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戰(zhàn)略

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岳川  頁數(shù):364  字數(shù):331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文化戰(zhàn)略》是作者最新著作,從歷史和現(xiàn)實說明中國作為大國在崛起過程中的思想變遷的蹤跡:無論是從經濟上清理跨國資本運作與文化霸權的關系,還是從文化上看數(shù)碼復制時代的平面化問題,或者從關鍵詞的考察中看全球化中是否存在“世界文化”來臨或使全球文化出于碎片化問題,都大抵能激發(fā)我發(fā)現(xiàn)新問題的新視角。本書堅持世界各種文化平等對話的立場,力求從東西方對話中催生出—種人類重返精神生態(tài)家園意識和人類資源共享的和諧精神。

作者簡介

王岳川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所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化書院客座教授,復旦大學等10所大學的客座教授,中南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客座教授,日本金澤大學客座教授。 西方文論和美學研究學術著作(包括主編):《后現(xiàn)代主義文化研究》,《后現(xiàn)代主義文化與美學》,《西方文藝理論名著教程》,《文藝現(xiàn)象學》,《藝術本體論》,《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后殖民與新歷史主義文論》,《現(xiàn)象學與解釋學文論》,《二十世紀西方哲性詩學》,《后現(xiàn)代后殖民主義在中國》,《王岳川文集》(韓國,4卷本),《中國后現(xiàn)代話語》,《西方藝術精神》,《20世紀西方文藝理論叢書》(主編,9卷本),《當代西方最新文論教程》。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學術著作:《中國鏡像》,《目擊道存》,《中國文藝美學研究》(韓國版),《本體反思與文化批評》,《全球化與中國》,《發(fā)現(xiàn)東方》,《文藝美學講演錄》,《大學中庸講演錄》,《文化輸出:王岳川訪談錄》,《中國思想精神史論》(4卷本:《中國文化精神》、《中國哲思精神》、《中國美學精神》、《中國藝術精神》),《書法藝術美學》,《中國書法文化大觀》,《書法文化精神》,《書法身份》,《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文化隨筆大系》(主編,60卷)。發(fā)表學術論文300余篇。

書籍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戰(zhàn)略問題凸顯 
 第一節(jié) “文化戰(zhàn)略”解析 
  一 “文化”(culture) 
  二 “戰(zhàn)略”(strategy) 
  三 “文化戰(zhàn)略”研究的特殊指涉 
 第二節(jié) 全球化與中國文化戰(zhàn)略問題凸顯 
  一 本土文化認同感的迷失 
  二 新犬儒主義:西方終結論背后 
  三 文化安全關乎整體國運 
 第三節(jié) “文化戰(zhàn)略”的學術史考辨 
  一 相關專著分析 
  二 相關期刊論文的學術史意義 
  三 該領域資料綜述?話語結構 
 第四節(jié) 本書方法論與問題域 
第二章 早期中西交流中的戰(zhàn)略意識 
 第一節(jié) 誤讀異域文化是有心還是無意 
 第二節(jié) 以我觀物思維對于文化交流的支配作用 
 第三節(jié) 禮儀背后是文化權力的爭奪和文化主權的沖突 
 第四節(jié) 西方學者“以果證因”的文化優(yōu)越感 
第三章 “去中國化”:18世紀以降西方現(xiàn)代性戰(zhàn)略 
 第一節(jié) 流動的現(xiàn)代與中國問題域 
  一 現(xiàn)代化與東方文化之間的關系 
  二 現(xiàn)代以來的中國形象變遷 
  三 大歷史視野下的文明走向問題 
 第二節(jié) 西方現(xiàn)代性戰(zhàn)略導致中國文化形象跌落 
  一 中國形象: 正負背后的同一機制 
  二 主體之人凸顯與現(xiàn)代性倫理確立 
  三 中國文化形象跌落:一次現(xiàn)代性事件 
  四 浮士德式的選擇與拋棄: 美麗精神的失落 
 第三節(jié) 西方“去中國化”事件的文化戰(zhàn)略學分析 
  一 話語淵藪:18世紀中國形象跌落事件 
  二 不合時宜的他者:啟蒙時代的“去中國化”話語 
  三 “自我去中國化”:“去中國化”話語的“中國化” 
  四 現(xiàn)代性與異端:“去中國化”話語的深層機制 
第四章 當代大國文化戰(zhàn)略舉隅 
 第一節(jié) 美國:從文化冷戰(zhàn)到文化熱戰(zhàn) 
 第二節(jié) 日韓文化國策及其挑戰(zhàn) 
 第三節(jié) 普世性價值與大國文化方略 
 第四節(jié) 文化格局重組下中華文明何去何從 
第五章 國際戰(zhàn)略博弈下的中國文化安全 
 第一節(jié) 新世紀亞洲文化話語權爭奪 
 第二節(jié) 當代中國的文化安全不容樂觀 
 第三節(jié) 西方借文化戰(zhàn)將中國妖魔化 
 第四節(jié) 中西方文化逆差觸目驚心 
 第五節(jié) 中國當代藝術拍?卷入西方文化戰(zhàn) 
 第六節(jié) 戰(zhàn)略天平上的漢語與英語之爭 
第六章 樹立文化戰(zhàn)略的地緣政治觀 
 第一節(jié) 走出殖民主義文化觀與重塑文化時空觀 
  一 打破文化傳播主義世界觀 
  二 重塑時空觀 
 第二節(jié) 大國崛起的文化資本和象征資本 
  一 從經濟資本走向文化象征資本 
  二 消除“中國威脅論”的文化之路 
 第三節(jié) 樹立太空文明時空觀迎接中國文化發(fā)展契機 
  一 超越線性時間觀 
  二 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的輝煌期 
  三 ?空文明時代的文化競爭 
 第四節(jié) 太空文明時代的中國身份反思 
  一 文化身份的重新確立 
  二 身份改寫與確認的辯證關系 
  三 后霸權時代的中國文化身份與話語 
 第五節(jié) 太空文明時代的儒學價值重估 
  一 儒學與大陸文明 
  二 反思中國的海洋文明觀 
  三 太空文明時代的后儒學價值 
第七章 大戰(zhàn)略思維下的文化守正創(chuàng)新 
 第一節(jié) 文化觀映射下的文化創(chuàng)新問題 
  一 文化創(chuàng)新的本體論分析 
  二 工具論的桎梏:近代?國文化論爭 
  三 世界文化有機體與文化“觀相” 
  四 文化的時空問題 
  五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文化創(chuàng)新瓶頸 
  六 創(chuàng)新:新世紀國家文化戰(zhàn)略 
 第二節(jié) 太空文明時代的文化守正創(chuàng)新 
  一 經濟崛起之后的文化創(chuàng)新問題 
  二 太空文明時代創(chuàng)新的價值立場 
  三 中國文化創(chuàng)新的精神價值 
  四 守正創(chuàng)新:回歸經典進而創(chuàng)新經典 
  五 文化創(chuàng)新的原創(chuàng)性與多維性 
第八章 創(chuàng)新之后的文化輸出策略 
 第一節(jié) 文化輸出迫在?睫 
  一 時代催生發(fā)現(xiàn)東方與文化輸出 
  二 發(fā)現(xiàn)東方與文化輸出的緊迫性 
  三 文化在未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第二節(jié) 文化輸出的歷史路標 
 第三節(jié) 文化輸出中的中國話語 
  一 文化輸出自我反思與問題域 
  二 跨國文化互通中減少誤讀與增進交流 
  三 在文化拿來中堅持文化輸出 
 第四節(jié) 文化輸出的創(chuàng)生性與自覺意識 
 第五節(jié) 文化輸出與中國發(fā)展價值 
  一 文化輸出的文化分層 
  二 文化輸出的翻譯性與文化性 
  三 向海外推出300種中國思想文化著作 
  四 向海外發(fā)行100集《發(fā)現(xiàn)中國》高清電視文化片 
  五 建立“新西方”中國文化學校 
  六 多維度、多渠道的輸出策略 
第九章 “再中國化”:中國形象戰(zhàn)略轉折 
第十章 中國文化的戰(zhàn)略遠景展望 
文化戰(zhàn)略案例之一:地緣政治視野中的中國西部文明 
文化戰(zhàn)略案例之二:傳教話語背后的西方策略——以李提摩太的宗教救華論為中心 
附錄:李提摩太翻譯的《天倫詩》 
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化戰(zhàn)略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從歷史和現(xiàn)實說明中國作為大國在崛起過程中的思想變化,和文化在全球關系中的重要地位。無論是從經濟上清理跨國資本運作與文化霸權的關系,還是從文化上看數(shù)碼復制時代的平面化問題,或者從關鍵詞的考察中看全球化中是否存在“世界文化”來臨或使全球文化處于碎片化問題。
    本書堅持世界各種文化平等對話的立場,力求從東西方對話中催生出一種人類重返精神家園的生態(tài)意識和人類資源共享的和諧精神。
  •   在文化興國的戰(zhàn)略出臺之時,王老師這部書很及時,建議相關人士讀讀,尤其是對文化戰(zhàn)略的定義很確定:文化戰(zhàn)略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面對他者時自我身份厘定,是面對復雜國際文化戰(zhàn)爭時文化立場的主動確定!
  •   很在深度,對于當前文化體制改革以及當前的形勢很有益處。很值得一看
  •   我們當前就需要類似的書,
  •   我很滿意,很高興。
  •   想了解什么是文化的同學,可以參考一下。感覺還不錯。
  •   內容有總結性與前瞻性,但書有些貴。
  •   王先生的書 是很不錯的 ,不過好多是他發(fā)表過的文章啊
  •   整部書的立論建立在否定啟蒙思想的基礎之上。1、喊口號,鼓吹文人入世,實則以“大文化”事關國家安全為名圖謀權力2、自造一個新詞“大文化”,并與政治經濟偷換概念,把政治事件硬說成文化事件作為自己的理據3、聲稱西方排擠中國的模式,卻連中國模式是什么都說不出所以然,更不論中國模式的合法性4、偏激地認為不同文化無法互相理解,忽視信息時代文化交流的便利性5、空對空地談文化輸出,看不起文化產業(yè)、否定個體交流對整體的影響6、對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無知
  •   聽過王教授的講座,再拜讀本書,很有感悟,值得一讀
  •   理論思想很清晰,在文化戰(zhàn)略的思考上,有著一些較為新的看法。較之當下比較多的偏向一極的看法而言,這本書的觀點比較中立?!拔幕印钡母拍钐岢龅暮芪?,對于現(xiàn)在文化輸出與輸入方面到底對各自有什么影響有了新的考慮角度。歷史溯源比較清晰,概念解釋很明確,有適當?shù)睦臃治觯牧弦菜阈?。對于想要考慮文化戰(zhàn)略、跨文化交際的人有幫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