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第1版 (2010年5月1日) 作者:〔挪威〕 斯坦恩·庫恩勒(Stein Kuhnle) 中國〕 陳寅章(Chen Yinzhang)等 頁數(shù):429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北歐福利國家制度是北歐最鮮明的特色之一,這些福利國家成功地在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公正之間保持了相對平衡,并在國民的充分就業(yè)、社會保障、教育、平等、保護弱勢群體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們的經(jīng)驗對許多國家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本書收錄了十多位北歐國家從事福利國家研究的專家的論文,從政治學(xué)、社會學(xué)、歷史學(xué)和經(jīng)濟學(xué)等多個視角,對北歐現(xiàn)行福利國家制度的發(fā)展脈絡(luò)、“北歐模式”的主要特征和特色,及其當(dāng)前和未來所面臨的挑戰(zhàn),比較深入地進行了理論探索和評述。這些對正處于政治、經(jīng)濟、社會改革與轉(zhuǎn)型的中國來說,無疑具有特殊的價值和啟示意義。
書籍目錄
著者列表List of contributors致謝Acknowledgements序言 戴炳然PrefaceDai Bingran編者導(dǎo)言Editors? Introduction 第一部分 歷史 第一章 社會權(quán)利和社會保障: 瑞典福利國家,1900—2000年 科拉斯·奧馬克、烏爾班·隆德伯格 第二章 丹麥福利國家的歷史 尼爾斯·芬·克里斯蒂安森、克勞斯·彼得森 第三章 社會民主黨與挪威福利國家: 一些觀察 于維德·比約森 第四章 北歐模式以及社會與經(jīng)濟之間的張力——作為北歐個案的芬蘭 保利·基杜倫 第五章 北歐福利國家對照下的冰島 古蒙德爾·永松 第六章 構(gòu)建北歐福利?北歐社會政治合作: 1919—1955年 克勞斯·彼得森第二部分 特征 第七章 北歐福利模式與普遍主義思想 南納·基達爾、斯坦恩·庫恩勒 第八章 北歐國家的貧困問題和收入分配 約金·帕爾梅、奧利·康戈斯 第九章 北歐的性別平等: 政策、話語和悖論 安妮特·伯喬斯特 第十章 北歐國家的家庭和工作生活 安妮·斯凱維克·格魯?shù)?、??巳麪枴す靥m德 第十一章 分權(quán)化單一制福利國家: 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各國地方政府的作用 斯夫·杉德博格 第十二章 北歐國家的志愿組織 卡爾·斯溫新德、培爾·塞勒 第十三章 北歐勞動力市場模式 克里斯特·松科維奇第三部分 挑戰(zhàn) 第十四章 移民與北歐福利國家——緊張的相伴關(guān)系 格麗特·波羅奇曼 第十五章 北歐福利模式可行嗎?21世紀(jì)歐洲背景下北歐福利模式面臨的挑戰(zhàn) 榮·科維斯特 第十六章 北歐模式: 條件、起源、結(jié)果與教訓(xùn) 馬蒂·阿萊斯塔羅、斯萬·赫爾特、斯坦恩·庫恩勒第四部分 附錄 附錄 北歐各國基本信息和網(wǎng)上資源 蒂娜·達瑞爾 List of contributors Acknowledgements Preface: Dai Bingran Editors? Introduction Section 1: History 1. Klas ?mark & Urban Lundberg: Social Rights and Social Security: The Swedish Welfare State, 1900-2000 2. Niels Finn Christiansen & Klaus Petersen: The History of the Danish Welfare State 3. ?yvind Bj?rnson: The Social Democrats and the Norwegian Welfare State: Some Perspectives 4. Pauli Kettunen: The Nordic Model and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Social and the Economic?Finland as a Case 5. Gudmundur Jonsson: Iceland in the Mirror of the Nordic Welfare State 6. Klaus Petersen: Constructing Nordic Welfare? Nordic Social Political Cooperation 1919-1955 Section 2: Characteristics 7. Nanna Kildal & Stein Kuhnle: The Nordic Welfare Model and the Idea of Universalism 8. Joakim Palme & Olli Kangas: Pover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9. Anette Borchorst: Nordic Gender Equality: Policies, Discourses and Paradoxes 10. Anne Skevik Gr?dem and Aksel Hatland: Family and Working Life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11. Siv Sandberg: Decentralized, Unitary Welfare State: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in Denmark, Finland, Norway and Sweden 12. Karl H. Sivesind and Per Selle: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13. Christer T?rnqvist: The Nordic Labour Market Model Section 3: Challenges 14. Grethe Brochmann: Immigration and the Nordic welfare state?A Tense Companionship 15. Jon Kvist: Is the Nordic Welfare Model Viable? 21st Century Challenges to the Nordic Welfare Model in a European Context 16. Matti Alestalo, Sven E.O. Hort and Stein Kuhnle: The Nordic Mode: Conditions, Origins, Outcomes, Lessons Section 4: Appendix Tina Dreier: Basic social information on the Nordic countries and online resources
章節(jié)摘錄
被認(rèn)為是北歐福利國家的關(guān)鍵特征。它是指這樣一個事實,即北歐國家(往往)具有覆蓋到全部人口的計劃,這些計劃基于社會權(quán)利,對所有公民(常常是對所有居民)實行相似的制約條件。與這一社會和教育權(quán)利密切相關(guān)的是北歐國家在對抗貧困和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的相對成功,這一成功已經(jīng)被經(jīng)驗事實所證實。北歐各國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度之一,也是貧困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第八章)。誠然,經(jīng)濟增長和財富是解釋這一結(jié)果的重要因素,然而這顯然也是立法以及關(guān)于政策和如何設(shè)計制度性解決方案的政治決策所導(dǎo)致的結(jié)果。(第九章所討論的)另一項重要特征是兩性平等,它往往被認(rèn)為在北歐國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北歐各國常常被描述成“對婦女友好”的福利國家。通過國家干預(yù)(家庭政策)和強大的婦女運動,性別平等問題和婦女的勞動力市場參與率被置于政治日程的優(yōu)先地位。關(guān)于北歐的家庭、家庭政策和職業(yè)生活的第十章對這幾個方面作了更加詳細的探討,并指出了北歐各國之間的相似性和差異性。這一部分的文章各自通過不同的方式突出了北歐的社會政治傾向,即通過強大的國家而實現(xiàn)的社會團結(jié)是與對個體自主權(quán)的著重強調(diào)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其次,很多文章描述并探討了北歐國家中社會的組織方式。北歐福利國家往往被恰如其分地描繪成格外以國家為中心,它具有強大的干預(yù)型政府、勢力強大的政府官僚以及龐大的、雇用了極大一部分就業(yè)人口的公共部門。然而j這僅僅是事實的一部分。我們還應(yīng)該考慮到“國家”與“社會”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其中一個方面是北歐福利國家的去中心化特征。大多數(shù)公民是在地方層面上接觸到福利國家的。這在第十一章中有所論述,該章討論的是北歐國家中地方政府和市政部門所扮演的角色。另一個方面是志愿性組織或市民社會與福利國家之間的相互影響,這種影響在總體上是積極的。一般認(rèn)為國家和社會是互相對立的,并存在國家排擠市民社會的風(fēng)險,但在北歐國家,這種競爭卻似乎很有限——合作關(guān)系一直更為常見。如果將我們的視角從公共部門移開,就很值得仔細地看一看勞動力市場中的關(guān)系(第十三章)。北歐國家的一個特點是其自治的勞動力市場,市場主要由組織良好的雇主協(xié)會和雇員協(xié)會之間的談判加以調(diào)節(jié)。這一模式的前提條件是勞資雙方的組織程度都很高。國家作為第三方推動了勞動力市場達成妥協(xié),而工會和雇主組織則對勞動力市場政策以及相關(guān)的社會、經(jīng)濟政策施加了不可小覷的影響力。這些“統(tǒng)合主義”的體系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相對靈活的勞動力市場,并借助福利體系實現(xiàn)與綜合性的社會保障相結(jié)合?!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