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抽象藝術學

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許德民  頁數(shù):357  
Tag標簽:無  

前言

  最近幾年,中國當代藝術的火爆人氣,使得抽象藝術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更多的人希望了解抽象藝術、親近抽象藝術,但是,苦于找不到合適的“路徑”。抽象藝術在世界藝術頂端的地位和在中國邊緣化的地位,落差巨大,這種巨大的落差也為抽象藝術在中國未來的前景埋下伏筆,也為先知先覺的人群提供了絕佳的“進場”機會??梢灶A期,一個抽象藝術的“上升期”即將來臨。這個“上升期”不僅是屬于藝術市場的,更屬于社會文化、大眾審美和學術研究。為了這個“上升期”的來臨,在抽象藝術的理論建構和和學術研究上,中國應該有所準備。因此,寫一本理論性強、學術性高,但又通俗易懂、具有普及性的抽象藝術理論專著成為我近些年的心愿?! ≡谘芯砍橄笏囆g理論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偌大的中國,上百所美術院校,無數(shù)家學術機構,竟然沒有一家以抽象藝術為研究對象的專業(yè)機構。專業(yè)研究抽象藝術的學者、專家也寥寥無幾。幾乎所有的抽象藝術理論和評論的立論基礎都是西方的,都是一百年前誕生的“架上抽象藝術”的經(jīng)典理論。也就是說,在中國,抽象藝術民族化、本土化的系統(tǒng)研究基本上是一個空白?! ≡谖业难芯亢透形蚶?,抽象文化是最重要的生命文化??梢院敛豢鋸埖卣f,抽象的(即非理性、非功利的)生命方式,是人的生命天性和本質(zhì)。人的一切理性的、具象的、社會的生命方式幾乎都是生命的手段,而生命的目的、生命的本體意義則是“抽象的”,是人的“七情六欲”和“感覺、精神享受”。抽象藝術和人的“抽象生命方式”接軌,是直接服務于人的非理性(抽象性)生命方式的,通過視覺的形式審美,傳遞快感和美感,完成生命的視覺和精神享受。抽象藝術和抽象文化,在人類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重視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必然應該重視抽象文化、抽象藝術。我們的文化研究和藝術研究沒有理由讓這個領域一直空缺。

內(nèi)容概要

  《中國抽象藝術學》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抽象藝術理論學術專著,具有獨立的知識產(chǎn)權、原創(chuàng)抽象藝術理論、全新的學術觀念,全面闡述中國抽象藝術歷史觀、學術觀、審美觀和價值觀。這本書的出現(xiàn),填補了中國抽象藝術系統(tǒng)理論的空白?!吨袊橄笏囆g學》擁有六大突破性的、具有獨立知識產(chǎn)權的學術成果:  第一,論證“抽象藝術中國早已有之”,中國擁有五千年抽象審美和創(chuàng)造歷史?! 〉诙嶙h重寫中國美術史(撰寫中國抽象美術史)?! 〉谌?,提出并建立中國抽象藝術的審美和價值標準。  第四,以“藝術是不一樣的形式”的觀念,挑戰(zhàn)“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的權威論點?! 〉谖?,在中國首次提出“抽象詩學”(抽象文學)觀念?! 〉诹_展抽象藝術圖式、技法的“知識產(chǎn)權“和“專利”研究?! ×硗?,本書對抽象藝術尋根、如何發(fā)展中國本土抽象藝術、抽象畫創(chuàng)作入門、抽象藝術理解的誤區(qū)、抽象藝術審美方法論、西方抽象藝術歷史和主要線索等等,都作了系統(tǒng)性的闡述。

作者簡介

  許德民,1953年12月生于上海。1983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后留校任教?,F(xiàn)為職業(yè)藝術家(詩人、畫家、藝術評論家),《中國抽象藝術》主編,角度抽象畫院藝術總監(jiān)。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作家協(xié)會理事、上海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  作品獲獎:  2007年論文獲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研究》優(yōu)秀論文獎  2005年繪畫獲上海美術大展“藝術創(chuàng)意獎”  1985年詩歌獲首屆上海市文學獎  1985年詩歌獲首屆《上海文學》詩歌獎  1982年詩歌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刊》  優(yōu)秀作品獎個人專著:  詩集《時間只剩下一棵樹》  1989年詩集《人獸共患病》  1989年畫冊、詩集《現(xiàn)代幻象畫》  1990年畫冊、詩集《許德民作品》  1997年畫冊《許德民抽象藝術20年》  2006年詩集《發(fā)生和選擇》  2005年詩集、理論《天詩》  2008年文論、隨筆集《品左常右》  2008年理論集《中國抽象藝術學》  2008年主編作品《海星星》(中國第一本大學生詩集)  1984年《復旦詩派先鋒詩歌》  2005年《復旦詩派經(jīng)典詩歌》  2005年《復旦詩社社長詩選》  2005年《復旦詩派理論文集》  2005年《中國抽象藝術》第一期2006年  《中國抽象藝術》第二期2007年  《中國抽象藝術》第三期2008年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中國抽象藝術學緒論一、抽象是宇宙的自然本質(zhì)二、抽象畫、抽象藝術的概念三、藝術非理性的意義四、抽象畫需要宇宙思想五、抽象畫更需要讀者情緒六、藝術創(chuàng)造:不一樣的形式第二章 中國抽象藝術的價值標準緒論:為什么要建立抽象藝術的價值標準一、抽象藝術原創(chuàng)1. 繪畫圖式原創(chuàng)2. 符號原創(chuàng)3. 繪畫材料原創(chuàng)4. 繪畫技法原創(chuàng)5. 題目原創(chuàng)6. 題材原創(chuàng)7. 原創(chuàng)與原作二、抽象藝術審美1. 色彩2. 構成3. 點、線、面4.細節(jié)5.氣氛6.意味7.設計性三、抽象藝術精致1.繪畫技法2.技巧難度和時間3.絕技4.上帝之手,神來之筆5.精良高級的繪畫材料四、中國文化元素五、中國人文意境六、藝術家資歷第三章 中國抽象藝術的民族化、本土化研究一、中國抽象藝術的民族化、本土化1.中國抽象符號和元素的誕生和發(fā)展歷史2.建立中國抽象藝術民族化、本土化的信心二、中國抽象藝術民族化、本土化方向1.中國傳統(tǒng)抽象審美符號和元素1)中國文字、書法和篆刻2)中國彩陶、青銅圖案、敦煌壁畫3)中國水墨寫意繪畫4)中國古代園林、建筑、家具5)太湖石、古玉、玩石等6)中國民間藝術7)中國文化的特有符號8)中國的金縷玉衣、織物繡品、蠟染等9)中國色彩10)中國經(jīng)典工藝制作2.中國傳統(tǒng)抽象審美中的意境和人文精神1)圖騰和巫術2)“道”、“無”、“靜”3)“大音希聲,大象無形”4)“氣”與“韻”5)禪意與意境6)太極八卦、陰陽互補、四季五行7)風水8)《二十四詩品》三、弘揚中國抽象藝術民族化、本土化的意義1.中國抽象藝術審美滯后的原因分析1)人類歷史重視理性文化輕視非理性文化2)中國抽象文化歷史悠久但沒有梳理3)中國抽象文化缺少理論總結4)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權威”阻攔5)中國近代歷史的閉關自守和思想禁錮2.中國抽象藝術民族化、本土化的意義1)中國具有悠久的抽象文化歷史和成就2)只有民族的,才是自己的3)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4)民族化、本土化的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第四章 抽象畫是中國美術史之源一、抽象審美的三個途徑二、“抽象”是中國美術史的源頭之一三、中國篆刻和書法是高超的抽象藝術四、抽象藝術和中國大寫意五、抽象藝術和音樂第五章 中國抽象藝術怎樣與世界同步一、中國抽象藝術的最新動態(tài)二、融合現(xiàn)代生命意識和審美觀念的抽象藝術理論三、中國應該在世界當代抽象繪畫中占有領軍地位四、系統(tǒng)的抽象藝術理論是世界空白五、虛空靜穆是抽象畫中最難追求的意境六、萬籟俱寂、寧靜致遠的境界是一種宇宙本質(zhì)境界第六章 中國抽象藝術初學入門一、抽象藝術初學入門的彷徨二、認識抽象藝術,堅信抽象藝術三、純粹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靠什么來保持四、現(xiàn)行美術教學體制的陷阱五、當今美術學院考生的典型經(jīng)歷六、天才有時是自己扼殺的七、青年畫家如何走向藝術市場八、贏得市場的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第七章 中國抽象藝術的認知誤區(qū)緒論:抽象畫在中國碰到的問題一、看不懂,抽象畫太難懂了二、抽象畫是“亂畫”的三、抽象畫太簡單,小孩子都會四、畫不好寫實畫,才去畫抽象畫五、畫抽象畫早就過時了六、抽象畫沒有標準,不知好壞第八章 抽象畫審美方法論一、引子:無界進行抽象當?shù)蓝⒁运囆g標準發(fā)現(xiàn)藝術價值三、符號敲擊在圓和點之間第九章 中國抽象詩學第十章 抽象攝影與觀念攝影附錄一 世界架上抽象畫的起源和形成附錄二 形式主義美學的歷史研究附錄三 抽象藝術知識產(chǎn)權和“專利”研究附錄四 許德民抽象藝術作品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抽象藝術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一、 審美——妙不可言,美不勝收
       課堂上,許德民老師教給我們抽象藝術審美的思想,告訴我們:“喜歡,好看”便是審美時候的獨特體驗,微言大義。審美的宗旨是唯美,美帶給我們享受、快樂與愉悅,所以我們能由衷地發(fā)出“喜歡!好看”的溢美之詞。許老師的《中國抽象藝術學》中說:“美是寧靜、美是和諧、美是新奇、美是平衡、美是智慧、美是靈巧、美是熱情、美是獨特、美是粗獷、美是狂野、美是力度、美是氣勢、美是震撼、美是沖擊?!绷芾毂M致地向我們描繪了各種美的存在,這些詞語存在的本身便是美麗的,而當我們真真正正“審美”的時候,看到這些“唯美”的存在,心中必然會產(chǎn)生各種情緒,如激動與挑戰(zhàn)、好奇與想象、新奇與刺激、沉淪與流連忘返……
       這不能不說對于我是一種莫大的啟迪。從短時間來說,因為高三一年的學習,我只知將自己埋頭于書本題海之中,先別提抽象藝術了,就連對于“審美”我都是陌生的;從長久以前來說,當我看到許多“美麗”的事物,如旅途時候的湖光山色、平時生活中的自然景觀或者藝術作品時,我也會感到內(nèi)心有種對于“美”的贊嘆與敬佩,然而,我總覺得在上老師的課以前,我的“審美”太過于功利和理性了(那時候的我根本無從真正了解到“抽象藝術審美”的精髓)。而許德民老師的課讓我有了醍醐灌頂?shù)母杏X。
       第一點,從對“審美”的認識來說,我從課堂里學會了要去審視“體現(xiàn)對生命美好向往的、體現(xiàn)生命本質(zhì)的美?!比缃竦暮芏嗳?,尤其是青年人,都酷愛陰森可怖的血腥暴力美學,頹廢、墮落、萎靡、悲觀成為他們的代名詞;而另外一些人,仿佛不再相信生命里會存有美好的部分,選擇冷漠地看待周遭的一切,或者對于美持有嘲笑、不屑、嗤之以鼻的態(tài)度,干脆放逐到底,沉溺于“審丑”當中,越陷越深。因為內(nèi)部或者外部的壓力,我也曾一度找不到“審美”的立足點。而課堂上的種種翔實生動的例子告訴我,這是因為生命的低端功利主義、人個體的狹隘和怯懦在作祟。害怕死亡,所以害怕失去,對于過程不關注卻斤斤計較于結果和最后的得失,讓我們漂浮在虛無的泥沼中;忽略藝術情調(diào)和我們對真、善、美的渴求,將個體意義過于放大同時過于縮小自然規(guī)律的存在,讓我們被裹挾在功利的沙塵暴中。我們忘記了曾經(jīng)屬于我們?nèi)祟惖谋菊娴纳绞?,忘記了我們每個人身上非理性的部分,忘記了屬于我們靈魂深處的最自由不羈的鳥語花香,忘記了體現(xiàn)我們生命本質(zhì)的最純真、無暇的本體需求,而這樣的我們,無法用一顆“審美”的心去“審美”。既然沒有一個人能逃脫死亡的束縛,那么何嘗不去審視生命的唯美,使我們留住生命永恒性的那部分呢?生命不永恒卻也永恒,因唯美;我們無法擁有全部的美好,但我們會因“審美”而得到某種永恒。
       第二點,從審美的視角上來說,課堂使我懂得,應關注“抽象藝術”中的美,而對于非抽象的“美”也要試著多用“抽象”的思想去進行“審美”,這對我是一種能重建我的部分世界觀、對我產(chǎn)生深刻影響的理念。抽象藝術是非理性的,表達的不是社會的、政治的、經(jīng)濟的、道德的理念或道理,而只是一種視覺形式。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我從小到大,在學習的,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解構、拆分、探尋、深究、理清邏輯、深挖背后意義”,從數(shù)學、物理、化學到外語、思想政治與語文……不是說這樣的理性不需要也不可取,只是我覺得時間長了,見到任何一樣事物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從非理性的緯度上去享受、呼吸,而是直接聯(lián)系背景、獲得資料、追根溯源、發(fā)現(xiàn)歷史意義或政治企圖、主題升華提升至全人類的理性層面……我會感覺到自己在漠視、毀滅自己的本能。抽象藝術的出現(xiàn),讓我確信我需要的,是如許老師在書中所說的,能夠放空現(xiàn)實世界的客觀形象、現(xiàn)實生活,不表達思想也不傳遞個人情緒,無主題,無邏輯故事和理性詮釋,只表現(xiàn)生命本真形式與原生狀態(tài)的“美”。這樣的“美”,最大部分地存在于“抽象藝術作品”之中。
       抽象藝術是一種為形式而形式的藝術,純粹的,本真的,能讓我感到生命的意義之所在。而在對抽象藝術進行審美之時,課堂也教會了我不需要跟著創(chuàng)作者情緒和思維走。當作品完成之時,也就與藝術家沒有任何關系了。藝術是由接受者來完成的,而不是創(chuàng)作者。一件不帶任何主題、情緒、意味的作品展現(xiàn)到個體之前,個體從萬千虛無中感受到感官上的快感、非理性的美感,生命個體得以釋放,生命之中的唯美得以永恒。而我之前對于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審美”時,便顯得過于功利了,有時反而無法享受到事物本身的美,卻被禁錮在了事物本體之上的種種具象的理性詮釋之中,這對于我理解更多的美是有很大壞處的。
       第三點,許德民老師同時也告訴我們抽象藝術雖然能讓我們自由地、感性地、隨意地、純粹地審美,卻也不是可以完全自說自話、天馬行空、望文生義地進行的。抽象藝術的審美也需要價值標準,對于創(chuàng)造者來說,能夠保護藝術的創(chuàng)造性,讓新藝術得到認可;對我們審美者來說,能夠甄別藝術的濫竽充數(shù)者,使我們的眼睛防止視覺污染,讓我們享受最徹底的美。課堂里我學習到了如何對抽象藝術進行審美,從哪些方面來評判抽象藝術的美,對于我在未來人生中的審美之路大有脾益。其審美標準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確立:色彩、構成、點、線、面、細節(jié)、空間、結構、疏密、氣氛、意味、設計性,這些標準拋去了傳統(tǒng)的對于畫作的“立意、內(nèi)涵、逼真性”進行評論的標準,使我們能夠從最接近宇宙意識、生命本體的位置上去進行審美。其藝術精致可以從這些方面確立:繪畫技法、技巧難度和時間、絕技、上帝之手,神來之筆、精良高級的繪畫材料,許老師在課堂上帶我們領略諸多世界級抽象藝術大師的作品,在課堂外帶領我們進行了兩次抽象藝術的創(chuàng)作,從理論和實踐上向我們強調(diào)了最好的抽象藝術是離不開創(chuàng)作的認真細致從而抵達精致的,精致是一種藝術態(tài)度和藝術修養(yǎng),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品質(zhì)。對中國的抽象藝術來說,其標準是中國文化元素運用和人文及形式意境的體現(xiàn),讓我們對于中國抽象藝術的未來拭目以待。而我們最需要的一點便是藝術創(chuàng)新,對于創(chuàng)造者和審美者來說都具有意義,創(chuàng)造者不拘泥于前人的成就,創(chuàng)作出更多不一樣的形式,而我們審美者可以獲得更多不一樣的體驗,獲得我們生命中屬于非理性的各式各樣的唯美存在。
       課堂上,許老師告訴我抽象藝術審美的定義、內(nèi)涵與真諦,以怎樣的角度去進行抽象藝術審美,審美的藝術標準,審美的方法論,叩響我心中對于抽象藝術進行進一步了解的大門。我們欣賞古今中外大家的抽象藝術作品,對其中的唯美抽絲剝繭,讓靈魂中轉瞬即的種種情緒在這一秒能夠獲得某種意義上的永恒?!跋矚g,好看”從心底蓬勃而出,不容置疑余地。審美之路就此啟程,也將不斷深化、創(chuàng)造、更新,讓我發(fā)現(xiàn)存在于我靈魂深處的那個渴望美、需要美、追求美并能夠為之不顧一切的我。
      
      二、思維方式——從功利到非功利,從理性到非理性
      1、看社會
       我們說到社會,必然不會跳過歷史、政治、各式主義等范圍廣大、承擔宏大敘事責任的詞匯,這些詞語看上去非常理性,它們讓我們的文明得以構建、再構建,崩塌之后能夠延續(xù),我們不能沒有它們。然而,當它們成為社會的百分之百主流之時,功利主義便會肆虐橫生。將功利主義衍生到思想與生活的每一個方面的人,看待社會的眼光將會聚焦在權力與地位的角逐、觀念與主義的傾軋與對抗、歷史與政治的實用與利用價值等事物之上。它們,已經(jīng)主宰、玩弄了人類數(shù)千百年。我們稱之為“理性社會”,我們的思維方式被稱為“功利主義”。
       然而這樣的社會,難道不讓我們覺得局促、壓抑、有限嗎?還好,有一片屬于我們的家園,能讓我們在功利的社會中駐足停留,休養(yǎng)生息,這便是與“功利”相對應的“非功利”思維方式。
       “是否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背母^念的轉換,社會形態(tài)的變革,雖然不可避免與不可缺少,卻是短命、狹隘與脆弱的。而非功利性的看待社會的方式,能使我們在計較著社會、政治和道德的變化之后,仍有一片可以棲居的詩意家園和一顆能與宇宙意識最為接近的心靈,“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或許我們不能停止理性社會繼續(xù)前行的車輪,但我們能夠用非功利的思維方式去看待社會中的成敗,獲得心靈的一方寧靜。
       抽象藝術給了古今中外無數(shù)文人墨客靈魂的庇護所。當他們在宦海浮沉的官場仕途中傷了、累了、倦了的時候,當他們對社會的局促與理性世界的逼仄壓抑感到疲憊、無奈、絕望的時候,是一道光、某道光,是一種詭譎迷幻的芳香、一種婉轉銷魂的低吟淺唱,是變化萬千的色彩、密密麻麻無法窮盡的想象,是可以抓到一絲半縷情緒的空氣的靈動和悠揚、兼有私密、乖張、艷盡與光亮的印象,譜寫成為他們審美、耽美的永恒篇章,給萬千年歲之后的我們美的體驗,美的享受。
       社會需要抽象藝術,需要由抽象藝術所帶來的非功利的思維方式。社會因非功利性凸顯了它永恒性的一部分。
      
      2、看行為
       我們的行為很大程度上由理性的社會主導,因此我們的行為也處處想要靠近理性、體現(xiàn)理性。的確,我們可以獲得由理性的行為所帶來的歡愉感、成就感,我們能夠體會到付出、上進、博弈所帶來的積極意義,但我們也在此過程中消耗著我們的本能、壓抑著我們的欲望,讓我們不明白生命究竟從何而來,要到何處去。
       一種行為是為了一個目的而存在,多少人陷入“忙、盲、?!钡臒o解循環(huán),多少生命迷失在為了一個具體的目的而奮不顧身卻導致粉身碎骨的泥濘路途中。用盡全力渴望登上巔峰熬紅了雙眼甚至靠近崩潰邊緣的學生、不管身邊的親人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為了獲得升職機會與豐厚報酬、待遇的上班族、游走于各色人等各式規(guī)則與底線邊際的商人、濃妝艷抹扮演著生活里的自己與戲里的自己希望所有人為之鼓掌的演員或歌手、嘔心瀝血不辭辛勞斗智斗勇的政客們,我們,你們,他們,一起用理性想象世界,構建世界,讓世界延續(xù),讓世界進步,同時,也讓所有的這些行為,一點一點磨損我們最原始的愛、善良與純真,一點一點讓看似永遠不會崩壞的世界在我們的心中一步一步傾塌。我們理性太久了,我們太過于理性了,因為理性,不容自己有放肆自己欲望的空間、放棄世間大大小小游戲規(guī)則的魄力、放空錢權交易與既定世俗成敗觀的勇氣,無法放縱,無力放縱,無所放縱,無可奈何、無言以對。
       而抽象藝術的出現(xiàn),可以讓我大聲喊出:我需要直覺,我需要一個構建在色彩、聲音、氣味、味道、觸感、情緒之上的世界,以“非理性”為名,讓那些理性的、看似深厚晦澀難懂的、宏大的事物暫時從我的身心中逃離干凈,享受釋放官能快感的行為,享受這些行為中所侵占了我的所有的每一個貪婪、癡狂、盛放的瞬間。別對我說這是在宣揚“carpe diem(及時行樂)”,我們已經(jīng)不知道生命的本意與樂趣,那些甜美都還未曾享受,又為何要將自己親手禁錮并扼殺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理性汪洋之中,還以一副站立在制高點的姿態(tài)飛揚跋扈?既然都要走過死亡,為什么不能充分感受、領悟、享受屬于我們的生命之歡愉?享受非理性的行為,享受那些即使能被理性抽絲剝繭清楚、整理前因后果明晰、挖掘主義真相透澈,卻永遠無法被理性所掌控與參透的行為,這是我們的本能,這是我們應享有的權力與義務,
       非理性的抽象藝術,由細節(jié)、韻律、空間等事物構筑,只有依靠我們生命的自身,才能得到最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一切試圖用理性的方式去解構我們非理性行為的做法,深入到底,只能是一種一廂情愿,一種徒然,一種試圖破環(huán)純粹與本真的妄想。
       回歸非理性的行為,別對其誤解、排斥、抵抗,讓具象的事物一點點幻化成抽象的模樣,讓我們的行為忠于我們的內(nèi)心,讓我們不要計算、不要轉彎,讓我們別因為理性而越來越潰爛。我們要記得,我們應該記得,非理性一直是我們的家,累了的時候,需要回家。
      
      三、價值理念——也無風雨也無晴
       作為一名剛剛大一的年輕學生,我明白自己需要積極進取、去闖去撞,這個世界倘若還未去經(jīng)歷,去感受,就已然對其失去興趣,顯然是不符合抽象藝術課上老師教給我們的要去“享受”生命的宗旨。不過,這門課給了我一個可以終身受用的觀念,便是要在享受與放達、進取與疏離之中掌握好平衡點,學著用“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態(tài)度去對待一切的是非成敗。
       人能預先感知到死亡,便能感知到生命的力量,盡全力去體悟生命,這是我們的歸屬。往來之中,有些人追求的是功名利祿,有的人追求的是精神不朽,對生命的理解不同,就會選擇不同的方式對待生命。一副抽象藝術作品完成后,便不參雜個人情感了,一件不帶任何主題、情緒、意味的作品會展現(xiàn)到個體之前。我理解的價值理念便是,不要讓自己的情緒被太多的爭端、爭辯所困擾,無論成與敗,輸與嬴,都應該坦然與安穩(wěn)地接受與面對。短暫的情緒波動是正常的、本能的,但不能讓特別大的情緒波動主宰你的整個人生。
       我獲得這樣的理解是因為抽象藝術審美課告訴我,對待是非紛擾,需要寵辱不驚、中正平和。它從審美上、社會與行為的思維方式上教會我:生命是美好的,因為唯美而永恒,價值理念確立的前提是對生命有著怎樣的理解。因為生命本身的短暫與當生命擁有美之后所獲得的永恒,我在價值觀念上會選擇盡量去獲得關于生命之美的體驗。獲得美,也不代表就要盡力避免惡,只是在面對生命當中的所有紛擾的時候,能夠相對公正與冷靜地就事論事,并盡快獲得安穩(wěn)的情緒,這樣我們才能去獲得更多的美:親人、愛人、友人的陪伴與關愛;讓我們的生命感到充實與滿足的那些色彩、聲音、氣味、味道、觸感、情緒;屬于生命本意的甜美與歡愉……它們不是我們能通過是與非,成或敗就可以簡單界定的。因此,我們不應該對這些事物有太多的情緒起伏,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畢竟是與成功不代表你能讓非理性的自我獲得安慰,非與失敗也不代表你會失去生命之中的所有唯美體驗。
      該進取的時候就進取,該放達的時候就放達,盡量學會不違心,時刻注意的自己心是否在宏達或者微小的事物中獲得到了自我的認同,是否能夠擁有純粹的享受。不要忽略身邊的人或熟悉的事物,要記得,我們的生活是被身邊的親人、愛人、朋友、食物、風景所包圍的,這些基本上都會圍繞在我們身邊直到我們走向死亡,完成生命這場唯美的散步。既如此,功名利祿、是非成敗、爭端非議似乎也顯得虛妄多了,當我們在走完人生之路時回望,或許終會生出“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慨嘆吧。
       抽象藝術審美帶領我找回自己生命本質(zhì)的最純真、無暇的本體需求,抽象藝術也教會我學著確立一種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價值理念,讓我能夠更好地享受生命。
      
       許德民老師的抽象藝術審美與創(chuàng)作課從審美、思維方式和價值理念等許多角度對我造成了沖擊,不僅使我對這個原本生疏的學科產(chǎn)生了初步的了解,更對我的許多想法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我感到上這門課程是極其值得與有意義的。希望在我未來的人生旅途中,抽象藝術與我還能產(chǎn)生更多的聯(lián)系,讓我的生命能在美中得到永恒。
      
  •   這上課筆記做的很好很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