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復旦大學 作者:黃玉峰 頁數(shù):26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1967年冬天的某一日,我背著簡單的行李,來到上海西南角的天馬公社,那天天氣陰沉沉的,仿佛要下雪。汽車停在天馬山腳下,我問過路的一個老農(nóng),到公社教委怎么走?他說:沿著這條河走十來分鐘就到了。于是我便沿著河走。我走得很慢,走了很久,才看見“天馬公社革命委員會”幾個大字。我走進了紅漆大門,找到了報到處——我的教育生涯就從此開始了。
作者簡介
黃玉峰,上海復旦大學附中語文特級教師,復旦大學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特聘教授,華東師大中文系碩士生導師,上海市寫作協(xié)會副會長,上海市詩詞協(xié)會理事,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市語文協(xié)會理事,復旦大學書畫篆刻研究會理事。自1967年至今,從教四十三年,始終耕耘在教育第一線,積極從事教育改革,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和較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對中小學教育尤其是對語文教育有較深刻、較獨特的見解。
書籍目錄
胸中海岳夢中飛(代序)第一輯 岳母在我背上離去岳母在我背上離去閔子騫、二堂放子及其他懷念小閣樓喜歡挨罵破車與我同行摜沙發(fā)我家無空調(diào)名片印我瀟灑的阿Q妻子愛穿新衣裳女人不在家紅鼻子沾光與添彩被強暴的滋味得意與窩囊明月何皎皎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勞動佳節(jié)話勞動我的和園和園記五易書齋名一棵樹黃生養(yǎng)雀記(之一)黃生養(yǎng)雀記(之二)黃生養(yǎng)雀記(之三)黃生養(yǎng)雀記(之四)黃生養(yǎng)雀記(補記)讀書是我最大的樂趣身在天盡頭“叛徒”的足跡在復旦附中升旗儀式上的講話第二輯 語文教學該敲響警鐘了帶飯的閱卷官從副市長舉八寶粥想開去放縱、懲罰、三字經(jīng)從教授不能教孩子談起教師素質(zhì)與死馬骨頭莫讓孩子吃錯藥夜來風雨聲考試知多少我們需要“誠與愛”的教育千樹萬樹梨花開經(jīng)典,伴你精神成人閱卷教師的爭論名作家與少年郎之比較及我的逃遁不容小錯鑄大錯高考前的最后幾堂語文課“孤芳自賞”、“隨波逐流”及其他四十五封信和美輪集……第三輯 不要漏掉錢鐘書第四輯 十駕難酬知遇恩第五輯 心中藝術的迷狂追求第六輯 請一只老鼠吃飯找誰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岳母走了,是在我背上離去的。 與岳母第一次見面,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當時我與妻剛戀愛,她家人大多數(shù)都反對,說是在郊區(qū)工作,工資少,成分差,又是“臭老九”。唯有岳母說:“是讀書人,會有出息的。” 其實岳母成分也不好。一次,我坐在一旁看她包粽子,她包的粽子不用一根線,只只有棱有角,完全是藝術品。她告訴我,做姑娘時,每到農(nóng)忙,就包給長工吃,自己嘗都不許嘗。她爸說:“男人要出力,姑娘家吃了浪費。” 岳母是極慷慨的人,三年困難時期,家鄉(xiāng)的人逃荒到她家,一住就是年把,走了一批又來一批。家里更窮了,“當?shù)漠?,賣的賣”,能干善良的岳母終于支撐了下來。 岳母做得一手好菜,平平常常的作料,到她手里,總能調(diào)得有滋有味。我父親一向很挑剔,親家見面那天,吃了她燒的菜,到現(xiàn)在還記得,常說“你丈母娘真是好手藝”。岳母燒了菜,喜歡端給左鄰右舍,一天她包餃子,便把鄰居阿忠叫來。我一向胃口好,像劉姥姥。她一邊包一邊煮,我們則盛了吃,吃了盛,不知吃了多少。岳母站在邊上笑著看我們吃,直到我們撐得幾乎翻白眼。岳母后來透露,我吃了54只,阿忠吃了50只。還逢人就夸“咱玉峰真能吃”?! ≡滥傅南【褪窃诶щy時期落下的,時好時壞,就是不肯去看病。怕煩人、怕用錢。說廠里報不掉。我說“到我這里報”。每次陪她看病,我索性把發(fā)票撕了,省得她為報銷奔走。她似乎很歉疚,喃喃地說:“又用了你的錢。”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