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吳友富 頁數(shù):23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國家形象塑造的研究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F(xiàn)實主義、新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都對此作了深入探討,研究對象日趨國際化,研究主體也呈現(xiàn)多元化趨勢。《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和傳播》研究的著重點是:確立國家形象的學理定義,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一個“國家形象塑造”理論框架,以便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內涵和外延進行系統(tǒng)分析。研究表明,國家形象存在著至少六個極易發(fā)生混淆的元素:(1)形象中的“像”;(2)形象中的“聲望和信譽”;(3)形象中的“印象”;(4)形象中的“人性化的感受”;(5)形象中的“認知”;(6)形象中的“身份”。形象本身包含了態(tài)度、判斷、理毹、認識、評價、信念、觀念、理念和印象等種種因素,但其本質是一種人的“認知”?! 倚蜗蟮囊饬x或功能是什么?國家形象是否可塑造?國家形象塑造的基本要素或內涵是什么?國家形象塑造后如何進行有效的傳播?帶著這樣的疑問,《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和傳播》提出了關于國家形象塑造與傳播的基本理論假設。第一,國家形象塑造與國家的對外行為存在關聯(lián)關系。這就要求整合國家所擁有的多項對外交流資源(除傳統(tǒng)的外交機構和機制外),以期在國際形象塑造方面做到統(tǒng)一、協(xié)調和相互支撐。第二,國家形象塑造與戰(zhàn)略傳播存在關聯(lián)關系。這就要求采用公共關系學的“對稱雙向交流”范式。第三,國際形象塑造與公共管理方法存在關聯(lián)關系。這就要求整合國家的公共資源(外交、軍事、經濟、文化、媒體等),實施“統(tǒng)一多頭”的管理模式。第四,國家形象塑造與專業(yè)化管理機制存在關聯(lián)關系。作為一個長期存在的、動態(tài)的、不斷變化的現(xiàn)象,國際形象能夠通過專業(yè)的分類“品牌管理”(Branding)予以塑造。第五,國家形象塑造與民族的歷史文化積淀存在關聯(lián)關系。為檢驗上述理論假設,《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和傳播》運用了定性分析、歷史研究、比較研究、深度案例、文本分析等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并以中國國家形象塑造與傳播為實例加以檢驗和分析。 從實證研究來看,中國國家形象塑造與傳播主要有一個目標,即樹立和平發(fā)展的中國國家形象。其依靠手段主要有六個,即開展國際公共關系、突出文化傳播、提高政府形象、加強媒體傳播、提升國家創(chuàng)新能力、打造中國國家品牌。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國家形象塑造與傳播的理論概述第一節(jié) 國家形象的概念界定及其內涵分析一、國家形象的概念界定二、國家形象內涵分析第二節(jié) 國家形象的立體分析一、經濟形象二、安全形象三、文化形象四、政府形象五、國民形象第三節(jié) 影響、制約國家形象塑造和傳播的關鍵戰(zhàn)略要素一、國家形象的定位二、跨文化有效信息傳播三、塑造和傳播國家形象手段的有效整合第二章 中國國家形象的歷史考察第一節(jié) 不斷變遷的中國國家形象一、神秘富饒的國家二、勇敢強悍的中國人三、光輝燦爛的中國四、強盛富裕、大一統(tǒng)的中華帝國五、封閉的中國六、“丑惡的中國人”七、紅色中國八、褒貶不一的新中國形象九、瘋狂的中國十、中國奇跡十一、中國機遇、中國“威脅”十二、未來的“和諧中國”第二節(jié) 史密斯筆下的中國近代形象一、面子二、勤勞三、禮節(jié)四、麻木不仁五、缺乏公共意識六、守舊七、忍耐與堅韌八、知足“長樂”九、缺乏同情心第三章 塑造和傳播和平發(fā)展的中國國家形象第一節(jié) 解構“中國威脅形象”一、中國形象的簡要歷史考察和分析二、解構“中國威脅形象”是建構中國正面形象的現(xiàn)實需要三、中國國家形象正面塑造和傳播任重而道遠第二節(jié) 建構中國“和平發(fā)展國家形象”一、“和平發(fā)展國家形象”的概念界定二、“和平發(fā)展”是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必然三、“和平發(fā)展”是中國現(xiàn)實經濟發(fā)展的必然四、“和平發(fā)展”是中國民主政治發(fā)展的必然第三節(jié) 中國和平發(fā)展國家形象的歷史實證分析案例分析之一案例分析之二第四章 對外文化傳播與中國國家形象塑造第一節(jié) 對外文化傳播與國家形象關系解讀一、對外文化傳播概念的簡要分析和界定二、對外文化傳播是塑造國家形象的有效手段三、影響對外文化傳播的主要因素四、對外文化傳播對塑造國家形象的綜合效應第二節(jié) 加強對外大眾文化傳播詮釋“和平開放”的文化內核一、通過物質文化傳播,推出中國形象二、通過精神文化傳播,推出中國形象第三節(jié) 加強文化外交塑造“和平發(fā)展”的國家形象一、文化外交是塑造國家形象重要的有效“柔性”手段二、以文化外交塑造國家形象的戰(zhàn)略要與國家戰(zhàn)略相統(tǒng)一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和傳播三、中國文化外交要以回擊“文化版本的中國威脅論”為重點第四節(jié) 國家文化形象傳播案例分析以及對中國的啟示一、“韓流”——以韓國傾心打造的國家品牌為例二、中國加強國家文化形象塑造與傳播的四個原則第五章 政府形象與國家形象塑造和傳播第一節(jié) 政府形象識別(GIS)三要素分析一、CIS、GIS理論簡述二、政府形象塑造的理念識別三、政府形象塑造的行為識別四、政府形象塑造的視覺識別第二節(jié) 塑造和傳播政府形象的必然性和特殊性一、“內政”在全球化背景下對建構政府形象的制約和影響二、建構積極和合理的政府形象是經濟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境因素三、塑造積極的政府形象能引導和放大正面的國家形象第三節(jié) 中國政府形象塑造和傳播的對策研究一、塑造和傳播“關注民生政府形象”二、塑造和傳播“法治政府形象”三、塑造和傳播“保護人權政府形象”四、塑造和傳播“廉潔政府形象”五、通過重大事件,塑造和傳播政府形象……第六章 政府國際公關與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和傳播第七章 媒體傳播與中國國家形象塑造第八章 國家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中國的國家形象塑造和傳播第九章 打造中國品牌與中國國家形象塑造和傳播結束語附錄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國家形象塑造與傳播的理論概述 在21世紀,全球化浪潮裹挾著每一個國家。國與國之間的時空感從未像今天這樣為新的技術革命所淡化。越來越清晰的“地球村”形象,使國際社會公眾把對國家形象的關注、維護和提升擴大到全球視野。國家形象作為一個國家極其重要的無形資產,是一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重要體現(xiàn)。約瑟夫·奈提出的“軟實力”概念,更使國家形象的塑造和傳播成為中國學界、政界關注的熱點、重點問題。鑒于中國與西方迥異的文化、歷史、經濟、政治背景,重視和加強中國國家形象塑造和傳播的理論研究,確定其分析框架,對于指導塑造國家形象傳播的實踐,不斷增強塑造和傳播國家形象的針對性、有效性,充分發(fā)揮國家形象巨大的影響力和凝聚力,進而提升國家“軟實力”,實現(xiàn)國家戰(zhàn)略意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谝还?jié) 國家形象的概念界定及其內涵分析 一、國家形象的概念界定 界定國家形象概念,明確其內涵和外延,首先必須對“國家”和“形象”的含義做簡單明了的界定。筆者在本書采用從傳播學和國際關系學角度出發(fā),并與本書研究最為貼切緊密的概念界定。在本書中,國家形象中的“國家”為現(xiàn)代民族國家,是國際社會、國際關系中的獨立的、主要的行為體;也只有這樣界定“國家”,才能使國家形象成為國際關系學范圍內的一個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