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血與骨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湯禎兆  頁數(shù):310  
Tag標簽:無  

前言

就在1997年吧,香港回歸中國前夕,一位香港記者路上攔住我,急切問起我對“九七”以后香港言論自由的看法。我說,我真的不能想象香港失去言論自由的模樣,香港是亞洲地區(qū)“老牌的”言論自由之地,多少年來香港是亞洲地區(qū)一個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的“典范”;在喧嘩熱鬧的廣式茶樓里,人們一面飲茶啖點心,一面攤讀“葷腥不忌”的報紙,一面大聲議論“百無禁區(qū)”的話題,這已經(jīng)是我心目中某種“三代之治”的烏托邦景觀。香港的言論自由,不是理想主義者的“概念”,而是一種庶民的“生活方式”,這當然是港英時代留下的“殖民余毒”或“歷史意外”(看你站在哪一邊看這件事);但也因為持之已久、滲透也深,要把香港老百姓血液里頭的言論自由細胞拿走是不容易的。

內容概要

香港電影最具決定性的文化要素.就是暗渡陳倉、正言側說、虛實交錯——努力回避黑白分明的判斷陳述,正面去看是容許廣闊的詮釋空間,反面而言也可架起保護網(wǎng),讓他者難以批評導演的意涵企圖。自我定位為“草根影評人”的湯禎兆,從過去港產片與現(xiàn)實對照的啟悟,化為今日社會解讀式的影評,搭配香港的場景與影像,兩相對照之下,建構出香港電影與香港文化彼此呼應的閱讀趣味,更是對香港電影深化理解與另類閱聽的示范解說。

作者簡介

湯禎兆,作品就是最好的作者介紹:
 1 創(chuàng)作集《變色》,香港:一本出版社,1991年
 2 日本電影研究《感官世界——游于日本映畫》,香港:陳米記,1995年。同書另有臺灣萬象版,1996年9月出版,篇章微有修訂。
 3 書評集《書叢中的冒險》,香港:素葉,1997年。
 4 日劇研究《日劇美味樂園》,香港:文林社,1998年。
 5 日本流行文化研究《俗物圖鑒》(又名《拜物圖鑒》),臺灣:商周出版社,1999年。
 6 日劇研究續(xù)篇《日劇游園地》,香港:文林社,1999年。
 7 日劇研究《日劇最前線》,臺灣:商周出版社,2000年。
 8 日本流行文化研究《亂步東洋——日本文化雜踏記》,香港:指南針集團,2001年。
 9 日本電影研究《講演日本映畫》,香港:百老匯電影中心,2003年。
 10 文化研究《雜踏香港》,香港:青文書屋,2004年,
 11 日本成人電影研究《AV現(xiàn)場》,香港:茶杯,2005年。
 12 日本文化研究《整形日本》,香港:天窗,2006年,同書另有山東人民出版社的簡體字版,2008年1月出版,增補關于村上春樹的一章。是書于2010年2月再由臺灣博雅書屋出版臺灣繁體中文版。
 13 日本文化研究《命名日本》,香港:天窗,2007年。同書另有山東人民出版社的簡體字版,2009年1月出版。
 14 日本文化旅游《情熱四國》,香港:知出版,2008年。
 15 個人自選集《全身文化人》,香港:文化工房,2008年。
 16 香港電影研究《香港電影血與骨》,臺灣:書林,2008年。
 17 日本電影研究《日本映畫驚奇》,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18 日本文化研究《日本中毒》,香港:天窗,2009年,同書另有天窗文化(中國)有限公司出版的簡體字版。
 19 日本流行文化研究《俗物圖鑒》復刻新版,香港:生活書房,2010年。

書籍目錄

序言香港友多聞——兼序老友湯禎兆的新書詹宏志港產片的貧窮恐懼視線與態(tài)度686(有河)湯禎兆的草根放大鏡朗天明星大過天 1-1 由明星制度的沒落到多元化的重生——金馬獎明星閱讀札記 1-2 誰害怕張國榮?——由明星形象談到時代命題 1-3 最佳女主角是——關于演技評論文化的反思 1-4 我的電影人札記現(xiàn)象與現(xiàn)場 2-1 在晴朗的一天,謝立文請我吃菠蘿油 2-2 香港電影中的“作家”遺憾 2-3 CEPA所帶來的“新埠片”變化 2-4 “青春商場”中的殘酷物語——香港商場電影中的迷宮空間 2-5 香港有“新星導”嗎?王小二過年 3-1 不變應萬變男女大挪移——2004年港產片的開局面貌 3-2 2005年港產片中期札記——低迷中的還擊 3-3 2005年香港電影現(xiàn)象回顧——夾縫中的進退維谷 3-4 落葉尋根的2006年港產片主題 3-5 十年電影不翻身黃金程式捆綁人——香港電影的幽暗年代江湖無間人世有道 4-1 2004年的旗兵死戰(zhàn)——《旺角黑夜》、《愛·作戰(zhàn)》及《大事件》 4-2 有人就有江湖——江湖如何可了斷 4-3 《無間道》的場面設計 4-4 《無間道2》四問 4-5 《黑社會》的風格和結構 4-6 香港電影回歸后的臥底風潮神話和經(jīng)典 5-1 由英雄到凡人——《野獸之瞳》的日?;瘹v程 5-2 回黑玫瑰的家——92《黑玫瑰對黑玫瑰》的懷舊省思 5-3 《麥兜菠蘿油王子》的本土性問題 5-4 周星馳的世紀末偏航 5-5 周星馳的香港接受蛻變史 5-6 如何面對我們的周星馳陰影? 5-7 尋找香港電影的文化特質——以《柔道龍虎榜》為例說明異端疾走狂徒 6-1 書寫權的角力爭逐——《大內密探之零零性性》的秘密議程 6-2 從榮格的阿尼瑪重審劉鎮(zhèn)偉的自我修正術 6-3 時代落差下看桂治洪 6-4 邱禮濤的爛片美學 6-5 葉偉信的類型變奏策略 6-6《狗咬狗》如何回應港產片的護孤主題 6-7 從cult片角度看《四大天王》有眼還珠鬼見愁 7-1鄭保瑞的女魔心結 7-2 鬼眼電影札記 7-3 新浪潮鬼片的香港性 7-4 怪物與階級對立愈是期待愈是忍耐 8-1 《2046》回到起點或是自設終局? 8-2 再回頭。已是百年身——許冠文影迷懺情書 8-3 女性主義底下的布波族本質——黃真真的電影 8-4 雙城記的通俗劇 8-5 每個人都要做主角——《如果·愛》的懷舊策略 8-6 從懸疑片格局看《傷城》的同志片本質 8-7 作為“漫畫電影”的《龍虎門》后記草根影評簡體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張國榮的戲路從來也不寬,《1994香港電影回顧》中就最佳男演員的爭論過程中,有人提出把張國榮與劉青云當年的表現(xiàn)作比較,指出張國榮知道如何挑選劇本和導演;反之劉青云則在不少爛片中仍努力做好每一次的演出,實在難能可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出版,1996)。其實和一批出身于電視臺的男星相比,張國榮亞視年代大部分的作品都屬青春片(《甜甜廿四味》),即使古裝片也以少年英氣為本,甚少有不同類型的角色磨煉,和劉德華、梁朝偉、劉青云及吳鎮(zhèn)宇均不可同日而語。但張國榮在香港影視媒體上始終穩(wěn)占重要位置,正好在于他本質上與眾人有關鍵性的差異:其他人都屬于草根化的明星(包括后來的周星馳),而張國榮自始至終均處于精英的位置,能以一曲American Pie出道,坦白說在當年的娛樂圈中肯定是異數(shù)中的異數(shù)。正好由于他的不羈本性,如何把這一面在銀幕上具體化作有力呈現(xiàn),自然成了最誘人的挑戰(zhàn),我們都知道這個伯樂正是王家衛(wèi)。他的《阿飛正傳》、《東邪西毒》及《春光乍泄》乃張國榮三部最重要的演技代表作,其中不約而同捕捉到他瀟灑不羈,甚至極為難纏不討好的一面。仔細一點看,可以說導演正好透過和演員的相處,一步步把他的本色融入角色中,做最佳的發(fā)揮(這也是王家衛(wèi)自編自導、邊拍邊寫的最大優(yōu)勢),簡單一句就是把張國榮的水仙花情結,具體地以嫉妒、猜忌和自閉的形態(tài)展現(xiàn)出來。登徒分析《天下無雙》的佳作,在比較劉鎮(zhèn)偉及王家衛(wèi)兩兄弟的作品時,指出后者的電影人物從來不會付出,因此帶出自戀太容易而戀人太難的慨嘆(《香港電影面面觀2002-2003》,香港藝術發(fā)展局出版)。

后記

在我一眾的著作中,《香港電影血與骨》一直最為多災多難。它本來打算在香港的青文書屋麾下出版,但因為出版社面臨經(jīng)濟困難,加上后來東主羅志華不幸離世(青文和羅志華的故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活在書堆下——我們懷念羅志華》一看,簡介可參閱于是暫告胎死腹中。后來臺灣的書林出版社有意出版,書本才得以在異地重生;而在香港亦見有心人愿意協(xié)助港版推出,因而差一點還弄出雙胞胎來。幸得各方體諒,最終一切也得以妥善處理交代,使得是書得以臺灣書林版的現(xiàn)貌送抵讀者手上。當然,我也希望內地讀者可以更方便地看到是書,所以當復旦大學出版社提出出版建議,我?guī)捉挷徽f便答應了。

媒體關注與評論

湯禎兆的觀察對象除了香港社會本身,也包括了日本通俗文化,這在香港文化圈較少見。他的選擇題材頗出人意表,觀察角度也獨樹一幟?!  _灣資深媒體人 詹宏志湯禎兆對港產片既有草根影迷的熱情,亦有影評人運用理論作文本分析和社會解讀的一面。從他平素說話及行文的風格,可見其腦筋轉速之快,思考速度往往走在表達前頭。形諸于文,便不求系統(tǒng)化的嚴謹,卻總不乏使人欣喜的觀察與洞見。  ——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靈魂主腦 李焯桃流金歲月人人愛,低迷幽谷注定乏人探路。湯禎兆親身去體驗港產片的貧窮歲月,由檢視明星光環(huán)開始,自我重構即時的神話經(jīng)典,江湖鬼魅并舉,任狂徒暴走后終以忍耐結束——是該有這樣的書了?!  愀畚幕?陳冠中 時至今天,我仍然認為這種對“(物質)貧窮”的既恨又愛,和不斷憑借電影來宣泄不安全感的社會訴求(所謂市場需要),是香港電影要脫離港產片心態(tài)(價值觀),放眼世界大展拳腳的最大阻礙?!  愀蹌霾抛?林奕華

編輯推薦

《香港電影血與骨》:迷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香港電影血與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不一樣的思維看香港文化,不一樣的視角看香港電影
  •   讓人懷念起當年的香港電影。香港電影的精神,香港電影的精髓,現(xiàn)在已很難找見。
  •   有血有肉,讓人看到了香港電影的真實一面。作為電影愛好者以及研究者,必讀!
  •   還沒看完。香港電影的熱血。
  •   嶄新的視角,了解香港電影
  •   對于以前的香港電影還是很有感情的,那個年代美好!
  •   對于了解香港很有益
  •   很喜歡 尤其看到書里提到自己喜歡的電影是就很興奮阿哈哈 可惜書的封面被刮花了當時沒仔細看。。。。
  •   還是那句話,喜歡港片就會愛屋及烏,個人覺得這本書寫的還是不錯的,和一般講港片的書的角度不太一樣,看著挺有意思,而且價格也不貴。
  •   評論寫得很有港味,不像大陸文章
  •   湯兆幀的文字非常贊,將明星的段落好
  •   影評合集,太零散,缺乏足夠的深度和篇幅,也不夠八卦娛樂,還是香港人那種狹隘的地域眼界看電影,念念不忘所謂的香港特色,香港本來就沒有什么文化底蘊,再不放棄那種所謂的香港電影特色,融入大中華文化圈,死翹翹是必然的。
  •   是我要求太高,還是看書的心情不好。反正覺得這些東西往往看看也就罷了,沒必要買書。
  •   比國內很多隔岸研究的學者寫的東西更深刻,更接地氣。
  •   很專業(yè) 對于電影業(yè)余愛好者來說
  •   書本的論述過于主觀,對資料的篩選也不太公正,部分地方只為論述自己觀點而無視了整體的事實。對某些電影和演員的評價,太過注重于個人口味而缺乏了客觀性。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