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范偉達 范冰 編著 頁數:430
內容概要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一書是本書作者10年前所編著的《現代社會研究方法》教材的第二版或稱姐妹篇。本書闡明社會調查研究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研究,是社會研究的中國化或本土化。本書作者積30余年從事社會研究方法教學科研和社會調查與市場調查之豐富實踐經驗,把握現代研究方法發(fā)展趨勢,引用大量國內外及作者本人的成功案例,對社會調查研究方法進行了更為系統(tǒng)全面的介紹。全書不僅詳述了社會調查研究的原理、程序、方法和技術,而且在理論取向與研究的動態(tài)組合,調查研究三種類型的科學界定,定性與定量的混合研究,抽樣技術和問卷設計的最新成果,電話與在線調查的現狀與發(fā)展,民意測驗、市場調查與縱貫研究的主流趨向,統(tǒng)計分析、定性分析和理論分析的功能與聯(lián)系等諸多方面提供了嶄新的研究視角和分析思路。 本教材可供高等院校社會學專業(yè)教學主干課程使用,同時也可作為各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教學科研、政策研究、市場調查和對社會調查研究方法感興趣的同仁們進行理論研究、方案設計、現場實施、資料分析、撰寫報告等教學科研與咨詢服務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范偉達,男,浙江慈溪人, 中共黨員。復旦大學教學名師、社會學系教授、市場調研中心主任,中國社會學會方法研究會會長。畢業(yè)留校任教近三十年,曾任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本科教學委員會主任,社會學系副系主任、方法教研室主任、社會調查中心主任;兼任中國信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社會調查研究概述 一、什么是調查研究 二、調查研究的功能與作用 三、調查研究的基本原則 四、社會調查研究與社會研究 第二節(jié) 調查研究的主要特點 一、整體上把握社會系統(tǒng) 二、分析社會要素的聯(lián)系 三、探求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 第三節(jié) 調查研究的方法體系 一、調查研究的理論基礎 二、調查研究的方法層次 第四節(jié) 調查研究發(fā)展簡史 一、古代的調查研究 二、近代的調查研究 三、現代的調查研究 第二章 理論與研究 第一節(jié) 理論及其要素 一、理論的概念定義 二、理論的組成要素 三、理論的層次及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理論范式及取向 一、范式及其作用 二、實證主義取向 三、詮釋學取向 四、批判理論取向 五、整合建構論和實在論 第三節(jié) 研究邏輯與理論建構 一、兩種邏輯和“研究圈” 二、演繹式理論的構建 三、歸納式理論的構建 第四節(jié) 理論與研究:動態(tài)的組合 一、理論對經驗研究的作用 二、經驗研究的理論功能 三、理論與研究的動態(tài)組合 第三章 研究方案設計 第一節(jié) 選擇研究課題 一、選題意義及類型 二、選題因素及途徑 三、選題的注意事項 第二節(jié) 調查研究的類型和程序 一、調查研究的主要類型 二、調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三節(jié) 定量研究路徑與設計 一、定量研究具體程序 二、研究課題具體化 三、研究課題操作化 第四節(jié) 定性研究路徑與設計 一、定性研究具體程序 二、定性研究的特征 三、定性研究的策略 第五節(jié) 混合研究路徑與設計 一、混合研究程序的基本要素 二、混合研究方案的備選策略 三、混合研究程序示例 第六節(jié) 設計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案的作用 二、研究方案的內容 三、研究方案示例 第四章 社會測量及指標 第一節(jié) 社會測量及層次 一、社會測量三要素 二、社會測量的尺度 第二節(jié) 社會指標的設計 一、指標及其設計 二、社會指標的綜合 第三節(jié) 態(tài)度量表與指數 一、態(tài)度量表 二、指數建構 第四節(jié) 測量的信度和效度 一、社會測量的信度 二、社會測量的效度 三、信度與效度的統(tǒng)一 第五章 抽樣設計與樣本 第一節(jié) 抽樣調查的基本概念 一、抽樣調查的特點 二、抽樣調查的幾個概念 第二節(jié) 抽樣調查的一般步驟 一、界定調查總體 二、選擇抽樣框 三、確定抽樣方法 四、評估樣本正誤 第三節(jié) 非概率抽樣 一、判斷抽樣 二、巧合抽樣 三、配額抽樣 四、推薦抽樣 第四節(jié) 概率抽樣 一、簡單抽樣 二、等距抽樣 三、分層抽樣 四、整群抽樣 五、多段抽樣 六、PPS抽樣 七、入戶抽樣 第五節(jié) 樣本大小 一、樣本及影響因素 二、樣本大小的確定 三、樣本推論的邏輯 第六章 文獻研究 第一節(jié) 文獻及其類型 一、文獻的特點 二、文獻的類型 第二節(jié) 文獻的分析 一、傳統(tǒng)分析 二、內容分析 第三節(jié) 文獻法評價 第七章 社會調查(一) 第一節(jié) 問卷設計 一、問卷的作用和類型 二、問卷的結構和內容 三、問卷設計的一般程序 四、問卷設計的原則和技巧 第二節(jié) 訪問調查 一、訪問法及其類型 二、訪問心理及技術 三、訪問調查評價 第三節(jié) 電話調查 一、電話調查及其意義 二、電話調查的類型 三、電話調查的實施 第四節(jié) 在線調查 一、在線調查概述 二、在線調查步驟 三、在線調查方法 第五節(jié) 縱貫調查 一、靜態(tài)與動態(tài)分析 二、縱貫調查及類型 三、縱貫調查案例 第六節(jié) 調查質量控制 一、調查中的非抽樣誤差 二、調查質量控制的含義 三、調查員的挑選與培訓 第八章 社會調查(二) 第一節(jié) 實地研究概述 一、實地研究的概念 二、實地研究的特點 三、實地研究的邏輯 第二節(jié) 實地研究實施過程 一、選擇研究場域 二、進入現場策略 三、建立友善關系 四、做好田野筆記 五、撤離研究現場 第三節(jié) 參與觀察 一、觀察法及類型 二、參與觀察及實施 三、參與觀察評價 第四節(jié) 實地訪談 一、實地訪談及類型 二、訪談問題及脈絡 三、焦點訪談法 第五節(jié) 典型調查 一、典型調查及其特點 二、典型調查基本方法 三、典型調查方法評價 第六節(jié) 個案調查 一、什么是個案調查 二、個案調查的步驟 三、個案調查方法評價 第九章 實驗研究 第一節(jié) 社會實驗的功能 一、實驗在社會研究中的作用 二、實驗方法的認識論特點 第二節(jié) 實驗構成及程序 一、實驗構成的三要素 二、實驗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三節(jié) 實驗設計的基本模式 一、簡單實驗設計 二、多組實驗設計 第四節(jié) 實驗研究評價 第十章 統(tǒng)計分析 第一節(jié) 統(tǒng)計分析概述 一、統(tǒng)計分析的作用 二、統(tǒng)計分析的特點 三、計算機技術的運用 第二節(jié) 統(tǒng)計資料整理 一、資料的審核與編碼 二、資料的錄入與匯總 第三節(jié) 單變量統(tǒng)計分析 一、集中趨勢測量 二、離散程度測量 第四節(jié) 雙變量統(tǒng)計分析 一、相關的意義及類型 二、交互分類法 三、消減誤差比例 四、相關測量法 第五節(jié) 多變量統(tǒng)計分析 一、詳析分析 二、凈相關和復相關 三、多元回歸分析 第六節(jié) 推論統(tǒng)計簡介 一、推論統(tǒng)計一般概念 二、參數估計 三、假設檢驗 第十一章 定性分析 第一節(jié) 定性分析概述 一、定性分析的概念和功能 二、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之異同 三、計算機輔助的定性分析 第二節(jié) 定性資料的整理 一、分析前的初步整理 二、定性資料的編碼 三、撰寫分析備忘錄 第三節(jié) 定性資料分析方法 一、連續(xù)接近法 二、舉例說明法 三、事件結構法 四、流程圖式法 第十二章 理論分析 第一節(jié) 理論分析概述 一、理論分析的意義與作用 二、理論分析的思考方式 三、理論分析的一般步驟 四、科學抽象及其過程 第二節(jié) 理論解釋方案 一、總體理論方案 二、分析方案 三、命題方案 四、模型方案 第三節(jié) 理論分析方法 一、矛盾分析法 二、歷史分析法 三、因果分析法 四、比較分析法 五、功能分析法 六、系統(tǒng)分析法 第十三章 研究報告 第一節(jié) 研究報告的特點 一、研究報告的特點 二、研究報告的類型 第二節(jié) 研究報告的結構 一、標題 二、導言 三、方法 四、正文 五、結論與討論 六、附錄 第三節(jié) 研究報告的撰寫 一、研究報告的撰寫步驟 二、報告寫作的注意事項 附錄 一、調查問卷 (一)工人調查表 (二)浦東新區(qū)社會發(fā)展調查問卷 二、統(tǒng)計用表 (一)隨機數表 (二)標準正態(tài)分布表 (三)Z檢驗表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當然,要做好會議記錄。座談會最好由主持人邊提問邊記錄,也可指派專人做會議記錄。經驗證明主持人邊問邊記錄對與會者的發(fā)言影響最大。這是因為,主持人在聽取發(fā)言時,做不做記錄,快記還是慢記,詳記還是略記,是邊聽邊記還是邊問邊記,對發(fā)言人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因此,做記錄是指導和控制會議的一種有效手段,它有時能起到語言信息所不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座談會過程中,如何消除從眾心理是一篇大文章。從眾心理屬于社會心理學范疇,它是指個體在群體中常常不自覺地受到群體的影響,而在知覺、判斷、信仰以及行動上,表現出與群體中多數人相一致的心理現象。這種心理現象在集體座談中最易產生。有實踐經驗的人都知道,在座談會上,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初發(fā)言的幾個同志如果對某一問題發(fā)表了一致的看法,往往影響其他人的態(tài)度。有的人本來對所討論的問題沒有認真思考,聽了前面眾口一詞的發(fā)言,便隨聲附和;有的人原來態(tài)度模棱兩可,看到大多數同志都傾向于一種觀點,也跟著作出了相同的判斷;還有的人本來內心不同意前面的發(fā)言,但看到大多數人都持肯定態(tài)度,因害怕自己被孤立,只好違心表示同意,或者不表態(tài)。這些心理現象都屬于從眾心理。從眾心理是座談會上存在的普遍現象,它直接影響調查資料的正確性和可靠性。因此,要提高座談會質量,就必須從以下三個方面想方設法減少以至消除從眾心理。首先,要講清座談目的與到會人員的關系。開好座談會,關鍵是調動全體與會者的發(fā)言積極性。這種積極性與到會人員是否理解座談的目的有直接關系。因此,會議開始,調查者就要讓與會人員充分了解本次調查的目的和意義。此外,在座談會上,還要著重強調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辮子、不裝袋子的“四不”原則,提倡大家怎么想就怎么講,不要顧忌別人對自己的發(fā)言怎么評價。問題本來就是復雜的,與會人員可從不同角度和側面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講清楚這些問題,就可使大家認識到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實事求是地反映問題是自己的責任,從而消除從眾心理。其次,要精心安排發(fā)言的順序。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第一個發(fā)言人的地位是影響他人從眾心理產生的重要因素。前面發(fā)言的人地位越高,其他人的從眾心理就越易產生。因此,要減少或消除從眾心理,就應該精心安排發(fā)言的順序。實際調查中,安排什么人先發(fā)言并無固定模式,但一般情況下都應該讓年輕人打頭炮,把平時不愛說話,缺乏主見的人往前排,最后安排年長者和權威人士。
編輯推薦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復旦博學·社會學系列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