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植芳先生紀念集

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思和 編  頁數(shù):74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賈植芳,山西襄汾人。曾赴東京日本大學學習,早年主要從事文藝創(chuàng)作和翻譯。曾任《時事新報》、文藝周刊《青光》主編。建國后,歷任震旦大學、中文系主任,復旦大學教授、圖書館館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一屆副會長,上海比較文學研究會第一屆會長。專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和比較文學。
本書為《賈植芳先生紀念集》,由陳思和主編,主要內(nèi)容包括:賈植芳之書、之學、之行、之風、永生等六大部分。

書籍目錄

一、賈植芳先生簡傳
二、先生之書
何滿子:“這不是個人的文字事業(yè)”——《賈植芳小說選》小引
顧征南:賈植芳小說散論
錢理群:“人類史前時期的風俗畫”——讀《賈植芳小說選》
孫乃修:賈植芳小說雜文散論
〔日〕今富正巳:尊敬高貴——《獄里獄外》的啟迪
陳鳴樹:在風雨咆哮的獄里獄外
姜云生:恨不相逢年少時——書致《獄里獄外》作者賈植芳教授
陳思和:留給下一世紀的見證
張新穎:賈植芳先生的樂觀和憂憤
祝勇:非生非死之境——讀賈植芳《獄里獄外》
雷啟立:遠山的風景——讀《獄里獄外》
李輝:解凍時節(jié):賈植芳先生和他的家書——《解凍時節(jié)》代序
董大中:私人檔案時代剪影——評賈植芳、任敏著《解凍時節(jié)》
張新穎:早春日記中的人與事
劉志榮:紙上的春天
杜寧遠:又讀契訶夫
里力:契訶夫的花邊
智效民:賈植芳:人事難言才說鬼
白色羽毛:七月的背影——讀賈植芳《我的朋友們》
蔡春華:《老人老事》編后記
李泳:老人老事風骨依然
孫乃修:深沉厚重顯卓識
衣素潔:翻開“歷史的背面”——《歷史的背面——賈植芳自選集》讀后
沈建中:賈植芳的人生傳奇——《世紀老人的話·賈植芳卷》代跋
尹秋之:賈植芳和他的一部“傳奇之著”
五谷:知識分子的妻子——評《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肖像——賈植芳畫傳》
陳麥青:血性漢子真情文字——關(guān)于《賈植芳致胡風書札》手稿
韋泱:書里人生亦愴然——賈植芳舊著談往錄
三、先生之學
〔日〕伊藤虎丸:賈植芳先生歡迎會閉會致辭
朱靜宇李紅東:不是跌倒,就是站起來——賈植芳先生學術(shù)印象
樂黛云:新中國比較文學的前驅(qū)賈植芳先生
蔡春華:解凍后的新生——賈植芳與比較文學
姑麗娜爾·吾甫力:比較文學研究中的國家認同與族別身份——懷念導師賈植芳先生
宋炳輝:作為翻譯家的賈植芳——寫在賈先生逝世二周年之際
湯魯陽:貴在扎實——賈植芳主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社團流派》評介
張國安:遲到的邀約——讀《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主潮》
陳廣宏:重讀賈先生《周作人新論》一文的感想
吳培顯:在比較視野中破解新文學領(lǐng)域的難題——論賈植芳先生的新文學研究
張業(yè)松:賈植芳與《賈植芳文集》
宋炳輝:賈植芳的《賈植芳文集》(理論卷)
四、先生之行
胡風:酒醉花贊——懷賈植芳
何滿子:我的朋友賈植芳
顧征南:反動派逮捕賈植芳夫婦
化鐵:閑話賈植芳
朱?。河忠娰Z先生
任敏:我與賈植芳(三則)
董橋:黑布鞋里的紅棗和核桃
陳思和:感天動地夫妻情——記賈植芳先生和任敏師母
李輝:身影——賈植芳在“胡風反革命集團”冤案中
XuJito:QualityofSocialBackbone
樂秀拔:大寫的“人”——記賈植芳先生
吳中杰:把“人”字寫得端正
葉鵬:把“人”字寫端正
蘇興良:解凍時節(jié)赴京華
袁越:風雨歲月兩代情
吳歡章:賈植芳老師
許道明:也說賈植芳先生
鄭重:把“人”字寫得端正些——訪著名學者賈植芳
〔日〕小林二男:賈植芳先生印象
秋石:魯迅傳人賈植芳
陳思和:殊途同致終有別——記賈芝與賈植芳先生
孫乃修:暮年反思:“我一生從未成為保守派”
欒梅?。恨D(zhuǎn)軌的雜家——浪跡江湖的傳奇學者賈植芳
呂勝:做好人,做好學問——賈植芳教授印象
〔日〕山口守:坐過三種牢獄的知識分子——憶賈植芳先生
應紅:我眼中的風景——賈植芳先生散記
柳珊:平平淡淡總是真——我所認識的賈植芳先生
蔡興水:博雜如斯——記賈植芳先生
王友貴:賈植芳先生玩書與贈書
錢亦蕉:賈植芳先生的書房
汪凌:道之傳如涓涓清流
張新穎:滄溟何遼闊,龍性豈易馴——瑣記賈植芳先生
曾毅峰:賈植芳的人格力量
〔日〕小林文男:追求自由的青春——賈植芳訪談錄
張潔宇:俯仰無愧風骨文章——賈植芳先生訪談錄
李懷宇:賈植芳:歷史的最后階段是喜劇
樊克寧:賈植芳:硬骨頭的“胡風分子”
五、先生之風
張業(yè)松:賈植芳先生學術(shù)貢獻簡述
李楠:活出來的真正知識分子——章培恒、范伯群、曾華鵬、嚴紹等學者憶賈植芳
徐中玉:老賈仍活在我們心里
錢谷融:回憶賈植芳
牛漢:賈植芳:瘦小的大形象,匍匐的跋涉者
林希:遙祭賈植芳先生
范伯群:五十六載師生情永銘心間
曾華鵬:懷念賈植芳師
張長林:賈植芳,我獄中的師友
紀申:我的賈植芳老哥
陸谷孫:性情中人,又弱一個——紀念高鄰賈植芳先生
曉風:送別與懷念——痛悼賈植芳叔叔
彭小蓮:一方凈土
吳福輝:飽嘗苦難而堅守的賈植芳先生——對他晚年的印象小記
謝天振:人格光輝永存——賈植芳先生去世一周年祭
陳思和:我心中的賈植芳先生
李輝:絕響誰聽?——再讀賈植芳先生的來信
孫乃修:懷念賈植芳先生
陳建華:歷史背面的斷記
李慶:賈植芳先生散記
徐靜波:人格的豐碑——懷賈植芳先生
殷國明:端端正正寫個“人”——說說賈植芳教授
陳青生:從此不再分離
錢虹:賈作真時真亦“賈”——紀念賈植芳先生辭世一周年
胡中行:永遠的珍藏
韓石山:賈植芳:苦難而又張揚的人生
楊劍龍:我呈賈植芳先生的三首詩
史承鈞:回憶賈植芳先生
孫正荃:由索爾仁尼琴想到賈植芳
蕭斌如:賈植芳:“把‘人’字寫得端正些”
孫立川:深心追往遠情逐化——憶賈植芳先生二三事
傅查新昌:人格與尊嚴——此文獻給賈植芳先生
孫小琪:坐在書桌邊的賈先生
木葉:冷魂賈植芳
嚴鋒:回憶短章
王宏圖:先生,你一路走好!
張業(yè)松:賈植芳先生的最后時刻
馮進:賈植芳先生二三事
段懷清:那些日子,那些時光——賈植芳先生瑣憶
汪凌:那個硬骨錚錚的人走了
周立民:“我們不能讓生活失色”——追憶賈植芳先生
石曙萍:跌倒了爬起來——懷念賈植芳先生
吳敏:我所見到的晚年賈先生
金理:“到處去跑”的賈先生
〔日〕木村泰枝:懷念賈植芳先生
劉濤:香遠益清——悼賈植芳先生
許麗青:逝者如斯——懷念賈植芳先生
楊光輝:大學圖書館人文關(guān)懷通識教育——關(guān)于復旦、哈佛、耶魯圖書館的感想兼懷賈植芳館長
陳離:懷念一個人
劉志榮:一些記憶的斷片——賈植芳先生三年祭
李仁和:他“肩住了黑暗的閘門”
孫桂森:先生,您走好
趙文禮:賈老,您永遠活在故鄉(xiāng)人民心中!——深切懷念著名文化大師賈植芳先生
邱文選劉潤恩:沉痛悼念鄉(xiāng)友賈植芳先生——寫在賈植芳先生仙逝一周年
劉福泉:斯人雖逝風范永存——懷念賈植芳先生
彭希曦:沉默的恩情——念賈植芳先生
周俊生:賈植芳的遺產(chǎn)仍是今天的稀缺品
朱四倍:從賈植芳先生看當下學術(shù)人格的蛻變
潘真:賈植芳先生的一輩子像一堂課
zhuguiying:我們不能讓生活失色
周敏:“江湖派”的賈植芳先生
羅曉荷:回憶我的叔爺賈植芳
六、先生永生
悼詞
挽聯(lián)唁電唁函選
媒體報道
《中國比較文學》編輯部:斯人已去精神常駐——緬懷賈植芳先生對中國比較文學的貢獻
陳熙涵王磊:笑書人生最后一筆——追記昨晚逝世的著名學者賈植芳先生
干琛艷:眾弟子送先生最后一程
張弘:文化老人賈植芳平靜離世臨終前仍操心文化
凌馨:追憶文壇泰斗賈植芳一生四陷囹圄傲骨寫就人生
姜泓冰:賈植芳:“人”字寫得端正
夏琦:端正地寫完一個“人”字——學生及親屬深切緬懷文化大家賈植芳
劉曉玲:賈植芳:留得溫情滿人間——從來不介意有人打擾病危時還惦記著親友弟子
羅四:先生遠去“人”字長存——作家、翻譯家、學者賈植芳先生與世長辭
康凌:這是六點四十六分的復旦
朱強:逝者:硬骨頭教授賈植芳
梁捷:賈植芳去世:他給中國的知識分子提供了一個人格參照
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一、賈植芳先生簡傳生命的歷程,對我說來,也就是我努力塑造自己的生活性格和做人品格的過程。我生平最大的收獲,就是把“人”這個字寫得還比較端正。——賈植芳《且說說我自己》賈植芳先生于1916年(舊歷丙辰年)9月29日(農(nóng)歷九月初三)出生在山西汾城(現(xiàn)名襄汾)的南侯村。據(jù)先生回憶,童年時代的他是個淘氣不聽話的頑童,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生性冥頑不靈,從孩提時代就在家里鬧事,外面闖禍”①。那種不安分的性格使他極少對當時教科書上的刻板內(nèi)容發(fā)生興趣,反倒對鄉(xiāng)間戲臺上那些武生扮演的綠林好漢以及他們那種行俠仗義、視死如歸的豪杰氣度感到天然的親近,在他幼小的心靈里,便把那類講信義重然諾、又富有反叛精神的英雄視作自己的人生楷模。在十四歲那年,由一位在外經(jīng)商的伯父資助,賈植芳先生和他的哥哥賈芝一起來到省城太原念中學,這是他初次見到家鄉(xiāng)以外的廣大世界。賈家兄弟二人就讀于太原的成成中學,少年賈植芳照例不愛聽老師們在課堂上的說教,而是把課桌下偷讀小說當作每日的重要功課。最初讓他入迷的還主要是《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等舊小說,但在初中二年級時,他受到一位北師大畢業(yè)的國文教師的影響,熱忱地讀起了《吶喊》、《彷徨》、《女神》、《少年漂泊者》、《滅亡》、《胡適文存》、《獨秀文存》等新文學作品及外國翻譯文學,以及一些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政治讀物。這些閱讀使他對自“五四”以來的新思潮、新文學有了廣泛的認識,并使他初步形成后來奉行一生的文學理想,即“從這時起,我開始認識到文學是一種改造社會、改善人生的武器”就這樣,他開始了最初的寫作嘗試,第一篇小說是登在1931年的《太原晚報》上的《一個兵的l3記》,“寫的是閻錫山舊式軍隊生活的野蠻和腐爛,初次表現(xiàn)了我對現(xiàn)實生活秩序的不滿和抗議,對它的告發(fā)?!憋@然,這個頑皮的少年已自覺地把他的目光投向?qū)ι鐣F(xiàn)實的觀察和剖析中,他那鮮明的、桀驁不馴的個性隨之也轉(zhuǎn)向了對中國現(xiàn)存社會秩序的批判與抗爭。

編輯推薦

《賈植芳先生紀念集》是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賈植芳先生紀念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賈植芳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把“人”字寫端正是他一生的追求,他以自己苦難而又張揚的人生為大寫的“人”字做出了完美的詮釋--在胡風分子中,他是唯一一個沒有承認錯誤,沒有低頭屈服,沒有落井下石的人。僅此一點,其人格光輝便永存人間。韓石山評價說:“這樣的人,千萬年后,都會站立在中國的歷史上?!闭勂鹳Z植芳,讓我們想到了遇羅克、張志新,還有顧準。沒有他們,很難相像若干年后中國的文化歷史該怎樣書寫。本書分六個部分,即賈植芳先生簡介、先生之書、先生之學、先生之行、先生之風、先生永生,收錄文章約154篇,為賈植芳高足、當代著名文化學者陳思和主編。該書體例編排合理,印刷精美,用紙考究,裝幀為大32開,外襯土黃色的封套,與內(nèi)文相互應,較好地彰顯書籍的文化底蘊。在我看到的近十年出版的各類紀念集中,本書是最精當、最耐讀、最優(yōu)秀、最值得收藏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