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2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犀禾 頁數(shù):266
Tag標簽:無
前言
文集中所收集的文章為近年來所寫的關于中國電影和華語電影研究的一些文字,按論述重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理論篇”,涉及的是中國電影和華語電影研究中的理論問題。《跨國(區(qū))語境中的華語電影現(xiàn)象及其研究》從近年在學界變得越來越流行的“華語電影”概念的出發(fā),探討了華語電影研究和傳統(tǒng)的中國電影研究在視野、方法和重點上的差異和轉變,并對這一新的研究領域中的發(fā)展進行了梳理;《紅色理論、藍色理論,及藍色理論之后》一文聚焦于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理論的發(fā)展以及西方電影理論引進對它所產生的影響;《多元視野下的臺灣電影研究》從臺灣電影研究著手,對臺灣學者、大陸學者、海外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和比較,并討論了后殖民理論在臺灣電影研究中的運用問題;《電影本體論和電影美學芻議》關注了近年來在關于“電影本體”、“電影美學”和“電影理論”的概念的辯論中所折射出的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對電影學術話語權角逐的現(xiàn)象,并就當下語境中如何理解這些概念問題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鐘惦棐的新美學和中國的新電影》則對中國電影美學和批評的先驅鐘惦棐的理論和批評思想進行了梳理和評價;《重建國家理論》從方法論的層面檢討了1949年以來的60年期間中國電影研究的核心價值觀和主要理論資源的發(fā)展和演變。文集的第二部分“歷史篇”是關于中國電影史的研究。《大陸、臺灣、香港新電影中的“中國經驗”》是對80年代以來大陸和臺灣、香港地區(qū)新電影運動的一個比較研究,探討他們所表達的文化經驗的特點、成因和各自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化,以及政治的關系。
內容概要
《華語電影:理論、歷史和美學》匯集了作者近年來在華語電影研究方面的精華之作,共21篇,分為理論、歷史和美學三個單元。第一單元探討的是中國電影和華語電影研究中的理論問題,對其發(fā)展過程中的核心概念和關鍵話題進行了歷史梳理與深度闡述第二單元是關于中國電影史的研究,著力于電影歷史中的文化、經濟、意識形態(tài)等問題的系統(tǒng)概括與理論建構,第三單元是作者對個別的導演(群)、影片、類型和明星研究的微觀考察?!度A語電影:理論、歷史和美學》視野開闊,內涵豐富,力求在歷史與現(xiàn)實兩個維度上來把握華語電影的內在規(guī)律與發(fā)展走向,是一本在華語電影研究領域具有一定開拓與導向意義的學術專著。
作者簡介
陳犀禾,1982年畢業(yè)于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1985年畢業(yè)于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系,曾任北京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SU)獲得博士學位。現(xiàn)任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博導、上海大學電影學博士點和上海市電影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并擔任ACSS(國際亞洲電影研究學會)中國區(qū)理事,中國高校影視教育學會學術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委員會影視教育委員會常務理事等職務。學術主項為華語電影研究領域,近年在海內外發(fā)表多種學術成果。
書籍目錄
前言一、理論篇跨國(區(qū))語境中的華語電影現(xiàn)象及其研究紅色理論、藍色理論,及藍色理論之后多元視野下的臺灣電影研究電影本體論和電影美學芻議鐘惦棐的新美學和中國的新電影重建國家理論二、歷史篇大陸、臺灣、香港新電影中的“中國經驗中國當代電影的工業(yè)和美學:1978-2008革命性、現(xiàn)代性、民族主義華語電影新格局中的香港電影文化和經濟的兩重奏尋求新的文化身份三、美學篇(導演、類型和明星)最后一個大師穿越歷史與政治的文化與美學論張藝謀電影中的父親角色叛逆、協(xié)商、協(xié)調《一個和八個》靈與肉的重新建構:身體、表演及其他懷舊電影與上海文化身份的重構論瓊瑤電影的中國性與臺灣圖像論中國主流大片和主流文化
章節(jié)摘錄
插圖:這也正是“華語電影”作為一個批評概念和準產業(yè)實體再次吸引整個世界的目光的深層原因。梁良在《論兩岸三地電影》一書的合論篇中討論了三個話題,分別是“中國電影,從默片至90年代”、“臺灣、香港、大陸電影的互動關系”、“香港新浪潮與臺灣新浪潮”。不僅嘗試將三個地區(qū)電影同時納入中國電影史的敘述話語,還堅定支持1990年代以來三個地區(qū)電影界以及學術界取得一致共識:“‘中國電影’是由臺灣、香港和大陸三個地區(qū)的電影共同組成的,缺少哪一個部分都是缺憾不完整?!雹诹硪恍╇娪把芯空咴趯Υ箨懞团_灣、香港地區(qū)的某一個地區(qū)的電影進行研究時,特別注意到把它們置于大陸和臺灣、香港地區(qū)文化、政治和經濟的語境和影響中進行探討。其中一些研究者盡管承認大陸和臺灣、香港電影中共同的中華文化基礎,但是重點卻更強調某一個地區(qū)電影中的“本土經驗”和“地方性”。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副教授陳儒修著《臺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的主要目的是“與中國大陸電影與香港電影作個區(qū)分”,他所呈現(xiàn)的臺灣電影史,“重點在于臺灣電影里的歷史文化經驗,特別注重幾個概念的表達,如語言、歷史、文化認同等”,“試圖根據(jù)巴巴的說法,開啟臺灣多元化的面貌,提出臺灣不同族群的敘述體系,以說明臺灣獨特的交錯混雜的文化”③。盡管陳儒修承認臺灣電影與中華文化之間無法割舍的聯(lián)系,對臺灣新電影中本土經驗的分析也有一定的深刻之處,但其核心思想?yún)s是為“臺灣經驗”作注腳,試圖讓臺灣的“本土經驗”在世界范圍內占有一席之地,而無意中淡化了“臺灣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將中華文化對臺灣本土文化的影響置于與荷蘭文化、日本文化以及后來的美國文化同等的地位。伊利諾伊大學歷史與電影研究副教授傅葆石在《上海與香港之間:中國電影的政治學》④一書中,考察了1935-1950年間上海和香港的各種通俗電影。書中主要內容包括“半殖民狀態(tài)下上海的電影版圖”、“在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之間:重寫香港電影史”、“娛樂的斗爭:淪陷時期電影中的政治學”、“香港電影中的上?!钡劝鍓K,深入探討了上海、香港等城市之間的電影資本和人員的流動,以及觀念的影響。
編輯推薦
《華語電影:理論、歷史和美學》:海上電影學人文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