xiàn)代西方史學》(與張廣勇合著)等。主著《西方史學史》。主編《世界文化史》(古代卷)、《20世紀中外史學交流》、《史學之魂: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歷史學家的人文情懷:近現(xiàn)代西方史家散文選》等。張廣勇,1956年生于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編審。主要著作有《當代國外歷史學流派》(合著)、《史學:文化中的文化》(合著)等,譯著有《當代史導論》(合譯)、《全球通史?歷史對于我們今天的意義》(合譯)、《贏家兵法》(合譯)、《西方思想史》(合譯)等。代表性論文有《論當代美國史學理論》、《法國史學的新視野》、《走向全球史-導論》、《全球史觀下的當代史——評巴勒克拉夫的》等。

書籍目錄

導論
 一、流程:從傳統(tǒng)史學走向新史學
 二、轉折:從世紀之交開始
 三、旨趣:學術理路與編纂構想
上編 歐美新格局
 第一章 法國史學
  一、年鑒學派
  二、拉布盧斯學派
  三、馬迪厄學派
  四、勒努萬學派
 第二章 英國史學
  一、黨同伐異的學派紛爭
  二、對歷史學自身發(fā)展進程的思考
  三、史學研究的新方向
  四、馬克思主義史學派
 第三章 德國史學
  一、傳統(tǒng)史學的堅韌性
  二、現(xiàn)當代歷史主義的代言人
  三、從保守派到新自由派
  四、“費舍爾大辯論”
  五、史學變革的新方向
 第四章 意大利、荷蘭和比利時史學
  一、意大利史學
  二、荷蘭史學
  三、比利時史學
 第五章 美國史學
  一、歷史學新潮流
  二、新大陸的烙印
  三、新的研究取向
  四、社會科學新史學派
  五、新的發(fā)展趨勢
下編 史林新面貌
 第六章 文化史觀
  一、近代的遺產(chǎn)
  二、20世紀的最初進展
  三、斯賓格勒:文化形態(tài)學派的創(chuàng)立
  四、湯因比:文化形態(tài)學派的發(fā)展
  五、銜接與傳承
 第七章 新領域與新方法
  一、心理史學
  二、口述史學
  三、計量史學
  四、影視史學
 第八章 重構世界史
  一、歷史觀念的變動
  二、宏觀的世界史新學派
  三、世界通史體系的重建
  四、全球史:東西方視野下的交錯
 第九章 歷史哲學
  一、批判的歷史哲學
  二、分析的歷史哲學
  三、存在主義歷史哲學
  四、結構主義歷史哲學
 第十章 西方史學新變化
  一、敘事史復興與對“新史學”的反叛
  二、新的盟友
  三、微觀史學
  四、新文化史
  五、后現(xiàn)代的挑戰(zhàn)與歷史學
 第十一章 20世紀中外史學交流
  一、中外史學交流與20世紀中國史學
  二、中外史學交流與史學史研究
  三、中外史學交流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建設
結語
參考書目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布洛赫不僅在理論上很好地總結了歷史比較研究的基本方法,而且還進行了廣泛的實踐,開創(chuàng)性地為比較史學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布洛赫的兩部主要著作《法國農(nóng)村史》和《封建社會》都被視作是比較史學研究的經(jīng)典之作。例如在《法國農(nóng)村史》中,布洛赫就廣泛地采用了比較的方法,“首先是法國各地區(qū)之間的比較,這是全書的主題;其次是,他認為法國問題只有擺在整個歐洲當中去,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①。而他在《封建社會》中更是在歐洲封建社會的前提下,對不同國家在封建制度上的差異進行了深入的比較研究?!斗▏r(nóng)村史》是布洛赫博士論文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展開??梢哉f,在書中,他便以長時段的眼光去考察法國農(nóng)村從13世紀到18世紀的特性,同時又大量運用比較方法,通過英國與法國的比較來闡明問題。他在強調比較方法的價值時說道:“要提出重大問題,就必須具有更為廣闊的視野,決不能讓基本特點消失在次要內(nèi)容的混沌體中。甚至有時候,把視野放在整整一個民族的范圍中還嫌不夠:如果不在一開始就將眼光放在全法國,我們怎么能抓住各不同地區(qū)發(fā)展中的獨特之處呢?推而廣之,法國的發(fā)展運動只有放到全歐洲范圍內(nèi)來考察才能顯出其真正意義。這種研究既不是強迫同化,更不明確區(qū)分,也不是像玩拼照片游戲那樣構建一個虛假的、傳統(tǒng)的、模糊的總體形象,而是通過對比,在指出它們的共同性的同時指出其獨特性。”②另一部代表作《封建社會》堪稱布洛赫最有影響的著作,它分為兩卷,分別于1939年和1940年出版,討論了10世紀到14世紀之間四百年的歐洲史。在《封建社會》中,布洛赫一改以往研究中只關注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的做法,而同時將影響歷史發(fā)展的物質因素列入研究的范圍,從而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他將封建社會視為一個整體,準備研究整個的封建文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西方史學通史 第六卷 現(xiàn)當代時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張廣智教授,你教出的博士生竟然會是這種水平!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