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黃立波 頁數(shù):25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主要采用語料庫實證方法對作為翻譯共性之一的顯化在漢英和英漢翻譯中的表現(xiàn)進行探究。所用語料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王克非教授主持研制的“北外通用漢英平行語料庫”。本書以雙語平行語料為基礎,將語際對比與語內(nèi)類比相結合,以語言在構句層面的形式手段差異作為前提,以翻譯方向和文體類型作為兩個控制變量,對漢英和英漢翻譯中連接成分和人稱代詞主語的轉換進行考察,旨在發(fā)現(xiàn)語言形式手段差異與翻譯中顯化和隱化的關系,嘗試從語言本質(zhì)差異角度達到對現(xiàn)有關于顯化研究結果的統(tǒng)一解釋。研究表明,語言在構句層面的形式手段差異是翻譯中顯化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這一點在其他語對轉換中亦有所表現(xiàn)。
作者簡介
黃立波,男,1976年出生,陜西寶雞人。西安外國語大學英文學院副教授,西安外國語大學歐美語言文學研究中心成員,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主要從事語言與翻譯研究。近年來在《外語與翻譯》、《中國英語教育》、《中國翻譯》、《外語教學與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數(shù)篇,編譯作品包括英漢對照《愛默生隨筆選》(2005)、《人口原理》(2007)等,均由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書籍目錄
摘要Abstract致謝第1章 引言 1.1 翻譯共性與顯化 1.2 語際顯化與類比顯化 1.3 基于雙語平行語料庫的顯化研究的目標及價值 1.4 雙語平行語料庫研究模式的特點 1.5 論文框架第2章 翻譯中的“顯化”研究 2.1 前語料庫時期的顯化研究 2.1.1 概述 2.1.2 前語料庫時期顯化研究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2.2 基于語料庫的顯化研究 2.2.1 概述 2.2.2 基于語料庫的顯化研究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2.3 關于顯化的理論探討及其他視角的實證研究 2.3.1 關于翻譯共性的理論闡釋 2.3.2 其他視角下的實證研究 2.4 小結第3章 研究方法 3.1 顯化和隱化研究的幾個基本概念 3.1.1 連接顯化和隱化 3.1.2 人稱主語顯化和隱化 3.2 語言形式化程度 3.2.1 意義與形式的關系 3.2.2 語言形式化程度的定義 3.2.3 語言形式化程度與語言類型的關系 3.2.4 判斷語言形式化程度的標準 3.3 研究性質(zhì)與方法 3.3.1 雙語平行與單語類比相結合的對比模式 3.3.2 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則 3.3.3 描寫與解釋相結合的原則 3.4 關于顯化的兩個假設 3.5 語料描寫 3.6 檢測項的選擇及檢索方式第4章 漢英、英漢翻譯中連接成分轉換的語料庫考察 4.1 漢語中的隱性連接與顯性連接 4.1.1 漢語隱性連接 4.1.2 漢語顯性連接 4.2 英語中的隱性連接與顯性連接 4.2.1 英語隱性連接 4.2.2 英語顯性連接 4.3 漢英句級顯性連接成分的基本對應 4.3.1 條件關系 4.3.2 轉折關系 4.3.3 因果關系 4.4 漢英、英漢兩個翻譯方向上連接成分轉換的語料庫考察 4.4.1 漢英翻譯中的連接成分轉換情況考察 4.4.1.1 漢語原文與其對應英語譯文中連接成分使用情況的比較 4.4.1.1.1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4.4.1.1.2 分析與討論 4.4.1.1.3 結論 4.4.1.2 漢譯英文學文本中的連接成分轉換情況考察 4.4.1.2.1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4.4.1.2.2 分析與討論 4.4.1.2.3 結論 4.4.1.3 漢譯英非文學文本中的連接成分轉換情況考察 4.4.1.3.1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4.4.1.3.2 分析與討論 4.4.1.3.3 結論 4.4.1.4 小結 4.4.2 英漢翻譯中的連接成分轉換情況考察 4.4.2.1 英語原文與其對應漢語譯文中連接成分使用情況的比較 4.4.2.1.1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4.4.2.1.2 分析與討論 4.4.2.1.3 結論 4.4.2.2 英譯漢文學文本中的連接成分轉換情況考察 4.4.2.2.1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4.4.2.2.2 分析與討論 4.4.2.2.3 結論 4.4.2.3 英譯漢非文學文本中的連接成分轉換情況考察 4.4.2.3.1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4.4.2.3.2 分析與討論 4.4.2.3.3 結論 4.4.2.4 小結 4.4.3 翻譯文本與非翻譯文本中的連接成分使用情況的比較 4.4.3.1 漢語翻譯文本與非翻譯文本中的連接成分的使用情況 4.4.3.2 英語翻譯文本與非翻譯文本中的連接成分的情況考察 4.4.3.3 小結 4.5 本章結論第5章 漢英、英漢翻譯中人稱代詞主語的語料庫考察 5.1 漢語中的人稱代詞主語 5.1.1 漢語人稱代詞 5.1.2 漢語中的主語“隱去”現(xiàn)象 5.2 英語中的人稱代詞主語 5.3 漢英、英漢翻譯中的人稱代詞對比研究 5.4 漢英翻譯中人稱代詞主語轉換的語料庫考察 5.4.1 漢英翻譯中的人稱代詞主語轉換情況考察 5.4.1.1 漢語原文與其對應英語譯文中人稱代詞主語使用情況比較 5.4.1.1.1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5.4.1.1.2 分析與討論 5.4.1.1.3 結論 5.4.1.2 漢譯英過程中的人稱代詞主語轉換情況考察 5.4.1.2.1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5.4.1.2.2 分析與討論 5.4.1.2.3 結論 5.4.1.3 小結 5.4.2 英漢翻譯中的人稱代詞主語轉換情況考察 5.4.2.1 英語原文與其對應漢語譯文中人稱代詞主語使用情況的比較 5.4.2.1.1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5.4.2.1.2 分析與討論 5.4.2.1.3 結論 5.4.2.2 英譯漢過程中的人稱代詞主語轉換情況考察 5.4.2.2.1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5.4.2.2.2 分析與討論 5.4.2.2.3 結論 5.4.2.3 小結 5.4.3 翻譯文本與非翻譯文本中人稱代詞主語使用情況的比較 5.4.3.1 漢語翻譯文本與非翻譯文本中人稱代詞主語使用情況的比較 5.4.3.2 英語翻譯文本與非翻譯文本中人稱代詞主語使用情況的比較 5.4.3.3 小結 5.5 本章結論第6章 對翻譯中顯化和隱化的認識 6.1 翻譯中顯化或隱化與語言形式化程度的關系 6.1.1 其他語對中的顯化研究與語言形式化程度 6.1.2 顯化或隱化與語言形式化程度 6.2 翻譯中的顯化或隱化產(chǎn)生的語言外因素 6.2.1 語言相對社會地位的差異 6.2.2 認知規(guī)律的作用 6.3 對翻譯中顯化和隱化的評估 6.4 小結第7章 結論附錄1:第4章詳細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附錄2:第5章詳細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漢英術語對照表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引言 1.4 雙語平行語料庫研究模式的特點 現(xiàn)代意義上的雙語平行語料庫,是指擁有大規(guī)模經(jīng)過標注的(tagged)原文與其相應譯文文本的電子數(shù)據(jù)庫,兩種文本在語篇、語段、句子和詞匯等層面能達到一定程度的對應,并且可以采用計算機手段加以提取、檢索和統(tǒng)計。這一研究方法是語料庫語言學與描寫翻譯研究相結合的產(chǎn)物,具有四個方面的優(yōu)勢:第一,語料內(nèi)容方面,雙語平行語料庫既能以雙向?qū)谋緸橹苯友芯繉ο螅€可以兩種語言中的非翻譯文本作為參照,進行翻譯語言與非翻譯語言的特征對比研究,多樣化的文體類型可進一步提高研究結果的可信度。以本書所關注的人稱代詞主語為例,雙語平行模式不僅可以對漢英或英漢翻譯中的人稱代詞主語的轉換規(guī)律加以考察,還可將翻譯文本中人稱代詞主語的使用與譯語中非翻譯文本的相關情況加以對照,將語言對比與翻譯對比相結合。第二,語料規(guī)模方面,雙語平行語料庫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大規(guī)模文本語料基礎上的概率統(tǒng)計,即“讓語料說話”的原則,克服了直覺和印象基礎上的主觀性結論。盡管詞頻統(tǒng)計手段有其不足之處,但卻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客觀存在卻又常常為我們所忽略的翻譯現(xiàn)象。第三,研究方法方面,語料庫研究方法的可觀察性(observability)和可重復性(replicability)不僅可以對先前的假設進行重新驗證,還可以此為基礎提出新的假設并加以驗證,推動翻譯研究向前發(fā)展。第四,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的結合?;陔p語平行語料庫的翻譯研究不僅能夠?qū)δ骋痪唧w語言現(xiàn)象進行探究,還能從整體上對該現(xiàn)象加以歸納,揭示其產(chǎn)生的本質(zhì)。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