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7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鳴樹 頁數(shù):378
Tag標簽:無
前言
近代中國被迫打開國門以后,新方法便與新觀念一起輸入。嗣后的“五四”思想解放運動,更是容納了各種各樣的新方法。這時,馬克思主義既是作為一種新的世界觀,也是作為一種新的方法論為中國人所了解和接受的?! 》椒ㄊ侵黧w介入客體的工具,同時又是客體的“類似物”;它一面為主體的目的所推動,一面又要在發(fā)展的客體中找到自己的思維內容。因此,只要客體在發(fā)展,方法將永遠推陳出新。研究新方法、借鑒新方法是一種合乎規(guī)律的必然現(xiàn)象?! ∫詾槿魏我环N新方法都不值一嗤,不屑一顧,這是一種背棄理性思維的成見;對任何新方法一概頂禮膜拜,無條件接受,也是一種忽視辯證法的幼稚病,不懂得方法是在對客體的尋求中獲得自己的內容的道理。方法是連接于主體與客體的中項,它通過兩極否定來取得自身的價值,即既否定表現(xiàn)在目的里的直接的主觀性,又否定表現(xiàn)在方法里的直接的客觀性?! ∏皫啄辏覒o復旦大學中文系高年級同學開設了“文藝學方法論”的選修課,聽講者甚夥,以致擴大到本系以及哲學系、新聞系、外文系的部分研究生和進修教師,并承紛紛投書鼓勵。這才促使我將講稿整理成一部專著的愿望。就我自己來說,想通過它呼吸一點新鮮空氣,更新一下知識,減少一點思維的惰性和慣性;對讀者來說,則希望能通過它激起對方法的自覺意識。 當然,寫這樣一部書,在早先避免不了有趕時髦的嫌疑,如今“方法論熱”似有冷下去的趨勢,又不免被譏為落伍。但我想有文學就一定會有研究文學的方法,有方法就可以賦予理論形態(tài)的總結。只要于讀者有用,“趨時”也好,“落伍”也好,非所計也?! ”緯念}旨便是力圖以唯物辯證法的科學形態(tài),即高度的理性思維來鑒衡一切,選擇一切。因此,我對新方法,既無獻媚之意,對老方法,亦無棄舊之心。不過這樣一來,可能會被認為是一種徘徊于新潮和傳統(tǒng)之間的折中態(tài)度。其實新潮與傳統(tǒng)是并非完全對立的,主張打倒一切的新潮,所用的正是傳統(tǒng)的思想方法,因為它缺乏一種如一位西方學者所說的“支援意識”。何況文學尚有其特殊規(guī)律,就創(chuàng)作而論,不但古典文學仍能給我們以美的享受,而且新的作品還可以向傳統(tǒng)索取養(yǎng)分,正如有人說“翻舊為新”也能制造“陌生化”的審美效果。文學研究方法是以對象為界定的,例如,只要文學與社會有聯(lián)系,社會學方法也就不會廢棄。關鍵不在于這一方法有了多少年齡,而在于如何深化?! ”緯目蚣茉O計一方面取決于研究對象的內在邏輯,另一方面又取決于讀者對象。導論是講什么是方法,為什么要有方法,強調的是要有方法的自覺意識。上篇推出選擇方法的三個原理,其中最重要的是適應性和兩極否定性原理。中篇展開中國與世界的視角。中西文藝學方法論的歷史比較所引起的哲學思考,其中有本書的命意所在。三種外國的傳統(tǒng)方法,八種新興方法的介紹和評估,是方法論史的時空概觀。自然科學理論的借鑒,提出了文藝學方法論的唯物主義形式也必然要更新的命題。追求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方法論的科學形態(tài)一章,其中所指的科學形態(tài),它將在更高層次即哲學層次上規(guī)范著文學方法。本書中篇由于跨度太大,作者力有未逮,定多舛謬之處,尚祈專家和讀者不吝指正。其中所介紹的方法,容或有遺珠之憾。至于“女權主義批評”,我認為是一種主張而不是一種方法,因而未予介紹。本書下篇,則旨在強調方法的實踐。在實踐中如何將方法具體化,這是一個重要課題。將一種方法運用于研究對象,必須以實踐為中介,調整方法與對象的適應度,找出一系列的中間環(huán)節(jié),這個任務不完成,最好的方法也是一句空話。這里必須通過對材料的潛心研究,理論框架的建構至關重要。不能上升到理性的理論框架的建構,也就是還沒有找到材料中的生命,還沒有尋求到客體固有的結構的密碼。許多好的設想往往由于未能找到理性的結構框架夭折了。方法的實踐功能的理論來自古今中外文學研究家、批評家的豐富的實踐,如加以總結,可以另寫一本書,這里只是提示了從文學特性出發(fā)而又特別重要的幾個方面?! ”緯靡酝瓿桑瑧摳兄x國家教委哲學社會科學博士點基金的資助;并十分感謝上海文藝出版社為拙著提供了走向讀者的機會。感謝著名美學家蔣孔陽教授為本書寫了序言,為拙著增色不少?! £慀Q樹 于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1988年7月7日
內容概要
《文藝學方法論(第2版)》系統(tǒng)地、全面地論述了文藝學的研究方法,分為三篇。上篇為方法論:原理,闡釋了研究方法的對應性和兩極否定性原理、層次性原理、互補性原理;中篇為方法論:中國與世界,介紹并分析了社會學、心理學、新批評、原型批評、解構主義等十余種方法及得失;下篇為方法論:實踐功能,強調了文藝學方法中的發(fā)現(xiàn)機制、資料的實證性與思維的超越性、理論框架的建構和角度與描述等,具有較大的理論創(chuàng)新、較高的學術含量及可操作性。
作者簡介
陳鳴樹,Chen MIngshu(1931-)江蘇蘇州人。1955年考取南開大學副博士研究生。1949年起歷任蘇州市文朕執(zhí)行委員兼秘書,上海文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北京魯迅研究室研究人員,復旦大學歷史系講師,后調入中文系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現(xiàn)代室主任,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學會名譽理事,中國魯迅研究學會名譽理事,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上海虹口書畫院畫師,英國國際傳記中心顧問,美國傳記學會顧問。1954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著有《魯迅小說論稿》、《魯迅雜文札記》、《魯迅的思想和藝術》、《文藝學方法概論》、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大典》三卷,著有論文百余篇。《魯迅:中西文化沖突中的選擇》、《現(xiàn)象學美學方法述評》分別獲1986年、1994年上海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
書籍目錄
論文學研究方法論的歷史、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趨向——第二版前言 陳鳴樹序 蔣孔陽自序 陳鳴樹導論上篇 方法論:原理 第一章 方法的對應性和兩極否定性原理 第二章 方法的層次性原理 第三章 方法的互補性原理中篇 方法論:中國與世界 第一章 中國與西方文藝學方法論的歷史比較 第二章 社會學方法 第三章 心理學方法 第四章 比較文學方法 第五章 “俄國形式主義” 第六章 “新批評”方法 第七章 原型批評 第八章 現(xiàn)象學文學研究方法 第九章 闡釋學方法 第十章 接受美學 第十一章 結構主義文學方法 第十二章 解構主義文學方法 第十三章 自然科學方法的借鑒 第十四章 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方法論下篇 方法論:實踐功能 第一章 文學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機制 第二章 資料的實證性與思維的超越性 第三章 理論杠架的建構 第四章 角度與描述第二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現(xiàn)在西方有些哲學家過分強調非理性的體認,有些繪畫就發(fā)展到漠視一切方法;那些哲學家則沉溺于知性方法,從黑格爾那里倒退過去。那些知性的文學分析方法,大都拘泥于細枝末節(jié),拒絕對作品本身作出價值判斷,這都需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理性認識方法加以鑒別。黑格爾早就指出:“辯證法是一種內在的超越,由于這種內在的超越過程,知性概念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本來面目,即知性概念的自身否定性就表達出來了?!弊罱鞣侥承┯凶R之士也逐步認識到這一點,例如美國心理學家C·F·黑格爾說:“我們必須重新學習最古老的邏輯形式——辯證邏輯。這樣的邏輯,雖然受到大多數(shù)著名‘哲學家們’的否認和嘲笑,卻能使我們從時間開始至終了來解釋運動,而非僅僅比較凝固干時間中的狀態(tài)?!憋@然,我們更應該這樣做。 方法選擇中的馬克思主義的理性思維的指導原則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幫助界定文學研究方法的地位。方法是工具,是客體的對應物,衡量一種方法的得失,只能以主觀上符合目的性,客觀上符合對象的適應性為標準。這樣,便使方法的選擇,站在唯物主義的基點上。方法是認識的延伸(正如工具是器官的延伸),而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必然是分層次的。因此,對自然界和社會作總體描述的哲學方法也必然是最高層次,即屬于一般的思維方法的層次,其他各種文學研究方法可界定為特殊方法的層次(如社會學方法、心理學方法、結構主義方法、語義學方法等),它們對文學批評、文學史、文藝理論的實踐運用,屬于個別的具體的方法層次。因此,在這三重層次的關系中,應該特別強凋一般的思維方法對文學研究的實踐方法的制約,在建構理論框架時,沒有一般的思維方法的參與,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認為文藝學方法論必須首先從一般的思維方法講起,再過渡到特殊方法(即適用于文學的方法)和個別方法(具體實踐的方法)。 二、在文藝學方法論中,必須深化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認識。馬克思主義是理性思維的最高形態(tài);馬克思主義倡導的歷史研究與審美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就表現(xiàn)了這種理性思維的傾向。在歷史研究方面,經濟基礎通過社會心理的中介決定意識形態(tài),意識形態(tài)又反作用于社會心理和經濟基礎,這種雙向運動使我們在大的框范下不致迷失方向。而馬克思主義關于物質生產的發(fā)展同藝術生產不平衡關系的理論,充分估計了藝術的特殊性,歷史發(fā)展中必然性中的偶然性,自然的規(guī)定性等等,這便防止了教條主義和庸俗社會學的理解。馬克思主義在文學研究方法中所貫徹的歷史主義,最深刻地體現(xiàn)了所謂“理性的機巧”。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說:“理性是有機巧的,同時也是有威力的。理性的機巧,一般講來,表現(xiàn)在一種利用工具的活動里。這種理性的活動一方面讓事物按照它們自己的本性,彼此互相影響,互相削弱,而它自己并不直接干預其過程,但同時卻正好實現(xiàn)了它自己的目的?!雹偃绻麆內テ渖衩氐耐鈿?,實際上指的是辯證法的本性。歷史研究應該深刻地把握客觀的辯證法的本性,無論怎樣超越現(xiàn)實意識的作品,它的哲學意識與文化意識在廣義上都屬于歷史的范疇。而歷史,本質上便是客體的內在聯(lián)系,任何文學對象,只有在客體內在聯(lián)系的框架內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歷史又是一個永遠延續(xù)的開放性的時間概念,任何文學對象,只有放在永遠延續(xù)不斷開放的時間序列中,才能正確估計它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文學研究方法中的審美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把藝術(包括文學)作為思維的頭腦掌握世界的一種方式,這就與理論形態(tài)的認識相區(qū)別。但是,在審美方法中,作為實在主體的社會,“也一定要作為前提浮現(xiàn)在表象面前”。這樣,既區(qū)別了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在總體上,又突出了審美意識生成的對象化。人的對象化和對象化的人蘊涵著巨大的歷史命題,至今仍是我們開拓文學研究方法思路的指針。 三、馬克思主義的辯證邏輯是文學研究方法建構理論框架的指導準則,馬克思根據(jù)黑格爾提出的,在1
媒體關注與評論
自序近代中國被迫打開國門以后,新方法便與新觀念一起輸入。嗣后的“五四”思想解放運動,更是容納了各種各樣的新方法。這時,馬克思主義既是作為一種新的世界觀,也是作為一種新的方法論為中國人所了解和接受的。 方法是主體介入客體的工具,同時又是客體的“類似物”;它一面為主體的目的所推動,一面又要在發(fā)展的客體中找到自己的思維內容。因此,只要客體在發(fā)展,方法將永遠推陳出新。研究新方法、借鑒新方法是一種合乎規(guī)律的必然現(xiàn)象。 以為任何一種新方法都不值一嗤,不屑一顧,這是一種背棄理性思維的成見;對任何新方法一概頂禮膜拜,無條件接受,也是一種忽視辯證法的幼稚病,不懂得方法是在對客體的尋求中獲得自己的內容的道理。方法是連接于主體與客體的中項,它通過兩極否定來取得自身的價值,即既否定表現(xiàn)在目的里的直接的主觀性,又否定表現(xiàn)在方法里的直接的客觀性。 前幾年,我應邀給復旦大學中文系高年級同學開設了“文藝學方法論”的選修課,聽講者甚夥,以致擴大到本系以及哲學系、新聞系、外文系的部分研究生和進修教師,并承紛紛投書鼓勵。這才促使我將講稿整理成一部專著的愿望。就我自己來說,想通過它呼吸一點新鮮空氣,更新一下知識,減少一點思維的惰性和慣性;對讀者來說,則希望能通過它激起對方法的自覺意識。 當然,寫這樣一部書,在早先避免不了有趕時髦的嫌疑,如今“方法論熱”似有冷下去的趨勢,又不免被譏為落伍。但我想有文學就一定會有研究文學的方法,有方法就可以賦予理論形態(tài)的總結。只要于讀者有用,“趨時”也好,“落伍”也好,非所計也。 本書的題旨便是力圖以唯物辯證法的科學形態(tài),即高度的理性思維來鑒衡一切,選擇一切。因此,我對新方法,既無獻媚之意,對老方法,亦無棄舊之心。不過這樣一來,可能會被認為是一種徘徊于新潮和傳統(tǒng)之間的折中態(tài)度。其實新潮與傳統(tǒng)是并非完全對立的,主張打倒一切的新潮,所用的正是傳統(tǒng)的思想方法,因為它缺乏一種如一位西方學者所說的“支援意識”。何況文學尚有其特殊規(guī)律,就創(chuàng)作而論,不但古典文學仍能給我們以美的享受,而且新的作品還可以向傳統(tǒng)索取養(yǎng)分,正如有人說“翻舊為新”也能制造“陌生化”的審美效果。文學研究方法是以對象為界定的,例如,只要文學與社會有聯(lián)系,社會學方法也就不會廢棄。關鍵不在于這一方法有了多少年齡,而在于如何深化。 本書的框架設計一方面取決于研究對象的內在邏輯,另一方面又取決于讀者對象。導論是講什么是方法,為什么要有方法,強調的是要有方法的自覺意識。上篇推出選擇方法的三個原理,其中最重要的是適應性和兩極否定性原理。中篇展開中國與世界的視角。中西文藝學方法論的歷史比較所引起的哲學思考,其中有本書的命意所在。三種外國的傳統(tǒng)方法,八種新興方法的介紹和評估,是方法論史的時空概觀。自然科學理論的借鑒,提出了文藝學方法論的唯物主義形式也必然要更新的命題。追求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方法論的科學形態(tài)一章,其中所指的科學形態(tài),它將在更高層次即哲學層次上規(guī)范著文學方法。本書中篇由于跨度太大,作者力有未逮,定多舛謬之處,尚祈專家和讀者不吝指正。其中所介紹的方法,容或有遺珠之憾。至于“女權主義批評”,我認為是一種主張而不是一種方法,因而未予介紹。本書下篇,則旨在強調方法的實踐。在實踐中如何將方法具體化,這是一個重要課題。將一種方法運用于研究對象,必須以實踐為中介,調整方法與對象的適應度,找出一系列的中間環(huán)節(jié),這個任務不完成,最好的方法也是一句空話。這里必須通過對材料的潛心研究,理論框架的建構至關重要。不能上升到理性的理論框架的建構,也就是還沒有找到材料中的生命,還沒有尋求到客體固有的結構的密碼。許多好的設想往往由于未能找到理性的結構框架夭折了。方法的實踐功能的理論來自古今中外文學研究家、批評家的豐富的實踐,如加以總結,可以另寫一本書,這里只是提示了從文學特性出發(fā)而又特別重要的幾個方面。 本書之得以完成,應該感謝國家教委哲學社會科學博士點基金的資助;并十分感謝上海文藝出版社為拙著提供了走向讀者的機會。感謝著名美學家蔣孔陽教授為本書寫了序言,為拙著增色不少。 陳鳴樹 于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1988年7月7日
編輯推薦
該書是研究文藝學方法論的優(yōu)秀著作之一,不僅有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使讀者讀起來不會嫌其太繁雜,同時在談任何問題時都談得十分地細致,對于每一種文藝學方法都不輕易放過,作了比較詳細的分析和介紹,所以讀者讀了這本書能夠獲得許多知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