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證嚴法師 頁數(shù):21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證嚴法師的一部隨筆集,以“有錢未必是富裕,清貧生活不是貧窮”為中心內容,闡述了作者的人生思考。全書共分兩部分內容:一,遠離奢華 ;二,清流時尚。證嚴法師說:生活若簡樸,人生就幸福。真正的快樂,是因為知足。真正的福,是因為心安。在金融海嘯席卷的今天,在這個又熱又平又擠的世界,遠離奢華是最佳的選擇,簡單生活是最流行的時尚。清樸致福,是作者對全人類的衷心祝福。 本書在全球金融危機肆虐蔓延的今天,非常富有教育意義。
作者簡介
證嚴法師簡介:“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普天三無,這一句心包太虛與氣度恢弘的開示,來自證嚴法師美善與堅定的心靈。一九三七年,出生于臺灣臺中的清水鑲。一九六三年,依印順導師為親教師出家。師訓“為佛教,為眾生”,是年二十六歲。一九六六年,創(chuàng)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年二十九歲。一九六六年以后的數(shù)十年來,慈濟世界在法師慈悲呵護下,一步一步,堅實的茁壯;如今遍布全球的慈濟人,出現(xiàn)在全世界許許多多有災難與苦痛的地方;通過親手拔除人們的苦與痛,法師的弟子們,謹守著法師堅定的菩薩志愿與佛陀清涼的慈悲智慧,虔誠的追隨法師祈愿;愿人心能凈化,愿社會能祥和,愿天下能無災。
書籍目錄
編者的話上篇 遠離奢華 第一章 原味自然 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少使用空調,多適應自然 用尿布、哺母乳 少沉迷計算機,多與人相處 第二章 雙手萬能 多煮飯,少外食 洗碗筷,少制造垃圾 多用手洗衣,少用洗衣機 多走路、騎單車,少騎機車、開車 第三章 節(jié)約勤勞 少浪費,多惜資源 少汰舊換新,多選耐用物品 廢物利用 省水、省紙 隨身三寶,購物袋 第四章 簡單為上 勤快工作,少酒食應酬 簡化復雜的生活需求 減去煩惱是非,少憂郁 少點花用,助人樂無窮 第五章克己復禮 克己——克勤、克儉、克難 復禮——守戒律、守規(guī)則、守禮節(jié)下篇 清流時尚 第六章 從心出發(fā) 心室效應 碳平衡、心平衡 減碳從足下做起 身心健康與富貴 第七章 食/心素食儀 少食 心素食儀 第八章 衣/簡單素樸 簡單、素樸 不追求名牌、流行 價錢是虛的,價值才是實的 第九章 ?。膶捨輰? 放棄銅墻鐵壁的豪宅 屋寬不如心寬 窄屋生活 第十章 行/節(jié)能減碳 走路、走樓梯 騎腳踏車 少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行車共乘
章節(jié)摘錄
上篇 遠離奢華 第一章 原味自然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輪轉,大自然調和,氣象才會合宜,土地上五谷雜糧自然豐收?!疤?、地、人”是大自然,眾生在大自然中天養(yǎng)地育——因為氣候適宜,萬物豐收,食物就不虞匱乏,這是“天養(yǎng)”;我們生在這片土地上,土地平安,人人就會平安,這是“地育”?! ⊥恋厣嫌袩o法計數(shù)、不同形態(tài)的生命,各隨其安,同在大地上共生息,享有大自然的調和;然而大地之母承載萬物眾生,其生命已經天久地老,經過人類過度開發(fā)資源,再高的山也挖掘,再高大的樹也砍伐,破壞得千瘡百孔,大地亟需好好地休養(yǎng)生息?! ∥覀兩谔斓亻g,需懂得尊重生命、愛惜萬物,生活自然、簡單就好,同時培養(yǎng)一分赤子之心,所謂“人之初,性本善”,若從小保持赤子之心,隨著成長,善的心念也愈來愈開闊,就可以成就大善。 我們不斷地提倡愛地球做環(huán)保,諸如在花蓮的阿蝦師姊,是個平凡樸實的老菩薩,當我們剛開始提倡環(huán)保。她認為“呵護地球不能少我一個”,所以她很用心投入,迄今十余年。剛開始做時,鄰里都會嘲笑她,資源回收是沒有智識的人在做的。 她會告訴大家:“我們很有智識,為了保護地球才做資源回收,讓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彼f的話沒有經過修飾、包裝,是原味的智慧,卻包含人生深刻的道理?! “⑽r師姊每天沿著兩條街道撿拾,常為資源不惜跳進垃圾車里,將能回收的都拿出來,在臟亂中整理出可回收的東西,許多鄰里鄉(xiāng)親都被她感動,跟著一起做,帶動愈來愈多的人投入做環(huán)保。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