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詩學與跨界立場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楊乃喬  頁數(shù):31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比較詩學與跨界立場》是“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文庫”系列之一?!  侗容^詩學與跨界立場》講述了:  無疑,比較詩學的崛起使比較文學研究走向了理論的深度思考,比較詩學研究也必然定位于多元的跨界立場;不僅如此,比較詩學以其研究邊界的消失在全然的敞開中陳述著自己的學科本質,并且學科邊界的消失被比較詩學研究徹底且完美地本質主義化了。讓學界欣喜的是,比較詩學恰恰以其學科去邊界化的本質主義姿態(tài),超前地呼應了當下這個科際整合的全球化時代。說到底,學術研究應該抵抗學科邊界的封閉性,重新調整學科研究的邊界是大多數(shù)學者無可規(guī)避的張力;而比較詩學在崛起的瞬間則以跨界思考為研究視域,其恰如其分地預設了對21世紀學術研究敞開的接納性,并且為這一時代的到來期待了已久。 

作者簡介

楊乃喬,現(xiàn)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臺灣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客座教授。獲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文藝學方向博士學位;獲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比較文學方向博士后資格證書。出版專著譯著教材多部,其中《悖立與整合:東方儒道詩學與西方詩學的本體論、語言論比較》2001年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比較文學概論》(主編)2003年被教育部選為研究生指定教材、2004年獲北京市教委精品教材獎、2006年被列入全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規(guī)劃教材、2007年獲上海高校優(yōu)秀教材三等獎,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與《文藝研究》等刊物發(fā)表純學理性研究文章120多篇,其中《“比較文學教學中學術本體論意識的強化及其重要性”系列》(論文3種)2005年獲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第六次優(yōu)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曾去香港、美國、日本、新西蘭、加拿大、中國臺灣地區(qū)等高校講學與訪學。

書籍目錄

比較詩學與學科理論思考比較視域與比較文學本體論的承諾論中西文化語境下對“比較詩學”產(chǎn)生誤讀的可能性詩學與視域——論比較詩學及其比較視域的互文性原則論中西學術語境下對“poetics”與“詩學”產(chǎn)生誤讀的諸種原因論比較詩學及其他者視域的異質文化與非我因素邊界的危機與學科的死亡:比較詩學在比較文學的“去邊界化”中領受的本質跨界立場與中西詩學思想詩者與思者:海外漂泊的華裔詩人林幸謙及其現(xiàn)代漢詩書寫從殖民主義到后殖民批評的學緣譜系追溯圖像與敘事——中西文化沖突下的諸種敘事與知識分子的小敘事者身份文學性的敘事與通俗化的經(jīng)典——論黃仁宇《萬歷十五年》的書寫策略路徑與窗口——論劉若愚及在美國學界崛起的華裔比較詩學研究族群中西學術文化交匯中的詮釋學——論中國經(jīng)學詮釋學的建構比較視域與中西藝術思潮學術文化電影《德里達》——一個解構主義者及其思想的視圖化敘事歷史的滄桑與千年的慶典——中華世紀壇的建筑美學原則天真的純粹與平靜的簡單——論江衡的“后卡通”油畫系列及其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全然失憶論全球化無主義時代的女性身體繪畫及后政治波普藝術“紅色記憶”:從延安走向國際畫壇的中國軍旅畫家從《干媽》到《剪出的四季》:論民間剪紙藝術的存在論生態(tài)美學原則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把中西文論匯通在一種化境的視域中,以有效地解決中國古代文論的問題,同時西方文論的學理性在此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及普適性的證明。實際上,除去一部分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研究的學者依然聲稱自己恒持著傳統(tǒng)國學路數(shù)之外,當下已經(jīng)很少有人把自己的文藝理論研究置放于一種純粹的傳統(tǒng)漢語語境下,不帶著任何西學或外來文化的視域作為前理解,以此展開對中國古代文論的研究。需要強調的是,當下任何人文學術研究都是21世紀現(xiàn)代漢語語境下延展的學術研究,21世紀的現(xiàn)代漢語品質及其所內涵的諸種域外多元文化因子,已成為當下21世紀學者使自己學術思想出場的語言媒介。21世紀的現(xiàn)代漢語語境與純粹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語境已經(jīng)相去甚遠了,后者是一方失去語言操作實用性的、遙遠的、逝去的、在物理意義上不可追溯的時空語境。因此無論如何,拒絕操用21世紀的現(xiàn)代漢語,局限于純粹的傳統(tǒng)漢語語境下從事中國傳統(tǒng)學術研究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假設。在歷史的行程上,每一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學者在特定的語境下所打造的學術研究氣象,先秦諸子學、漢代經(jīng)學、魏晉玄學、唐代佛學、宋代理學、明代心學及清代乾嘉學派,都是那個時代所特有的學術氣象;在經(jīng)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時代,21世紀現(xiàn)代漢語語境下的學術研究必然秉有這一時代的學術氣象,任何學者均是在這一學術氣象下的受動隨行者,在學術氣質與學術精神上的任何抵抗都呈現(xiàn)了抵抗者的野心及被這一時代所擊碎的渺小。這一時代的學術氣象究竟應該給予怎樣的學術指稱,那將是后來者的命名。

編輯推薦

《比較詩學與跨界立場》為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文庫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比較詩學與跨界立場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